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死後,秦檜過得怎麼樣?他是怎麼死的?

2021-01-14 李家萬事興

很遺憾,秦檜一直過得很好,並且帶著「榮光」死去。

強殺嶽飛,串通金人打斷南宋再次崛起的希望,秦檜,不僅是南宋的罪人,更是漢民族的罪人。

那麼這個罪人,他晚年受到了南宋朝廷的懲罰了嗎?是被處死嗎,還是被流放?

沒有,秦檜殺了嶽飛之後,不僅沒有被處死,而且還因為「紹興和議」裡,金人力保秦檜,要求宋高宗不得撤掉秦檜的職,秦檜在和議後步步高升,一度威脅宋高宗的皇位,但幸好秦檜早死,宋高宗為此長出了一口氣,皇位算是保住了。所以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秦檜是善終,而且是帶著無數榮光和權勢善終的。

秦檜這個人,其實從北宋末期再到南宋初的歷史結合起來看,他是一個具有矛盾的人。

宋徽宗年間,秦檜進士及第,他算是個小小的官二代,父親是個縣令。北宋末,遼國內部的金人崛起並反抗契丹民族的統治,契丹一日三潰,耶律淳南下割據遼國,宋徽宗借勢聯絡金人,史稱海上之盟,這是金人南下,靖康之難的最初導火索。

靖康初,金人南下勢如破竹,宋欽宗被宋徽宗臨時換上頂缸,宋欽宗面對金人的來勢洶洶,第一處理方式是三慫主義:投降、割地、賠償。也就是宋欽宗在面對金人提出割讓三鎮的條件時,秦檜上書反對割地,或者說,是反對割這麼多地。

這個時候的秦檜,雖然沒有明確主戰還是主和,因為地位不夠,但的確看起來是一副忠臣的樣子。

秦檜越是反對,宋欽宗也沒有理會他的反對意見,而是把他納入了當時安排的「割地使」張邦昌的手下,這個張邦昌,就是後來偽楚皇帝張邦昌,秦檜因為被宋欽宗逼著跟去割地,於是上書辭職,鐵骨錚錚。

可惜的是,無論秦檜怎麼反對,宋欽宗的昏庸導致金人毫不費力地進入開封城,泱泱大宋,竟然不抵抗而城破,這便是靖康之恥,北宋朝廷由上至下,從皇室到勳貴,文臣武將的家屬,有價值的都被打包帶走,其中就包括了當時的「忠臣」秦檜。

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秦檜的改變是在金國的這四五年間才開始的。

被押送到經過後,秦檜被金太宗賜給了完顏昌,完顏昌是金朝猛將,後來更是實權人物,秦檜迅速轉變了面目,在南宋建立的第三年後,秦檜成為了完顏昌的「參謀」,是正兒八經地封了金人的官,直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秦檜稀裡糊塗帶著一家子人返回南宋,說是僥倖逃脫。

其實這個時候起,秦檜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間諜了。

秦檜回朝,他在朝中曾經還有著很多黨羽和朋友,宋高宗或許曾經高度懷疑過秦檜,即便當時範宗尹、李回給秦檜擔保,宋高宗很顯然也沒有重用秦檜的打算,但是知道秦檜提出一個意見,宋高宗立即給秦檜升了官,封為禮部尚書,秦檜當時說的是:

「南自南,北自北」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給宋高宗以及朝廷的主和派一個臺階下,與其打不過要想辦法硬打,不如偏安南方,和當年的遼國一樣,南國就是南國,北國就是北國。聽起來很荒唐,但是更荒唐的是,這種主見在當時的朝堂很有市場。

其實秦檜的南歸一直存在著很多疑點,宋高宗,還有南宋一些主戰派都有懷疑,而之所以秦檜提出了割據偏安的主張後,宋高宗就重用秦檜,這可能是與秦檜背後的金人達成了默契,但是宋高宗犯了和他哥哥欽宗一樣的錯誤,以為只要悄悄妥協,金人就不放過他。

傍著宋高宗,秦檜率先完成的是在南宋朝廷的地位鞏固,這個時候的秦檜完完全全沒有當年反對割地的熱血,而是十分陰險。紹興元年,秦檜拜參知政事,這是副宰相官職,後來他哄騙宋高宗,要來宰相官職,也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他和宋高宗說的是,給他數個月的時間改變現狀,但事實上,改變什麼現狀,君臣二人都是在互相敷衍。

