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傳》當中的金兀朮,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0-12-11 妖火歷史觀

在《嶽飛傳》當中,金兀朮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人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嶽飛最大的一個敵手,給當時的南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那麼,正史上的金兀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歷史上金兀朮跟嶽飛傳中的金兀朮有很大的區別,兀朮是根據他的名字音譯而來的,他的女真名字叫斡啜,因為兀朮發音與斡啜較為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兀朮。

金兀朮的大名叫完顏宗弼,他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是金國的名將之一,同時也是開國功臣之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二次起兵反遼時,完顏宗弼這時已經成年,第一次跟隨父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叔父論忽魯勃極烈等人出徵,與大遼作戰。

完顏宗弼第一次作戰就單獨殺死敵方士兵八人,同時生擒五人,完顏宗弼這次作戰的勇猛表現,令金國的將士們對他刮目相看,之後完顏宗弼參與了伐宋的戰役,不是完顏宗弼並不是作為主帥,而是以先鋒的身份參與的。

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歷時兩個月先後攻佔當時的燕京,真定,信德以及中山等城市,金國與當時北宋的戰爭,並沒有結束,完顏宗弼趁著勝利之勢,又攻下了當時的湯陰縣,在攻下湯陰縣,俘虜了城中三千多的士兵。

完顏宗弼見形勢大好,於是又馬不停蹄的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在渡過黃河之後,完顏宗弼作為先鋒官,僅率領三千騎兵,逼近當時北宋的都城開封,在聽說宋徽宗趙佶不在都城汴梁,向南逃的時候,完顏宗弼帶著百名精銳騎兵追趕逃跑的宋徽宗趙佶。

不過完顏宗弼最終沒有追到宋徽宗趙佶,只好帶著百名精銳騎兵歸隊,沒過多久,金國的大部隊也趕來了與完顏宗弼的小部隊匯合,一起包圍北宋都城開封。

北宋此時的皇帝已經換成了宋欽宗趙桓,宋欽宗趙桓和他的父親宋徽宗趙佶一樣,都是昏庸無能且膽小的人,見金國的大軍兵臨城下後,嚇得趕緊求和,當時的北宋願意割讓太原和中山以及河間,這三個重鎮給金國。

因為當時北宋與金國有盟約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也是一個信守盟約之人,見北宋給出的條件,也是十分誘人的,因此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下令退兵,返回燕京。

金國大軍在返回燕京沒多久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就因病去世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去世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完顏晟即位,史稱金太宗,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初期也是遵守與北宋之前的盟約的,不過沒過多久,金太宗完顏晟就反悔了。

於是金太宗完顏晟下令大軍再次向北宋都城開封發動進攻,這次宋欽宗趙佶的任何求和條件都不好使,完顏宗弼還是以副將的身份,跟隨大軍前往北宋都城汴梁,這一次一舉攻下了都城汴梁,並將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以及後宮中的所有人加上珍貴寶物,一起擄走,北宋就此滅亡。

可能是上天不忍心徹底絕宋朝這一脈吧,作為北宋宗室的趙構,在都城汴梁尚未城破之前,被皇帝派到金軍營中求和。因為趙構面對金軍主帥臨危不懼的表現,不同於以往所派來的皇子那樣的膽小懦弱,當時的金軍主帥認為他不是真正的皇子,讓北宋改派其他的皇子。

不過金軍的主帥並沒有放趙構走,讓他與北宋新派來的皇子,一起作為人質留在金軍大營中,後來金軍主帥將趙構放掉,趙構得以回到朝廷之中,在金國的大軍第二次圍攻北宋都城汴梁之時,朝廷再次派趙構作為代表前去金軍大營議和。

不過這次趙構並沒有去成,因為趙構在大臣宗澤勸阻之下,選擇留下,因此得以逃過被金國俘虜的命運,在北宋滅亡後沒多久,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即位,因為趙構所建立的政權,後來因為南方地區統治時間較久,因此被稱為南宋。

趙構也由此稱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稱宋高宗,雖然北宋滅亡了,但是金國對於中原之心還是不死,因此金國大軍繼續與南宋作戰,宋高宗趙構即位之初,還是不錯的,其中主戰派李綱作為宰相,全面處理與金國的作戰事宜。

李綱擔任宰相之後,在與金國作戰之時,戰果頗豐,不過沒過多長時間,就招來了朝中很多大臣的忌恨,朝中很多的大臣們,想方設法的要將李綱驅逐,經常在宋高宗趙構的面前進讒言。

開始的宋高宗趙構,對於讒言不為所動,可是架不住經常有人在自己面前進讒言,漸漸的宋高宗趙構對宰相李綱變得不信任,於是宋高宗趙構先是將李綱調任左相,又安排黃潛善作為右相,藉此牽制李綱,加上朝中很多大臣的從中作梗,使得李綱最終被罷免,朝中也就此被多數的奸臣所佔領。

