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其中,將心肺復甦、創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容,明確規定要樹立安全避險意識,掌握常見突發事件和傷害的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
心臟驟停是指
心臟突然停止搏動
射血功能終止
心臟驟停十秒後
病人就會因腦供血中斷陷入昏迷
導致心臟驟停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見的就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特別易發生於中老年身上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
也有可能是隱匿性的心臟病
由於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作息
而產生的勞累、電解質紊亂等
都可能突發心臟驟停
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越來越多的遺憾和悲劇發生,讓人們不得不儘快對突發心臟驟停的積極急救措施引起重視!
1
2020年10月11日 ,在四川省宜賓市的機場候機樓裡,一位老人突發心梗倒地。
正在候機的4名醫護人員得知後,立馬趕來,跪地對其進行急救 。
當時老人已停止心跳,醫護人員輪流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最終挽救了老人一命。
這四名醫生和護士來自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應對突發事件中不慌亂,他們展現出了醫護工作者的專業和職責,為救援爭取了黃金時間!
他們分別是:
· 院長助理兼日間手術室主任:餘得水
· 日間手術室護士長:袁語蔓
· 介入室護士長:羅穎
· 消化內鏡中心護士長:夏冬梅
2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中(2020年10月5日),南京火車南站的站臺上,一位老人突發心臟驟停。
聽到廣播裡尋找醫生,南京醫科大學老年醫學專業研一學生李秋爽在一分鐘後趕來。
家屬稱該老人已暈倒5分鐘了,其頸動脈無搏動,李秋爽立即為老人做心肺復甦。
5分鐘後,120救護車趕到,急救人員立即對老人實施氣管插管等措施。李秋爽在一旁持續為老人做心臟按壓。
十幾分鐘的搶救後,老人被送往醫院。為救老人,李秋爽沒能趕上去蘇州的火車。她說:作為醫學生,見到這種情況肯定會衝上前。
李秋爽向社會展示了年輕一輩醫學工作者的擔當!她還呼籲:希望全民能普及心肺復甦的搶救措施,簡單易學,關鍵時刻用上了就能救命。
以上所述的突發心臟驟停案例可能易發生於中老年人群
心肺復甦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急救方法之一
另外
還有一個常見的急救方法
也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可能會遇到突發情況時有必要掌握的
「生命擁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這一急救方法適用於被食物噎住食道的突發情況
常發生於嬰兒、兒童及老年人等
近期,一些嬰兒因噎食險些窒息喪命,幸好身邊有醫護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及時的搶救,才避免了慘劇的發生。
3
2020年6月21日晚,貴州省安順市302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周京清一家人來到貴州省安順市新天地一家火鍋店用餐,突然聽到鄰桌有吵鬧聲,於是轉過去看了一下。
起初她以為是孩子抽筋,後來才發現,孩子被噎住了。
作為隔壁桌的食客,自身又是一名醫護人員,周京清自然衝在了救人的最前線。她一系列嫻熟的海姆立克急救操作,在短短40秒後,該嬰兒成功恢復了意識。
貴州省安順市302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周京清
與其說是幸虧鄰桌有一位專業的醫護人員,不如說是有一位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平凡且熱心的陌路人。
當然,這些平凡的陌路人
不論是醫務工作者還是醫學院的學生
我們都要為他們點讚!
鼓勵他們危難中毫不猶豫伸出援手的行為!
感謝他們有能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的勇氣和決心!
致敬他們專業的職業精神,更讚揚他們的善良和熱心!
下面就和道道俠一起來學習兩種普遍的急救方法吧!
心肺復甦法(CPR)
心肺復甦術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據統計,在中國,幾乎每分鐘發生一次心臟猝死事件,而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
在最初4—6分鐘的黃金時間裡,有效實施心肺復甦將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機會!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針對食物吞咽不慎時堵塞呼吸道,以致於呼吸道梗阻而誘發窒息的急救方法。
嬰兒和成人分別對應的兩種急救姿勢如下:
我們每一個人
都可能會遇到讓人措手不及的突發狀況
如果你是路人、是旁觀者
願你成為那個能站出來
挺身救人的陌路天使!
但也有可能你是那個
不幸暈倒在路上遭遇困難的無助者
祈禱身邊能多一位
懂得急救知識的好心人
為你爭取到寶貴的營救時間!
多一個人學會急救知識和方法
或許就能多挽救一條人命!
願炙熱的心臟,永遠跳動!
最後也呼籲大家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拒絕熬夜,減少發生心臟驟停等暈厥及窒息症狀的可能。
永遠不要以為突發事件離你很遠,不然死亡或許將會離你很近。
請為你身邊的人學會急救知識和方法!為搶救爭取出寶貴的黃金時間!
綜合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人民日報、人民網、環球網、騰訊網、貴州都市報、國家應急廣播、江蘇新聞、沸點正能量、李瑛的官方抖音等
新媒體編輯丨樊夢洋
新媒體策劃丨楊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