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2020-12-15 大咖說史

每個朝代都會湧現一批愛國愛民的忠臣,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可恨的奸臣。這些奸臣欺上瞞下,弄得朝堂一片烏煙瘴氣,民間更是民不聊生。

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各位,你們都知道是哪三個嗎?

圖片:可恨的奸臣劇照

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一個:東窗事發。

相信大家對這個成語都不陌生,也就是陰謀敗露的意思。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成語與哪位奸臣有關係嗎?

其實這個成語與宋朝大奸臣秦檜有關。在明朝作家田汝成的作品《西湖遊覽志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當時秦檜與其夫人在東邊的窗戶下竊竊私語,圖謀陷害抗金名將嶽飛,最終使得嶽飛冤死。

多年後,秦檜乘船遊湖,在夢中隱隱約約聽得有人對自己說:「你壞事做盡,我已將你的罪行稟告上天,馬上就會有人前來抓捕你!」沒多久,秦檜就在終日惶恐中病逝了。

圖片:宋朝大奸臣秦檜使得嶽飛冤死劇照

秦檜的妻子也很害怕,就請來一位法師前來做法。結果這法師做法之後,說秦檜在地府裡遭受折磨,並且他還託了一句話給我,讓我轉述於你:東窗事發矣!」也就是說曾經東窗之下的密謀已經敗露了。

後來,這就成了一個成語。秦檜在地府有沒有受到折磨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罪行是滔天的,被萬民唾棄。相信大家也都希望秦檜在地府裡受盡折磨吧。這就是奸臣的下場,終將背負萬世罵名,永遠也抬不起頭來。

圖片:被萬民唾棄的秦檜劇照

下面我們來說第二個成語:無可厚非。

意思就是說雖然有一定的缺點,但還是有可取的地方。那這個成語又與哪位奸臣有關呢?

此人便是王莽,雖然是新朝的創建者,但他也曾是一位奸臣。可能很多人對他是多加讚賞,稱他有才能。但他作為臣子,卻圖謀不軌、篡奪皇位,是為不忠不義,當屬奸臣之列。

王莽生於世家大族,有權有勢,在朝中很有威望。在這樣的家世裡,王莽也成為了朝廷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一時期,王莽還是很有作為的,心懷天下,能力出眾,得到了百官與百姓的一致好評。

只不過,他所作的這一切未必發自內心,只是為了營造出自己偉岸的形象,好為奪權做下一步準備。

圖片:王莽畫像劇照

最終,王莽等到了時機,漢平帝去世之後他便公然篡位登基了,創建了新朝。上臺之後為了穩定民心,王莽急於想做出政績,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堪稱前所未有。

這些改革有些觸動到了貴族的利益,自然遭到了激烈的反抗。例如有一條改革措施是將西漢諸侯王削為庶民,而少數民族的王爵只是降為侯。

利益無端遭到觸動,自然形成了強大的阻抗,其中南方的句町國國王就強烈反對,對此,王莽的態度也很強硬,選擇派兵出徵,用武力逼迫對方屈服。

而當時的都大夫馮英認為眼下之局不必大動幹戈,便勸說王莽。王莽一怒之下直接將馮英的官職給革除了。等到冷靜下來時,王莽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太過激,英亦未可厚非,隨後又將他官復原職。

自然,這「未可厚非」便是「無可厚非」的前身了,意思相差不大。雖然王莽是一位奸臣,但未必是一個昏君。只不過他奪權篡位在先,才被後世打上了一個「奸臣」的標籤。

圖片:王莽劇照

下面我們來看第三個成語,口蜜腹劍。

意思就是說嘴上說著很甜,而內心卻藏著害人的心思,比喻兩面派,為人陰險狡詐。這個成語則是與唐朝時期的奸相李林甫有關。李林甫對於政事可謂是一竅不通,那他是怎麼當上宰相一職的呢?

