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的誕生——羅伯特·麥基著作的《故事》

2020-12-16 不熄滅的小火

故事,顧名思義就是過去的舊的事情。至少在新華字典上是這樣認為的。今天,我們要說的美國著名劇作家羅伯特·麥基著作的獻給中國的影視創作者的《故事》。

這是一本經典的創作的書籍,打破了我們原有的知識體系。所謂的天才型創作家往往會突破人們的認知偏見,寫出一個個咬人的故事情節。故事,首先是有價值的。它能夠把過去以及把身邊新聞熱點的話題連成一條線,把現實與事件連接到一起,把記憶中片段閃回的鏡頭拼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故事能夠以人類交流的任何方式來表達。戲劇、散文、電影、歌劇、啞劇、詩歌、舞蹈都是故事儀式的輝煌形式,每一種都有其娛人之長。所謂的故事天才有別於文學天才,故事的形式多種多樣。這不一定是單一的詩歌戲劇等。

再者,故事是可以經過學習鍛鍊來創作出來。我就學會了!其實很多小說的套路都是一樣,故事情節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可以把看過的書籍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你也會變成傳說中的大神。寫作,在於持續的輸出和持之以恆的堅持。

羅伯特·麥基在數中提到:電影是時間的藝術,而不是造型的藝術。而且時間藝術第一大訓誡就是:汝必留最佳於最後。藝術起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生活是在時間中度過的。我們把握住了時間,也就是抓住了故事的重點。

過去在我們的認知中,能把我們自己經歷過的東西一五一十的講出來就可以了,但是觀眾壓根不會在意一個平凡人的故事經歷過了什麼。所以,在這一點上面作家的經歷壓根就是別人口中的談資。人物的欲望越強,創作的故事就越好看。因為人物慾望的價值尺度與他為達到欲望而願意承擔的風險成正比;價值越大,風險便越大。價值,取決於社會必需勞動時長。

一個好的故事,在於你願意放棄一些東西。你試問一下:

你願意犧牲時間?

你願意犧牲金錢?

你願意犧牲親人?

······

如果你可以的話,那就OK了。作家之所以甘願冒著犧牲時間、金錢和親人的風險,是因為他的雄心具有一種決定生活的力量。而這股力量的源泉是對於生活的熱愛。

欲望,是人的內在驅動力。政客們迷戀權力的力量,政治是我們給予任何社會中權力分配的名稱,人類只要聚集在一起做事,就永遠會有權力分配的不平衡。看過馬丁老爺爺的書籍,都知道權力的遊戲有時候是多麼的戲劇性。寫作,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展示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自己認可的東西故事這個媒介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

戲劇的衝突離不開情感的投入。這裡有兩條原理控制著觀眾的情感投入。

第一是移情:對主人公的認可,將我們拉入故事之中,設身處地地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第二是可信:我們必須相信,或者如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所指出,我們必須心甘情願地暫停我們的不信任。

關於信任,這個確實是很難做到的。一旦觀眾相信故事中的人物和事情以及情感,很多事情都簡單了很多。如果能陷入自己的作品中,讓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影響到自己的創作更好,之前就有寫作書籍提到:愛上自己創作的小說人物,伴隨著情節的推動,同角色一起喜怒哀樂,發生共情的作用。

關於劇作家的改編問題,作者在書中提到改編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小說越純,戲劇越純,電影就越差。這裡就很好的解釋一部很好的原著為什麼改編電影以後就會毀原著了,原著和小說基本不是一回事了。再者就是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卻是非常經典的作品。例如: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票房的非常高,小說《阿甘正傳》也不怎麼樣,但是改編成為電影卻是經典中的佳作。

很多人去看電影,跟我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看到的聽到的完全就是兩碼事。電影首先是看的,然後才是聽的。電影是看的, 戲劇是聽的。電影美學百分之八十屬於視覺,百分之二十屬於聽覺。大部分喜劇是非常富有戲劇性的,那些臺詞都是非常押韻的。有些還是一語雙關的。像動作片就要觀賞動作的美感了。但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故事情節非常強的電影。

這裡教大家如何看電影?

