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害嶽飛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他是漢人嗎

2020-12-15 小王子說歷史

在杭州嶽飛墓前跪著四個鐵人跪像,他們分別是王氏、秦檜、万俟卨、張俊,在江西的嶽母面前又增加了第五位奸臣的跪像,他就是參與作偽證,誣告嶽飛謀反的王俊。今天咱們結合標題,主要講講万俟卨。

對於万俟卨這三個字,很多朋友可能會讀錯。万俟卨不姓「萬」,他真正的讀音為mòqíXiè(莫其謝),現在可能很多朋友明白了,當姓「萬」讀mò的時候,這個名字一定和少數民族有關。「万俟」也不是姓,他是一個鮮卑部落的名稱。

万俟的姓氏起源

万俟,原本是鮮卑族的部落名稱。東晉的時候,万俟部落就隨拓跋氏進入中原,《姓譜》記載:「拓跋氏有万俟部落,以部落為姓。」万俟部落的人就被外界稱為万俟氏。

還有一種說法万俟氏來自鮮卑族拓跋氏,拓跋氏在北魏時期鮮卑族是十大貴族姓之一,在東晉時期,北魏由拓跋鄰繼位,他的三弟在公族中產生了万俟姓。《魏書官氏志》記載:「万俟,後魏獻帝季弟之裔。」《尚友錄》:「後魏獻帝季弟之後為十姓,魏書官氏志稱万俟氏。」

然而在《北史》中,對万俟氏卻有不一樣的記載。《北史》曰:「万俟,其先匈奴之別種也。」

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万俟氏

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万俟氏,就是万俟醜奴。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貴族統治階級殘酷的剝削農民,北方六鎮先後爆發了軍人起義。高平鎮敕勒族酋長胡琛率部下起義,當時万俟醜奴是胡琛的部下。

胡琛死後,万俟醜奴統領了這支起義軍,万俟醜奴緊接著和北魏政府軍抗衡。北魏建義元年(528年)万俟醜奴在高平稱天子,並設置了文武百官。建義二年(529年)万俟醜奴控制了涇水、渭水等地方,魏國大將蕭寶寅投奔了万俟醜奴。

遷移傳播

早期,万俟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西北地區與山西一帶,後隨北魏王朝遷入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並在山東形成万俟氏聚集地,以蘭陵郡為郡望。現今,萬侯人口主要分布在安徽、北京、遼寧和福建等地。

万俟卨陷害嶽飛

万俟卨字元忠,開封陽武縣人,根據《宋史》記載,万俟卨依附投降派秦檜,搜羅罪名陷害抗金忠臣嶽飛,無所不用其極。嶽飛最終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風波亭。万俟卨如何彈劾嶽飛的,咱們結合史料,為大家談談。

紹興十一年秋七月壬孑(公元1141年8月),万俟高向朝廷上疏說:「樞密副使嶽飛,建議朝廷放棄淮西、淮東之地,專門守住長江以南的土地;並且,嶽飛掌握朝廷的重兵十萬人馬,在紹興十一年沒有橫一根草去攔截金軍,現在又放出議論要朝廷放棄淮西與淮東,使整個朝廷受到震動。這行為是配不上做大臣行為的開始。」

趙構發話說:「山陽(淮安)是戰略要地,有了淮安則可保護淮東,無淮安,通州與泰州就不能守住,金賊一來,直接奔向蘇州與常州,這根本豈不援?前不久派張俊、嶽飛往山陽安排戰略防守措施,二人登城巡視後,嶽飛竟然說:『楚州(淮安)守不住的,為什麼還要修建城池?『大概是嶽飛感覺士兵們修城辛苦,不願意修了,嶽飛想藉此來獲得士兵的歡心。這個人說出這等話,我不信任他了。」秦檜說話了:「嶽飛對人說出這樣的話,恐怕大家還不知道了。」

當時,張俊與嶽飛都在鎮江。万俟卨又向朝廷上奏:「今年(1141年)春天,金兵大舉進犯淮西,張俊軍隊全部出動,與金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朝廷嚴詔催促嶽飛來支援,嶽飛藉故稽留,稍微進軍到舒州與蘄州,然而不進軍了。又固執地要朝廷放棄山陽(淮安),導致大家議論紛紛,所幸的是張俊阻止了嶽飛的議論,這議論紛紛的情況才得以控制。」

