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浪潮下我們需要重新定位漢服產業還你一個真實的湯圓姐姐

2020-12-13 漢服全搜索V

小編:那麼,漢服+究竟是什麼概念?

湯圓姐姐:漢服之所以興起,是源於文化復興需要一個展示的窗口,漢服恰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展示性的。漢服+就是指由漢服延伸出的傳統文化和與它相關的產業。

小編: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這兩年因為漢服的原因,而帶動了周邊產品的興起。

湯圓姐姐:我不是這樣理解。漢服+是一個疊加,並不是一種表面光鮮亮麗的服裝和與服裝搭配的飾品,我認為的漢服+應該是個更廣義的。比如稻香村這種老字號中式糕點,它的代言人如果穿著現代服裝的話,很難闡釋出這個品牌的歷史和特色,但如果是穿著漢服,就很容易讓人記住,它是做傳統糕點的,是個百年品牌。同樣,比如必勝客和德克士用漢服做國潮的產品線,或者是華為等一些民族品牌它用的模特穿著漢服或者漢元素的服裝,那我覺得就是漢服+,它其實是一種文化標籤,而不單單是服裝,它的目的是要展示文化,而不是服裝。如果文化自信到了一種程度,我們不用穿著漢服,就能讓別人知道他就是中國人,他就是漢族人。就像日本人、韓國人給世界的標籤是彬彬有禮的,走在國外的街頭,如果外國人看到一個鞠躬行禮的東方人,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人,韓國人。我認為的漢服+,就是文化已經滲入到我們國人的骨子裡,將來走在國外街頭,別人看到東方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中國人,那麼我們的文化就真正復興了。我們都知道,最近這300多年,我們的文化是在走下坡路的,尤其民國到共和國建立這個過程中,我們又走了許多彎路,我們的文化丟失太嚴重,到了21世紀,我們的民族覺醒了,想要追尋自己的根,卻發現很多東西找不到了,而漢服就成為了其中最直觀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載體。但是,漢服畢竟只是一個服裝,當我們的民族自信真正建立起來了,未來發展到大家都會在重要的節日或者場合穿著漢服的時候,我們的文化就真正復興了。

小編:對的。漢服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更多的是透過漢服去挖掘和弘揚裡面的文化,當文化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生後方式的時候,我們的民族就真正復興了。但是我們現在大部分的生活方式已經西化了,比如婚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追求的是西式婚禮,穿白婚紗。

湯圓姐姐:對的。

小編:但實際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白色是用於喪禮的,但大家現在基本上已經把這一塊的文化給丟失了。我們現在反而把其它民族的傳統用在了我們的生活中,甚至成為了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

湯圓姐姐:是的。

小編:剛才您也說到,明朝滅亡後,我們傳統文化漸漸沒落,尤其是清政府對漢文化的禁錮,導致文化發展受到了阻礙。這兩年漢服界興起了清漢女的服飾,你對這種現象是怎麼看的呢?

湯圓姐姐:我覺得它是一個好看的衣服,需要設計者和銷售者知道自己是在幹什麼。但是如果把它定義為漢服有些牽強。

小編:但也有不同的觀念,有的認為,清漢女其實是漢族女子的服飾,只不過是在滿族服飾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仍然屬於漢族的民族服飾。

湯圓姐姐: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清末民初流行穿洋裝,它也會根據東方的審美加入一些民族元素,那這是不是可以叫做洋漢女呢?這要看大家的出發點。

小編:您認為清漢女是一種服裝,但不是一種文化符號是嗎?

湯圓姐姐:這是一種商業行為。除開這幾年為了推廣漢服或者做銷售會出現這個詞,在漢服發展的漫長的歲月中都沒有聽過這個詞。其實在秦漢以前就有了漢服楚服這種說法,我們是在延續一種文化。如果清漢女成立的話,那是不是還會有元漢女或者洋漢女呢?我持保留意見。我覺得它是一種商業行為,而不是文化分類。

小編:這兩年這個行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您認為它作為一個行業,在未來的發展思路或者發展方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湯圓姐姐:(不好意思地大笑)我覺得我還沒有資格來說這個問題。

小編:您過謙了。沒關係,我們只是一起探討這個問題。許多漢服商家也在探討這個問題,大家認為今年的疫情恰恰促成了漢服行業大洗牌,在這個過程中誰能走得更遠各執一詞,那您認為呢?

