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亞馬遜用12億美元收購了一家賣鞋的電商網站公司,刷新了美國電子商務史上最高收購記錄。
亞馬遜以「痴迷於」用戶體驗而眾所周知,真正做到以用戶驅動增長,把用戶放在價值鏈的中心和出發點。而這家被它收購的公司,同樣極度「痴迷於」能讓用戶不斷有「WOW」Moment的體驗,都不介意做「虧本」買賣,因此收購之後,亞馬遜仍然讓它以獨立的品牌和文化繼續運營。
這家公司叫美捷步(Zappos),成立於1999年。創始人是美國華裔創業者謝家華。對美捷步來說,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不僅僅是指顧客和消費者,還包括員工、供應商。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不是吸引顧客眼球
而是盡力建立關係和信任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1、買1雙鞋,送3雙鞋試穿,365天免費退換貨。
美捷步為了給用戶好的試穿體驗,如果用戶買了一雙鞋,美捷步會給他寄三雙。在試穿後,用戶留下想要的鞋,退回不要的鞋,並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合適的用戶就可以退回,而這來往運費都是免費的。直到今天,美捷步的退換政策都沒有改變,如果鞋子沒有穿過,沒有損壞,保持原樣,只要不滿意就可以在365天內無條件退換。
這樣下來,美捷步退貨率就會很高,達到了25%,再加上客服成本,每年美捷步都會花出近1億美元。看起來支出龐大,但是美捷步並不打廣告,這1億美元就可以看作營銷成本了。從結果上看,也確實值得。美捷步平均每份訂單金額高達90美元,毛利率有35%,而且美捷步75%的用戶是回頭客,這些回頭客的交易額是新客戶的15倍,維護成本卻只有新客戶的1/6。
2、20年前永不停歇的倉庫
其實在美捷步成立早期,他們曾經將物流倉儲外包給了第三方,第三方卻常常無法按要求準時將貨品送到顧客手中,對用戶體驗造成嚴重影響。好在及時止損和意識到:作為一家垂直電商網站,倉庫管理和送貨服務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不能外包出去的。
自建倉庫之後,倉庫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運作,所有目標都是指向於是讓顧客儘早收到貨,給當時接受了電商平均收貨時間4-5天的顧客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WOW」體驗,形成瘋狂的口碑傳播。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3、7×24小時在線的客服電話,還可以「訂披薩」
大多數網站上,人們至少要點擊5個連結,才能找到公司的聯繫方式。即使找到了,也只有一個表格或電子郵件地址。美捷步卻不同,他們把電話號碼放在網站每一頁的最上面。客服是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都有人接電話,你隨時可以聯繫他們。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麼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卻如此重視電話?要知道,美捷步只有5% 的銷售額是通過電話得來的。
謝家華認為,現在「社交媒體」和「整合營銷」很流行,而電話雖然聽起來既不高科技也不流行,但他相信電話是建立品牌最好的工具之一——因為平均來說,每個用戶一生中至少會給他們打一個電話,而他們就是要利用5到10分鐘這個機會給用戶建立一個永久的記憶。
的確,大多數電話都不會立即帶來訂單,有時用戶打電話只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網購,需要有個人帶著,有時只是要問些參加婚禮時應該如何著裝的建議,有時只是因為他們孤獨,想找個人聊天而已……但如果他們之間互動良好,用戶就會一直記得這個體驗,還會告訴他的朋友。
所以這個客服電話像是一個超人中心,甚至可以幫客戶點外賣、訂酒店、訂披薩和聊天,最長的一通電話記錄是6小時。
由此可見,美捷步的呼叫中心客服員工「權力」很大,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在為一家賣鞋公司服務,不需要推銷東西,唯一的指標是與顧客建立信任關係,用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所以在美捷步,每一位新入職的員工都要接受客服中心的培訓並接聽顧客電話,這是體驗企業文化的最佳方式。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實際上,它的客服中心如此重要,以致於當年讓全公司從舊金山搬遷到拉斯維加斯,因為在舊金山找不到真正想做「客服」的員工,就不可能有「WOW」的客戶體驗,就不再是「美捷步」。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4、客服推薦競爭對手的鞋子給顧客!
