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大批零售商紛紛閉店。以往期待的春節黃金假期,全部化為泡影。
據報導,百麗2月份營收預計下降80%。安莉芳宣布,今年年淨利潤將下滑50%。
截至2月3日,優衣庫在中國暫停營業的門店數量已達到270家,約佔其在中國門店總數的40%。
客流、現金流、庫存、供應鏈、租金,層層重壓下的零售商,期望能找到一條生存之路。
活下去,成為零售商最大的渴望。
線下轉線上,零售商自救,掀起無接觸服務潮
為了自救,零售商在疫情期間,各出奇招。無接觸服務成為最新亮點。寶島眼鏡喊出「隔離人不隔離服務」的口號,用企業微信管理與承接客戶配鏡需求。
通過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能力,寶島眼鏡把8000名時尚配鏡師以及專業視光師拉到上線,在線上服務顧客。
雖然是疫情期間,但客戶的剛性配鏡需求還在。
「我們用企業微信與消費者微信添加好友後,可以和顧客確認配鏡需求,包括度數、鏡片材質、鏡架選擇、價格等等。等顧客選定後,我們就把眼鏡通過郵寄方式送給顧客。」寶島眼鏡的負責人說:「這樣,即使我們線下門店流量受到了影響,我們也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去防禦疫情給我們帶來的衝擊,為無法到店購買眼鏡的顧客提供了線上服務的方案。
寶島眼鏡還通過群直播工具,把各種新款眼鏡通過直播介紹給顧客。為了拉近與顧客的距離,提供更為貼心的服務,寶島眼鏡還直播兒童視力保健知識。
儘管沒有和顧客直接接觸,但通過企業微信,寶島眼鏡可以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既能銷售商品,又保持了顧客的粘性。
寶島眼鏡,作為眼鏡零售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疫情期間,用企業微信把線下需求轉換成線上需求,掀起一股無接觸服務潮,為疫情過後的銷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流量轉化為百萬銷售額
同樣求生欲滿滿的服裝品牌商歌莉婭,正面對非一般的困境。
疫情期間,歌莉婭線下門店客流極少,但鋪租金、人工等維護正常運營的開支都需要支付。
面對這種困境,歌莉婭通過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能力,把門店服務轉為線上服務。導購與顧客加微信好友,定期在客戶圈裡發布商品信息,引流顧客到小程序商城消費。這樣,實現了線上客戶運營的閉環。
從2月起,歌莉婭在企業微信商的日銷售額過百萬,甚至在2月7日高達300萬。
把線下的流量轉化為線上,更通過企業微信與小程序的互聯,把線上流量轉化成銷售。成功的線上銷售,讓歌莉婭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同時,對於線上銷售管理,歌莉婭的負責人表示:「企業微信不僅幫助我們在微信上做起了線上生意,更幫助我們有效地對這些銷售活動進行管理。通過在企業微信上搭建移動BI,我們的管理人員每天都能看到線上商城的情況,及時跟進調整市場策略。」
拉夏貝爾、茵曼、太平鳥等等零售商在面對疫情時,紛紛發力線上。
通過推出微信線上會員專場、微信秒殺、小程序分銷、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形式,太平鳥實現了半數暫停的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800多萬的業績,並且一直呈上升態勢。
面對疫情,茵曼迅速調整策略從除夕夜開始,聯動全國在營業門店展開線上的微信社群營銷。短短七天,逐步扭轉了線下店因停業帶來的業績下滑。在全國線下店僅有50多家店鋪開門營業的情況下,迅速收攬了6.5萬名成交客戶,完成了日常140%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