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找到最早的章草書法,是漢章帝劉炟的《章草冊》(以下三插圖)。唐徐浩說,漢章帝始為章草名。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亦說:章草本漢章帝書也我國在1979年10月在敦煌縣馬圈灣出土了敦煌木牘1000多枚,紀年從宣帝本始到王莽建國地皇二年,共歷時92年。木牘有隸草行三種書體,是當時敦煌境內日常常用的主要書體。
東漢劉炟章草冊
這種木牘,字體為章草,結構寬綽,用筆宛轉自如,奔放流暢,有連綿之勢,開啟了後世狂草的意蘊和提示,是漢簡中圓融一類的章草書法。這種書法與居延漢簡中的草法暗合。
東漢劉炟章草冊
章草以及古樸典雅,育韻律金石味和書卷氣,為書家所喜愛。各朝各代均有章草大家近現代也不乏其人。即便是今天,對學習草書的人來說,多練習章草也是大有裨益的。
東漢劉炟章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