湯圓姐姐:我站在兩個角度來看待。作為漢服產業真正被顧客所接受,達到一定的體量,漢服其實迎來了更大的市場,更多的人接受漢服,使用漢服,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漢服表現的場合。但另一個角度呢,尤其是作為原創漢服商家,我們和漢服商家是有本質區別的。漢服商家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這個無可厚非,他們有完整的產業鏈,有最新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所以很容易搶佔市場,擴大規模,在價格上也更有優勢,但是對原創漢服商家打擊會非常大。我們原創漢服商家的初衷是因為熱愛,並不專業,設計成本非常高,一款衣服不單單是畫個圖,大量的商家會用到大量的時間去做版型的研究,甚至考古,用一些學術資料做自己設計系統的報告,這方面,對於資本商家他們是完全不考慮的,但對於原創漢服商家來說這是立身所在,但成本也非常高昂。但是我們也談到,漢服最終的走向還是服裝,而我們老一批的漢服商家不僅僅是為了賣服裝,更多的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復興傳統文化,復原漢服本來的樣子。漢服商家是沒有這個目的的。未來的市場的確會有個大洗牌,擅長運營宣傳的會走得更遠,但是也會有很多原創漢服商家轉型成為小而精的,專業度更高的商家,這樣的商家還是會有很多消費群體的。

小編:服裝的流傳性會跟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與古代的等級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服裝其實是古代的官服或者誥命服,甚至還有穿龍袍的,但這些並不是古人日常服飾,所以就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一種認為我們復興的漢服不是真正的漢服,一種認為漢服沒辦法日常化。

湯圓姐姐:整個行業做過很多嘗試,你會發現,就是好看的衣服賣得好。有很多商家也在做日常的漢服,但是銷量不好,無法支撐他們的正常運營。好看的衣服必然是有錢有閒的人去消費。各個朝代民間的服飾,比如短打,這種就是老百姓穿的,幾百年間它的變化並不大,變化大的是那些有一定地位的人穿的服裝,因為他們有金錢和時間去追求美,做各種嘗試。而我們也說過,漢服不僅僅是服裝,它承載的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的審美、生活、娛樂的變遷,甚至包含了文化的發展脈絡。我們目前宣傳漢服,其實有很大的層面是做文化研究,您也是做文化研究的,應該明白,文化研究肯定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服飾,而不是去研究幾百年不變的東西。作為很多普通大眾,我們不能一邊被漂亮衣服所吸引,一邊去批評它。所以我不贊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漢服首先是一種文化回歸,文化回歸最終展現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大家並沒有強求,只是目前漢服是最具影響力的。你以後穿不穿漢服,穿什麼樣的漢服,並不是必須的。

小編:可以這樣理解,漢服只是文化復興的前驅者。

湯圓姐姐:我們希望的是大家能更多關注漢服所承載的文化,而不單單是停留在漢服這個產品上。但是現在的確是有一些本末倒置的感覺,但我覺得走到一定程度時,一定會有所改變。它其實是一種文化自信,當你的文化自信到不需要用衣服來表達的時候,我覺得反而就是文化回歸的時候。

小編:文化的復興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部分衝在前面,需要有一些東西來承載,漢服恰恰被選擇成為了文化復興的第一個符號。

湯圓姐姐:我挺悲觀的。我不知道我們這種原創漢服商家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目前的商業衝擊太大。從顧客來說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漂亮的衣服是最基本的需求,對於原創漢服商家來說,生存下去就更困難了。

小編:對,今年疫情期間,很多的漢服商家都倒閉了。疫情雖然是個大洗牌的時候,但是對於很多同袍來說,你們這些原創商家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更高,因為你們不止在賣服裝,你們傳遞的是文化。

湯圓姐姐:但是很多商業行為進入這個行業後,就很難用原有的模式運營了。

小編:這其實也是對我們原創漢服商家的考驗,我們需要變革,需要用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和思維來管理。上次聊到您在做「禮儀華夏」的模特大賽,前兩季都做得很成功,請問第3季什麼時候開始呢?

