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八位數的手鐲鐲心一套
A貨翡翠:除了切磨和拋光外,無人工處理破壞翡翠結構的天然翡翠。
B貨翡翠:經過酸洗漂白去除雜質後注入有機物質的翡翠,比如酸洗之後的注膠與注臘。
C貨翡翠:人工著色過的翡翠。
B+C貨翡翠:酸洗漂白過後充入顏色再注膠的翡翠
D貨:不是翡翠,仿冒翡翠銷售的玉石。
如何辨別A、 B、C貨翡翠一,通過翡翠的表面結構
A貨翡翠的表面:
結構緊緻細密,平整光滑,具有「翠性」。主要表現特徵有三,「絮狀物」、「橘皮現象」與「蒼蠅翅」。
1)「絮狀物」
也叫綿絮,翡翠通過光的照射,會在翡翠內部或表面出現一些棉絮狀物質的現象。
▲A貨翡翠的表面的晶體結構
2) 「橘皮現象」
指的是翡翠在光線的反光下放大觀看,可看到一個個類似橘皮一樣,大小不用、方向不一的凹陷凸起的特徵,A貨表面的「桔皮效應」是由於翡翠內部不同礦物晶體的硬度有差別,較軟的顆粒會被磨蝕形成下凹狀。
3) 「蒼蠅翅」
是指翡翠表層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一個個猶如蒼蠅翅膀的亮白色反光的特徵,也是鑑別A貨翡翠的證據之一。
▲A貨翡翠的蒼蠅翅
B、B+C貨翡翠的表面:
因經過強酸的酸洗漂白,表現為看不見雜質。經過酸洗所以結構鬆散,不緻密,看不到翠性。主要表現特徵有三,「酸蝕網紋」、「 充膠溶蝕坑」與「氣泡」。
1) 「酸蝕網紋」
酸蝕網紋是充填在翡翠B貨的礦物顆粒間的膠硬度比較低,在切磨拋光時,低硬度的膠容易被拋磨,形成下凹的溝槽,形態像乾裂土壤的裂紋,呈網狀分布,又稱為龜裂紋。
2) 「充膠溶蝕坑」
化學注膠之後,B貨翡翠表面放大看會出現充膠溶蝕坑。
▲放大鏡觀看之後,B、B+C貨翡翠表面的充膠溶蝕坑
3) 「氣泡」
當充膠溶蝕坑比較大比較明顯時,有時甚至可以看到膠裡面的「氣泡」,氣泡一般是注蠟處理過的翡翠,按國家的標準,在商業上也是屬於B貨翡翠。
單從翡翠的表面來分辨A、B、C貨的話,A貨翡翠的表現特徵為「絮狀物」、「橘皮現象」與「蒼蠅翅」,而B貨翡翠則表現為無雜質、「酸蝕網紋」、「 充膠溶蝕坑」與「氣泡」。
部分剛入行的新手可能會對A貨的「橘皮現象」與B貨的「酸蝕網紋」、「 充膠溶蝕坑」混淆在一起,筆者在此做個對比圖。
▲A貨「桔皮效應」與B貨表面「酸蝕網紋」和「溶蝕坑」的對比圖
二、從翡翠的顏色分辨A、B、C貨顏色分辨翡翠真假主要從色調、色根這兩方面來看。
1)看色調
A貨翡翠:顏色自然,光澤度高,翠性明顯,質地細密,大部分都具有雜質,如小鏽斑、小黑點等分布不均的雜色
B貨翡翠:顏色呆板,結構疏鬆,光澤度較低,看不見翠性。經過漂洗注膠,雜質被溶解,不會有黃底和髒底,但淺綠和粉藕底色仍會存在,相對乾淨。
B+C貨翡翠:色澤邪氣不正,沉悶呆板,色根擴散,顏色發飄,看不見翠性。
如上圖所示。同一塊料子,左邊是A貨,中間是酸洗漂白的B貨,右邊是注膠後的B貨。A貨明顯有黃底和髒,注膠過後水頭水頭明顯好了很多,沒有雜質沒有灰黃的成分。仔細觀察淺綠的部分,也可以發現類似的特徵,綠色顯得特別鮮純,無黃灰色調的幹擾。但是,也有少量酸洗不徹底的和使用帶有黃色調樹脂膠的翡翠B貨,看不出這一特徵。
2)看色根
什麼是翡翠的色根?光線在天然的A貨翡翠中傳播時,會明顯受到翡翠的粒間邊界或微裂隙的阻擋,可呈細絲狀、帶狀、雲露狀、點狀、團狀、片狀等,如下圖所示。
平安扣
而B、B+C貨翡翠經過強酸浸泡、充色注膠處理,翡翠自身的色根便擴散分散開,顏色從濃到淡從有到無,過渡得幾乎讓人看不出從哪裡開始有顏色,這個就叫色根擴散,或者有人叫顏色發飄,這是因為B貨裡的膠把隔阻顏色的裂隙充填了,光線很容易在翡翠顆粒之間相互傳遞而少了裂隙面的反射了,如下圖所示:
