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2020-12-21 棟哥歷史

在人類近代史上,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要想了解世界近代史,必須要讀一下美國歷史。

關於美國的歷史書實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良莠不齊,要麼過度吹捧,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深度不夠,甚至還有的過於細枝末節。有很多作者甚至東拼西湊一些東西就湊成一本書,極為不負責。總之,讀完後這些書後對美國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對美國歷史不能把握全貌,這樣就不太好了。

在我讀過的關於美國歷史的書中,我覺得畢藍的《美國的故事》是最好的一本

雖然書名是美國的故事,寫的其實是真實的美國歷史。作者畢藍是中國赴美留學生,久居美國,使用的史料大多是美國的英文史料,能夠保證史實的正確和新鮮。據作者在序言中所說,她是一個月才寫一篇,花了好幾年才完成全書七冊。作者下的功夫深,保證了書的質量。

《美國的故事》全書雖然有七冊,但並非美國的通史,而是從英國人開拓北美殖民地開始寫起,期間經過了13塊殖民地的建立,以及英法七年戰爭,獨立戰爭,重點寫了美國的國父一代,一直寫到美國的第五位總統門羅為止。

為什麼寫到門羅呢?因為門羅是最後一位國父總統,也就是最後一位參加過獨立戰爭的美國總統。獨立戰爭時,門羅只是華盛頓手下的一個無名小卒。

我讀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寫的太通順了,故事娓娓道來,非常吸引人。讓人不知覺的連續讀好幾個小時,欲罷不能。七本書本來很厚,幾十萬字,我只花了幾天就讀完了。讀完之後,還有繼續讀下去的衝動。

讀完這本書的感覺更奇妙,感覺每一位美國國父都神氣活現的站在自己面前:政治過硬但軍事才能平庸的華盛頓,白手起家博學多才的富蘭克林,才華橫溢豪氣幹雲,但不幸死於決鬥的美國「金融之父」漢密爾頓,起草憲法但與黑奴私通的傑斐遜,傑斐遜的學生麥迪遜,還有外籍國父,來自法國的貴族,華盛頓的「乾兒子」拉法耶特,美國的「汪精衛」驍勇善戰的阿諾德,還有私德欠佳但很有政治才能的門羅等。

之前我對美國國父的印象是比較模糊的,分不清誰是誰的,讀過之後對每位國父的才能、脾氣性格、經歷等全都一清二楚。這一點我非常佩服作者寫作功力

還有就是十幾個殖民地都是誰建立的,建立的過程,以及美國是如何一步步向西部擴張的,在擴張過程中是如何滅絕印第安人,與英國、法國、西班牙鬥法,都寫得比較詳細清楚。到門羅時代,美國已經擴張到了太平洋。

作者寫得很細,但又不拖沓,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跟《明朝那些事兒》處在同一水平。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美國版的《明朝那些事兒》。更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模仿誰,作者有自己的風格。

中國人對於美國歷史多少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比如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等,對美國歷史最不了解的一段反而是從清教徒離開英國,在北美一個個創建殖民地的過程。這本書恰好可以彌補這些空缺。

一般而言,寫美國歷史的人一般都對美國非常崇拜,完全站在美國的立場,動不動就契約精神,自由民主,個人主義等。這本書也多少帶一點這種傾向,但可以看出作者在竭力保持中立,儘量以事實說話,這已經是我看過的最客觀的一本書了,瑕不掩瑜。