湯圓姐姐;元宵節以後開始宣傳,4月份開始海選,中秋節前後進行總決賽。我本身不是做活動出身,靠著大家的幫助,懵懵懂懂地就做起來了。今年我們有87個城市聯動,明年有望突破100個城市聯動,而且應該有更多的賽道。

小編:那我們蜀風漢韻網也會持續關注,深度參與。

華夏漢韻網文學總編:高蓉

(於2020年12月11日)

相關焦點

  • 來,感受下漢服的魅力!
    近幾年,伴隨短視頻自媒體的廣泛傳播和漢服文化逐漸普及,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萬潔,網名「小萬姑娘」,是一名有著200多萬粉絲的國風博主,也是一個漢服原創品牌的創始人,穿漢服幾乎是她每天的必備動作。幾年前,她在偶然中,接觸到漢服拍攝。驚嘆於漢服的魅力,萬潔從網上購買衣服後,拍視頻並傳到抖音、微博、B站等平臺。
  • 漢服淺談|漢服百花齊放時代下的社團責任
    這一目標,是建立在這個新時代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精神生活亟待提升的大背景下的,是在新時代尋找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必然結果。 顯然,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僅僅靠穿漢服,不行,僅僅讀國學,不行,僅僅舉辦漢服活動,還是不行,這是一個系統性的目標,這是需要我們在多方面,都認真的去努力,去踐行,去奮鬥才能達成的目標。
  • 漢服產業的「隱秘角落」
    B站數據顯示,2019年平臺包括國風愛好者(包括漢服、國風舞蹈等)達8347萬人,其中83%為24歲以下的年輕人。當漢服這個曾經只局限於小眾群體的愛好不斷破圈,同樣也意味著一個可以更加大眾化消費品類的誕生。在2018年前後,從漢服工廠、品牌到體驗店,漢服產業的整個供應鏈正逐漸成熟起來。
  • 磚家專欄|現代漢服的定位:現代漢服體系理論基礎系列空談之十六
    現代漢服的定位作者:磚家所謂的定位就是目標,就是怎麼樣才算是復興成功了?本來從一開始的定義,就定位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很明確、很簡單的一個概念,但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回頭來看,似乎離此定義還有點距離。首先看實踐者們的照片,一般都是喜歡什麼款式就穿什麼款式,或者是不分場合地穿一些款式。這個就變味了。
  • 來,試一下「小萬姑娘」的漢服!
    在一段視頻中,萬潔精心穿戴著漢服,在一個古風景區裡,走向人群,用旁白表達著自己對漢服的態度。這段視頻在漢服圈引起共鳴,為她帶來了一波漲粉。「小萬姐姐失蹤了?」2019年初,萬潔的粉絲們不淡定了。原來,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她在家人建議下暫停更新視頻,安心待產。「經常糾結到凌晨兩三點。」
  • 天府古鎮平樂將舉辦2021漢服文化節,打造「雪山下的漢服第一鎮」
    封面新聞記者 雷遠東10月1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邛崍市獲悉,2021新年伊始,「平樂漢服文化節」將震撼來襲,以「雪山下的漢服第一鎮」之名,弘揚天府文化魅力,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盛世華賞,潮起「雪山下的漢服第一鎮」「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 【同袍專輯】來,試一下「小萬姑娘」的漢服!
    在一段視頻中,萬潔精心穿戴著漢服,在一個古風景區裡,走向人群,用旁白表達著自己對漢服的態度。這段視頻在漢服圈引起共鳴,為她帶來了一波漲粉。「小萬姐姐失蹤了?」2019年初,萬潔的粉絲們不淡定了。原來,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她在家人建議下暫停更新視頻,安心待產。「經常糾結到凌晨兩三點。」
  • 漢服集中走秀「靚」動古鎮 修武縣委書記為「漢服」代言
    不僅幫助雲臺古鎮找準了項目運營定位,平穩度過了開業初期的陣痛期和空檔期,也為我們縣域美學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當日,在修武縣雲臺古鎮,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郭鵬在古鎮一家漢服館試穿並花了2400元買下了一套漢服。
  • 漢服圈鄙視鏈,你站在哪一層?
    街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實際上,你真的懂漢服裡的門道嗎?這些穿漢服的年輕人,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近年來漢服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商家們越來越多,互相通過好作品來競爭,良性循環已成為不可阻撓之勢。
