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有個眾所周知的弊病,幹活的只有20%,另外的80%,看上去也整天忙忙碌碌的,片刻不得閒,可鬼才知道他們都忙活些什麼,反正對單位對集體沒有太大作用,聊勝無於。
這就導致工作分配極度不均,累的累死,閒的閒死,怨言滿天飛。其實,領導對這一切都心知肚明,洞若觀火的,可是礙於方方面的原因,無法改變。對那些不敬業、不上進的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佯裝不知:一來拉不下這個臉;二來關係網盤根錯節的,弄不好會倒黴;三來為了集體的事情,得罪於人,不值得。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領導不會拿這些人開刀,你愛怎麼就怎麼吧,能幹就幹,不能幹拉倒,反正也不指望你們。
用好剩下的這20%,發揮他們的能力和作用,幹好工作就成了關鍵。相對於那80%,這些人背景簡單,使用起來方便,無所顧忌,也翻不起什麼大浪;聽話順從,基本上任勞任怨,叫幹什麼就幹什麼,缺少稜角;能力尚可,雖然不是多麼出類拔萃,無與倫比,應付日常工作還是綽綽有餘;最關鍵的是老實本分,不會輕易撂挑子,發脾氣,跟領導對著幹。
所以,領導特別喜歡使用這些人,什麼事情都交給這些人幹。為了讓這些人幹活賣力,任勞任怨,領導會時常耍一些手腕,玩弄一些套路,讓幹活的人感到受到重視、賞識和抬舉,不但怨氣全無,還會心生感激,雞血滿滿,更加投入。
首先是哄。這主要是對那些初來乍到,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使用。年輕人,初出校門,對什麼都不懂,而且家裡人千叮嚀萬囑咐,在單位一定要聽從領導的指令,服從領導的安排,多幹少說,這恰恰就容易中一些領導人的套路。
有些領導就看中了年輕人軟弱、聽話、沒有主見的特點,把一些別人不想幹、不願幹的髒活累活安排給他們,還冠以照顧的理由:年輕人有知識,有文化,缺的是歷練,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受累,誰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現在吃的苦,都會轉化為前進的階梯,好好幹,成長的空間會很大,用不了幾年,當個科長、副局長都是可能的,關鍵就看你幹不幹。一席話,往往會讓那些懵懂無知的新人們,感恩涕零,產生得遇知己的錯覺,在工作中爭強好勝,不甘人後,處處表現。
其次是勸。幹了幾年,很多人就會發現,領導畫的大餅依然遙不可及,大部分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騙人的鬼話而已,難免心生怨氣,工作出現一定程度的消沉懈怠,不再像剛來時百依百順,唯唯諾諾的,或多或少出現牴觸情緒。
這時,領導的另一種法寶使出來了。時不時會和你交流談心,傾聽你的想法意見,了解你的內心世界,並對你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勸說:不要和單位裡的一些老油子比,沒有前途。年輕人要胸懷大志,積極進取,眼睛向前看,今後的道路還長著呢,不要過於計較眼前,幹好工作,領導肯定是不會虧待你的,機會多的是。
一番看似推心置腹、開誠布公、掏心窩子的話,會讓多少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熱淚盈眶,原來領導都是為了磨練自己、考驗自己、成就自己,才給自己加附了這麼多重任,都為了促進自己儘快成長,將來好擔大任,自己卻誤會曲解了領導好意,實在太不該了。唯有加倍努力,拼命工作才能對得起領導的厚愛和垂青。
然後是誘。為了讓下屬幹活心甘情願,更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有些領導人特別愛用激勵手段,時不時給個小甜頭,讓下屬看到希望,有個盼頭,充滿幹勁;一是經常扔個高帽子,人前背後誇獎:這是我們局的專家、骨幹、精英、棟梁、人才,相信被領導當眾誇獎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有股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感,想為領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其實這不過是領導的手腕而已,不花錢的高帽子,隨手就扔,大方的很。
二是儘可能地多發一點獎金,弄個榮譽獎勵什麼的,表示對下屬的高看、照顧和偏愛,雖然不多,可也很能刺激下屬的神經,激發其忠誠度和上進心。
三是對一些工作能力不錯、聽話順從的,給提個職、晉個級什麼的,仕途上給進一步,這會讓對方更加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會以更拼搏的態度、更勤奮的工作和更優良的業績,回報領導的厚愛。當然關鍵崗位和更高級別的職位,領導人不會輕易鬆口的。
最後是逼。對一些工齡較長,自以為能力出眾,有了資歷資本,翅膀有些硬了,不想再任由領導擺布,的人,領導會使用一些較為強硬的措施,對其敲打警示,最常用的,可能進行談話批評、取消一些福利待遇、給對方職稱評審設置障礙以及其他更為嚴厲的措施等等。
機關裡有些領導看似人畜無害,極好說話,其實往往都是心機甚重,城府頗深,你不了解罷了。一旦發作,有可能就是雷霆大作,強硬無比,不打掉下屬的銳氣和稜角,把對方牢牢控制在手裡不可。你想不幹活,你想躲清閒,沒門,你走了,剩下的工作誰來幹,誰能這麼聽話順從,並能幹好工作?別人治不倒,還治不倒你?
這套組合拳下來,你會發現自己被領導掌握的死死地,不得不按照領導吩咐行事,一旦套上了套子,再也解下來,可就難了,也由不得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