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受】這本書,是由將思維導圖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孫易新所著,他從事思維導圖的研究和推廣已有近20年。由於作者更傾向於思維的層面,因此這本書中對於製作導圖時,使用的思考方式講解得更深入,讓思維導圖更發揮其思維流動的作用。
思維導圖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導圖法是一種以各種圖像、圖表來呈現心智程序或記錄知識的方法;狹義的思維導圖法則是以思維導圖為工具的思考或學習方法。
說到思考方法,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學習基礎就是學會分類,再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垂直和水平思考,以及邏輯和自由聯想。
在製作思維導圖時,免不了要發揮自己的創意,作者提出的「創意生活奔馳法:SCAMPER」可以去訓練創新思維,如多去想想是否可替代、能否整合、適用場景、能否修改、能否改變用途、是否能刪除或替換位置。
如果是在閱讀書籍,那在讀的過程中養成隨時用具有邏輯系統、必須自己動腦統整結構的思維導圖,記錄閱讀文章重點的習慣,留下自己的讀後心得,不僅可以累積個人的知識庫,也是釐清思考脈絡的最佳方法。製作時,可以依據章節、段落標題的順序;文體或學習的目標;問題或探討的主題方向來確定思路。
思維導圖法還有更廣泛的使用,比如在研討方案時,可依據「ALU模式」,篩選發散階段所產生的構想,讓最後保留下來的點子是具有利益好處,限制較少且具有獨特性的。想要增強記憶力,可採用「身體掛鈎」,綜合空間與情節兩種記憶技巧,將信息呈現在眼前不同的位置,並融入五官的感覺,或與生活產生關聯,編成幽默、誇張的情節。
閱讀的形式有很多,讀圖、讀字、讀聲音、讀影像,甚至是讀人。在讀字的方面,也會有精讀和泛讀之分,如何閱讀,取決於讀者的目的,以及想要獲得的信息。
但在現代社會,閱讀變得越來越浮燥和敷衍,想要提升注意力,思維導圖就提供了一種好方法。作者提出的「思維導圖閱讀法」,能幫到我們什麼?一治不專心;二治沒邏輯;三來補腦力。
製作思維導圖時,前期需要我們將注意力放在閱讀的事物上面,集中精力分析提煉出關鍵詞,再通過對關鍵詞的整理,繪製出具有邏輯性的圖像,而在繪製的過程中,又一次強化了我們對於閱讀對象的記憶,將其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中。
這也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將知識運用在自己身上,使生活變得更好。只閱讀不輸出,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學會,而學習了又不運用,就相當於白學。我們閱讀的任何事物,都能讓我們有所收穫,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從容。
作者對思維導圖閱讀法在各個方面的作用,都給出了詳實的案例,對於向我這樣的出學者有極強的指導作用,尤其是閱讀的幾種思維模式的舉例,可以為今後的閱讀提供好的學習範式。
總之,學會思維導圖法,學東西會相對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