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城關鎮西樹窩子村村民桑多寶將一根雞毛撣子當作禮物,送給了阜康市紀委監委駐西樹窩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龔文軍。「這是我收到的最有意義的一份禮物。」龔文軍笑道。
這根雞毛撣子是桑多寶用自家雞圈裡的雞毛親手編制的,扎得雖然很粗糙,龔文軍卻十分珍視。龔文軍和桑多寶的交情還要從養雞說起。
今年3月初,龔文軍接到桑多寶的求助電話:「龔書記,愁死人了,我該怎麼辦啊?」原來,桑多寶家的雞圈裡有6000多隻雞沒賣出去,受疫情影響和運輸限制,儲備的飼料也已見底,每天養殖的成本不斷增加。桑多寶為人實誠,養雞在行,營銷卻外行,雞賣不出去讓他寢食難安。
龔文軍深知6000多隻雞對於一個老百姓的份量,他立即與村「兩委」研究解決辦法,一方面積極藉助新興的營銷方式,拍視頻、發朋友圈、微信群找銷路,一方面向上級反映,與疫情防控指揮部對接,尋求幫助。
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工作隊先是申請到了生產生活物資車輛,為桑多寶和其他養殖戶送來了飼料,解決了燃眉之急。隨後,龔文軍又了解到市區有很大的需求缺口,主動聯繫到各駐社區工作隊,通過他們的居民聯繫群發布售雞信息,統計訂購數據。
白天忙完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晚上龔文軍就和工作隊隊員去桑多寶家幫忙捉雞進行包裝,披星戴月將雞送到各個社區,再由社區各個工作隊長「接力」送雞上門。
在一次核帳時,龔文軍吃驚地發現桑多寶竟從不留底帳:「你真是個老實疙瘩,不留底帳你咋知道我給的錢對不對?」桑多寶憨憨笑著說:「龔書記的為人沒話說。」為了這份信任,龔文軍找來了工作隊副隊長,一個做會計一個做出納,錢帳分離,密密麻麻十幾頁帳單,記滿了下單時間、數量、重量、配送地址、收款等帳目。
沒用多長時間,工作隊幫助桑多寶銷售了5400多隻雞,近40萬元錢入了帳。桑多寶高興極了,拉著龔文軍又要殺雞又要送蛋。龔文軍再三拒絕說:「心意領了,我就留根雞毛作紀念吧!」無意間的一句話卻留在了桑多寶心裡。幾天後,他親手做了根雞毛撣子,以撣塵迎新之意送給了龔文軍。
收到雞毛撣子,龔文軍將它鄭重的插在了辦公桌旁,他覺得這根雞毛撣子對他來說更多的是鞭策,「咱得好好幹,老百姓給咱的雞毛撣子在這『監工』呢!」(通訊員 李榮華 孔令玲 || 責任編輯 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