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當代新銳藝術家吳笠帆攝影作品引發關注

2021-01-08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9月1日電   日前,在上海著名攝影創作機構光路社推出的「2020『光路·十年』影展」上,上海當代新銳藝術家吳笠帆的攝影作品與陸元敏、馬良、戴淵如等國際知名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同堂亮相,贏得藝術界交口稱譽。而在之前,吳笠帆的攝影藝術展《舊年餘光記》、水墨藝術展 《空濛》、水墨意象紙本個展《林間隙地》也分別在上海中心、上海安簃藝術空間和杭州 恆廬美術館推出。去年,吳笠帆的水墨紙本個展《山-人》、水墨意象紙本個展《Lafontaine》更是在奧地利維也納著名的斯坦利畫廊和法國巴黎的索拉畫廊分別舉行。吳笠帆這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攝影、水墨藝術個展以及多次的講座都引起了國內外藝術評論界和觀眾的關注。吳笠帆正以嶄新的藝術姿態,活躍在國內外藝壇,引發評論圈的熱議。

攝影和水墨是吳笠帆在不同的心境下所採用的不同藝術表達方式。雖然工具、材料不同,表達方式各異,但吳笠帆卻能巧妙地融合彼此的特質,拓展不同藝術樣式的表達邊界並加以融合,探索不同藝術樣式表達的可能性。

「我拍攝的是一直想擁有的意象......」吳笠帆的攝影不追求簡單表面的影像視覺效果,而是給觀眾以影像之外的獨特體驗。他的攝影作品,令人在靜謐的影像、簡潔空靈的構圖之中,領略到中國水墨墨色濃淡交織的高遠意境。初次接觸他前些年的攝影個展,觀者可以感受到其間有郎靜山的集錦攝影、陳大志的水墨攝影、姚璐和楊泳梁的數碼山水攝影以及孫郡的新文人畫攝影等諸多中國攝影大家的觀念性與哲學性,而去年他創作的全新攝影作品系列《舊年餘光記》直接將西方繪畫的審美意義入手,用盡餘光拍攝的由枝繁葉茂到枯榮可及的異國郊外的水木為創作主體,同時一層層地為觀者揭開了高古存在的內涵。吳笠帆擅長以極為尋常的構圖開局,以餘光來隨性地取捨構圖,並以重生般的意義來塑造場景,賦於攝影以嶄新的當代美學品格而完全不同於其過往多年的作品。

「那些不知名的水木,甚至水木留下的枯榮身影在斜陽下是那麼美,我要讓她們滿園芬芳......」吳笠帆的攝影作品包含人與城市環境的某種距離的真實寫照、藝術家與城市的關係、具備冷感的創作主體所擁有的藝術觀念與生活態度。文人畫給予了吳笠帆所獨有的思考、能夠呈現於都市的想像力和艱難複雜的藝術轉化過程。而他的水墨創作又汲取了豐富的攝影藝術元素,極富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

「我畫的卻是余光中真實存在的幻像……」更為重要的是,吳笠帆的攝影與水墨在視覺上虛幻的語境、抽離真相的角度與被模糊了的藝術手法,以獨特的哲學觀從整體上更好地豐富和完善了藝術形態,此時的藝術家竟同時帶入了東西方傳統繪畫審美的共性,更多以文人畫的意境來比喻和假設成為被餘光模糊了的都市一景,不僅僅拓寬了畫面視覺元素的多樣組合,又增加了審美意象自由物化的可能性,例如好看與否的建築就是群山的錯落,川流不息的車與人流便是遠溪近流。觀者從而能夠更深刻地了解他如何將真實環境裡美醜皆有的人、事、物、景,是如何成為紙本中所期望的山、石、水、木,因而使他可以恆定地樂活於當下,而這些同時又是豐富的藝術內涵。他的觀念令視覺語言更富於當代意味,體現了一位極為縝密而冷靜、追求靜默之偉大的藝術家對於生活、時代、社會和自然等等多方位的深入反思形成的一種能量,而不只是表象的感性。

吳笠帆曾經受過傳統的美術教育,但不堅循古法,更忽略了中鋒與側鋒存在的束縛,他力圖將自己的哲學態度為藝術視野投向更為廣闊而深遠的領域。繪畫、攝影、裝置、設計......這些不同的藝術門類他都曾涉足過,並且成就斐然。他在乎本土文化如何結合哲理將當代藝術的觀念融入地域文化並打破具體的藝術門類的限制,形成了只屬於吳笠帆獨特的藝術表現形態。