這本書雖然是大部頭,但很快就能讀完。算是物超所值一本書,推薦大家讀一下。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明朝那些事兒》打開了我了解明朝歷史的大門,甚至使我進入了明朝歷史的國度。它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間的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領先,作者3年賺4000萬,後來為何銷聲匿跡
    隨著幾年前《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問世,重新定義了明朝歷史的解讀方向。《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的是大明王朝1344年到1644年的歷史走向,裡面包含了人物的刻畫、民間的奇聞趣事、帝王的心術等等,而且語言詼諧,讓人每次品讀都如沐春風一般。《明朝那些事兒》自2009年連載完畢後開始出版,短短3年的時間,累計銷量千萬冊,作者當年明月也因此獲得版稅4000多萬元。
  • 《明朝那些事兒》到底有沒有夾帶私貨?是否存在誤導歷史的嫌疑?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就暢銷多年,還在民間掀起了一番明朝熱。讀完之後人們不禁感嘆歷史還能這麼寫,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有好的評價那就一定存在差的評價,有人說《明朝那些事兒》不能算是史書,因為當年明月夾帶私貨,有誤導歷史的嫌疑。
  • 明朝歷史中總是挨揍的陳虎,你知道嗎?《明朝那些事兒》告訴你
    很多朋友對於歷史非常的感興趣,但是一讀歷史書就昏昏欲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歷史書文字非常多,而且運用了太多專業的詞語。各類專業名詞的羅列的確讓這本書變得更加高大上,但是也讓讀者覺得晦澀難懂,不願意閱讀。想有沒有這樣一本書,它好似《百家講壇》裡的史學專家一樣,在枯燥無味的歷史事件中穿插有趣的歷史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歷史娓娓道來,不僅幽默風趣,還能讓人重視歷史的厚重感。它,來了。
  •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用5句經典語錄,說盡人性複雜與黑暗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著作,在09年連載完畢,不久便開始暢銷,至今已有10多年,他獨特的寫作技巧,讓《明朝那些事兒》快速圈粉,掀起了一股全民讀史的熱潮,幾乎人人都在讀這本書。我原來是一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覺得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太枯燥乏味,沒什麼意思,直到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才發現,不是歷史的問題。《明朝那些事兒》在歷史的厚重感中融入了幽默感,在開心的同時又會對其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深思,能體會到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對人性的洞悉。
  • 「我推薦的一本書系列三」——《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
  • 《明朝那些事兒》——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你一定會顛覆,歷史即枯燥這樣的認知,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榮登噹噹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出版之後更是暢銷5年,銷量突破1,000萬冊,被中國教育學會倡導為中學生必讀好書,但你知道嗎?這一套書的前身,只是一部網絡連載小說,而作者本人在創作的時候,這是一名喜歡看歷史小說的普通職員,但他覺得當時的歷史小說都太過於說教,沒有觀感,於是自己上手憑藉著出眾的文筆和對歷史的熱誠創作出了這一部堪稱是中國版的《紙牌屋》。
  • 《明朝那些事兒》——那個「不太正經」的歷史書
    說他之後的生活的文章已經太多,我們今天不把他放在聚光燈下,因為他不想,我們只是來讀一讀他的這本書。未曾畫上句點的故事小半年之前,《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又一次引起了一股明朝熱,而在2007年,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就已經讓這個朝代熱了一次。
  • 世界十大名著中這幾本書值得一讀,堪稱大師的文學「結晶」!
    世界十大名著想必愛讀書的人都有所了解,所謂的世界十大名著是在2000年的時候才選出來,依據則是來自《紐約時報》和美國的《讀者文摘》做的一場票選活動,這一場票選有十萬熱愛讀書的讀者參與其中,而這些讀者也是來自五大洲百餘城市,可以說也十分具有權威了,而這選出的十分書也堪稱世界文學大師的文學「結晶」
  • Kindle上最值得讀的9本書
    到底什麼書值得閱讀?如果你對這問題有深深的困惑,今天推薦的這份書單或許能夠為你解憂。以下9本書,選自《Kindle 什麼值得讀 TOP100》。這本合集是讀者和亞馬遜編輯一起票選出來2016年最值得讀的書籍。1人生感悟人生有各種形態,或令人歡欣,或令人憂愁。倘若你未嘗過人生的各種滋味,你又如何知道人間冷暖呢?