黃潛善不同於李綱,黃潛善是奸臣,同時也是朝中投降派的代表,黃潛善向宋高宗主張放棄對中原的統治,宋高宗趙構對於黃潛善十分信任,對於他的主張,自然也是讚許的,於是宋高宗趙構在聽到金軍要攻打都城應天府後的消息,選擇放棄了都城應天府,帶著其他人逃到了揚州。

宋高宗趙構逃往揚州的消息,被金太宗完顏晟得知後,完顏晟下令追擊逃往揚州的宋高宗趙構,完顏宗弼跟隨大部隊南下,金國的大部隊從河北出發,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作為大軍的先鋒,走在前面。

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在途中先後攻佔了開德和大名等地,之後金國的主帥將大軍有所調整,兵分五路,攻打不同的宋軍,完顏宗弼這一邊的戰況還是十分順利的,完顏宗弼所經過的地方不是一擊即破,就是不戰而降,使得完顏宗弼得以一路打到長江北岸。

並且還佔領了南宋在江北的重要城市和州,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和縣,完顏宗弼並沒有因為勝利而停下腳步,下令軍隊快速的從采石磯渡江。不過因為在渡口受到守將郭偉的阻攔,使得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三天都沒能成功的從渡口成功走出。

完顏宗弼只好改變策略,從其他地方渡江,沒用多長時間就成功渡江,並在之後一路打到了南宋後來的都城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宋高宗趙構在聽到完顏宗弼的軍隊,進攻都城臨安的消息後,立即逃往明州。

完顏宗弼自然不會放過逃跑的宋高宗趙構,於是派精兵追趕,不過並沒有追上宋高宗趙構,因為此時宋高宗趙構很快改變的策略,從溫州繞道前往福州,完顏宗弼在收到宋高宗趙構逃往福州的消息後,下令入海追擊,之後因為受到南宋海上水軍的反擊,最終不敵選擇退兵,

完顏宗弼在退兵後,選擇來到了南宋都城臨安,完顏宗弼並沒有在都城臨安過多的停留,而是在臨安行燒殺搶掠,掠奪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之後又回到臨安,用火將臨安付之一炬。

之後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一路上繼續燒殺搶掠,在行至鎮江時,受到南宋將領韓世忠的阻截,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在與南宋將領韓世忠的一番交戰後,最終戰敗且損失慘重。

完顏宗弼與韓世忠交戰結束後,率領軍隊渡江,在成功渡江行至牛首山時,遭遇了嶽飛所率領的嶽家軍的埋伏,完顏宗弼的軍隊,損失十分慘重,在此戰之後,以前作為主張進攻南宋的完顏宗弼,之後不在提進攻南宋的事情,可見這一戰對於完顏宗弼的影響。

雖然之後完顏宗弼不再主張進攻南宋,但是對於南宋一直虎視眈眈的金太宗完顏晟,卻一直選擇繼續進攻南宋,而且多次派完顏宗弼作為副將跟隨大軍前往,完顏宗弼自然不能抗拒命令。

完顏宗弼之後與南宋的作戰,多數都以失敗收場,尤其是在遭遇嶽飛和韓世忠後,敗的更為慘重,後來因為金太宗完顏晟病重,金國的大軍不得不撤回。

沒過多長時間,金太宗完顏晟去世,金太宗完顏晟去世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孫完顏亶即位,史稱金熙宗,金熙宗完顏亶即位後,開始重用完顏宗弼,完顏宗弼的權勢在金熙宗完顏亶執政時期,權利達到了頂峰時期。

最初的金熙宗完顏亶,對南宋也是保持著進攻的態度,多次派完顏宗弼作為主帥進攻南宋,南宋這個時期迎戰的是嶽飛,所率領的嶽家軍,最初的時候,完顏宗弼在與嶽家軍的對戰中一直處於劣勢,甚至險些被俘。

不過後來由於奸相秦檜在宋徽宗趙構面前進讒言,使得宋高宗趙構對於嶽飛十分不信任,用十二道金牌下令嶽飛班師回朝。

嶽飛雖然不願意放棄眼看就要收復回來的河南以及河北地區,但是因為宋高宗趙構不斷的召回,使得嶽飛不得不放棄現在有利的局面,選擇班師回朝。

嶽飛所率領的嶽家軍班師回朝後,完顏宗弼所率領的軍隊,藉此佔領了河南以及河北地區,之後完顏宗弼又率領大軍與宋軍在柘皋鎮對戰,雙方皆都損失慘重,於是完顏宗弼決心議和。