我們想要看,而不是去聽。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眼睛上,由於我們的能量都集中於眼睛,而其聲音僅僅是半聽。反之,戲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耳朵,對舞臺只是半看。

著名的潛意識心理學家榮格相信,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出生之時都會被賦予一個與生俱來的,關於什麼是「英雄」、什麼是「壞蛋」、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求索」,什麼是「升華」的潛意識模型。而把這個原始模型引入文藝創作與文藝評論之後,我們可以更加理解不同文化種族階級為何能夠欣賞同一個原始模式故事。

相關焦點

  • 羅伯特·麥基這本編劇界的聖經告訴你:究竟該如何創作故事
    《故事》這本書一直被譽為編劇界的聖經。雖然講述的是編劇原理,但是只要是想寫好一個故事,這本書就非常有閱讀的必要。《故事》通過大量電影案例詳細講述了故事的材質和故事的結構各部分,而風格其實是材質和結構的高度融合。並列出了許多關於故事創作的基本原理,給出了許多實用建議。羅伯特·麥基在書中多次提及了亞里斯多德,有興趣的可以先延伸閱讀一下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然後再來讀這本書,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 故事力思維:7步法講好一個故事
    02 7步法講好一個故事講故事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叫做7步法講好一個故事。哪7步驟呢?意外:神仙幫助轉折:降服妖怪勝利:順利過關所有的故事都是這樣設計,國外的電影啊很多也是這樣設計。按照這個模板,我們很容易設計出一個好故事來。比如講一個北漂學子逆襲的故事。
  • 從《冰雪奇緣2》淺析好萊塢電影屢試不爽的「故事算法」
    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理論被認為是好萊塢最會講故事的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那本被認為是全球編劇第一必讀的經典著作,就叫《故事》,用於闡述如何創作故事。1981年,羅伯特·麥基受美國南加州大學邀請,開辦「故事」培訓班,還創辦了全球性的寫作培訓機構。在他的6萬多名學員中,有60人獲奧斯卡金像獎,170人獲美國電視艾美獎,30人獲美國編劇工會獎,26人獲美國導演協會獎。
  • 以經典動畫片《獅子王》為例,探討迪士尼電影厲害的「故事算法」
    一、動畫片電影的本質是在講故事對於電影而言,本身上就是在一個故事,《獅子王》這個動畫片電影也是如此,不同性格特別的主角小動物們、驚險刺激的情節設計、最後美滿的大團圓的結局。看似敘述的特別簡單,但這其中如何將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刺激一直想看下去可是有很多的竅門的。
  • 看《瘋狂動物城》,跟孩子探討迪士尼電影厲害的「故事算法」
    明白一點:動畫片電影的本質是在講故事對於電影而言,本身上就是在一個故事,《瘋狂動物城》這個動畫片電影也是如此,不同性格特別的主角小動物們、驚險刺激的情節設計、最後美滿的大團圓的結局。看似敘述的特別簡單,但這其中如何將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刺激一直想看下去可是有很多的竅門的。
  • 《蝴蝶》,一個小女孩和老爺爺的故事,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小女孩:請你給我講一個故事吧。老爺爺:我不會講故事。小女孩:不會講故事算什麼老人。老爺爺:……小女孩:那你編一個吧。影片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癖好收集蝴蝶標本的老人家朱利安,無意中帶著鄰居的女兒,小女孩麗莎去阿爾卑斯山尋找罕見的伊莎貝爾蝴蝶的故事。什麼是故事?編劇大師麥基曾經在所著《故事》中說過: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引導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 手動滴漏咖啡的誕生故事
  • 諾蘭公然挑戰「故事」原理,難怪《信條》被罵是爛片
    美國作家、編劇羅伯特·麥基,被他教導過的編劇,提名或拿奧斯卡的,艾美獎的,各種協會工會獎的,多如牛毛。靠著一本純講理論的暢銷書《故事》,正式走上神壇。有些人隨手一拿就是大作,靠著硬實力被封為大神。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描述了一個「保證商業成功」的壞劇本。內容大概是,主角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了一種「能夠毀滅我們當盡所知人類文明的東西」,然後他被追殺,中間很多大規模動作場面,密集的對白場景。最後銷毀了那個東西,拯救了全人類。
  • 以《獅子王》為例:探尋迪士尼動畫片屢試不爽的「故事算法」
    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一個好故事?《獅子王》很顯然就是一個好故事。說到講故事,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羅伯特·麥基。 他會認為是好萊塢最會講故事的編劇教父,他寫的《故事》一書是全世界編劇的第一必讀經典,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成為指導行業實踐的理論。
  • 企業如何寫好品牌故事?