(責編:實習生、軒召強)

相關焦點

  • 藝術節|TOP20 2019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作品選
    「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走到了第5屆。自2019年6月14日開始徵稿,至當年11月17日展覽結束,「TOP20 2019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經歷了期待、關注和討論。一年之後,我們選取了20組入圍作品中的8組進行回顧、呈現。 從2011年到2020年,九年,五屆,一百多個閃亮的名字被鐫刻在「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入展名單上。
  • 2015年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
    第二屆「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的參選作品來自十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此次六位入圍藝術家群展將由上海外灘美術館策劃並執行,並於 2015年10月30日至2016年1月3日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屆時將展出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以及為本次展覽專門創作的新作。最終得獎名單將根據此次群展的評選於11月宣布,獲獎藝術家將得到30萬人民幣獎金以支持其在今後的藝術發展。
  •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作品展開幕酒會
    本次入圍藝術家作品展於2015年10月30日至2016年1月3日向公眾開放,六位入圍 新銳藝術家分別為:關小(中國大陸)、黃博志(臺灣)、Vandy Rattana(萬迪拉塔納,柬埔寨)、Moe Satt(莫薩,緬甸)、Maria Taniguchi(谷口瑪麗亞,菲律賓)以及楊心廣(中國大陸),他們為本獎項特別創作的全新作品首度集結亮相
  • 自然、日常與荒誕:亞洲新銳藝術家關注什麼?
    原標題:自然、日常與荒誕:亞洲新銳藝術家關注什麼?為什麼是這四位藝術家入圍他們的藝術創作在關注著什麼?讓我們來看看這四位提名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上海外灘美術館與HUGO BOSS聯合舉辦的「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最具權威的亞洲當代藝術獎項之一。
  •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2019藝術家作品展揭幕
    10月18日,第四屆「HO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入圍藝術家作品展於上海外灘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入圍的四位藝術家分別是郝敬班、許哲瑜、艾薩·霍克森(Eisa Jocson)與潘濤阮(Tho-Nguyên Phan)。
  • 王翰林:當代攝影創作中的個人視角
    瑞安·麥克金利(Ryan McGinley),《遠離之路》(Way Far)用個人視角來記錄青春無疑是一個很好選擇,瑞安·麥克金利(Ryan McGinley)這位美國當代攝影藝術家就通過他的方式來展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照片即是作者的化身,只有真實體驗過這种放蕩不羈的生活,並與這群快樂的年輕人廝混在一起,才能拍出這樣隨意、隱蔽、感性的照片。
  • 谷口瑪麗亞獲2015年Hugo Boss新銳藝術家大獎
    HUGO BOSS集團藝術項目負責人約迪斯•克滕巴赫博士表示,「我們對藝術家谷口瑪麗亞作為最終獲獎者表示誠摯的祝賀並對評審委員會與上海外灘美術館為項目的合作及傾力貢獻表示衷心感謝,獎項是藝術項目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我們同時很欣慰的看到它為新銳藝術家所提供的創作平臺。」
  • 2018新銳攝影獎特展上海開幕 走進展覽現場
    本展覽的作品全部出自2018年色影無忌新銳攝影獎平臺收到的超過10,000份參賽作品,藝術家包括:白杉、曹佳傑、馮駿原和曾嘉惠、郭遠亮、劉樹奎、呂格爾、彭可和王譯媚。在此感謝色影無忌和上海PHOTOFAIRS的主辦者給這些年輕人以鼓勵和展示機會。策展人Lisa A.
  • 託馬斯·魯夫:「萬花筒」式的當代攝影藝術家
    熱衷當代藝術的人士都會把魯夫和他的大尺寸肖像作品、他的老師貝歇夫婦以及貝歇夫婦所創立的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聯繫在一起。他對攝影和圖像媒介的參與性和滲透性幾乎是"萬花筒式"的。Thomas Ruff,ma.r.s.中學時代的魯夫熱愛攝影和天文學,曾帶著自己的尼康相機出國旅行,拍攝觀光客常會拍的風景照片。
  • 2018WEGO 當代攝影面對面/李偉訪談&作品點映/呼和浩特
    /大地/李偉訪談中國當代攝影圖錄/李偉 籤售會克什克騰蒼穹下/李偉導演作品 紀錄片放映本期嘉賓       就攝影藝術而言,無論在攝影語言的探索和完善方面,還是攝影的社會功能、藝術表現及觀念傳達上,都有眾多優秀的創作者湧現,他們與全球各地的攝影藝術家一起努力的探索和實踐。可以說,中國的攝影藝術家是世界攝影藝術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攝影家的作品及其價值遠遠沒能為全球所認識和關注。
