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戰士,倔強的同性愛老人

2021-02-11 Les丶拉幫姐派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隨時隨地了解圈類各種新鮮事兒……


隔壁鄰居的何老伯,八十四、五歲了,最近特別風光,來慰問的孩子一撥又一撥,來訪問的領導也有,多次被接去療養,還在地方廣播電臺做節目,名堂,涵義就是一個,他是一個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何老伯搬到這個小區已十多年了,平時看上去可憐兮兮的,個兒較小,貌不驚人,衣著寬鬆,大概經濟拮据。家中老伴體弱,聽說子女對他不怎麼好,前幾年近80的人還擺地攤,貨是從上海老城隍廟小商品市場批發來的。

聽說老人吃過官司,莫非是「冤,假,錯案」所致。我常有遲疑,常給他投去善意而同情的眼光。他風光了,招呼的人多了,我也算是一個吧。

終有一個單獨的機會,我向他提起志願軍和「錯案」的問題,他嘆了一口氣,說了自己的事。

他是一個志願軍戰士。上海人,49年底入伍,文化人,本該南下解放海南島的,後韓戰爆發後就轉為志願軍入朝作戰,經歷了幾次戰役,受了傷,立過三等功,有三等殘疾榮譽證書,1958年轉業到上海近郊的一個文化館當了館長,官位還不小,年輕的退伍幹部不愁沒女人愛,不久和一位紡織工人結了婚,生一兒一女,生活,事業順順噹噹。

1965年5.16以後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不久運動在文化館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運動中出現了兩派,互相對立,互相攻擊,揭短揪辮子各種利器都在這場世無前例的運動中用上了,他被揭發在文化業務活動中犯有對小夥子有「性侵犯」行為。令人難堪的大字報不老少。本來如果「以退為攻」迴避鬥爭也可「保護自己」,偏偏他不,他的脾氣是很倔的,繼續捲入派系鬥爭。要知道在60年代,「性侵犯」,更有甚「雞姦」是非常丟人的,天然的「性傾向」被輿論認為只可「一邊倒」,「同性愛」時違反倫理的,是見不得人的,有人揭發更是無法「圓說」的。由於鬥爭很激烈,他又很「死硬」,派別鬥爭失敗,不久被戴上「壞分子」帽子,隨後1968年送安徽上海勞改農場教養。

勞教三年後,政策規定只能繼續留農場,作「農工」,從1968年四十歲出頭到1982年,他在勞改農場中度過了14年,他當時已經五十五,六歲了,但心中烈火還旺,脾氣還倔。當時雖已「改革,開放」多年,對這群「脫帽犯」政策還照顧不過來,他說:我們應是自由人,憑什麼不能離農場,不能回原籍。

經過思想鬥爭,他決定「無理由」離開,代價是以後「一切後果自負」。

他像流浪漢一樣回到了上海,老婆早已離了婚,他沒有家,在上海棚戶區找落腳點。找到過拾荒者中的單身漢,在那裡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還是去找了政府民政部門。民政部門告訴他:如果你60歲回來,農場會給你「退休金」,現在你只能算無業人員,你在勞改農場十餘年積累的可能待遇都可能歸零。

民政幹部知道他的「志願軍」身份後鼓勵他回原地,先找原妻調解,等等。

真是一個善良的女人,看在政府的面上,倒以復婚的方式接納了他,但是兒子,女兒還是恨死了他。

民政部門認為他的「三等殘疾榮譽軍人」的待遇倒可以享受,他終於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待遇是每年120元,平均每月10元錢,這點錢雖然無法生活,但至少還承認他的志願軍履歷,把他當個公民。

以後他就替私人老闆打工,做小買賣,隨著年齡的增長,60歲、70歲,80歲,度過了80年代,90年代,00年代。他儘可能地自食其力,不給子女添麻煩和經濟負擔,這麼多年,小區裡總能看到一個小個子糟老頭風裡來,雨裡去忙碌的身影。2005年以後,「抗美援朝」結束50周年紀念活動後,他也80歲掛零了,民政對他漸漸寬鬆,慢慢的從200.400,600元提上來,他自己也搞不清原因,無收入低保;80高齡補助;民政補貼,軍殘貼等諸項補助加上,他現在可以綜合得到1700元的收入,這一切都是相關補貼,非退休工資性收入,他的案子不是錯案,他也沒有要翻案,經過了近三十年的「自由」而艱難的生活,85歲的他思路還敏捷,動作來利索,他堅強地活著。

近年來他的忙碌給了他興奮,他寫志願軍入朝回憶錄,他的身穿志願軍戎裝巨幅照片大大地掛在房間的牆面上,他的子女責怪和嘲笑他:害了我們一輩子,快進棺材了,還「扎死人臺型」(上海話:出風頭)。

