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領先,作者3年賺4000萬,後來為何銷聲匿跡

2020-12-21 國學大觀園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丑,怎麼說都有他的邏輯性。的確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得知的歷史真相,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史學家的著作,但是歷史既然是人寫的,就有一些主觀的觀點,再加上迫於當朝帝王的壓力,很有可能扭曲歷史真相,讓後人誤以為真。

再加上一些史料寫得十分晦澀難懂,作為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或者對歷史感興趣的人,也沒有辦法去研究和學習。所以如何把歷史講的現代化一點,有趣一點,一直是歷史老師和歷史專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讓歷史大眾化,趣味化,才會讓更多的人喜歡歷史。隨著幾年前《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問世,重新定義了明朝歷史的解讀方向。《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的是大明王朝1344年到1644年的歷史走向,裡面包含了人物的刻畫、民間的奇聞趣事、帝王的心術等等,而且語言詼諧,讓人每次品讀都如沐春風一般。

《明朝那些事兒》自2009年連載完畢後開始出版,短短3年的時間,累計銷量千萬冊,作者當年明月也因此獲得版稅4000多萬元。

當年明月的作者真實姓名叫石悅,他是一位寫作可以到廢寢忘食之人。石悅從小就喜歡讀史書,一本《上下五千年》就讀了12遍。當年明月是一位優秀的歷史研究者,也是一位心無旁騖的作家,而自從他的《明朝那些事兒》問世以來,全網也是好評如潮,他本人也聲名鵲起,這也讓他著實感到意外。

在採訪中,當年明月說:「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的,它不會把寫作的靈感和對一件事情執著於名利的追求同時給予任何一個人。」他這種不為名利的心境,才是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很多讀者讀完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總是期待當年明月再創新作,比如清朝那些事、唐宋那些事等等,但是等了很久,卻並沒有發現當年明月繼續創作,反而他淡出了大眾視野,銷聲匿跡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沒有新作,並非是不想寫

《明朝那些事兒》一開始是網絡連載的歷史小說,而當年明月寫作的時間,正是他處於人生事業起步的階段,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而寫一本好書,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查閱大量的史料,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而《明朝那些事兒》寫完之後,按照常理推斷,當年明月肯定會再接再厲,寫一些其他朝代的歷史,但是他卻選擇隱匿,對此有人說當年明月已經是「江郎才盡」。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一方面在每個人的一生中,能留下來一部經典也絕非易事,能被人記起更是難得。

當年明月很顯然做到了,而他在此刻選擇「歸隱」,也並非是自己不想寫,而是另有原因。

原來是和他的事業有關

當初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當年明月還不是很忙,但是隨著他事業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他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寫作上面。除了是一名優秀的作家,當年明月如今已經是處長級別。

換句話來說,是因為他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也多。當然也有很多人有疑問,這麼優秀的作家,完全可以依靠寫作賺取更多的收益,為何還要選擇仕途呢?

對此當年明月也及時解釋說,自己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當年父親對他所說的。其實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名氣,都需要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辛勞的付出。

其實有些時候,人一旦出名,就會忘記以前的痛苦,於是開始放縱自己,迷失了方向。當年明月選擇在工作中穩紮穩打,這一點更加難得可貴。

好書,值得每個人品讀

如果你沒有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今天就推薦給你這本好書。《明朝那些事兒》可謂是讀懂明朝的不二之選,裡面語言風趣幽默,可以快速拉近歷史和我們的距離,而且裡面記載的又都有史料可考,不論你是學生還是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論你是歷史小白還是歷史狂熱愛好者,這本書將成為我們了解歷史的經典好書。

但是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書,如何去挑選一本價格適中的正版呢?這裡給大家選的是全套9冊的增補版。眾所周知,圖書的冊數越多,內容也就越豐富,而且還是增補版,這就更加有深度,較之前的版本,在內容上做了很多擴充,堪稱是《明朝那些事兒》最為完成的圖書。