但現在的染色技術過於成熟,可以做到點狀上色,所以看色根是否漂浮只是一個輔助判斷,要結合其餘特徵綜合鑑定,下圖就是一個仿A貨色根的B+C貨的手鐲。
仿A貨色根的B+C貨的手鐲
三、通過聲音、重量來分辨真假翡翠聲音:
1)將飾品用等細線懸空吊掛
2)用瑪瑙或者A貨翡翠輕輕碰撞,
A貨翡翠會發出很悠揚、清遠帶回音的聲音,聲音越清脆悅耳,有金屬感;B貨的聲音發悶的,不清脆,沒有悅耳的聲音。
重量:主要用來分辨D貨,翡翠是一種硬玉,密度較高,相比其他玉石相對要重一點。
總結:初步鑑別翡翠真假需從翡翠的結構、翠性、表面的情況、顏色、色根等等因素相輔相成來判定,單從一方面去判斷是不可取的,準確的判斷AB貨也是需要建立在長時間的實踐上。
接下來發幾個圖讓大家分辨一下,是A貨還是B貨。
冰種觀音
初一看,這是一個無色的冰種觀音,仔細觀察發現雖然是乾淨的地子,但在內部卻映襯出淡淡的黃光,這個實際就是A貨翡翠的證據。再觀察,發現內部還有些點狀的小棉絮,接近放大看還存在了上文所提到的「蒼蠅翅」。
所以單從圖片上來看這是一個A貨翡翠。當然,這種無色翡翠和水沫子石英巖等很相似,有經驗的人最簡單的就是上手以重量或者以光的折射率來分辨,翡翠比其他玉石重些。
再來看這個指環,大家覺得是A還是B?
從翡翠的結構上看,細緻緊密,表面有明顯的「翠性」。從顏色上看,指環有明顯的顏色分界線,有好多白渣子,並不存在酸洗、色根擴散的現象,而且顏色鮮豔,仔細端詳還存在了黃色調,也就是屬於翡翠的黃陽綠,或者蔥心綠。單從圖片上看,可判斷為A貨。
對翡翠顏色不了解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們,查看文章《翡翠顏色大全》。
耳釘一對
這對耳釘是A是B?
這對耳釘初看顏色綠不綠藍不藍,質性糯很均勻。但有經驗的人不用看翠性結構,單從光澤度還有顏色就可以分辨出這不是翡翠,大家可以結合上文的指環對比,這對耳釘對光的折射率明顯不高,顏色和光澤度顯得暗淡沉悶。是為澳玉。
這個手鐲是A是B?
我們不說這鐲子的顏色飄也不說地子白,這裡要說的通體均勻,無綹無劣。俗話說十石九裂,但是,因為膠的彌補肉眼看不到所謂的裂隙,即便是放大鏡下找到了被酸腐蝕的網紋,可是拿到肉眼下看,網紋沒有向玉石內部延伸的跡象,這是B貨的證據。如果是A貨,受裂隙寬度的影響(低於人眼的解析度)人們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內部裂隙的反光面(泛白色),而不是表面的裂隙溝紋。
千萬別以為這樣的點綠,藍花的就是A貨,其實,前面已經說了B+C的顏色是怎麼上去的,客觀地說,手術刀式的的染色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所以傳統的觀點認為B顏色發飄,色根擴散,但是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打破這個傳統了,顏色和地子界限明顯一般是A貨的證據,並不能完全排除是B的。這個鐲子都是B的 ,準確地說,是B+C的。
權威珠寶檢測機構: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 出具的權威證書
如果您對手上的翡翠有所懷疑,可以去找國檢、省檢等權威機構出具翡翠證書,該證書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歡迎關注微信珠寶大號:
【珠寶知識與終端管理】
公眾號搜索:
zbzs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