又過了兩年,秦檜被罷相。

直到紹興五年,秦檜的地位開始穩固了,而他的「臥底」正式開啟了巨大的作用。

紹興五年,金太宗去世,秦檜當年的主子完顏昌攝政金國,這一年宋金完成了一次和議,秦檜的地位再次提高。

一直到紹興七年,當時南宋的北伐局勢大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連宋高宗都看得出來,讓嶽飛、韓世忠等人北上,即便打不敗金國,但起碼也能收復失地,這裡包括了汴京城以及燕雲十六州。這一年,宋高宗放權嶽飛,讓嶽飛成為當時的最高北伐統領,中興四將都要以嶽飛為首,聽嶽飛調度。這對於宋朝皇帝來講,如此放權武官是前所未有。

嶽飛很興奮,做了諸多計劃和準備,而事實上這一年,也的確是南宋最有機會報靖康恥的一年,但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秦檜出來搗亂,給宋高宗洗腦,離間君臣二人關係,最終宋高宗又收回成命。

秦檜這一耽誤,給了金國一段過渡時間。

再後來,秦檜再度拜相,他給金國爭取了很長的準備時間,在南宋這邊,他再次給宋高宗洗腦,紹興八年,宋高宗表示想要迎回母親韋氏,願意議和,這便是紹興和議的前身。

紹興九年,嶽飛的抗金事業如火如荼,一路北上,和以往宋軍屢屢大敗不同,嶽飛真正地讓金人害怕,這個時候,金人已經換上了金兀朮,他十分害怕嶽飛,於是和秦檜通氣,要求南宋把嶽飛給叫回去。秦檜這邊就繼續給宋高宗壓力,其實宋高宗也看出來了,這秦檜就是金人的奸細,但是宋高宗無法反駁。

嶽飛被十二道金字牌召回,灑淚北地,北伐功虧一簣,此時嶽飛和秦檜的矛盾到了極點。

紹興十一年,金兀朮又再次南下,被嶽飛等人阻擋成功,金兀朮知道如果不除掉壯年的嶽飛,金人就會遭殃,於是提出了「必殺飛,始可和」的要求,嶽飛於年末被抓進了大理寺,受無妄之災,隨後十二月,秦檜先斬後奏,莫須有殺掉了嶽飛父子,對於金人來講,南宋站起來的脊梁已經打斷了。

在紹興和議中,金人有一個明確的要求:

「不可以廢掉秦檜的宰相之位」。

說白了,這就是金人對宋高宗的威脅,嶽飛之死,宋高宗無法挽回,剩下的時光中,他只能活在秦檜的陰影之下。

殺了嶽飛後,加上金人擺明的庇護,朝堂和天下人都看明白了秦檜其實就是個漢奸,但是也沒有辦法討伐他,相反,秦檜更是因此肆無忌憚,在朝堂上直接針對不服自己的官員,另一邊又把自己的兒子安排到史官的位置,而且秦檜做出了一件一殺嶽飛一樣,荼毒中華,令人憤怒的事情:

「毀書」。

秦檜大搞文字獄,所有對自己不利的史書、文本全部銷毀,而且他安排自己的養子秦熺領史官之職粉飾太平。最荒唐的是,秦檜一路高升,宋高宗頻頻賞賜,可見宋高宗此時已經完全被掐住了喉嚨。紹興十八年,想要北伐的李顯忠被削去官職,北伐金人成為了禁忌,秦檜成為了金人的護國功臣。

紹興二十五年,南宋人都聞到了危機,因為這一年,有人上奏希望宋高宗賜給秦檜天子法駕,加九錫之禮,何為加九錫?

歷史上的王莽、曹丕、司馬師都是受此禮後直接篡位或者攝政王朝,由此可見,宋高宗當時多麼軟弱,被秦檜脅迫到這種地步。所謂宋朝左文右武來保證太平這都是笑話,因為在宋高宗身上,你會看到一個文官,一個賣國賊也是有可能篡位成功的。

所幸此時的秦檜已經病重,還沒過多久,秦檜就因病身亡,但是,即便如此,他都是善終之人。

泱泱中華千年威武,盡喪於秦檜之手,最可怕的是,秦檜幾乎都要篡位成功,奈何他仍舊是朝廷為之燈火長明,仿佛祭奠著一個偉大的人物死去一般,這何不諷刺?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