這主要得益於他的身份李唐宗室,與皇室有關係。另外,李林甫對於音律比較精通。恰巧,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非常喜歡音律,而且還創作出了《霓裳羽衣曲》。

基於此,唐玄宗自然要大力提拔李林甫,畢竟難得找到一個與自己興趣相通的人。

圖片:宰相李林甫劇照

雖然李林甫官拜宰相,但是卻一點也不為家國之事著想,而是結交宦官勢力,擴大自己的權勢。對於唐玄宗,壞事則瞞,好事就誇大了說,順便再溜須拍馬屁,一天到晚是把唐玄宗哄得高高興興的。

可以說,李林甫是一個十足的奸佞之臣。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李林甫還打壓異己。在他一系列的錯行下,安祿山等節度使的勢力也慢慢擴大,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當然,這些只是他的一些生平事跡,與「口蜜腹劍」並未相關。那這個成語到底是怎樣與他扯上關係的呢?

圖片:節度使安祿山劇照

在《資治通鑑》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李林甫待人很和善,不過這只是表面。他的內心卻是十分狠毒的,下起手來毫無顧忌。因此,人們都稱他「口有蜜,腹有劍」。

後來,這句對他的評價就演變成為了「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看來,這些奸臣們的影響力太大,不僅生前對王朝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就連死後也仍舊發揮其影響力,為後世留下了成語。

例如,秦朝時期的奸惡太監趙高也留下了一個成語,「指鹿為馬」,明明就是一隻鹿,非要說是馬,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勢力。

圖片:秦朝奸惡太監趙高劇照

不管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會有奸臣的身影,只不過是其勢力的大小罷了。奸臣勢力強盛,甚至會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這樣的例子在古代多不勝數。就算是到了今天,奸臣仍然是存在的。