  • 在文化復興的浪潮中,漢服能否抓住機遇,成為中華之「國服」?
    大家好,我是盤子,一個專注古裝漢服寫真的時尚小編 前天晚上盤子在查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帖子,原話題為「漢服能否成為國服」。這裡盤子解釋下,什麼是國服呢?其實就是指,類似西服的國內通用服裝,而且是所有人都能不分場合不分時間都能穿搭的那種。
  • 「唐朝仕女」吃湯圓組圖走紅 創作者系漢服設計師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張夕)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據了解,圖片主創敖珞珈(化名)是一名漢服設計師,這組照片以唐俑造型為靈感,拍攝初衷是想在「樂和」大家的同時,幫助大家了解傳統文化。
  • 曾被視為「奇景」的漢服,如今已是價值 100 億的新產業
    「我所有的漢服設計都是原創的,大多數是我們自己喜愛並搭配的面料和圖案,顏色的染色,圖案的編織,甚至面料上的一些裝飾工藝都需要和工廠商量才能製作出來,比如黃金壓花。一些工廠在我們的指導下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製作了兩款漢服」, 呂曉瑋補充道,「因此,漢服的設計是非常昂貴和費力的,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
  • 搭配一套漢服,你還需要哪些古風配飾?
    漢服 漢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或許曾經的我們,在大街上看到穿著漢服的女郎,就像是看熊貓一樣的打量 可如今,或許只是多看幾眼,而心裡並不覺得奇怪,甚至默默地認可和支持!
  • 漢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街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 但實際上,你真的懂漢服裡的門道嗎?這些穿漢服的年輕人,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它不是漢代服飾,而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往上還可追溯到華夏文化、華夏民族,是漢族禮儀文化的傳承載體。
  • 萌新不懂漢服怎麼選擇?一招教你用「顏色」選漢服!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一、用「顏色」選漢服是什麼意思?也許可能會有很多小姐姐會疑惑?聽說過根據自身身材選漢服的,也聽說過根據自身身高選漢服的,用「顏色」來選漢服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仔細的來聊一聊,用「顏色」選漢服是什麼意思。
  • 誰說漢服不能潮?你想要的樣子,漢服都可以滿足
    隨著漢服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漢服,並穿上了漢服。穿上漢服,梳一個簡單的髮型,帶上小巧精緻的髮飾,轉個圈圈就能成為衣袂飄飄的小仙女,滿足了小時候對古人的幻想。但是很多重度漢服愛好者來說,傳統的漢服已經不能夠滿足她們了,於是對漢服開始進行一番「改頭換面」。
  • 漢服服裝是什麼樣的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漢服是古代的一種服裝形式,現如今演變成更時尚的穿搭方法,被很多人穿著上街,更好的詮釋了中國服裝歷史的博大精深。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到現在可以歸結為所有的古裝服飾。
  • 為什麼說長發比短髮更適合漢服?原因過於真實,穿漢服也太難了
    ,來不及做造型,就只需要把長發編成一個辮子,這樣也十分的好看。網上有著非常多的漢服髮型教程,但是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先把我們的頭髮固定住,不然任何假髮都是比較難佩戴的。不過這一點有點考驗做髮型人的手藝,畢竟全假髮相對來說還是很容易顯得不真實的,需要好好的編造。
  • 漢服進貨渠道,素錦青衫漢服代理
    漢服隨著「漢服熱」、「古風審美」等潮流興起,漢服產業這一小眾市場正逐漸走向大眾視野。2、中國漢服產業迎來井噴,市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318.5%。
  • 漢服「TOP 10」品牌,原來這麼看漢服文化
    「都是淚,這套漢服我們被抄慘了,後來差不多有1個多月閉店調整戰略」說完這話,我甚至能感覺到她咬了咬自己的後槽牙。 這是一款叫做「鳳歌鸞」的唐制齊胸襦裙,設計者便是前文提到的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