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美國是否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

2021-01-1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 明明

文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近期美國新冠疫情出現反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次站上4萬人的高臺。而受到對於美國二次疫情擔憂的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再度提升,6月中下旬以來,美國金融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如何看待未來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本文將針對以上問題給出我們的看法與觀點。

美國疫情反覆引發金融市場波動:3月下旬以來,全球美元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進入5月份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各國經濟重啟政策的陸續推進,美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表現出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樂觀預期,然而到了6月中下旬,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近期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新增確診人數的提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同時也引發了美國是否會爆發二次疫情以及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次金融風暴的擔憂。

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有哪些要點值得關注:對於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我們認為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市場對於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而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在經濟重啟的過程中如何帶動需求的恢復,後續財政刺激的力度也是重點考量的因素。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基本面,存在以下三個要點值得關注。

關注點一: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不同於傳統的衰退,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是防止疫情擴散的代價,各行各業集中停擺導致經濟數據在短時間內斷崖式下跌。回顧美國疫情應對的發展歷程,4月中旬開始美國的工作重點開始從防疫情向保經濟傾斜。然而在疫情尚未得到真正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恢復經濟與防控疫情的矛盾使得疫情的尾部被拉長,拖尾、厚尾的現象開始顯現,未來美國仍將面臨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問題。

關注點二:如何帶動需求是關鍵。經濟重啟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帶動需求,提升民眾的消費意願,不同於傳統的經濟衰退,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顯現得更為迅速,從國內經驗來看,經濟重啟後,需求端的復甦是要慢於供給端的,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餘悸的影響,居民的消費意願的恢復或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

關注點三: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回顧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推出的幾輪財政刺激政策,疫情期間美國的財政政策主要圍繞「應急」和「託底」展開,目的在於緩解各領域的現金流困境。然而在大規模的救助政策之下,財政刺激無疑使本身高企的美國債務負擔進一步加碼,美國財政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美國是否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在當前美國疫情有所抬頭的背景下,美國是否可能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以上三個關注點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我們認為當前背景下,疫情反覆帶來的避險情緒或將使得美國風險資產承壓,避險資產有所走強。

債市策略:6月中下旬,受近期美國新冠疫情反覆的影響,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我們認為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市場對於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因此美國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後續需求的帶動以及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是值得密切關注的三個要點,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當前背景下,疫情反覆帶來的避險情緒或將使得美國風險資產承壓,美股可能會有所調整,而對於避險資產而言,美債收益率或將有所下行,同時避險情緒的推動可能使得美元指數再度走強。對於國內債市而言,我們仍然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的中性區間為2.6%-2.8%的判斷。

正文

美國疫情反覆引發金融市場波動

3月下旬以來,全球美元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進入5月份以後,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各國經濟重啟政策的陸續推進,美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表現出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樂觀預期,然而到了6月中下旬,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美國金融市場經歷了嚴重的市場衝擊,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美元流動性大幅收緊的「美元荒」行情,3月下旬美聯儲史無前例推出「零利率+無限量QE」的政策組合為市場提供政策支撐,全球美元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5月份,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各國經濟重啟政策的陸續推進,美股指數延續了之前的上升勢頭,三大股指由於疫情衝擊帶來的大幅下跌得到回補,6月初納指甚至一度突破前高,美債收益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數也由此前的高點開始出現回落,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的好轉。然而到了6月中下旬,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美股由此前強勢的上漲勢頭轉為調整,截至6月26日,美國標普500指數相較6月8日下跌6.9%,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6月初經歷上行之後再度向下重回0.6%左右,美元指數也有所走強。

6月中下旬美國金融市場再生波瀾主要是由於近期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新增確診人數的提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同時也引發了美國是否會爆發二次疫情以及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次金融風暴的擔憂。從原因上來看,6月中下旬美國金融市場再生波瀾主要是由於近期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從美國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數據上來看,4月初開始美國新冠肺炎病例人數增長進入平臺期,並有緩慢的下降趨勢,然而6月中旬開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又開始上升。6月26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一度達到48392人,新增確診人數的提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同時疫情的反覆也引發了美國是否會爆發二次疫情以及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次金融風暴的擔憂。

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有哪些要點值得關注

對於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我們認為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市場對於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而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無疑非常重要,經濟重啟的過程中如何帶動需求的恢復,後續財政刺激的力度也是重點考量的因素。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基本面,存在以下三個要點值得關注:

