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代第一居士——金粟如來

2022-01-09 棒喝門庭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維摩詰,意譯為淨名、無垢,意思是潔淨,沒有染汙的人。

他身為中印度毗舍離城的長者,雖身在塵世,但是精通大乘教義,修為高遠,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

他曾於過去劫中承事供養無量諸佛,深聞法要,契入不二;他勤於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心,得聖果成就。

維摩詰居士的妻子貌美,名叫無垢,有一雙兒女,兒子名為善思童子,女兒名為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娛。

當善思童子還在襁褓中時,即能與佛及諸大弟子問答妙義。佛陀曾至毘舍離城,善思童子獻花與佛,佛陀為他說法,當下就證得無生法忍。

月上女出生時,不曾啼哭,且能開口道出宿世因緣,由她身上散發出的光明勝於月照,猶如金色,照耀家內。八歲大時,已長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內諸大臣、居士、長者、婆羅門及豪門貴族的童男愛慕追求,因而展開一場神通遊戲的招親活動。

最後月上女度化了諸童子入佛道,發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辯才神通,與聲聞、菩薩討論佛法妙義,並蒙佛授記。

所以經中描述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種不可思議的宿世妙緣,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範,維摩居士則堪稱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

維摩詰居士自久遠劫來,曾供養無量諸佛,善根深厚,深知諸法實相,具足四無礙辯才,有著如佛陀般的功德智慧,一言一行都是清淨純善,無不合乎大乘佛法。

他的種種美德,上為諸佛所讚嘆,下為百姓所崇敬,不論佛弟子、帝釋、梵王、世主、大臣、庶民等,都曾經受到他的教化。

他以修「六度」的德行攝服眾生,使他們普沾利樂:

他是大富長者,以無數的資財布施貧民,教育他們——這是布施行;

對於毀犯禁戒的人,便以自己奉持的清淨戒行感化他們——這是持戒行;

對於易起瞋恚怒罵的人,便以柔和忍辱攝服他——這是忍辱行;

遇到懈怠放逸的人,就顯現大勇猛精進的精神度化他們——這是精進行;

若有人心性不定、迷亂,他以禪定中的定力、智慧,點醒他們的迷懵——這是禪定行;

對於一般平庸憨直的莽夫,則以明利的智慧教育他們——這是智慧行。

凡此種種維摩居士實踐大乘菩薩的行為,正說明在家信眾應行的宗教德目,也為日後修菩薩行者樹立明確的標杆。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早期經典之一,又稱《維摩詰所說經》,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因為此經的主人公為維摩詰居士,故而得名。《維摩詰經》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本位而解脫成佛的法門,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何證道,如何得到解脫,如何證得菩提之路。

這部經是最長的白話詩,共兩萬五千言,也是一部最佳的劇本,富有藝術創作價值。除了文學藝術價值之外,最重要的是,本經已經成為在家居士奉為圭臬的修行寶典。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維摩居士雖然是在家人,但能夠奉守出家人的一切戒律的行為,心是出家的。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雖然表現是在家人,心已經跳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一切不執著。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雖然與在家人一樣,有太太和孩子,可是一直修的是清淨行。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本身有許多眷屬圍繞,像是父母、妻子、朋友、學生等等都算,可是不留戀這些,更超越這些。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

穿著打扮不是為了彰顯自身的富貴,而是展露出莊嚴相好。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在家人當然要吃要喝,但不是暴飲暴食,一切的飲食營養是為了自己得道。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

也去娛樂場所,但是他去這些地方是為了方便教化度眾,在那個場合仍然行持布施持戒。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

了解一切外道,但是以正信的佛法教化人。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懂得世間的一切學問,但重心仍是修學佛法。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對待一切眾生,都是以最尊敬的心,沒有看不起任何人,都是在以法供養。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

以正信的佛法,攝化周圍的眾生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

維摩居士也做生意,一切謀生的善業都做,但是賺的財利,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遊諸四衢,饒益眾生

四處行走,隨時隨地都在做利益眾生的事。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

他積極參與毘耶離城的各種政治活動,以大公無私的精神,廉潔賢明的美德,盡力推廣仁政,以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眾生。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

到了學術團體,他會用種種的方法,引導人走入佛法的大乘道。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

注重兒童基礎教育,在孩子們心靈裡播下智慧的種子。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他也去飲酒場所度化眾生,但不沈迷於飲酒。