  • 德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在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出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9月16日下午,「德國8」之《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在40天的展出時間裡,包括弗朗茨·阿克曼、霍斯特·安特斯等在內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德國當代藝術家的近90組作品與公眾見面。
  • 上海展覽中心舉辦2020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以及備受全年齡段藏家矚目的當代攝影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抽象系列,頂級繪畫大師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代表其風格的肖像畫等。本屆藝博會現場,諸多畫廊雄心勃勃帶來藝術家們的最新力作,紐約客馬修旅居中國並創建的畫廊BANK ,此回將呈現 90 後新銳藝術家孫一鈿代表性作品、實驗藝術家奧利弗·赫林(Oliver Herring)在疫情期間圍繞社交互動、人際關係及實驗性的最新紙本繪畫系列作品
  • 攝影好書|《中國當代攝影圖庫-王攀》:尋找故鄉的陌生人
    疫情期間,攝影藝術家劉錚主編,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攝影圖庫》第五輯出版面世。《中國當代攝影圖錄》叢書由當代重要的攝影藝術家劉錚主編,呈現了眾多的個體攝影創作案例,描繪出一幅中國當代攝影創作的全景畫卷。目前累計最新的第五輯10種,本叢書已出版50種。
  • 光圈客廳 | 史陽琨攝影工作坊,僅招4人×上海
    //具體日程//9月5日上午09:30 - 12:00攝影與真實:「直接攝影」的紀實屬性與敘事轉向下午14:00 - 16:00邊框內的越界:當代攝影創作中的平面與空間16:00 - 17:00茶歇:畫冊賞析與開放交流17:00 - 18:00課堂之外:年輕攝影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存晚上19:00 - 22:00上海夜景自由外拍9月6日
  • 2020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用「火熱」來形容第八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並不為過。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這場受藝術界關注的博覽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而至。其中,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陣容包括全球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約什·史密斯 (Josh Smith)、近年頗受關注的女性藝術家卡羅爾·波維(Carol Bove)、2019年透納獎得主奧斯卡·穆裡略(Oscar Murillo)的作品,以及當代攝影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抽象系列、繪畫大師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代表其風格的肖像畫等。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及親手打造的ART FUTURE PRIZE 亞洲新星獎,以培力藝術新秀為目的,擴張新銳藝術家的國際市場版圖,深化當代藝術的全新思維,成為當代藝術推手之領袖,於神旺大飯店與富邦國際會議中心,在2020年1月17日(五)至19日(日)臺北熱鬧的藝術周末隆重登場。
  • 上海展訊 | 用80場展覽為你的2020年畫上句號!|藝術家|美術館|當代...
    張鼎、廖斐、楊心廣、畢蓉蓉、林天苗、劉建華、孫遜、樸慶根等八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不斷挑戰玻璃材料的邊界,撬動材料本身蘊含的巨大能量,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作品,五年來的每場展覽都是一次驚喜和震動。它們不僅呈現出上海公園的一些特有的功用和氣質,也將觸發更多關於這座城市的社會和歷史話題的思考和討論。作為一個影像展,本次展覽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僅包括攝影和錄像,同時還有聲音、裝置、多媒體等其他類型。在此,影像不再被約束在視覺層面,而是指一種在體驗上更為多元的「形象」,或者說意象。
  • 特逗:融入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換臉APP
    特逗利用了藝術IP資源,將這些世界級優秀當代藝術家作品元素(IP)融入玩家角色扮演和換臉的社交,娛樂,手遊和文化創意消費中去。這些藝術家有杜溪、馬良等人。 獵雲網12月29日報導(文/司宇)「tedo特逗」是第一個將當代藝術家作品融入玩家角色扮演和換臉的創新移動應用APP,受今年6月臉萌的啟發,7月開始策劃,10月正式上線。
  • 《盛氣青年——2015年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集》——陳子豐
    如您對2015年《盛氣青年—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集》感興趣,請加微信號:likangkang705583995
  • 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約瑟夫•舒爾茨新作「中國城市」亮相成都
    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約瑟夫•舒爾茨新作「中國城市」亮相成都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