    一個好的品牌故事,與好的品牌名、好的LOGO、好的廣告語同樣重要,是品牌的基礎。很多人誤以為品牌故事就只是編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大錯特錯!一個好的品牌故事,不僅僅是賦予這個品牌性格,同時也是向消費者傳達品牌精神的重要工具。
  • 《從前,有一隻象》:世界誕生的繪本故事
    《從前,有一隻象》,陳詩哥/著,欽吟之/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37.00元陳詩哥《從前,有一隻象》,用新奇的想像,簡潔的文字,大膽創寫了又一個詩哥風格的世界誕生的故事。「從前」一詞,不知道存在於多少「老故事」中,它自帶著遙遠的歲月、古老的祝福、童年的記憶和貼心的溫度,詩哥舉重若輕地用一聲「從前」,便把目光回放到了無比遙遠的人類童年。那麼,《從前,有一隻象》,到底講述什麼呢?「有一天,小象吃下滿天的星星,它就開始發光。」故事開篇,直接進入了浩浩蕩蕩的想像,小象仰望的眼睛和高高揚起鼻子,把天空變成了自己的牧場。
  • 好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深層涵義——解析好故事的標準
    如何才能講一個好的故事呢?在我們了解了基本的故事的結構之後,要想講好故事,我們先要了解好故事的標準。好的故事能夠滲透人心,使人共鳴。好的故事有內涵,有深度,能夠喚起人們的思考,被故事代入情境,故事有著明確的結構,在條理分明的結構之下,故事情節卻如蜿蜒的河水,幾度起落,卻流暢自如。
  • 「一勞永逸」的勞力士腕錶,它的誕生原來起源於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它的誕生,讓世界增加了一個值得收藏的品牌。但是你也許不知道,它的誕生是起源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拍賣會上出售的最昂貴的腕錶,被許多鐘錶師和收藏家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腕錶 據傳聞故事是這樣的
  • 寫作課|如何從一個「點」設計出完整而精彩的故事?
    現在,我們就來講講初學者如何從一個簡單的「故事原點」出發,完成一篇高質量的小說。在正式講解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個觀念問題:小說作為敘事性虛構作品,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故事層面,另一個是敘述層面。這個點可能是某人的一句話、是你的一個領悟、是一件生活小事,或者,是從別人口中聽來、從新聞中得來的一個故事……總之,就是引發你創作故事的那個原點。我們把它叫做故事原點。從這個故事原點出發,你要把它發展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梗概。
  • 有故事的菠菜麵包
    【王傳仁的麵包卡】專欄,會為大家介紹誕生在王傳仁老師手中的多款無添加麵包,為你送上不一樣的麵包故事。好麵包,讓人上癮。多次被臺、港及海外華人媒體報導,並出版烘焙類著作十餘本,其中《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麵包》穩居臺灣地區麵包烘焙類書籍銷量第一。       2015年起在內地開班授課,將製作天然、無添加麵包的先進理念通過日益完善的授課體系帶給越來越多的烘焙愛好者。學員們說「做麵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後就是王傳仁。」
  • 一個勵志故事!
    華為手機大家都很熟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華為的故事。華為的故事我感覺講成勵志故事更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華為是後來者趕超了很多品牌。華為一站成名的手機是他的p9手機。可以說是p9是華為的翻身之戰。徠卡是怎樣的存在光學大佬,做單眼相機的那時候的拍照鏡頭在徠卡看來就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一樣不值一提。但是華為硬生生的吧徠卡的攝像小組請來了。你以為這樣就完了。不不,華為還花大價錢請來了諾基亞的攝像算法小組專門給華為寫算法。可能較真一點說是買下了諾基亞的攝像小組。就這樣三班人馬一起打磨華為的相機華為甚至提出了雙攝的方案就這樣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故事
    這些在美國醫生魏斯的著作《前世今生》中有非常詳細的描述。 在我的周圍朋友中,有的上輩子是夫妻,這輩子成了父女;有的幾輩子都是夫妻;一位開天目的西人朋友說,我看著他們,就看到了他們的前世關係。 而另一位朋友的家庭,母親前世欠著一個人的,這世那人來當她的兒子討債,表現形式是兒子特別孝順,母親甘心情願的傾其所有提供兒子的經濟需求。
  • 給你講一個他愛他的故事
    小惡魔一個一個撕破他們偽善的面孔,享受將他們拖入欲望深淵的過程。吉爾貝爾誘惑級長直到賽爾吉的出現。和小惡魔不一樣,賽爾吉是一個正直的「小天使」。1920年代,「少年愛」一詞最先出現於日本的文學領域,日本男性小說家稲垣足穂開始以「少年愛」為主題創作小說,並於1968年發行著作《少年愛的美學》。
  • 中國語言的由來故事
    說起中國的語言,實在是數不勝數,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最應該知道的一些關於中國語言的故事。比如漢語、中文、語文、漢語拼音和普通話,它們的由來故事。先說一下「漢語」和「中文」,這兩個詞有聯繫又有區別,實際上是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