在和我交談中,他曾有意把自己的「同性愛」遭遇寫出來,當然,寫這些,筆頭一定不輕鬆,他說到底不如寫志願軍入朝那樣願意,何況自己已是85歲的人。

「同性愛」一事,他付出了40餘年的代價。他說:他老想著這個事,不過,他不敢了,他老了,他輸不起。

 一個倔強的「同性愛」者,他的健康,他的長壽,是他的「命。


相關焦點

  • 王力張德華江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和高齡困難老人
    王力先後來到兩位老戰士家中,關切詢問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家庭生活情況,對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並為老人佩戴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 97歲抗美援朝老戰士王鳳池:一朝隨軍旅,終生為報國!
    眼前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時不時重複著這樣一句話。老人名叫王鳳池,今年97歲。「我永遠忘不了那段崢嶸歲月。」儘管王鳳池聽力和記憶力不如從前、步履有些許蹣跚,但他依舊精神矍鑠、笑容滿面,談吐間神採飛揚。當問起他在朝鮮穿著軍裝拍攝的老照片時,他總是目光炯炯,挺直身板激動又自豪地說:「我是一軍的人。
  • 黃美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
    融媒體訊 日前,縣政府副縣長黃美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高文周
  • 特別的禮物給特別的你們 觀山湖區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
    12月1日,觀山湖區雲潭街道下麥村兩位耄耋老人羅培志與尹少文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 市中院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市中院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 2020-10-25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老戰士齊聚一堂憶崢嶸歲月惜幸福時光
    抗美援朝老戰士齊聚一堂憶崢嶸歲月惜幸福時光 2020-12-01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2歲志願軍老戰士,為小學生講述抗美援朝故事
    「志願軍裝備簡陋,渡江時就靠腳上一個鐵鉤,當時就有戰友掉入江中犧牲了……」說到犧牲的戰友,志願軍老戰士張慰民潸然淚下。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近日,海澱區八裡莊街道舉辦「聆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抗美援朝主題宣講活動,街道退役軍人事務組特別邀請本地區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英雄張慰民,為定慧裡小學學生講述戰鬥故事。今年92歲的張慰民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且受過傷的志願軍女兵。
  • 陝師大抗美援朝老戰士!90歲高齡依然發揮著光和熱!
    陝師大抗美援朝老戰士!90歲高齡依然發揮著光和熱!】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陝西師範大學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退休教師楊清源,成長於戰爭年代,參加過抗美援朝,歸國後在部隊繼續服役,部隊轉業到大學研究黨史,退休後,一直在學校關工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揮「光」和「熱」,先後給230餘個單位作報告320餘場,直接聽眾近11萬人次,從第一次報告開始,他就給自己立下「四個不」原則:不要課時費、不要紀念品、不要吃請、不要接送,所得獎金也用於奉獻社會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李春華、王興全分別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今天(10月23日),縣委書記李春華,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興全分別看望和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為他們送去專門組織拍攝並裝裱好的全家福,並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老戰士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東陽包場請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看電影 電影院裡的特殊黨課
    東陽市委宣傳部、組織部、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以包場免費放映的形式,邀請一批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和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擁軍家屬等觀看電影《金剛川》。滿頭銀髮仍軍裝筆挺,戴著榮譽勳章的老戰士一走進電影院,就受到熱烈歡迎,掌聲經久不息。
  • 河間市領導慰問抗戰老戰士!
    得知老人經常給人們講抗日歷史,積極宣傳紅色教育,尹衛江很受感動。感謝老人讓大家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希望他保重身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大力宣傳退役軍人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在抗戰老戰士郭俊波家中,尹衛江看到老人家庭美滿、生活幸福,非常高興。
  • 致敬抗美援朝,大同站青年在行動
    大同站青年志願小隊手捧鮮花將國家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送到老戰士們手中白林,現年89歲,祖籍遼寧,1932年出生,1950年入伍,擔任通訊員,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進入朝鮮作戰並榮立三等功,1956年進入鐵路系統成為鐵路工人。
  • 抗美援朝老戰士關大局。遼瀋晚報記者 吳章傑 攝 - 電子報刊
    抗美援朝老戰士關大局。 關大局老人1933年出生,曾任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並從該院退休。2020年6月4日,在瀋陽一家老年病醫院,老人回憶了從參軍入伍到入朝作戰的往事,87歲高齡的她思路清晰,表達準確流利。
  • 這群孩子聽93歲抗美援朝老兵講述崢嶸歲月
    當天,七萬通錦校區為高2020級同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班會——聽該校退休英語老師、抗美援朝老兵劉瓊康講述抗美援朝故事。「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my name is……」,雖然已經93歲高齡,但劉瓊康老說冒著嚴寒來到會場,並以一口流利的英語驚豔開場。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她向在場同學展示了其英文課的魅力,並帶領大家重溫抗美援朝歷史。
  • 唱響英雄讚歌⑨|左腿中了一塊彈片,鮮血直淌……抗美援朝老戰士...
    「突然之間,一發炮彈擊中了我們的掩體,搖機員李邁同志當場犧牲,我的左腿中了一塊彈片,鮮血直淌……」每當回憶起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奮勇戰鬥、九死一生的場景,今年已89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虹口區第一幹休所離休幹部吳琦總是感慨萬分。
  • 瞭望|天地英雄氣 江河萬古流——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肩負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追憶崢嶸歲月 ——巴南區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日,巴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區人武部對李家沱街道嚴萬方、魚洞街道李明祿、花溪街道周祖佑3位抗美援朝老戰士進行走訪慰問,送去區委區政府和全區130萬巴南人民的問候,聽他們講述那段冰與火的光輝戰歌。
  •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教室講親身經歷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歷史傳統的弘揚,是中國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悉心體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抗美援朝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推動網絡文化行業企業家回報社會,加強行業會員交流溝通。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歲月無聲 英雄無悔: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
    孫景坤(2013年6月15日攝)歲月無聲 英雄無悔——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今天,在如水的歲月裡回望,我們看到的是96歲抗美援朝老英雄孫景坤的家國情懷、無悔初心。20多處傷疤,是刻在身體裡的軍功章深秋,清晨。丹東市光榮院裡,孫景坤坐在床前,打量著掛在牆上的一件掛滿軍功章的舊軍裝。陽光照進屋裡,軍功章上泛起金光。
  • 這位年過八旬的志願軍老戰士為何珍藏著一個護身符?
    86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於志明,顫顫巍巍地舉起了布滿皺紋的右手,面向展覽牆上「空軍英雄」王海、劉玉堤、趙寶桐、孫生祿的照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發生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館中,在場的觀眾無不動容。70載歲月洗禮,歷史的記憶從未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