此外,這本書銷量領先,累計評價19萬,歷史銷量榜第12位,五星級圖書,明史專家毛佩奇教授親自審定,更增加了本套叢書的權威性和可讀性。

價格方面,全套9冊的經典正版圖書,售價才297元,也就是我們吃一頓飯的錢。這本書無論是送人還是自己看,都十分的有品味、有檔次,當然買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學習一下歷史,也對他以後的人生大有幫助。

品讀歷史好書,了解明朝,其實也是在了解中華歷史文化,我們同時也在傳承歷史,弘揚經典,如此好書,只需要點擊上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底蘊,如此好書您值得擁有!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你一定會顛覆,歷史即枯燥這樣的認知,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榮登噹噹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出版之後更是暢銷5年,銷量突破1,000萬冊,被中國教育學會倡導為中學生必讀好書,但你知道嗎?這一套書的前身,只是一部網絡連載小說,而作者本人在創作的時候,這是一名喜歡看歷史小說的普通職員,但他覺得當時的歷史小說都太過於說教,沒有觀感,於是自己上手憑藉著出眾的文筆和對歷史的熱誠創作出了這一部堪稱是中國版的《紙牌屋》。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書名:《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類別:歷史書主角:明朝十七帝、各類官員、小人物等主要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從《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
  • 《明朝那些事兒》——那個「不太正經」的歷史書
    後來重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發現這句話當年明月寫在第七部,在帝王將相的傳奇之後,他寫了徐霞客的故事,然後寫下了這句話。從此石悅脫下了當年明月的青衣,去過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明月依舊在,終不似,少年遊。
  • 「我推薦的一本書系列三」——《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
  • 明朝倭寇曾經猖獗一時,為何到清朝就銷聲匿跡了?看後就明白了
    我們通常認為倭寇是在明朝時期開始在我國作亂的,其實早在元朝就已經出現了倭寇,只是那些倭寇被元朝大將打回去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倭寇之亂變得猖獗一時。但是如果你熟讀歷史,卻發現在清朝時期倭寇反而銷聲匿跡了 ,這是為什麼呢?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實際上,清朝時期沒有倭寇作亂並不是大家想像的清朝強大,倭寇害怕,而是因為以下幾點。
  • 明朝歷史中總是挨揍的陳虎,你知道嗎?《明朝那些事兒》告訴你
    《明朝那些事兒》一本有趣的歷史書《明朝那些事兒》是石悅創作的一部歷史小說。這本書是在史料記載的基礎上,以時間和人物為主線將明朝歷史進行串聯創作出來的一本小說。他的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顛覆了傳統史書莊重嚴肅的寫作風格,自出版以來,銷量已經突破千萬冊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
  •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用5句經典語錄,說盡人性複雜與黑暗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著作,在09年連載完畢,不久便開始暢銷,至今已有10多年,他獨特的寫作技巧,讓《明朝那些事兒》快速圈粉,掀起了一股全民讀史的熱潮,幾乎人人都在讀這本書。我原來是一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覺得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太枯燥乏味,沒什麼意思,直到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才發現,不是歷史的問題。《明朝那些事兒》在歷史的厚重感中融入了幽默感,在開心的同時又會對其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深思,能體會到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對人性的洞悉。
  • 《明朝那些事兒》到底有沒有夾帶私貨?是否存在誤導歷史的嫌疑?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就暢銷多年,還在民間掀起了一番明朝熱。讀完之後人們不禁感嘆歷史還能這麼寫,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有好的評價那就一定存在差的評價,有人說《明朝那些事兒》不能算是史書,因為當年明月夾帶私貨,有誤導歷史的嫌疑。
  • 小夥偷偷寫小說一書封神,3年賺4100萬,同事:沒想到他有這本事