看過以上3條,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服務變得理所當然:顧客想買的鞋子如果斷貨,客服會在至少3個其他平臺上去找鞋,並推薦顧客去購買,哪怕其中包括競爭對手。把客戶送給競爭對手,哪有那麼傻的事情?美捷步它並不在乎每一通電話是否能給公司帶來效益,它只在乎這通電話是否能夠達成客戶的期望。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以員工為中心,令人「WOW」的企業文化
2009年初,美捷步上榜《財富》雜誌「前100名最佳僱主」,此後經常在這個榜單上露臉。這其實一直是他們的一個內部目標。
美捷步有如此「奇葩」的經營理念並能實現,正是因為聚集了一群有同樣理念和目標的夥伴,形成了獨特的「美捷步企業文化」。
在高維的《做實企業文化》課堂上,歐德張反覆強調:「企業文化是自上而下生長出來的,再自下而上滋養。文化落地的本質是核心價值觀變成行為習慣。」
實際上美捷步正是這樣做的,創始人謝家華在創立美捷步之前,和朋友一起廢寢忘食滿懷激情地創辦一家名為「連結交換」的公司,2006年被微軟以2.65億美元收購。
當時他不過25歲,外人看來似乎是圓滿的結局,但是他內心卻特別痛苦和迷惑:在企業成長過程中,隨著員工數量越來越多,他漸漸竟然開始「不想去上班」了。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所以,在美捷步的成長過程中,他格外關注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打造,早期的企業文化都會帶有濃厚的「創始人」色彩,謝家華天資聰穎、充滿激情、熱愛挑戰和自由、熱衷於創新和創造而不只是賺錢。所以最後他們沉澱下來的10條價值觀也與此吻合:
1. 通過服務讓人們感到驚嘆:WOW!
2. 擁抱並驅動變革。
3. 創造歡樂及一點點搞怪。
4. 勇於冒險,敢於創新,開放思想。
5. 積極進取和不斷學習。
6. 通過溝通建立開放和誠實的關係。
7. 建立積極的團隊,塑造家庭精神。
8. 追求事半功倍。
9. 充滿激情和決斷力。
10. 虛懷若谷。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用文化感染和粘住一批有同樣「氣味」的人,美捷步才能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它們需要的是一群熱愛這項事業的富有激情的員工。但企業文化很多時候給人感覺是虛的,它不應該是規範是制度,而是讓員工感受到,員工對企業文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辭退了誰、招聘了誰、晉升了誰、獎勵了誰、懲罰了誰。
所以美捷步在招聘上懂得取捨:哪怕能力再強,如果「氣味」不對,也堅決不招。這樣才能確保公司文化不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不斷被稀釋,變成像謝家華創立的「交換連結」公司一樣。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另外,與此配稱的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代表性政策是「有償離職」制度:美捷步的新員工在培訓期間如果覺得不適應企業文化,他們可以離開,美捷步會支付他2000美元「有償離職金」(金額一直在上漲,目前據稱是4000美金),他們就不用勉強留下來工作到最後讓彼此都覺得不合適。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在美捷步被亞馬遜收購後,連亞馬遜也吸收了這項制度,每年提供給物流中心員工一次有償離職的機會,而且這個金額每年都會上漲,最高金額是5000美元。亞馬遜CEO貝佐斯曾對股東解釋過這項制度,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員工有機會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長久來看,把員工留在不情願的地方,無論對他本人還是對公司,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當然,謝家華也非常理性地提醒大家,雖然美捷步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他分享出來並不是號召大家照搬,企業文化只能自建自生長,無法嫁接。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以供應商為中心,讓供應商「WOW」!
過去零售行業內一般都把供應商看成「對手或敵人」,是一種你生我死的博弈關係。作為一家電商網站,供應商無疑是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之一。美捷步在多年前就意識到:做生意不需要這樣博弈,因為最終雙方都為同樣的東西奮鬥:服務客戶、增加收入、賺取利潤。
如果只能有一個贏家,長遠來看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如果供應該不賺錢,就沒有資金去研發好產品,用戶就不會想買這樣的產品,零售商又如何贏呢?
所以美捷步不僅讓供應商有賓至如歸,不斷「WOW」的體驗:專車接送,專人接待、當天回電回郵件、每年舉辦高水準的答謝年會、每月舉辦高爾夫聯賽、不時寄送記念品……而且竟然還專門開發了一套系統透明共享美捷步的經營狀況,包括庫存水平、銷售量和利潤,這在以往簡直不可想像。
節選於謝家華所著的《三雙鞋》一書
美捷步種種做法,最終都是希望能給用戶包括顧客、員工和合作夥伴一個發出「WOW !」的讚嘆聲的體驗。這些好的體驗超出了用戶的預期,這就讓他們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記住美捷步、留在美捷步、與美捷步長期合作,並且會把口碑傳播出去。
看到這裡,估計你內心也已經對美捷步「WOW」了,每個企業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使命,也有其獨特的誕生過程,比如謝家華天才般的個人經歷是多數人不會有的,所以肯定不能照搬照學,要活學活用。
但我們仍然試圖總結出對創業者來說有共性的地方,供參考和學習。因為「以用戶為中心」是每一家想成長的企業都會認同的價值觀,只是每家企業實現這個目標的路徑和方向會有所不同。那麼,你從美捷步的創業過程裡,學到了自己企業可以用的方法嗎或者認知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