關注點一: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

不同於傳統的衰退,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是防止疫情擴散的代價,各行各業集中停擺導致經濟數據在短時間內斷崖式下跌,回顧美國疫情應對的發展歷程,4月中旬開始美國的工作重點開始從防疫情向保經濟傾斜。美國疫情從3月開始爆發,第一階段以紐約州為中心,隨著該州疫情失控,其他各州的疫情也陸續爆發。4月起,美國疫情出現好轉跡象,新增確診曲線逐漸平坦,在約一個月的高位震蕩後逐漸回落。5月後,新增病例人數明顯下降,從高點的單日病例新增4萬人回落。由於此前在防疫情和保經濟之間權衡不佳,川普民調數據持續下滑,為改善經濟狀況以增加支持率,不同於民主黨傾向於防控疫情,川普一直致力於推動經濟儘快重啟。4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分三階段重啟美國經濟的指導方針,並將何時取消居家令等限制措施的決定權授予各州州長,各州逐漸放開防疫限制措施以挽救經濟。

然而在疫情尚未得到真正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恢復經濟與防控疫情的矛盾使得疫情的尾部被拉長,拖尾、厚尾的現象開始顯現,未來美國仍將面臨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問題。但隨著經濟重啟,近期多州疫情已經出現反覆。南部和中西部的人口和經濟大州成為了本次疫情反覆的主要增量來源。以疫情最嚴重的德克薩斯州、佛羅裡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為例,四州總人口約佔全美30%,但近期單日確診人數均達到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總和約佔全美新增確診的半數。從另一個角度看本次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以美國的蘋果公司為例,儘管此前蘋果在美國境內的271家門店中已有過半恢復營業,但在疫情反覆影響下,又有32家重新關閉,佛羅裡達州的18家門店中,僅剩兩家維持營業。因此當前恢復經濟與防控疫情的矛盾使得疫情的尾部被拉長,拖尾、厚尾的現象開始顯現,未來美國仍將面臨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問題。

關注點二:如何帶動需求是關鍵

不同於傳統的經濟衰退,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顯現得更為迅速,從國內經驗來看,經濟重啟後,需求端的復甦是要慢於供給端的,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餘悸的影響,居民的消費意願的恢復或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疫情初期,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生產端大面積接受「指令性」的停工,社會迅速停擺。供給端的勞動者與需求端的消費者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大量消費者被限制活動使全社會消費不振,企業訂單迅速收縮引發現金流緊張,進而出現破產與裁員。居民收入的減少進一步壓縮消費空間,形成「消費下行—服務業走弱—收入下降—消費下行」的循環鏈條。因此從源頭上講,經濟恢復的關鍵在於需求端的回覆。但從國內經驗看,需求端的復甦明顯慢於供給端。經濟重啟後,復工復產的推進將帶來生產線和供應鏈的回補,這意味著經濟數據可能較經濟停擺時期較為快速地出現邊際改善,但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餘悸的影響,居民的消費意願的恢復或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在疫情完全控制之前,可選消費甚至「不必選消費」的恢復或將漫長而波折。

經濟重啟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帶動需求,提升民眾的消費意願,從當前美國個人收入與個人支出反映出的現象來看,民眾在消費方面仍舊錶現得較為謹慎。從美國消費者信心情況來看,芝加哥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在經歷了3-4月底驟降後,較4月71.8的低谷有所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消費者信心的不足更多體現於居民儲蓄習慣的改變。疫情爆發初期的3月,居民個人總收入環比下滑超2個百分點,但居民個人總支出環比下滑超過7個百分點,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影響,居民部門開始削減開支。4月份,在聯邦政府推出的CARES救濟法案下,居民個人總收入顯著增加11.93%,現金流壓力有所改善,但從細分項看,居民個人轉移支付收入同比增加103.18%,而僱員報酬收入同比為-7.78%,就業形勢惡化,現金派發的救濟活動並未阻止家庭儲蓄行為的改變,當月個人總支出同比-15.56%,而個人儲蓄存款同比飆升361.84%,個人儲蓄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達到32.2%。儲蓄率的走高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居民消費,也拖累了經濟復甦的節奏。

關注點三: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

回顧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推出的幾輪財政刺激政策,疫情期間美國的財政政策主要圍繞「應急」和「託底」展開,目的在於緩解各領域的現金流困境。3月6日,為應對突發疫情,美國政府籤署了83億美元緊急資金;隨後,又於3月18日支出1920億美元以支持新冠病毒檢測和工人帶薪休假。3月底,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攬子財政政策CARES法案落地,通過共計2.2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為美國家庭、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救助;次月,美國再次頒布一項4840億美元的法案,就此前CARES法案中涉及小型企業貸款的部分作出補充。綜合來看此前幾輪財政救助,均圍繞「應急」和「託底」展開,目的在於緩解各領域的現金流困境。