  • 當代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落伍了,這些你能看一本都是牛人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我寫的是正史,我讀古書15年才寫了這書這心思,是無囿在古今、不困於新舊,也即大家掛在嘴邊的「以古鑑今,察往知來」,是對心智官能的莫大訓練。你看我們的歷史演義,從《左傳》到《三國演義》,從吳晗的《海瑞罷官》到熊召政的《張居正》,再到這些年風行草從的《雍正皇帝》、《明朝那些事兒》,這些你以為人家寫來純是自娛自樂自嗨自淫?別天真了好麼,失去清醒與明睿去讀史書、去看演義小說,多半也只會越讀越漿糊吧。在歷史小說作者心中,一切史均為當代史,而所有人又都是「當代史」的締造者及見證者,可說是一個默契的共識。
  • 《明朝那些事》:奇葩皇帝特別多,一個比一個還要逗
    《明朝那些事》:奇葩皇帝特別多,一個比一個還要逗《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
  • 朱瞻基:朱棣的「好聖孫」,堪稱「最完美皇帝」,卻開廢皇后先河
    大家好,我是歐陽論史,今天讀明朝那些事兒~《大明風華》播完有一段時間了,劇情也帶領著我們重新認識了大明王朝的幾位皇帝。比如說一人多面的朱棣,不僅是英明神武的明成祖,還是心狠手辣的奪皇位的逆臣賊子,更是不棄糟妻的好丈夫;同時還原了仁德尊儒的大胖子朱高熾、善舞好鬥的野心家朱高煦等人物。
  • 美國常春藤學校推薦給大學生的6本書
    1論美國的民主豆瓣評分:9.2 4270評作者簡介|託克維爾(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論美國的民主》是託克維爾在美國進行長期考察後寫出的一部舉世公認的世界名著。內容簡介|本書前半部分的中心思想是闡明美國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體現的。
  • 歷史類書單,5本書帶你了解世界
    一般的史書,總會因為冗長繁瑣而讓人讀不下去,但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書中運用的材料新穎,材料涉及範圍廣泛,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並吸收了20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使讀者有強烈的現實感。我個人覺得,本書有兩大特點:一是全球史觀,二是時間劃分。一、全球史觀。
  • 最值得讀的100本書系列十
    為大家推薦值得閱讀的100本書的最後10本,至此推薦書籍系列結束,希望大家撿起身邊的書本開始閱讀,讓閱讀成為習慣,伴隨終生的習慣。請記得: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每一頁都值得。91、《老人與海》(海明威)《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立茲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
  • 書單|2017年我讀了50來本書,現推薦幾本好書給你
    2017年年初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說要讀完100本書,結果年末發現只完成了一半而已。但還是值得表揚的,於自己算是小的進步,也是一個好的開始。這一年看書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局限在言情小說中。對好多類型的書都產生了興趣,比如心理學、理財投資、經典名著、歷史……不過大多只是處於淺嘗輒止的境界,對某一方面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
  • 如何理解今日之美國?|美國獨立日書單
    戴維麥卡洛自1968年出版處女作《約翰斯敦大洪水》後,即以運用史料的翔實嚴謹與敘事手法的生動獨特蜚聲美國文壇,成為當代美國極具影響力的通俗歷史與傳記作家。他的作品既是嚴謹的歷史著作,也堪稱充滿跌宕起伏故事的文學著作。如何理解美國式的自由與民主?《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詹姆斯·麥迪遜 著,尹宣 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7月版。
  • 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不過,這個姓氏在取名字的時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也只能配合著名一起,使得整個的名字讀起來更加的好聽。在歷史上,老朱家的人便是因為自己家的姓氏鬧了不少的糟心事,他們家是「朱」姓,但是偏偏就和老百姓餐桌上的「豬」是個諧音字,這是最為尷尬的。
  • 《明朝那些事兒》100句經典語錄,寫歷史的人,果然活得通透明白
    2006年3月10日,當晚,夜黑風高,一個白天在單位裡平淡無奇、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敲下了一篇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帖子,署名「當年明月」。讓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關機入睡後,這篇帖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點擊率狂飆百萬,跟帖回評近20000條。那一年,當年明月27歲,是廣東順德基層的一名小公務員,本名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