朝廷當時沒有理會萬俊高的彈劾,於是御史何鑄、羅汝揖交叉彈勃,並把彈勃的文章交給嶽飛一份,嶽飛擋不住壓力,提出了辭職要求。(紹興十一年)八月甲戌,也就是公元1141年九月,嶽飛被免除了樞密副使的職務。這才有了後面的「風波亭事件」。

在陷害嶽飛後,万俟卨被任命在參知政事,又以報謝的身份出使金國,跟金人搭上關係後,便於秦檜爭權,被罷黜,貶出京城。秦檜死後,万俟卨被召回京升任宰相,由於執行投降政策,被老百姓所憎恨,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万俟卨去世,時七十五歲,諡號「忠靖」。

相關焦點

  • 陷害嶽飛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他到底是什麼人?
    一提起民族英雄嶽飛墓前的幾尊跪像,你最先想到的是否是秦檜的那一尊?那你是否還曾注意到,在秦檜身邊還有一尊書著万俟卨(音同"莫其謝")之名的跪像?嶽飛墓前的跪像共有五尊,分別是當初陷害嶽飛的主要"劊子手"秦檜、秦檜之妻王氏、王俊、張俊和万俟卨。而秦檜和万俟卨,又是這五人中唯二還被寫進了《宋史·奸臣傳》的大奸吝。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千秋罵名,跪在嶽飛墓前的都是誰?
    談到大名鼎鼎的嶽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精忠報國,一心為民,誓要北伐中原,收復山河,然而他的一腔熱血被趙構、秦檜等人陷害了。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河南省湯陰縣人。
  • 嶽飛墓前本來跪著五個人,如今少一人,少的那個是誰?
    這是文章頭部 嶽飛死後數百年,人們一直在懷念他,主動造塑像祭奠他,並在他墓前雕刻了跪著的罪人們,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應該就是秦檜了,但是除秦檜之外,參與當年謀害嶽飛的還另有人在,他們也沒有逃脫人們的譴責。
  • 因同學名字才知道的生僻字上熱搜,這幾個最容易念錯!你會讀嗎?
    除了多音字,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見的生僻字,也會因為某種美好的寓意,出現在人的名字中。今天這個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卓小越就借這個機會來盤點一下姓名中最容易讀錯、最生僻的那些字!快來看看你會不會讀吧!
  • 奸賊秦檜為什麼沒把嶽飛滿門抄斬,以絕後患?
    給大家看一個法律文件,《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大理寺狀》(為避免湊字數,只節選有關判決的一段,有興趣的童鞋自己去核對):又小帖子稱:看詳:嶽飛、張憲所犯情重,逐人家業並家屬,合取自朝廷指揮,拘籍施行。看詳嶽飛等所犯,內嶽飛私罪斬,張憲私罪絞,並系情理所重;王處仁私罪流,嶽雲私罪徒,並系情理重;蔣世雄、孫革、於鵬並私罪徒,並系情理稍重;無一般例。
  • 大奸臣秦檜第30代嫡孫:想請嶽飛後人吃飯,化解800年前的矛盾
    嶽飛除了武力值很高外,還是很有文採的一位詩人,他的詩豪情之氣恣意,讓人讀了心生嚮往之感,最有名的《滿江紅·寫懷》是嶽飛的代表作: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嶽飛死後,他的後人為何不跟著他姓「嶽」?原來大多已經改名換姓
    雖然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即使他已過世千年,但他仍然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大英雄。這一年,他率領的「嶽家軍」不但打得敵人節節敗退,而且還自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任憑金人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嶽家難」的名言。由此可以看出,嶽飛是國家的棟梁,人民的福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最終卻遭到奸人秦檜的陷害,死於此。
  • 嶽飛被殺後,他冒死救下嶽飛兒子,嶽家為感恩,提出兩家永不聯姻