相關焦點

  • 嶽飛死後的137年:他的後代,究竟過得怎麼樣?
    在宋高宗的指使,秦檜、万俟卨等人的為虐下,嶽飛的妻子李娃和四個孩子一起被流放嶺南,地方官故意將他們安置在一個寺廟內「僅能容身」的小茅屋中,還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後來,嶽飛的次子嶽雷難抑悲憤,在嶺南含恨而死。在後來清朝人編撰的小說《說嶽全傳》中,稱嶽雷在嶽飛死後,與嶽飛的部將牛皋之子牛通結義,率軍全殲金兵,並生擒金兀朮,勝利掃北凱旋。
  • 嶽飛枉死後,其家人及秦檜後人下場如何?
    秦檜一直到臨死前,隗順才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並囑咐他說,在嶽飛的遺體旁,放著一個他生前佩戴著的玉佩。此外,隗順還在埋葬嶽飛的地方,種了兩顆橘樹為證。雖然,民族英雄嶽飛遭奸人所害枉死,但其屍體卻被這名小小的獄卒偷偷埋葬,可算是留得全屍了。那麼,你是否會好奇,嶽飛死後,他的家人和陷害他的奸人們後來如何呢?下面且聽歷史象慢慢道來。秦檜的陷害依舊沒停止事實上,嶽飛死後,秦檜等人依舊沒有停止對嶽飛家人的迫害,長子嶽雲同父親一塊被殺。
  • 嶽飛被殺後,秦檜如何對待嶽飛老婆?說出來讓人脊背發涼
    通曉兵書,又對國家抱有一腔熱血,嶽飛在戰場上屢次立下大功,很快就被提拔了。他的優秀被君主賞識,被百姓擁護,也為嶽飛自己留下了隱患。他的飛速晉升被奸臣秦檜看在眼裡、恨在心裡。
  • 嶽飛之死,是動了他的奶酪
    嶽飛,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嶽飛,他一心洗刷靖康之恥,揚宋國威,本想直搗黃龍府,迎「二聖」回朝。可就在嶽家軍在抗金戰場上取得勝利,準備趁勝追擊時,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想要與金人和解,宋高宗連發十二道「金字牌」催令嶽飛班師回朝。這一回朝,嶽飛就攤上了官司,收押大理寺,因為莫須有的罪名了卻了壯士一生。
  • 嶽飛死後,他的後人為何不跟著他姓「嶽」?原來大多已經改名換姓
    雖然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即使他已過世千年,但他仍然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大英雄。這一年,他率領的「嶽家軍」不但打得敵人節節敗退,而且還自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任憑金人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嶽家難」的名言。由此可以看出,嶽飛是國家的棟梁,人民的福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最終卻遭到奸人秦檜的陷害,死於此。
  • 秦檜在嶽飛墓前跪了幾百年,秦檜後代想取消跪姿,這個要求合理嗎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生於黃州,其祖籍江蘇南京,為奸臣之首。迫害嶽飛,在他眾多的惡行中,是首惡,直到今天還跪在嶽鄂王墓前。有人想讓他站起來,但是秦檜被取消跪姿可以嗎?宋欽宗正視秦檜的奸臣嘴臉,秦檜擔任過左僕射、中丞等職務。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數千年來,人們對於秦檜一向非常的痛恨,認為是他斷送了愛國將領嶽飛的一生。可從實際情況來看,秦檜雖然洗不白,可也絕對沒有那樣的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一、死於政治鬥爭的嶽飛 年少的時候,嶽飛親眼看見自己的家鄉被金人的軍隊佔領,他內心無比的憤怒,因此投向了軍隊,希望能夠為國家效力,將失去的土地再重新奪回來。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嶽飛死後,其妻子兒女結局如何?
    這是《宋史·嶽飛列傳》中對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一句評價,可見嶽飛實乃忠烈勇武之人。然而眾所周知,嶽飛這樣的愛國名將,這樣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最終的下場並未死於戰場之上,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誣陷和屠刀之中,如此憋屈的死法實在是讓世人難以接受。
  • 嶽飛將他引為心腹,他卻賣主求榮,在嶽飛死後極力劃清界限
    嶽飛因為母親姓姚,父親姓嶽,所以對姚嶽另眼相看,將他徵辟為屬官,姚嶽也因此進入了嶽家軍。姚嶽進入嶽家軍後,嶽飛對他十分關愛,他也表現出了對嶽飛的忠誠和信任。沒想到,嶽飛剛死,他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死時年僅39歲。為了拆分對嶽飛忠心耿耿的嶽家軍,宋高宗趙構對嶽家軍進行打亂重組。
  • 嶽飛和秦檜,誰更舒服?