維摩詰的佛學修養很高,連很多菩薩都來向他請教問法。經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曾問過維摩詰:「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戚等眷屬,還有部屬和朋友,這不是很累贅嗎?」維摩詰回答:「我母為智慧,我父度眾生,我妻是從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就連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也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這一問答,涵蓋了在家人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人事物,維摩詰不但不會覺得累贅,反而以大智慧來運用大慈悲。他雖然過著有妻有子的世俗生活,但也能無垢相稱,自得解脫。能把佛法與世間法融合地如此精妙,值得我們去深入探尋和學習。

來源:普南禪院

掃碼關注,歡迎圍觀哦~

相關焦點

  • 今日恭迎金粟如來聖誕
    所以經中描述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種不可思議的宿世妙緣,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範,維摩居士則堪稱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他奉行菩薩道,為度化聲聞二乘人,運用權巧方便,乃至示現生病,而由佛陀弟子、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的探病過程,凸顯維摩居士悲智雙運的菩薩道精神。他往來於各階層,經商講信用,甚至出入各種聲色場所,隨緣度眾,也都是為了要宣揚大乘佛教的教義。
  • 恭迎金粟如來誕辰
    【金粟如來】(雜名)維摩居士之前身為金粟如來。古來盛傳此說,然不見經文之本據,或謂發跡經,思惟三昧經說之,然二經皆不載於經錄。維摩經會疏三曰:『今淨名,或雲金粟如來,已得上寂滅忍。』谷響集一曰:『李善所著頭陀寺碑,注引發跡經云:淨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來。予(寂照)嘗檢藏中,不得此經。又按復禮法師十門辨惑論,稽疑曰:窮見維摩神力,掌運如來。但十地之觀如來,尚隔羅縠。若維摩是如來助佛揚化,未知何名何……【金粟如來】過去佛之名,指維摩居士之前身。古來即盛傳此說。或謂出自發跡經、思惟三昧經,而此二經均無漢譯本,亦不見載於經錄。
  • 維摩詰聖誕 |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金粟如來的化身,佛陀人間佛教思想代言人
    長按二維碼識別為維摩詰菩薩祝誕▼▼▼金粟如來,是過去佛,有關金粟如來的記載非常稀少,但古來盛傳他是維摩詰居士的前身。所以,古人就把維摩詰居士的誕生之日,作為了金粟如來的聖誕日紀念日。維摩詰居士自久遠劫來,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善根深厚,深知諸法實相,具足四無礙辯才,有著如佛陀般的功德智慧,一言一行都是清淨純善,無不合乎大乘佛法。
  • 佛陀時代的佛化家庭,令人羨慕喔~~
    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女,常修梵行,可謂提倡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及實踐者。 佛化家庭 六度攝眾 維摩詰,又名維摩,梵名維摩羅詰,秦譯「淨名」,乃清淨無垢之意,為佛陀的在家弟子,居住中印度毗舍離大城。父名那提,為離車族人,母名喜,二十七歲時在提婆羅城內誕生維摩。
  • 佛學:維摩居士是誰?維摩詰居士簡介及故事
    佛化家庭 六度攝眾  維摩詰,又名維摩,梵名維摩羅詰,秦譯「淨名」,乃清淨無垢之意,為佛陀的在家弟子,居住中印度毗舍離大城。父名那提,為離車族人,母名喜,二十七歲時在提婆羅城內誕生維摩。佛陀曾說維摩乃自東方妙喜國化生於此,為法身大士。(亦有經載為東方無垢世界金粟如來再世。)
  • 南懷瑾:金粟如來的總結
    善德菩薩說,維摩居士教訓我這一頓之後,在當場的婆羅門眾,就是印度的最高階級的種姓,有兩百人受他感化,發了無上大徹大悟求佛道的心。「我時心得清淨,嘆未曾有。」善德菩薩自己聽了維摩居士所說的法,就心得清淨。一個人學佛第一步,就是要心念清淨,這很難。大家學佛不管多久了,此心能夠常清淨嗎?「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
  • 佛陀真的會生病嗎?——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
    前面的課中講了佛陀的九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須菩提尊者、富樓那尊者、迦旃延尊者、阿那律尊者、優婆離尊者和羅睺羅尊者,今天講阿難尊者。前面的九大弟子都已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唯有阿難尊者是佛陀圓寂後才獲得阿羅漢果位的。他廣聞博學,在佛弟子中以「多聞第一」而著稱。