    不過嶽飛在遇害時,還好有一人出手相救,保住了他一個兒子,為了報恩,兩家約定不通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嶽飛出生於1103年,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時候中會有異象,嶽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但是在出生的時候卻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所以嶽飛的父母就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他小時候就很聰明,沉默寡言,卻很好學,經常看到他在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
  • 嶽飛死後的137年:他的後代,究竟過得怎麼樣?
    此前嶽飛入獄後,主審官何鑄因為堅持替嶽飛申訴以致被貶,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因為堅持護衛嶽飛被罷官,布衣劉允升上書為嶽飛伸冤,甚至被直接處死,因此隗順明白,以他一個小小的獄卒,無力為將軍伸冤。但他能做的,就是偷偷埋葬和保護將軍的遺體。歷史將在二十年後,永世銘記這位平凡的無名小卒。
  • 安史之亂的爆發,離不開他的推波助瀾,玩弄權術的奸臣李林甫
    當然與忠臣良將對立的就是奸臣,玩弄權術殘害忠良,奸臣與忠臣有史以來都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他們就像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宋朝的嶽飛與秦檜,清朝的和珅與紀曉嵐等等,我們今天說的就是唐朝大奸臣李林甫,他在朝為相的19年,間接促進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 一代忠臣嶽飛被冤死,他的七個孩子,下場如何?
    嶽飛,古時候的一員大將,也是一代忠臣,但是最終卻落得個慘死,在公元1140年的時候,嶽飛帶兵打仗,馬上就能攻入到朱仙鎮裡面,一洗前恥,但是在一天之內收到了十二道班師回朝的詔書,後來在紹興十一年的除夕夜,嶽飛在獄中慘遭陷害而死,他的七個孩子(五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跟著嶽飛一起被殺
  • 嶽飛將他引為心腹,他卻賣主求榮,在嶽飛死後極力劃清界限
    嶽飛因為母親姓姚,父親姓嶽,所以對姚嶽另眼相看,將他徵辟為屬官,姚嶽也因此進入了嶽家軍。姚嶽進入嶽家軍後,嶽飛對他十分關愛,他也表現出了對嶽飛的忠誠和信任。沒想到,嶽飛剛死,他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死時年僅39歲。為了拆分對嶽飛忠心耿耿的嶽家軍,宋高宗趙構對嶽家軍進行打亂重組。
  • 嶽飛枉死後,其家人及秦檜後人下場如何?
    並囑咐他說,在嶽飛的遺體旁,放著一個他生前佩戴著的玉佩。此外,隗順還在埋葬嶽飛的地方,種了兩顆橘樹為證。雖然,民族英雄嶽飛遭奸人所害枉死,但其屍體卻被這名小小的獄卒偷偷埋葬,可算是留得全屍了。那麼,你是否會好奇,嶽飛死後,他的家人和陷害他的奸人們後來如何呢?下面且聽歷史象慢慢道來。
  • 嶽飛死後,其妻子兒女結局如何?
    那麼,年僅三十九歲的嶽飛被本朝人陷害殺死之後,他的妻子兒女有沒有被連累呢?事實上,從秦檜以及主和一派的嘴臉來看,幾乎可以預料到嶽飛死後他的妻兒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一、妻兒遭遇嶽飛被殺害之後,迫於民間和朝中的輿論壓力,朝廷暫停殺戮,並未將嶽飛的妻子和兒女一網打盡。然而,想方設法才以「莫須有」罪名將嶽飛殺害的秦檜怎麼可能輕易罷手呢?因此,秦檜並沒有收回他的罪惡之手,反而把目標對準了嶽飛的家人。
  • 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各位,你們都知道是哪三個嗎?圖片:可恨的奸臣劇照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一個:東窗事發。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成語與哪位奸臣有關係嗎?其實這個成語與宋朝大奸臣秦檜有關。在明朝作家田汝成的作品《西湖遊覽志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當時秦檜與其夫人在東邊的窗戶下竊竊私語,圖謀陷害抗金名將嶽飛,最終使得嶽飛冤死。
  • 這三位大臣都是古代著名的奸臣,各自留下一成語,被遺臭萬年!
    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各位,你們都知道是哪三個嗎?圖片:可恨的奸臣劇照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一個:東窗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