完顏宗弼給奸相秦檜寫書信,要求秦檜殺掉嶽飛且割地才能議和,奸相秦檜與宋高宗趙構商議之後,宋高宗趙構同意議和,為了表現求和的誠意,宋高宗趙構派遣使節到完顏宗弼的大營中,表示願意接受議和。

公元1142年,金國和南宋在紹興正式籤訂議和協議,史稱紹興和議,在紹興和議的籤訂後的二十多年間,金國和南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對於當時兩國的文化和經濟方面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公元1148年,完顏宗弼病逝,在完顏宗弼去世的三十年後,完顏宗弼的牌位得以進入太廟中供後人祭祀,這就是歷史上完顏宗弼真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金兀朮和嶽飛後人在河南平頂山一起喝酒,結束兩姓800年的恩怨
    最典型的是嶽飛和秦檜,堪稱古代忠臣和姦臣的代表,秦檜害死嶽飛後,兩姓從此不通婚。而還有一個姓氏,跟嶽飛也是世仇,那就是金兀朮後人,與嶽飛後代也是800年老死不相往來。但是現在兩姓後人在河南平頂山一起喝酒,結束兩姓800年恩怨和不通婚歷史,堪稱和諧啊。在河南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住著嶽飛的一支後代,其中嶽飛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嶽玉頂更是嶽飛的直系後代。
  • 《嶽飛傳》之梁紅玉傳奇經歷:名氣不輸嶽飛的抗金女將
    1129年,金國名將金兀朮又率大軍南下,當年就是他擄走的南宋二帝,宋朝人一聽到金兀朮來了,膽都破了。據記載,五個月時間,金兀朮打到江浙一帶,金銀財寶搶掠無數,加之又是孤軍深入,金兀朮就想撤軍回北方,在回軍途中,遭遇了韓世忠夫婦的正面阻擊戰。
  • 《說嶽》裡的大反派,歷史上金國的大功臣,看看歷史上的金兀朮
    文/豫章節度使《說嶽全傳》小說裡的第一大反派金兀朮是清朝人錢彩、金豐小說《說嶽全傳》裡的第一大反派——大金兀朮四太子。小說裡的金兀朮,相傳是赤須龍下界,乃金國總領狼主完顏阿骨達第四子,是金國侵宋的領兵大元帥。
  • 梁紅玉的傳奇經歷:協助韓世忠大敗金兀朮,救了嶽飛一家的性命
    雙方對陣後,金兀朮見梁紅玉器宇不凡,心中暗想:「果然是位女中豪傑,真是名不虛傳!」於是,金兀朮催馬上前,言明厲害,試圖說服梁紅玉歸降。夫妻二人率部行進途中,探得留守宗方等人已經收復金陵後,梁紅玉建議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將大軍駐紮於狼福山,扼守金兀朮的退路。一旦金軍敗退,我們也好來個前後夾擊,一舉全殲這幫賊人!」
  • 江南的糕餅:定勝糕打敗金兀朮,烏鎮姑嫂做酥餅
    來自江南的糕餅故事定勝糕打敗金兀朮蘇式糕點,較為知名的品種有眉毛餃、定勝糕、松子黃幹糕、桂花雲片糕、八珍糕、巧果、巧酥、太史餅、杏仁酥、豬油松子酥、香蕉酥、酒釀餅、松子棗泥麻餅、三色夾糕、五香麻糕、百果蜜糕、綠豆糕、玉帶糕等。
  • 每天一個小故事「嶽飛遇刺」
    世人都知南宋名將嶽飛善於用兵,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對琴棋書畫之道也非常精通。每次當他感覺心情鬱悶之時,就會彈奏一曲古琴來緩解心中鬱悶。 1141年,正是與金兵作戰之時,已先後獲勝多場,兵至朱仙鎮。將士們個個雄心壯志,勢要攻到金兀朮的老巢。
  • 《滿江紅》——千古名將嶽飛,為何會死於秦檜這種小人手裡?
    ——《滿江紅》嶽飛壯志未酬的嶽飛,最終沒能完成內心的夙願,被小人秦檜設計陷害致死,可秦檜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力,能殺死這位大將軍呢?公元1141年,南宋和金紹興和議時,當時掌握金國軍政實權的金兀朮對嶽飛取得郾城大捷,恨之如骨,在和談中金兀朮明確提出:達成和議的前提就是殺掉嶽飛。金兀朮提出這個要求,不僅是因為恨嶽飛,更是因為他怕嶽飛!
  • 古代名人八字命理分析—精忠報國的嶽飛一生運勢與災禍
    其八字是:癸未 8甲寅乙卯 18癸丑甲子 28壬子己巳 38辛亥嶽飛的名和字是有來歷的。據傳說當嶽飛出生的時候有一隻大鳥飛到房頂上鳴叫,所以名飛,字鵬舉,展翅沖天的意思。生下來不到一個月,黃河發大水,母親抱著嶽飛坐在甕中,竟倖免於難。「人異之」,看來是個大命的。嶽飛的八字有哪些異於常人之處呢?
  • 嶽飛死後,秦檜過得怎麼樣?他是怎麼死的?
    沒有,秦檜殺了嶽飛之後,不僅沒有被處死,而且還因為「紹興和議」裡,金人力保秦檜,要求宋高宗不得撤掉秦檜的職,秦檜在和議後步步高升,一度威脅宋高宗的皇位,但幸好秦檜早死,宋高宗為此長出了一口氣,皇位算是保住了。所以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秦檜是善終,而且是帶著無數榮光和權勢善終的。秦檜這個人,其實從北宋末期再到南宋初的歷史結合起來看,他是一個具有矛盾的人。
  • 嶽飛後代如今何在?子孫定居湖北此地,33代傳人至今不忘嶽家拳法
