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個世界上的好,有很多種。
比如段皇爺對劉瑛姑的好。
她曾經是他的皇宮裡最得寵的妃子,當然書上沒有這麼寫。
但是,女性讀者應該可以感覺得到,他對她的寵,那種完全放任的,極度縱容的,寵。
(有人說寵不是愛,那麼,若你討厭一個人,你會寵她麼?)
自古皇宮就是對女人管理最森嚴、各種勢力交錯、最勾心鬥角的地方。
大理國雖然是個小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法律、階級、制度,都會有。絲毫不會比大宋國少。
所以大理國對皇帝的女人的管理,那些規章制度,肯定不會少。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劉貴妃卻可以輕而易舉獲得練習武功的資格。並且,可以得到外男的親自傳授。
難道一個妃子想學幾招花拳繡腿防身,大理國的皇宮大內,就沒有辦法推薦一兩個高手出來教她嗎?
且不說段皇爺本身就是個高手。即使他身邊的漁樵耕讀,也個個是高手。退一步,就算皇宮裡的人不適合教她,那天龍寺裡,那麼多有道高僧,前輩高人,都派不出一個人來教她習武麼?
非得派個外男來?
還不是劉貴妃覬覦王重宮的全真派武功,而段皇爺又太過寵愛她罷了。
然而這個習武,並沒有帶來什麼好結果,不明世務的周伯通和劉瑛姑居然勾搭到一塊兒去了。段皇爺的頭上頂了好大一頂綠帽子。
正常情況下,瑛姑該被浸豬籠了。
然而並沒有,段皇爺讓她繼續住在皇宮裡,並且生下了她和周伯通的孩子。
這般的博大胸懷,試問天下的男子,有幾人能做到?
一個都沒有。
《2》
結果這個孩子被不明真相的裘千仞給打傷了,瑛姑半夜抱著孩子去找段皇爺,請他救治。
段皇爺居然肯了。
然而,腦殘的瑛姑,居然把她和周伯通定情時繡的鴛鴦手帕,做成了肚兜,圍在孩子身上。生怕刺激不死段皇爺。
果然,老段看到那兩隻鴛鴦,氣不打一處來,甩手不治了。
孩子死了,瑛姑離開了皇宮,去找周伯通。老段也對自己見死不救深為自責,辭職出家當了和尚。
嗯,選擇修行的地方,離瑛姑住的地方,還不遠。
冤孽啊。
每次看到這三個人的故事,就特別糟心。
金庸的書裡情商最低的女人,除了瑛姑,就沒有別人了。老段對她百般遷就和縱容,居然也攔不住她華麗麗想要出牆的念頭。
段皇爺有財有貌有權有勢,還對她如此寵愛,做了天下沒幾個男人能做到的事。
周伯通呢,出了事一走了之,半點沒有擔當。瘋顛了半輩子,從頭到尾沒有做過一件正常人做的事。 仕途,功名,行俠,仗義,這些男人該幹的事,一件沒幹。
但瑛姑就是眼瞎,死心塌地愛上他。放著千寵萬愛的貴妃不做,要去一個窮鄉僻壤隱居,想破了頭學算術,要把他從黃老邪手裡救出來。
可見,對一個人好,僅僅只是好,是不夠的。
就算好到不能再好,也只能拿一張「好人卡」,得不到她的心,就是得不到。
這跟我們愛茶存茶一樣。
儲存白茶,只有防潮防溼,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多幾重保護才行。
《3》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有茶友留言。
2012年的白茶,鋁箔袋密封,去年喝覺得還挺好,今年新開一餅,老覺得有股鹼澀味,換了山泉水,也沒有改善,就覺得香氣沒有以前濃鬱,發澀,請問到底怎麼了?也不存在潮溼發黴,家裡因為地暖,非常乾燥。
這位茶友的疑惑,想來,在未來,有很多人會遇到。
因為覺得有代表性,所以,村姑陳想拿出來,再細細分享一次。
我們先來看茶友問題裡面列舉出來的這些關鍵詞。
1.2012老白茶餅。
2.鋁箔袋密封(茶友沒有詳細說明,應該就是我們平常臨時裝餅的餅袋,四邊形,封口處是拉鏈的那種)
3.去年喝挺好,今年感覺澀味重了,香氣也不夠濃鬱了。
4.家裡空氣乾燥,杜絕了受潮的可能。
嗯,單從這些條件來看,有密封,有防潮,完全是良好的儲存嘛。
好像這塊餅,確實是不明原因導致它存壞了。
難道是外星生物幹的?或者,是受到了什麼不明輻射?
像是前幾天有茶友來分享的一個笑話:有人拿塊石頭放在熟普邊上,說是利用石塊的輻射波促進熟普轉化。
難道這塊老白茶餅,真的是受到了某塊石頭的輻射麼?
歐,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塊石頭應該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吧。
當然這塊石頭沒有砸中茶,而是砸中了人腦。
好了,不跑題了。言歸正傳。這密封又乾燥的環境下儲存了一年的老白茶餅,為何就變得澀了,變得不香了呢?
