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肯定,現在這個世界100個人裡有99個人都會喜歡音樂,無論哪種形式或者風格,從小孩到老人。音樂從古至今以不同的形式一直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太需要它了。就中國來說,從戰國時期的編鐘,到現在的各種電子合成音樂,經歷了不知道多少變代。但唯一沒改變的,就是人們對它們的依賴,對它們的需求。很簡單的,屋子裡放的電子琴和吉他,無聊的時候扒拉兩下,聽到喜歡的歌了扒拉兩下,很容易就能得到一小點的滿足和放鬆。
何以解憂,不只有杜康,還有音樂。身邊的人在變化,心情也每天都在變化,生活裡發生著很多有意思或者沒意思的變化,不變的是音樂一直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無論什麼樣的情況,帶上耳機播著音樂,那時候就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沒有人或者事會打擾到我們。古希臘人說,音樂和天文學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天文學是研究永存於外部世界的可見物體的學科,音樂則是研究深藏於內心世界的隱秘情感的學科。音樂總有辦法發現隱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那些雖然豐滿,卻不可見的流動的情感,幫助我們確定自己內心的狀態。
不同的歌,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
音樂從古至今有這麼久的歷史,種類也有很多變化,古典,情歌,搖滾,嘻哈等等。這些不同種類的音樂受到不同人的喜歡,因為它們帶給我們的感覺各不相同。
情歌,佔了流行樂很大很大的比例。在感情方面,人們面對的情況太多。有寫給熱戀的情侶,聽起來甜甜的歌;有寫給分手後,一個人戀戀不捨的傷感的歌;也有寫給喜歡的人的表達自己的欣賞和喜愛的。我們很多時候聽情歌最會有感覺,最起碼我個人就是這樣,感覺某一句歌詞突然唱到你的心坎兒裡,然後你會想到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事,聯想到自己心裡的人,無論是甜甜的,心痛的,還是讓你日思夜想的。很多時候情歌的旋律和歌詞就是自己的一種發洩,能唱出心裡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幸福快樂的時候,快樂的歌詞就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周圍的人是如此美好;傷心難過的時候,那些歌詞唱出了心坎兒裡的話,是一種發洩,讓自己變的豁達,是一種安慰。情歌,會把我們的開心的或者傷心的情緒放大。
有人說:「如果只讓世界上留下最後一樣東西,我將選擇音樂」。
音樂的魅力無處不在,它是靈魂的綻放,情感的詠嘆,生命的讚歌。
搖滾樂,和嘻哈,這兩者有相似的地方。它們會帶給聽歌的人一種能量,比如我每天早上洗漱的時候都會打開音響放幾首特別歡快的有節奏的歌,頓時就從睡眼惺忪的狀態醒過來。上學路上帶著耳機再聽幾首讓我精神煥發注入能量的歌,一天的心情都不會差。Party聚會的時候是聽這些音樂的好場合,活躍氣氛,都燥起來。這些音樂讓大家充滿能量,更有活力。
古典音樂給人們的印象是高雅,端莊的。但現在好像有很多人不是特別能聽得進去,在國內聽過幾次交響樂會,每次都能看見一些觀眾在椅子上瞌睡的搖搖欲墜的。古典音樂能讓我們狂躁的心安靜下來,但由於它們沒有歌詞,很多人也就不想去欣賞它,聽不進去。但更多的時候,如果我們了解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可能突然就聽懂了沒有歌詞的音樂,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時候他耳朵聾了,媳婦兒跑了,令人窒息的封建制度,在多重打擊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交響曲。我自己看書學習的時候,不是很喜歡聽有歌詞的歌,一是腦子裡會不停地跟著唱,二是會不停地想這首歌。那這時候純音樂就發揮出作用了,各種鋼琴曲,學習的時候聽著會讓我很安靜,把心思沉下來,學得進去。睡前聽一聽安靜的音樂,會很快入睡。
音樂的類型很豐富多樣,有安靜的,有搖滾的,有舒緩的,有浪漫的,有古典的……
夜晚睡不著覺的時候,一首安靜的樂曲就能撫平白天的勞累,放鬆心情,療愈情緒,
也許它的旋律不是最棒的,但是它給予的共鳴是其他東西都難以逾越的,在夜晚聽這首歌,感受著夜風穿堂而過。
音樂以它特有的旋律製造情境,調節思緒,慰藉心靈,給人帶來快樂。它是實實在在提升生活品質的好物,可以帶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可以陪伴你很久很久的音樂夥伴,絕不會造成生活的負累和浪費。
從沒離開過
音樂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從小到大沒離開過我們,我們可能從娘胎裡就開始聽胎教音樂了。從早到晚也沒有離開我們。早上刷著牙聽著歌,腦子被喚醒;學習之餘聽著歌,放鬆心情放鬆腦子;晚上回家站在陽臺上點根兒煙,看著即將消失的餘暉,想著喜歡的人,聽一首浪漫的歌,這是一天最愜意的時候。音樂讓我們提升品味,讓我們發洩,讓我們不孤單,讓我們在幸福的時候更加幸福,傷心難過的時候提供給我們安慰。
音樂,是摯友,是知己,是無聲無息長伴於身旁的好友。我們所有的悲傷,快樂,哀愁,惆悵,沮喪,那點點滴滴不易被人察覺的小小情緒,音樂,她都懂。難過的時候,自有哀轉婉絕絲絲入扣,每句歌詞都打入心坎兒的情歌拉扯著對喜歡的人的那些回憶;開心時可以嘻哈,可以搖滾到爆,甚至可以是不入流的喊麥…一段純音樂便可帶我們置身於不同的空間,天地廣大,恣意而遊!白巖松在一次演講時說:「是孤月寒燈下的流離之人逐夢幻影,是碧天一色的海邊漫步,是蜷縮於自我小小世界的那一點點小小孤獨,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狂喜地放聲而笑,音樂,不論何時何地,一直都在。樂評人其實是我的主業,時事評論是我的副業,因為歌迷是終身的」。喜歡音樂,享受音樂,尊重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