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目標有哪些?英語老師從這三個維度設計課堂教學

2020-12-16 傳遞教育

在開始英語教學設計之前,英語老師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教學主題是什麼?

2. 學生要獲取哪些知識?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學會」?

3. 教師選取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組織哪些形式的課堂活動才能「教會」學生?

這三個問題事實上就是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內容、語言、學習策略。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首先需要在這三個維度上設定清晰的目標,才能讓教學設計條理清晰、有的放矢,同時幫助學生在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那麼,如何圍繞這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呢?

01內容目標(Content Objectives)

英語老師在課程大綱範圍內,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英語本身是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種語言工具,因此英語學習在內容上是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有關事實性知識(Factual Knowledge)與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的描述、情感態度的表達以及教育的指向性(Disposition)是衡量內容目標是否嚴謹的重要標準。例如:在涉及自然科學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客觀、準確地進行科學探究;而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則反映了學生對於實用技能的掌握情況,在內容目標設立中也同樣重要。因此,成功的內容目標不局限於課程大綱的知識範疇,而是要將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單純以語言知識為目標並不是完整的英語教育。

02語言目標(Language Objectives)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聽、說、讀、寫四項語用技能,而學習過程中的語言知識由三部分構成:語言功能、專業詞彙、特定語法。其中,詞彙積累與語法知識應該在情境學習中掌握,在有意義的真實語境中(Meaningful Context),將詞彙學習嵌入語法教學中,相輔相成,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在語言目標設計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應用場景,比如區分書面與社交語言等等。因此,在設定語言目標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英語的運用(Language Use),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Language Awareness)。

03學習策略目標(Learning Strategy Objectives)