    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 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這些為民請命的英雄當中,當然不能少了嶽武穆嶽飛將軍了!面對國破山河在的破敗的天下,他豪氣沖天的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在諸多民間小說還有電視劇演義裡面,嶽飛的故事往往耳熟能詳。街邊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嶽母在嶽飛背上刺字的故事,可謂是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慘,風波亭慘死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古代頂級名將裡面名列前茅。宋遼金三朝公認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
  • 鹿邑人最有資格告訴您!
    鹿邑成為完顏女真後裔最大聚居地 他們是金兀朮後人,分布在河南省鹿邑縣11個村落,同屬於「完顏部落」。他們在這裡沉默了400年。 除完樓村外,在馬鋪、太清、賈灘、楊湖口等5個鄉鎮的10個自然村也聚居著完顏氏村民。河南除了鹿邑的5000多人外,汝州和禹州還有500多人。     完顏三坤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上了解到,現在所知道的全國完顏女真後裔有1萬多人,人口比較多的是鹿邑縣,另外,甘肅省涇川縣的完顏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東縣的完顏牌坊村有2000多人。
  • 叔本華:人生要淬鍊成金,不能缺少磨難,不能缺少強大的對手
    嶽飛被宋高宗趙構、秦檜等人殺害後,嶽飛的敵人金兀朮聽說這個消息後,十分悲痛,金兀朮還在他的家裡立起嶽飛的靈位向其磕頭以表示哀悼和敬重。尼採說:「凡不能使我滅亡者,必使我更強大。」由此可見一個人要生存發展壯大,遇到一些阻礙、困境是必須的,如果一個人的成長道路當中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那麼恰好說明他沒有逐步壯大起來,而是碌碌無為混日子罷了,甚至連日子也難混。人生道路中充滿了失望和各種各樣的欺騙,但是我們就是在失望當中、被欺騙當中,才具備了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赫爾巴特 嶽飛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讓人惋惜痛恨的一位愛國將領,在北宋遭到金人入侵,國家即將滅亡的時候,嶽飛與無數愛國人士站了出來,保衛宋朝江山不被金人的鐵蹄踏碎。 根據歷史學家的統計,嶽飛一生一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鬥126場,而且是勝多敗少,常勝將軍的名後對他來說實至名歸。嶽飛在世的時候一直想要攻破金人的老巢,想要迎回二聖。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可是,正史裡的曹操從沒說過這句話,它其實出自小說《三國演義》,而白臉曹操的視覺印象則來自民間戲曲大花臉的腳色設定。(編按:《三國志》裴注引東晉孫盛《雜記》有曹操語「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或是《三國演義》這一名言的原型出處,不過,孫盛關於此言的記載並不可靠,更可能是段子。)由此可見,正史人物的形象,隨著時代不同、闡釋者身份的不同,被不斷重構,從而反映某一時代的風神。
  • 嶽飛死後,他的後人為何不跟著他姓「嶽」?原來大多已經改名換姓
    雖然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即使他已過世千年,但他仍然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大英雄。這一年,他率領的「嶽家軍」不但打得敵人節節敗退,而且還自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任憑金人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嶽家難」的名言。由此可以看出,嶽飛是國家的棟梁,人民的福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最終卻遭到奸人秦檜的陷害,死於此。
  • 傳說嶽飛前世是西方如來坐下的護法金翅大鵬鳥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嶽飛,將嶽飛殺害,時年39歲;其子嶽雲和張憲被斬首。嶽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餘之願也。河朔嶽飛題。這二聖何許人也,公元1127年後金攻克汴京,把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倆俘虜,至此北宋滅亡,這二帝就是嶽飛口中的二聖,嶽飛的意思就是把後金打敗,奪回故土,迎接二聖回京!這等雄心壯志是任何一個熱血男兒的目標,那嶽飛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