然而在大規模的救助政策之下,財政刺激無疑使本身高企的美國債務負擔進一步加碼,美國財政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前的低利率環境降低了政府融資的成本,但財政刺激無疑使本身高企的美國債務負擔進一步加碼。當前美債規模已經突破26萬億美元,僅年初至今,便增加超過3萬億美元。據CBO估計,2020年5月,聯邦財政收入約1750億美元,同比下降約25%,而財政支出為5980億美元,同比增加36%。截止5月,本財年前8個月聯邦預算赤字約為1.9萬億美元,同比多增1.2萬億美元,CBO預計2020財年美國赤字將達到3.7萬億美元,在債務壓力下,財政政策的施行會更加謹慎,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壓力。

美國是否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

在當前美國疫情有所抬頭的背景下,美國是否可能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以上三個關注點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在當前美國疫情有所抬頭的背景下,對於美國是否可能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的問題,以上三個關注點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經濟重啟的推進導致美國疫情的尾部被拉長,拖尾、厚尾的現象開始顯現,未來美國仍將面臨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問題,而需求端的恢復或將較為漫長,在前幾輪大規模的救助政策之下,美國債務負擔加重,後續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壓力,因此未來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同樣承受較大的壓力。

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我們認為當前背景下,疫情反覆帶來的避險情緒或將使得美國風險資產承壓,美股可能會有所調整,而對於避險資產而言,美債收益率或將有所下行,同時避險情緒的推動可能使得美元指數再度走強。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我們認為從6月中下旬開始美國疫情出現的反覆情況,使得市場對於美國經濟的擔憂再度加重,避險情緒回升,美國風險資產或將再度承壓,美股可能會有所調整,而對於避險資產而言,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提高或將使得美債收益率有所下行,同時避險情緒的推動可能帶動美元指數再度走強。

結論

6月中下旬,受近期美國新冠疫情反覆影響,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我們認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市場對於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因此美國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後續需求的帶動以及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是值得密切關注的三個要點,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當前背景下,疫情反覆帶來的避險情緒或將使得美國風險資產承壓,美股可能會面臨調整,而就避險資產而言,美債收益率或將有所下行,同時避險情緒的升溫可能使得美元指數再度走強。對於國內債市而言,我們仍然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的中性區間為2.6%-2.8%的判斷。