  • 「佛門觀察」為何眾生看不見佛陀相好光明的「三十二相」?
    甚至有某知名法師說【如來說三十二相,是指佛為度眾生所示現世間的三十二相】。其實,這是不通經教,誤導眾生的錯誤說法。據《宗鏡錄》卷八十九載:佛陀的受用身又分二種:第一是自受用身,是佛陀修習無量福慧,起無邊真實功德,恆自受用廣大法樂。第二是他受用身,是佛陀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在純淨的佛土世界居住,為住十地菩薩眾顯現大神通,轉正法輪。
  • 維摩詰居士
  • 佛陀時代為什麼比丘尼只能單盤?
    諸居士見皆嗤笑。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尼不應結跏趺坐。彼疑不敢半跏趺坐。佛言聽半坐。《四分律藏》當時,比丘尼在例假時期,結跏趺坐,有不淨的精血流出來,汙染腳及腳指間,在行乞食的時候,有草也被腳上的血所沾染,蟲也被腳上的精血所沾染,居士們見到都譏笑比丘尼。比丘們把這件事告訴了佛陀,佛陀說:比丘尼不應當結跏趺坐,比丘尼們不敢半跏趺坐,佛說可以半跏趺坐。
  • 聖鬥士星矢,沙加是佛陀轉世,這位新任處女座黃金聖鬥士卻是如來本尊化形!
    除了他本身實力在黃金聖鬥士中數一數二以外,他本是也是佛陀轉世,號稱最接近神的男人。無論是黃金十二宮篇還是冥王哈迪斯篇中,沙加的一言一行,都為星矢他們取得勝利埋下了伏筆。不過小欣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新任處女座黃金聖鬥士更不一般,他不是佛陀轉世,而是如來本尊化形!他叫做不動,在聖鬥士星矢Ω中登場!
  • 維摩詰:在家居士榜樣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堪稱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
  • 佛教根本·之六·遺教總結(佛陀的教法遺囑)
    相反,「由戒之修行,此是持戒者之五得」(持戒功德):「因為勤勉精進,獲大財富」;「善名遠播」;「守戒行善之持戒者,無論參加任何社團,如剎帝利、婆羅門、居士或沙門,彼皆有自信力而心志安泰」;「死時不惱亂」;「身壞死後,生於善處天界」。佛陀做出預言:「當聖者常往還及商賈聚集時,此巴吒釐子城則成為大都市及物貨之集散地。」
  • 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對疫病及救治方法所作開示
    解:其時佛說法已竟,則弟子可自由提問,佛陀因問作答,解釋群疑,故有阿難之問。維耶裡國即跋闍(Vji)國,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十六大國(十六雄國)之一,都城為毗舍離(吠舍離Vaishali),為梵文(拉丁文轉音Vaiālī、Vaialī等,巴利文:Vesāli)的音譯。
  • 是時,如來含笑,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佛陀說法,攝受大眾
    《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為是佛陀為母而說,其功德不可思議,又因不可思議的功德,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的諸佛及大菩薩前來隨喜釋迦摩尼佛的孝順之心。如來笑什麼呢?笑「眾生自悟、自度,與我有什麼呢。」一切眾生自性皆含一切功德,能度一切苦厄;所謂病中有藥,而不能自覺。如來不過就是以眾生之覺,覺眾生之謎;破眾生之謎,顯眾生之覺,令其自覺、自悟、自度罷了。如果眾生沒有功德,沒有成佛的因,不具備成佛的功德任佛陀怎樣說法,也不能自度。如來含笑,乃是微笑也。
  • 從禪宗的角度去解讀,維摩詰居士為何可以訓斥諸阿羅漢,菩薩?
    ——達摩祖師血脈論相信學過大乘佛法的人都知道,一般在佛教,出家人是在家人的老師,是要做在家人的表率的,但是為了表法,總有個別例外的,維摩詰居士,應該是最另類的在家居士,他總是喜歡跟各法師抬槓,上懟菩薩,下懟羅漢,有人說他是古佛再來,佛陀化身的居士相。
  • 遇見佛陀從家門前走過…...
    南印度的世俗習慣,如果家中有未出嫁女孩子,一定教導她每日早早起床,打掃清潔庭院中及兩側門廊,以使乾淨整潔。
  • 佛教常識 | 什麼是居士?佛教居士具備的條件
    「居士」是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一 居士應具備的條件(一)信具足首先,要有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是佛說的法,由僧眾結集、傳流、住持、弘揚的,所以要信仰。合起來,便是信仰「佛」、「法」、「僧」三寶。信仰的入門,便是皈依三寶。
  •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唯識之二十五)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如來藏者,是 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佛說不增不減經》:「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楞嚴經》:「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