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廣州白雲市場監督局已經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立案調查,辛巴或將面臨15年的有期徒刑。這是一件好事嗎?當然。
我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為這烏煙瘴氣的直播帶貨行業終於能得到整頓感到高興。這次你們看到的是「嚴選」選品壓根不嚴,可你們沒看到的套路,那多了去了。今天就帶大家盤一盤這個行業有多亂。有人可能會提辛巴捐款1.5億的事,捐款了社會感謝他,可是這就給了他違法的權利嗎?不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複雜了嗎?
你有沒有想過,直播間裡的東西為什麼便宜,虛假報價?像之前某老闆買個號稱帶真鑽的項鍊,1980一刀看到了98,你不是比渣渣輝還牛叉,就是想把我們智商按在地上摩擦。這個太低級,你但凡動動腦或者去其他渠道對比一下就露餡了。所以想要低價就得找產商壓榨,可如果直播間裡沒有可觀的觀看量、轉化率、成交額,你拿頭和商家議價呢?這就催生了數據造假這個產業鏈。
今年雙十一,某網紅被邀作為嘉賓參加一場數碼產品的直播帶貨,觀看人數為311萬,但實際上只有11萬的真實觀眾。那300萬和評論區裡的互動,都是機器刷出來的,而這在行業裡造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十塊錢可以買到1萬的觀看,50能刷到1200條評論,3000就能造出300萬的流量來,就連成交額都能刷。但這還是道行淺的,像那些銷量破億比喝水還輕鬆的老江湖都是怎麼玩的?
職業打假人王海就曝光過:他們先進行低價預售,消費者看便宜啊,又是大主播,就瘋狂搶購,最後不發貨,等消費者沒了耐心退了款,這些主播就一毛沒花還刷了業績。在這場直播帶貨裡,商家和買家都成了韭菜,填滿了主播們的口袋。但你別以為這很簡單,想幹好,對劇本和演技是有要求的。
為了製造出認真賣貨的假象,主播門也是各顯神通。有個跟商家吵,有的跟合伙人吵,還有的跟徒弟助理吵,內容就是砍價:「把嘴給我閉上!什麼原價998,我說一個數……九塊九,買二送一」,或者主動提出給補貼,這個時候旁邊的人就會勸,「不能再補啦,你都補兩千萬了,你自己還開著拖拉機呢!」總之就是要有一種實實在在為消費者著想,努力把價格打下來的架勢。還有的主播會玩組合拳。
吵完架,商家妥協到200塊以後,他還故意標錯價,少掛了10塊錢。消費者一看佔便宜了,趕緊下單。商家故意發現了,故意說:「我們賣200已經血虧了,你還掛190!」主播趕忙安慰:「這個差價我來補,好吧!就賣最後5秒。掛都掛出來了。」你看,人家仗義吧。「家人們啊,就賣最後5秒。5,你看看啊,這個真皮夾克啊,家人們,國際大牌才說的呀,你看這個手感,真的。4,原價兩萬,已經為家人們砍到200了,質量真的沒話說,這個品牌只買最後5秒啊。」要不是還有下個產品,這個5秒他能數一年你信不信。
就這演技,個個是影帝,起碼一張S卡。如今先是平臺禁止了演戲帶貨,後是相關部門嚴肅處理售賣假貨,我們真的特別高興。高興的是這個行業或許可以不再是亂象叢生了。你們不覺得直播帶貨是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嗎?只要主播的影響力是真的,商品是真的,價格是真的,能讓粉絲所見即所得,那就真的可以是一個三方共贏的模式啊。可正是這些個不守規矩的玩家搞得很多用戶不敢再直播間買東西,搞得很多不懂套路真心推薦好物的博主賣不下去東西。這樣的行業,確實應該整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