月兒彎彎照九州(八)宋金聯合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遣武義大夫馬政同高藥師等人,再次渡海至女真軍前議事,王師中還找到一個精通女真語的平海軍卒呼延慶作為他們的翻譯。
馬政一行人抵達遼東後,被女真人捉住,不僅所帶物品被洗劫一空,還險些被殺,在高藥師的哀求申辯下,女真人才將他們綁住帶往淶流河畔,見到了完顏阿骨打。
早在金國建立之初,渤海人楊樸就建議阿骨打與宋朝、西夏等國聯合,「願大王冊帝號,封諸番,傳檄響應,千裡而定,東接海隅,南連大宋,西通西夏,北安遠國之民,建萬世之鎡基,興帝王之社稷(1)」,但當時因故未能成行。
如今宋朝主動派使者前來聯合,阿骨打自然喜出望外,一口答應。
為了表示誠意,阿骨打以渤海人李善慶和兩位女真人為使者,齎國書以及北珠 、生金、貂革 、人參 、松子等禮物,跟隨馬政一行返回宋朝,面見宋朝皇帝。(2)
使團回到登州時,遇到了馬政之子馬擴,馬擴遂跟隨父親一同前往東京,這個無意間的舉動,使馬擴從此介入宋、金、遼三國軍事外交,成為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如果後來徽宗皇帝全盤採納馬擴的正確建議,北宋王朝極有可能不會滅亡!
金國使者抵達東京後,宋徽宗令蔡京、童貫接見,經過交流,雙方在夾攻遼國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但在滅遼後幽雲一帶土地的歸屬上出現了分歧。
宋朝要金國承諾滅遼後將幽雲十六州劃歸宋朝,而阿骨打則認為,各憑本事攻打,誰打下來就歸誰,「所請之地,今當與宋夾攻,得者有之。(3)」
宋徽宗無法接受阿骨打的提議,在授予金國使者官李善慶職後,派朝議大夫趙有開、馬政、王瑰為國信使,攜帶詔書、禮物,跟隨李善慶前往金國報聘。
宋朝商議與金國的報聘禮儀時,趙良嗣認為應該將金國視為對等國家,用國書禮,而趙有開卻認為金國皇帝以前不過是遼國敕封的一個節度使,用詔書就足夠了,「女真酋長僅為一節度使,世受契丹封爵,常慕中朝,不得臣屬。朝廷何必過為尊崇?止用詔書足矣!(4)」
「輕佻」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最終採納趙有開的建議,使用了詔書,這一無禮舉動,將引起阿骨打強烈不滿。
當時,女真人開化未久,對漢文化十分陌生,不了解中原王朝使用的「詔」、「表」、「諜」、「書」等文書的含義,阿骨打也不例外,但歸附金國的渤海人和契丹人漢化已久,深諳其中門道,他們將會為阿骨打詳細解釋。
宋朝使團走到登州時,趙有開病死,此時,宋朝邊關官員打探到遼國與金國議和,天祚帝冊封阿骨打為「東懷國皇帝」(詳情請參閱前文),急忙將這個情報送到東京。
宋徽宗立即下令使團留在登州,只派呼延慶攜詔書隨李善慶前往。
阿骨打對遼國的冊封不滿,命令各猛安謀克,積極備戰,準備進攻遼國上京臨潢府。
此時,呼延慶和李善慶趕到,阿骨打得知宋朝方面出現變故,十分沮喪,經契丹人解釋詔書的含義後,更是惱怒,下令扣押呼延慶,還將接受了宋朝官職的女真使者杖責一頓。
幾個月後,冷靜下來的阿骨打,試圖重新與宋朝聯合滅遼,他召見呼延慶,解釋了遼國冊封一事,然後將他釋放回國,向宋朝皇帝轉達自己的意思。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二月,呼延慶回到東京,呈上金國國書,轉達了阿骨打的三層意思:
1,金國有能力獨自戰勝遼國,宋金聯合,是宋朝求金國,而非金求宋;
2,金國答應和宋朝夾攻遼國,信守承諾,已拒絕遼國冊封;
3,金國和宋朝是對等國家,以後報聘不得再用詔書。(5)
宋徽宗和童貫商議後,以趙良嗣為使者,攜帶御筆詔書,再次出使金國,這是趙良嗣第一次出使金國,仍是以買馬為名,不帶國書,「因遣良嗣來通好,猶以買馬為名,其實約夾攻遼,取燕雲 舊地也,第面約不齎國書(6)」。
趙良嗣出使,金國依舊對未帶國書不滿意,但雙方的談判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
引用資料:
(1)《三朝北盟彙編》·卷三
(2)《三朝北盟彙編》·卷二
(3)《金史》·卷二
(4)《三朝北盟彙編》·卷四
(5)《三朝北盟彙編》·卷四
(6)《大金國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