只不過現在國家對於貪官汙吏的打擊力度非常大,這些奸臣聞風喪膽,都偽裝起來了而已。相比古代社會來說,我們現代這個社會的吏治實在是好太多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三個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了一個著名成語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奸臣或許是一個比敵國還令人厭惡的群體,因為他們造成的惡劣影響往往更加惡劣。面對敵國,可以用軍事手段抵抗,可以籤訂協議停戰,但奸臣往往是難以預防、難以根除的。因為人心中的貪婪和自私,奸臣存在於幾乎所有時代,而他們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教訓和故事。
  • 這三位大臣都是古代著名的奸臣,各自留下一成語,被遺臭萬年!
    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各位,你們都知道是哪三個嗎?圖片:可恨的奸臣劇照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一個:東窗事發。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美麗富饒的華夏大地上,曾先後湧現出大大小小百餘個統治王朝。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縱觀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存在著那麼幾個奸邪小人,他們欺君罔上,危害王朝,是社會的蛀蟲。
  • 中國古代臭名遠揚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有句話叫做「英雄造時勢」,古代歷史的變革,雖然有著大局所趨的走向,然而各個單獨的人物個體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好的影響,自然就有壞的影響,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遠揚的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如今家喻戶曉,一人留在一句成語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你知道嗎? 比如下面我們要說的古代四大奸臣,他們每個人都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用途廣泛,在世人前行的道路上點亮一盞盞明燈。
  • 我國古代臭名昭著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
    我國數千年歷史上,湧現出過很多風雲人物,期間有著叱吒風雲,梟雄,匡扶朝政,殫精竭慮的忠臣,自然也免不了禍亂朝綱,結黨營私的奸臣,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昭著的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歷史上的四大奸臣,留下了四個經典成語,至今都在用
    回顧歷史各個時期,都會出現很多奸臣,讓大家恨得咬牙切齒。又因為這些奸臣,人們總是喜歡把他們的行為編成成語,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後人能夠引以為戒。今天要講的古代奸臣,他們各自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我們也在經常使用。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而在眾多的奸臣當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比較突出,讓人們把他們的事跡編寫成了各種成語,讓後人以此為戒。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因這四大奸臣所發生的故事而流傳下來的成語是哪四個。所以這個成語也用來指那些表裡不一的人。秦檜—東窗事發秦檜,一個人盡皆知的大奸臣,陷害大英雄嶽飛,最後讓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殺死,讓南宋再無良將可以禦敵。
  • 我國這三大著名奸臣,竟是這三個成語的「創始人」,有點意外!
    每一個朝代,雖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許多相同點。那就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忠臣和姦臣。說到歷史上的忠臣,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嶽飛,因為他是「精忠報國」的代表。但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奸臣的故事。歷史上的奸臣數量也不少,我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隋朝有一著名奸臣,殺了皇帝還睡了皇后,最後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吳筠《覽古十四首》在古代,權力最高的就是君王。但是,要想治理好整個國家,單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有各種各樣的人幫助,而這些人一般都稱之為臣子。臣子雖然地位沒有那麼高,但是都能夠清正廉潔,國家肯定會是一片繁榮景象,反之,如果臣子都個個心懷鬼胎,昏庸腐敗,那國家就沒有好。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奸臣秦檜的一首詩,鏗鏘有力,大氣凜然,顯示了對大宋王朝的忠心
    仔細品味,真的很有道理,一個沒文化的流氓只能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興風作浪,而流氓一旦有了文化,就可能影響整個社會!司馬光說,有才無德謂之小人。歷史上不乏有才無德的小人,或者說是有文化的流氓,他們官居高位、位極人臣,或者陷害忠良,或者禍國殃民,甚至投敵賣國,最終遺臭萬年,但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們的才華。
  • 史上頗具爭議的奸臣,生前國泰民安,死後王朝迅速衰敗!
    古代史上便有這樣一位奸臣。他頗具爭議,說他排除異己陷害忠臣可以,說他憑一己之力撐起半個唐朝也可以。他身前在朝時連安祿山都懼怕三分,他死後爆發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結果不用多說,唐朝迅速走向衰敗。論能力他和張九齡不相上下,論出身他比張九齡好得不是一點兩點,一個是皇室成員,一個是平頭百姓。也不知道李林甫嫉妒張九齡啥。
  • 在古代擁有這4種「神器」,你也可以上打昏君,下斬奸臣
    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出現奸臣當道,昏君荒廢朝政導致滅國的情節,都會咬牙切齒。尤其是作威作福的奸臣,以及無道暴君,都想著對其拳打腳踢。然而在古代,皇帝處於封建統治山峰的頂端,掌管著天下諸事,何人敢管呢?皇帝犯錯,可以直接鞭打;處罰奸臣時可以先斬後奏。有了這種"神器",皇帝和姦臣的權力和行動,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古代有4種兵器,便有這樣的權利,皇帝都會將其賜予剛正不阿的心腹大臣。4種可以打昏君、斬佞臣的"神器"。
  •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妖姬」,個個都是紅顏禍水!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妖姬」,個個都是紅顏禍水!我們都知道古代有很多女,而且-直到現在也非常有名,她們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留下了很多傳奇,但是雖然她們都長得很美,但是留下了紅顏禍水的稱呼,那古代美女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四大妖姬。中國古代四大妖姬:妹喜、姐己、褒姒、驪姬1、妹喜
  • 這20個智慧成語,原來都來自《出師表》
    這是諸葛亮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表文,全文言辭懇切,飽含著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誠與美好期待。 《出師表》只有741個字,卻成為千古傳頌的表文。其中包含了許多成語,詩詞君總結了其中的20個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諸葛亮的智慧與對國家的情感吧!
  • 1600條有關山西的四字成語 你都知道嗎?
    現在,曲沃被評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希望從此開始,我們山西能用多種形式大力弘揚成語文化,讓它成為山西文化大省的又一張名片。  1 山西古老的神話傳說是成語一個主要來源  提起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不能不說山西。綿延了上下5000年的華夏文明,在這裡的傳承從未間斷。
  • 這幾位古代「吃貨」,留下的成語也那麼「好吃」
    熟悉百弟的人都知道不管百弟到哪裡都要先去嘗嘗當地的美食滿足一下口腹之慾 畢竟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要先填飽肚子才對我們學習成語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百弟打算把下面這些成語裡面的美味佳餚分享給大家膾炙人口,原指人人愛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詩文或其它事物受到人們的廣為稱讚和傳頌。
  • 李延年最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包含了一個美妙的成語
    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詩人,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詩人,其實他更像是一個音樂家。他在給漢武帝演奏的時候,所演唱歌曲的歌詞是他自己所寫的,頗有西漢樂府詩的味道,所以才給了他詩人的雅號。這首詩(亦或是歌詞)的題目是《李延年歌》,作者就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他的妹妹就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這首詩可以說是李延年為自己的妹妹量身打造的,更成為了形容美人之美的成語「傾國傾城」的出處。開篇就吊足了漢武帝的胃口,「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北方有一位絕美的女子,她有著絕世美貌的容顏,而且不流於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