相關焦點

  • 如經濟不能恢復增長,義大利債務將面臨失控風險
    義大利議會下議院財務委員會負責人馬拉丁(Luigi Marattin)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年底義大利債務佔GDP的比重將高達160%,這意味著如果義大利經濟不能實現反彈,2021年義大利將爆發債務危機。 目前,為應對第二輪新冠疫情,義大利推出的新限制措施對本已十分困難的經濟形成了又一次打擊。
  • 中信銀行濟南分行舉辦對公金融品牌發布暨後疫情時代經濟形勢展望...
    12月18日,中信銀行濟南分行在曲阜舉辦對公金融品牌發布暨後疫情時代經濟形勢展望和資本市場論壇。
  • A股是否還有「黃金坑」?科技股行情至少有...
    配置上,周期中關注建材、建築等基建產業鏈行業;TMT回調後可受益無接觸經濟的遊戲和雲計算,以及肩負新基建重任的5G;消費可關注汽車等逆周期調節抓手,以及價值股的中長期機會;市場波動較大可關注高股息板塊。中信證券:市場見底的四大信號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這四大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周會逐漸明確,A股正處於全年最佳的配置窗口。
  • 富邦華一與中信、中信建投、華泰聯合3家證券籤署戰略合作
    近日,富邦華一銀行分別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銀證雙方將在客戶資源、市場信息、產品創新等各方面加強交流協作、互補共享,共同深耕市場、服務客戶,共創發展契機以謀求協同進步。
  • ...預示需求側持續恢復可期】中信證券研報認為,8月金融數據顯示...
    【中信證券宏觀:社融表現亮眼 預示需求側持續恢復可期】中信證券研報認為,8月金融數據顯示信用環境持續向好,具體體現在:1)社融增速進一步上行至13.3%,各分項均有正向拉動;2)居民及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保持高增,預示需求改善具備可持續性;3)貨幣活化繼續顯現,M1增速延續回升,企業資產負債表開始逐步修復。
  •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B基金最新淨值跌幅達1.77%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機器君金融界基金08月13日訊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一年持有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簡稱:中信證券紅利價值B,代碼900099)08月12日淨值下跌1.77%,引起投資者關注。中信證券紅利價值B基金成立以來收益54.32%,今年以來收益47.90%,近一月收益1.62%,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本基金成立以來分紅0次,累計分紅金額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基金經理為劉琦,自2019年10月22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54.32%。
  • 18中證G2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18中證G2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016(第一期)、2017年(第一期)跟蹤評級報告隨著國內證券行業加速對外開放、放寬混業經營的限制以及越來越多的券商通過上市、收購兼併的方式增強自身實力,公司面臨來自境內外券商、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 宏觀經濟總體下行,經營穩定性有待提高。
  • 【八大機構論市】中信證券:微妙的平衡下 密切關注四大破局因素
    摘要 【八大機構論市】中信證券:微妙的平衡下,密切關注四大破局因素;新時代策略:資金將會繼續推升股市;粵開策略:創業板強勢突破,科技王者歸來。
  • 中信銀行推五大舉措支持實體經濟
    截至8月末,中信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融資規模超過3600億元,為13000多戶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其中,汽車金融業務累計融資規模1666億元,同比增長11%;多項核心指標居同業第一。 科技賦能助力小微金融。中信銀行全速推進「中信大腦」等八大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將新技術與小微業務深度融合,有效緩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面臨的成本高、收益低、效率與風控難以有效兼顧的難題。
  • 土耳其經濟又面臨動蕩的一年
    阿爾巴亞拉克(Albayrak)於2018年年中掌管金融,他因外匯幹預來捍衛貨幣,並因對貨幣市場的高昂政策幹預而耗盡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而受到指責。土耳其的經常帳戶赤字也很嚴重,9月份預計將高達27億美元。據報導,土耳其國家銀行今年已售出約1000億美元的美元儲備來支持該貨幣。
  • 20中證G1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2020年...
    不利的金融或經濟狀況會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承銷及財務顧問服務的交易在數目及規模上顯著下降。投資銀行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公司參與的高價值交易,而由於不利的金融或經濟狀況導致交易數量出現任何下降,將對投資銀行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中信證券斬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等...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中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中國證券業金牛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也正式出爐。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證券)榮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證券公司社會責任獎、金牛資產管理團隊三個獎項。
  • 券商龍頭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真要合併?相關券商高管回應
    據外媒報導,知情人士稱,中國正在加快可能合併國內最大兩家投行的進程,此舉將締造出一個規模820億美元的行業巨擘,並可能在該國130多家券商間掀起一股整合潮。據外媒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最新提議,中國最大券商中信證券的母公司中信集團將作為主收購方,購買中國第二大券商中信建投的股份。
  • 中信證券:中國券商龍頭的進化史|紅鑽財經
    中信證券依靠長期積累起來的良好口碑,債券承銷能力受到廣泛信任,競爭優勢明顯,市場份額還會繼續增長。投行業務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創業板的IPO承銷預計將與現階段的科創板情況相似,中信證券的承銷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註冊制下,中信在攬客、研究、風險管理能力方面的優勢更為突出,對投行業務的利潤增量貢獻將更顯著,預計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 中信證券:黃金的避險屬性與商品屬性
    要聞 中信證券:黃金的避險屬性與商品屬性 2020年3月20日 19:47:33 中信證券本文來自 中信證券。報告要點主流觀點通常將現階段黃金的下跌歸結於流動性因素,但實際上通過基本面也可以進行解釋,就像2008年黃金持續半年的下跌一樣。
  • 2019年以來股市的「紅包行情」將面臨中場休息
    由於傳統春節因素的存在,一般每年1—2月份的部分重要經濟數據會合併發布,有一段時間宏觀數據的真空期。不過,缺少發布數據不代表市場環境與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從國際市場環境來看,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自2018年12月末以來持續上升,美股帶領歐日股市反彈、原油反彈、貴金屬上漲、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行25BP左右均反映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上升。
  • 人民幣面臨貶值風險!美元「瘋」漲,10天升值6.7%
    衰退下的強勢美元綜合不少分析觀點看,3月中旬美元指數的大幅走強,直接原因在於金融資產價格大跌引發的美元流動性的緊張,也與歐洲疫情加重、經濟再度衰退引發的歐元走貶有關。「儘管歐央行已出臺貨幣寬鬆政策,但因歐盟各國財政政策獨立難協調,面臨的經濟衰退壓力加大,一些經濟體可能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歐洲經濟風險的加大會短期內會支撐美元走強。」溫彬稱。不過,從引發美元持續走強的直接原因看,流動性是更為重要的因素。李迅雷表示,近十年來,被動投資型股票基金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推升美股估值的主要力量之一。
  • 美國保險機構面臨市場風險;伯克希爾哈撒韋現金儲備創新高
    01美國保險機構面臨市場風險 美聯儲近日研究顯示,截止2019年年底,美國保險機構已成為美國抵押貸款證券市場中的最大投資者,投資共計1580億美元,比2018 年增長了22%,幾乎是2016年的兩倍,在美國國內投資者中佔據三分之一份額,而美國國內投資者佔據整個美國抵押貸款市場
  • 【直擊華爾街】2021年金融體系將面臨壓力測試
    不透明的;含糊的2021年金融體系將面臨壓力測試Stress test looms for financial system in 2021普倫德:金融體系將長期面臨流動性需求的定期激增,考驗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這可能迫使央行長期充當紓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