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成功。
——題記
在我的心中,那一群前赴後繼的治沙英雄們就是我心中的明燈。
石光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全國治沙英雄,從小在沙窩裡長大的他飽嘗風沙之苦。從20歲擔任生產隊長開始,他便帶領群眾投身於治沙事業中;他用20多年時間,在63公裡長的沙漠邊緣種下6公裡寬的綠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進沙退」成為了他畢生的一個目標。
而他那骨子裡透出的執著勁兒和那無怨無悔的態度,使他成為我心中的一盞明燈。
時間倒推到1974年5月14日,54名平均只有十八歲的女民兵在風沙侵蝕最為嚴重的補浪河鄉黑風口安營紮寨,姑娘們住柳笆庵子,吃苦菜,是靠人拉肩扛,推平沙丘800多座,治理黃沙14400畝,在毛烏素沙漠上織出一片綠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跡罕至的荒漠煥發勃勃生機。
這需要多大的毅力才可以做到啊,而更是他們身上那強大的毅力和不怕困難、勇往挑戰、持之以恆的態度,使她們成為了我心中的一盞明燈。
再來說說沙漠之女殷玉珍。
在1985年,19歲女孩殷玉珍嫁到蠻荒沙漠,她咬牙發誓:「寧肯種樹累死,也不叫沙漠負死。」三十年來,她和丈夫栽植柳樹、楊樹等近200萬株,修築簡單公路三條共四十公裡,築防風屏障五萬多畝。
而她那敢於與自然界相抗爭的勇氣和那份因為努力過,所以無怨無悔的青春態度,使她成為了我的一盞明燈。
升入初三,學習壓力空前加大,在這高手雲集的時代,我們只有堅持不懈,永不言棄,永不向困難低頭以及堅定的信念,才可以在中考場上沉著冷靜,應對自如。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做到永不言棄,未來才可期。
「我不知道未來怎樣,但我已經在路上」,這一群前赴後繼的治沙英雄們就是我的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溫暖我的心,使我在追夢的路上,不斷超越自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未來握手裡,青春本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