學習策略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卻又經常被忽視的一個目標。在導入(Introducing)、示範(Modeling)、練習(Practicing)、討論(Discussing)這四個課堂環節中,教師需要在各個環節有意識地設計不同的學習策略。在每次新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教師都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來討論,並反覆演練。學習策略目標應該包含對於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訓練。在陳述性知識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意識(Metacognitive Awareness);在程序性知識學習上,教師需要傳授特定的技能來培養相應的學習策略,達到教與學相融合,體現「教」的價值、「學」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英語老師怎樣設計教學目標?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層級
    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清晰的教學一定是效率低下的,也無法評價教師的教學成果。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在日常教學中卻往往被老師們忽視,很多時候英語老師描述的可能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教學目標。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依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三四年級應完成一級目標,五年級完成二級目標。一級: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遊戲、做動作、做事情(如塗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 小學英語課堂遊戲教學5個重點
    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目標和重要手段是引導和培育小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在小學英語正式課堂和遊戲課堂上都缺少不了遊戲設計的環節,這樣在課堂組織微型教學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帶動課堂積極的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及加深其記憶力。
  • 講公開課時,制定教學目標大有學問,這樣設計教學目標不會出錯
    無論講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科,還是講生物、歷史這些副科,我們要備課的第一環節都是相同的,即備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所要達到的要求和標準,制定教學目標是課堂設計的重要環節,特別能凸顯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教師能力的重要體現。
  • 規範的教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英語課教案結構了解了教案結構後,我們可以遵循以下三個基本步驟來準備教案:明確教學目標換言之,教學目標是一份教案的核心,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檢測等內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來制定。此外,還要注意教學目標有主次之分:主要目標是教師認為本節課學生必須掌握的最重要的內容,比如能夠用英語描述人體器官;次要目標則是與主要目標相關聯的語言知識或技能,比如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一般疑問句的用法。
  • 規範的教案設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然而,拋開這些教學管理的因素,教案對於課堂實踐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規範的教案製作是每位老師的「必修課」,它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Roadmap。 了解了教案結構後,我們可以遵循以下三個基本步驟來準備教案: 明確教學目標 就是說通過這堂英語課的學習,
  • 回答8個常見英語教學問題,對話美麗中國支教老師!
    英語教材上的知識點編排都有其前後的連續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進行教學設計,達到學習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的目的。比如在教學 Fruit 這一課時,採用 Brainstorm 搶答和英語歌曲歌謠的形式,來達到鞏固詞句以舊引新的效果,在高年級的課一開始,我會採用快速閃現單詞或判斷句子的說法是否正確來滾動複習已知知識。
  • 中國英語教學的優選法
    課堂應以輸入為主,輸出為輔,但我們目前的任務型教學課堂以輸出為主,未輸入足夠的知識或甚至未輸入就要求學生輸出。交際能力的目標難以實現的原因在於社會語言學的功能難以實現,即社會風俗習慣和目的語的情感、價值、文化等目標難以實現。
  • 英語課堂:Jigsaw聽力/閱讀教學設計
    大家對拼圖遊戲(Jigsaw puzzle)並不陌生,而Jigsaw Reading/Listening就是在英語閱讀或聽力教學中借鑑這個遊戲思路的課堂活動方式。
  • 教學案例:利用101教育PPT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處在信息的時代,課堂教學需要注入更多新的元素,使之煥發新的活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由傳統的「認知型、灌輸型、封閉型、統一型」向「視、聽、說」的教學模式轉變。
  • 怎樣用英語教孩子建築知識?兒童英語課堂的CLIL教學活動
    現代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的整合,CLIL已經成為國際幼少兒英語課堂的主流教學模式,其教學優勢簡單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介紹更廣泛的文化背景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多語言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與專項語言技能
  • 浸入式教學不一定能學好英語,英語老師還要注意兩件事
    上篇文章為什麼英語比漢語難學?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先了解背後這些原因介紹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感覺學習外語要比母語難很多,那麼浸入式學習有沒有可能讓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呢?可見語言的浸入式學習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學生的語言環境完全浸入在目標語言中;二是學生僅使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顯然這兩個條件在母語環境中很難實現,所以許多家長把這種語言環境寄希望於留學,但事實上不少留學歸來的孩子英語能力並沒有達到預期水平,可見浸入式學習並不意味著100%的成功。
  •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英語外語教學之路
    全世界大概有20億人口在學習、使用這門語言,人口數佔全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學習語言就要有方法,有人說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是「後教法」時代了,「後教法」時代就沒有教法,這種說法不對。「後教法」時代實際上是後交際法時代,這一時期交際法出現並被證明是失敗的教學法,後來又出現宏觀策略,重點搞課程設計,實際上此路走不通。
  • 怎樣用英語教孩子科學知識?兒童英語課堂的CLIL教學活動
    現代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的整合,CLIL已經成為國際幼少兒英語課堂的主流教學模式,其教學優勢簡單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介紹更廣泛的文化背景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多語言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與專項語言技能
  • 相約冬季,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別樣美
    第二節課由翰林學校的晏哲州老師執教,授課內容為五年級上冊Unit 4What can you do? BRead and write。課堂的導入從歌曲What can you do?開始,以教師chant自我介紹進入主題,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熱烈;歌曲和chant關聯目標語言,且有明確的活動任務,讓聽課教師大開眼界。
  • 小學英語教學的新起點
    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和反思,下一屆會議的改革思路主要是擴大規模,使更多的教師和教研員都能參與進來,同時進一步提高賽課的質量,並將說課的數量增加一倍,說課時間將從20分鐘改為15分鐘,從每半天的總結反思和評委提問改為說課一結束就由評委提問。2014年還要增加5節傳統的「裸課」,即不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這是全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基本功大賽都要增設的環節。
  • ...促英語口語成長——雨城區2020-2021學年上期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近年來,雨城區實驗小學英語教研組加入了許多新生力量,為了讓新老師更快地熟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為了提升雨城區實驗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教師自身學習和教學水平的發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雨城區實驗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通過集體教研、分組磨課等常態化教研活動形式認真反思不足,討論改進措施,制定更高目標,努力提升本校英語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 一個英語課堂活動完成8項學習任務,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這樣設計
    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不僅在英語考試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而且對於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裡面其實包含著兩重含義:一是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儘可能投其所好;二是在教學方法上,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 衢江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在廿裡小學...
    為了推動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展現小學英語真實性、交際性特徵,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12月8日,衢江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在廿裡小學舉行。 衢江區小學英語教研員富利霞老師,各校英語教研組長,任教三年級的英語教師以及廿裡小學全體英語教師共90餘人,齊聚廿小和雅廳參加活動。 活動安排
  • 英語分級閱讀的國際標準有哪些?英語老師需要了解這三個標準
    分級閱讀與閱讀教學分別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工具與方法,兩者都是以語言學習、認知發展兩大規律為基礎。分級閱讀通過分析詞彙、語篇的長度、難度、數量以及詞頻、句式等語言學指標,同時兼顧不同認知階段學生的興趣與思維水平,對閱讀材料進行選擇;閱讀教學則是通過圖式激活、搭建支架、任務驅動、活動拓展等一系列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學習閱讀知識、提升閱讀技能、培養閱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