    《明朝那些事兒》橫空出世,將歷史變成了一部生動活潑的故事,掀起全民讀《明朝》的狂歡。 《明朝那些事兒》有多火呢?
  • 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有很多作者甚至東拼西湊一些東西就湊成一本書,極為不負責。總之,讀完後這些書後對美國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對美國歷史不能把握全貌,這樣就不太好了。在我讀過的關於美國歷史的書中,我覺得畢藍的《美國的故事》是最好的一本。
  • 湖北公務員因一書封神,3年賺4千多萬,上司:沒想到他還有這本事
    但在2006年的3月,一個叫做石悅的小公務員。憑藉著對歷史的熱愛,在天涯的歷史論壇上開了個相關帖子,在其中免費發布自己的文章。結合自己的名字,隨手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叫「當年明月」的網名。他的帖子叫做「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更好看」。與別人筆下那種晦澀難懂,平鋪直敘的歷史不一樣。他筆下的明史,極具鮮活。
  • 當代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落伍了,這些你能看一本都是牛人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我寫的是正史,我讀古書15年才寫了這書這心思,是無囿在古今、不困於新舊,也即大家掛在嘴邊的「以古鑑今,察往知來」,是對心智官能的莫大訓練。你看我們的歷史演義,從《左傳》到《三國演義》,從吳晗的《海瑞罷官》到熊召政的《張居正》,再到這些年風行草從的《雍正皇帝》、《明朝那些事兒》,這些你以為人家寫來純是自娛自樂自嗨自淫?別天真了好麼,失去清醒與明睿去讀史書、去看演義小說,多半也只會越讀越漿糊吧。在歷史小說作者心中,一切史均為當代史,而所有人又都是「當代史」的締造者及見證者,可說是一個默契的共識。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不過這種「寶塔糖「慢慢就消失了,消失的時間大概是1985年,那麼寶塔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絕跡的呢?難道是因為時代的需要被淘汰的嗎?百會寶塔糖是目前市面上驅蟲藥中最常見的,適用於1~12歲兒童。
  • 噬菌體:中國的那些事兒
    這兩天微信群、朋友圈被來自「英國那些事兒」公號的一篇文章刷屏了。這文章名字有點長:《丈夫金字塔感染超級細菌,試遍所有抗生素無效。
  • 明朝那些有趣的歷史故事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76年,經歷了十六位皇帝。這個時候中央集權已經發展到了頂峰,當然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也有很多有趣的梗。明朝的皇帝們也是極具個性的,明朝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今天我就說點鮮為人知的明朝那些事兒。
  •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慶元「城郭,抄略居民」。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倭寇欺負中國的記載。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沿海各地,均受到了倭寇的荼毒。元朝也曾施行過海禁,但時間較短,政策不延續,管理也不嚴格,對外貿易興盛。
  • 曾經大火的吳克群,為何會銷聲匿跡?
    曾經大火的吳克群,為何會銷聲匿跡? 沒錯,早在十幾年前,吳克群就是火遍全國的優質歌手了,一首《為你寫詩》圈粉無數,就算放在現在聽,也不會覺得過時。但大家發現了沒有,似乎從2010年之後,吳克群就逐漸淡出了公眾的事業。原本憑藉《為你寫詩》可以強勢崛起,但他為何會突然停下了腳步呢?
  • 《明朝那些事》:奇葩皇帝特別多,一個比一個還要逗
    《明朝那些事》:奇葩皇帝特別多,一個比一個還要逗《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
  • 清朝滿人貴族看到明朝古物,譏笑:明朝滅亡是理所當然!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除元朝以外第二個統一了草原、中原以及西域版塊的大一統帝國,清朝之所以能靠東北一隅而入關取代明朝,靠的就是八旗勁旅彪悍的戰鬥力。而清朝之前的明朝,就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 《明朝那些事兒》100句經典語錄,寫歷史的人,果然活得通透明白
    2006年3月10日,當晚,夜黑風高,一個白天在單位裡平淡無奇、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敲下了一篇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帖子,署名「當年明月」。讓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關機入睡後,這篇帖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點擊率狂飆百萬,跟帖回評近20000條。那一年,當年明月27歲,是廣東順德基層的一名小公務員,本名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