    所以善於恭維皇上的秦檜,就能得到皇帝的恩寵。生活中不乏甜言蜜語者,他們善於看著上司笑開花。換句話說,奸臣無所不能,因為他能揣摩透皇帝的心事,能讓皇帝一天到晚地高興。耽誤國家大事事少,龍顏一悅事大,只要皇上喜歡,奸臣就有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        據說秦檜書法技壓群雄,可見奸臣並非一無是處,有的在溜須拍馬之外,多少有點筆墨功夫。秦檜當政時,也被很多官員所追捧過。
  • 績溪胡氏:胡舜陟上疏列舉秦檜十多條罪狀,為嶽飛辯解
    朝廷念其戰功卓著,擢升他為徽猷閣待制兼任淮西制置使。胡舜陟滿以為從此能在抗金事業上大展宏圖,其實他想得太天真了。 第二年,胡舜陟不滿秦檜獨斷專權、陷害忠良和投降議和,上疏列舉秦檜10多條罪狀。秦檜指使御史中丞常同誣告胡舜陟「兇暴傾險」,胡舜陟被罷官。 兩年後,因南方戰事吃緊,胡舜陟被起用,出任廣西經略使、邕州(今廣西南寧市)知州。第二年,胡舜陟被委以重權,節制廣東、廣西、湖南3路官軍,徵討駱科在湖廣兩地的叛亂。
  • 嶽飛死後有一個小人物感天動地,這個冒死為他收屍的人到底是誰?
    這是關於一個小人物的偉大故事,他是一位有俠肝義膽的義士,他做了一件凡人義行,雖然並非開天闢地,也並非力挽狂瀾,在卷帙浩繁的25史中雖然有關於他的記載,但也是輕輕帶過,寥寥數語而已
  • 宋高宗為何對嶽飛恨之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了秘密!
    嶽飛,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嶽飛是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少時刻苦好學,天資敏悟,尤好《左氏春秋》和孫子、吳起《兵法》。生有神力,還未滿二十歲就能操拿300斤的弓劍,他還勤習武藝。後來他也用實力證明了他是天生的武將,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但是,這位武將的死並非在戰場上,而是死在了效忠的皇帝手中。
  • 嶽飛死後五個子女悲慘下場:長子被殺長女自殺,另三個生不如死
    南宋紹興11年(1141年)除夕,臨安市平民家庭團聚,歡樂守新年,嶽飛、嶽雲父子在風波中含冤而死。嶽飛力主抗金一直和金作戰,怎麼知道他沒有馬革裹屍,聽到不是為國捐軀,而是冤獄死的消息,嚇了朝野一跳。雖然為嶽飛抱不平,但除韓世忠物上之外,代替嶽悲鳴不平地哭著,用秦檜輕鬆描述的「荒謬」三個字發送後,沒有人敢跳出來質疑這件事。嶽飛死後,宋婷如何對待他的妻子和孩子?嶽飛的第一個妻子姓劉,丈夫服兵役離開家鄉後與他人再婚。
  • 《滿江紅》——千古名將嶽飛,為何會死於秦檜這種小人手裡?
    ——《滿江紅》嶽飛壯志未酬的嶽飛,最終沒能完成內心的夙願,被小人秦檜設計陷害致死,可秦檜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力,能殺死這位大將軍呢?公元1141年,南宋和金紹興和議時,當時掌握金國軍政實權的金兀朮對嶽飛取得郾城大捷,恨之如骨,在和談中金兀朮明確提出:達成和議的前提就是殺掉嶽飛。金兀朮提出這個要求,不僅是因為恨嶽飛,更是因為他怕嶽飛!
  • 嶽飛死後7個兒女的下場如何?最痛惜的是13歲的女兒
    北宋軍隊實力羸弱,但是嶽飛的嶽家軍特別訓練的強悍,所向披靡,嶽飛本人精忠報國,都已經打到金國門下,要救出徽宗二帝。但是趙構出於自己的私心,不想要嶽飛將這兩個皇帝給營救回來,而且金國這個時候提出了議和的條件,那就是殺了嶽飛,奸臣秦檜一向是賣國求榮的,他深知皇帝的想法,於是他慫恿趙構害死嶽飛。
  • 陷害嶽飛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他是漢人嗎
    在杭州嶽飛墓前跪著四個鐵人跪像,他們分別是王氏、秦檜、万俟卨、張俊,在江西的嶽母面前又增加了第五位奸臣的跪像,他就是參與作偽證,誣告嶽飛謀反的王俊。今天咱們結合標題,主要講講万俟卨。對於万俟卨這三個字,很多朋友可能會讀錯。
  • 李清照和秦檜的關係,決定了她的生命中不能出現嶽飛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在李清照的詞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抗金名將的嶽飛這個人。李清照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和嶽飛生活在同一個朝代,兩人之間相差並不是很大,中間就沒有一點交集嗎?嶽飛雖然出生比李清照晚了十幾年,但是在李清照對家國大事正上心的那幾年,正是嶽飛風頭最盛的幾年。在1131年到1133年之間,嶽飛先後平地了各地的叛亂,風頭無兩,並且在此後之後,嶽飛簡直就像開了掛一樣,收復了荊襄六郡,成為了大宋最年輕的節度使,民間開始有了嶽飛的傳說,他成為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 大奸臣秦檜第30代嫡孫:想請嶽飛後人吃飯,化解800年前的矛盾
    嶽飛和秦檜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兩個人是南宋末期的朝廷重臣,但因為政見不和兩個人都互相不待見。後來傳言秦檜為了自己的地位殺死了嶽飛,這件事在當時造成了轟動,因此也被後世的人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