還是儲存的方式和環境出了問題。
《4》
在茶友提出來的條件裡,有密封,有乾燥,一般茶友、粗心的茶友便會被這兩個條件迷惑了,只單純接受,卻不去深究。
而其實,在村姑陳眼裡,茶友的」密封「,並不是真正的密封。
大家都知道,村姑陳提出來的、白茶最好的儲存方式,是三層密封。
一層是鋁袋,一層是塑膠袋,一層是五層瓦楞紙厚紙箱。
這樣三層密封,層層保護,才是白茶最佳最好的密封方式。
但在茶友的描述裡,我並沒有看到三層密封的字樣。
村姑陳看到的是,用鋁箔袋密封。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鋁箔袋有幾種呢?
一種是,用於裝散茶的鋁袋。
就是村姑陳最喜歡使用的,最頻繁使用的那一種鋁袋。
它的尺寸有大有小,最小的底部是20*20平方釐米,高度沒有量過,容量有彈性,可以裝1塊到8塊七兩餅。
通用的鋁袋還有26*26平方釐米的,37*37平方釐米的,22.5*32平方釐米的,以及40*60平米釐米的。
這些較大的尺寸,除了裝一箱白茶餅之外,大多是用於裝散白茶。
如果茶友用的是這種鋁袋密封,那當然好。
但還不夠,還要配上塑膠袋和紙箱,三層密封起來,才算是給到了白茶餅最好的、最到位的呵護。
只有單單的一層鋁袋,那是遠遠不夠的。
跑氣,變質,變味,在所難免。
《5》
第二種鋁箔袋,是專門為白茶餅定製的,餅袋。
這種餅袋,摸起來會比前面提到的鋁袋要厚,因為它是兩層複合結構,內部是鋁箔,外部是紙張,壓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厚厚的紙片,再把三邊壓緊,留下一條邊,裝上拉鏈做封口。
如果茶友用的是這種餅袋,單從手感上來說,確實要比前文提的純鋁袋,要厚實許多。但這種餅袋照樣不密封——它三邊壓緊,第四條邊有拉鏈封口。
看起來好像是很密封的樣子。
也很方便取茶放茶的樣子,所以它是很多不熟悉白茶習性的新茶友的存茶首選工具。
但其實,它是最不牢靠的。
比普通鋁袋還不牢固。
普通鋁袋,用繩子就能密封,每次解開後自己綁緊,會用力綁,並且綁好之後還會用力拔拉一下口部,檢查是否綁緊了。
這樣一來,這個袋口,想不被綁緊,都難。
但拉鏈款的餅袋,就不一樣了。
它太具有迷惑性。
它讓人覺得,這個拉鏈設計,很簡單,很簡潔,很容易密封。於是,大家就放鬆警惕了。
使用它的時候,隨手捏一捏,就完事兒了。
也不會再去拔拉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封緊了——當然若是去檢查,有的地方確實是封緊了,但有的地方,卻是假的封緊,還悄悄漏著小縫隙。
畢竟那條拉鏈那麼長,大約有20釐米左右。捏合的時候,沒有人會一釐米一釐米地用心捏合。
用力捏二十下,有的人會沒有耐心,有耐心的,也會因為手容易疼,而在後面幾下的時候,加快節奏,放寬尺度。
於是,你就會發現,每每在最後捏合的地方,其實是最容易張開,裂開一個小口的。
那就是茶餅跑氣的根源。
如果茶友是用的這種餅袋儲存的老白茶餅,那麼,這塊餅跑氣,吸入空氣中的其它氣味,並且釋放出自己身體裡的內質,從而生成澀味,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6》
跑氣,是茶葉變壞的第二大因素。
大家去過茶葉市場就會發現,綠茶紅茶巖茶,用塑膠袋裝著,擺在那裡待售。
那個塑膠袋的口,是扭成麻花一樣團起來的。
為了方便顧客選購,並沒有用繩子綁緊,但是,袋口也沒有敞開,而是扭起來,做了簡單的密封處理的。
到了晚上收攤的時候,這些茶,一袋袋的,都會用繩子綁緊,裝到紙箱裡,密封起來。
等第二天,店鋪開門了,再搬到門口擺著,來第一拔客人的時候,才打開袋口。
可見,所有茶類,都講究密封。
而密封,還是最原始的方法和手段,更管用。
原始的方法,就是綁繩子。
這招最省錢,最有效。
拉鏈袋,是一種發明創造,也是一種進步。
但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切切要注意,是否拉緊了,是否合上了,拉鏈的兩側,是不是有破損,有沒粘牢而留下的縫隙?
因為拉鏈袋會被反覆使用,反覆拉開,再捏緊。在拉的過程中,如果用力過大,過猛,有可能拉鏈與袋子粘合的部分,會發生破裂,斷開的情況。
這就容易生成漏風的縫隙,讓茶餅跑氣。
並且,僅捏合一次,可能還不夠全部封緊,還得再重頭再捏一次,兩次,才保險。
當然,最好再隔兩釐米補捏一次。
前後一共捏合三次,這樣才算是完全保險。
《7》
存茶,其實不麻煩,只是,要夠細緻才行。
細心,認真,妥貼。
這樣存茶,才可以存出好茶。
不致於剛開始喝的時候好喝,一年後就香氣淡而味道澀了。
不是這餅老白茶變心了,是你沒有呵護好它。
用三層包裝法,細細包起來,這才是對老白茶最好的照顧。
用心澆灌,才能存出好茶。
神瑛侍者就是最好的例子麼?
因為天天用仙露灌溉,救活了絳珠仙草,才生出了那一部」還淚「的,紅樓夢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