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晨跑,發現路邊已是滿地白霜,冬天似乎在一夜之間突然來臨。才意識到,突然到外地,過冬的裝備都沒有置辦。
許多朋友可能和我一樣,對於冬天有些猝不及防,穿少了怕凍傷,穿多了跑著難受。冬天跑步,穿著需要講究。
冬天跑步裝備需要哪些?
南方地區四季常春,即使入冬後,多數時間氣溫也保持在10℃以上。越往北溫度就越低,入冬後氣溫都在0℃以下,此時無論早晚跑步,速乾衣、手套、帽子、圍脖、抓絨衣都應是常備裝備。
1、帽子
溫度在-5℃以上的時候,速幹的運動帽就可以了,低於-5℃時要保護耳朵,能把耳朵罩住的耳包或者多功能運動頭巾是首選。-10℃往下要保護整個頭部,此時就該考慮抓絨帽或者瓜皮帽。到-30℃需要考慮保護臉部,要選擇滑雪帽,當然個人的抗寒能力不同,個體上的差異很大,如果感覺到偏頭痛或者耳朵、鼻子的刺痛,請酌情添加適合自己的配件。
2、手套
跑步除了帽子是必備的手套也很重要,雖然人的頭部散熱高達百分之四十,可是手部的散熱也不容忽視,這樣能防止跑步的時候手指凍僵,讓你快速進入狀態,好的跑步手套可以幫忙應付很多狀況,尤其是在一些溫度低的馬拉松賽和跑山賽中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如果想要參加這樣的比賽,就多挑挑吧。
3、圍脖
這玩意兒一般用在寒冷的地區,一件抓絨的圍脖是必備,不是特別冷的時候它就在脖子上,冷大發了可以固定當頭套用,或者在腦後打個結保護鼻子和面部,尤其剛出門身體還沒熱起來的時候,運動前的保暖一定要做好。
4、眼鏡
如果想跑在雨雪天氣下,還要預備一個跑步眼鏡,這樣可以避免雨天的雨水刺激和雪天的雪盲,雨天用黃片,看得清;雪天用黑片,防雪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眼鏡跟面罩配合,低檔鏡片會有起霧的風險,大家需要預防下。
5、其它
夏天跑步需要防曬,而冬天跑步需要防凍,除了裝備要準備充足,皮膚塗上防凍霜或是凡士林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另外,不同地區不同的氣溫,應根據個人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裝備。
冬季跑步穿衣法則
1、三層穿衣法
貼身速幹、中間保暖、外層防風, 按這個方式配裝基本是不會錯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小細節,比如貼身穿的速幹,最好不要有太多裝飾如反光條或logo,因為在長距離以後這些位置很可能會導致擦傷。保暖最好選擇針對跑步優化過的抓絨,最好要有排汗窗。防風層不宜選擇衝鋒衣,而應該選擇針對汗溼位置有排溼設計的跑步風衣。另外每個人的排汗位置和汗量多少也有差異,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特殊性多比較,再進行選購。
2、氣溫+10℃穿衣
氣溫+10℃穿衣法是基本原則。跑步的時候,人體的發熱量非常大。如果跑長距離,還可以按照氣溫+15℃來穿。趁著相對暖和的初冬,可以試穿跑步裝備進行日常活動,這樣就能對日後跑步時的裝備搭配大概有些把握。冷熱問題因人而異,與個體的肌肉量和循環系統都有關係。不少跑友開始鍛鍊不久,身體素質還在不斷變化,裝備問題還是要提前嘗試,或者在室內感受一下才好。
最後,運動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有一個「開窗期」,這個時候人體的免疫細胞的活性會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與病毒的侵襲,所以不注意保暖和防風就很容易感冒。如果你不想運動完了第二天感冒,一定要注意運動前後的保暖。
總之,無傷無病才能跑的長久,才能享受跑步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