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民幣或將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我國才售出100萬桶原油!

2020-12-18 細解國內外近期事件

五月十二日,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34美元,或4.32%,至每桶29.63美元;美國原油期貨下跌0.60美元,或2.4%,至每桶24.14美元,因全球需求疲軟,但沙特等海灣產油國加大減產力度,限制了跌幅。

五月十一日,沙特能源部宣布,在 OPEC+計劃之外,又自願削減100萬桶石油供應,相當於全球供應的1%,以維持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並重新平衡石油市場的供需關係。由於低油價給國家預算造成了巨大的痛苦,而為遏制新冠病毒疫情而實施的封鎖導致全球需求仍然疲軟。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說,新一輪的減產將使該國6月份的石油產量比4月份減少大約480萬桶。在這個時候,日產量將達到749.2萬桶,是近20年來的最低點,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如果沙特不減產,美國當局就有可能從沙特撤走一部分國防力量。

美國當局上周力勸沙特減產,而幾個星期前,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生產商造成了巨大壓力,美國更是直接向美國當局投訴其經濟盟友沙特的非法競爭,沙特王室在這方面的統治主要依賴於美國實力的支持。

比如,人民幣原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6%,它在推出的第一年,表現就超過了以美元計價的布倫特原油,而在1988年推出的第一年,它就從佔主導地位的 WTI手中獲得了3.1%的市場份額,而人民幣原油期貨很快就成為世界原油交易所前三名。

據美國著名金融博客網站 Zerohedge報導,石油美元體系正在崩潰並被人民幣所取代,而新生的「石油人民幣」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

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歐洲多國為避免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採取了一些現實的措施,與此同時,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在上市兩年多後也表現強勁,據 BWC中文網記者了解,目前已有60家國際投資者開始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日均交易量增加約31%,其中國際投資者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6%,而去年已有45家國際經紀商開始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這些交易者來自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人民幣原油期貨也開始帶動歐美等國際市場夜盤的活躍,據俄衛星通訊記者上周援引 INE數據稱,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原油期貨的興趣急劇上升,在過去12個月內交易額幾乎翻了一番,與此同時,中國客戶在與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而且情況已有改觀。

根據彭博社7月19日的報導,中國已經從自己的油庫向國際市場出售了100萬桶石油,一些貿易公司已經通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購買了將近100桶石油,據悉,這涉及到出售儲備原油,這些原油將供應給將在中東或非洲購買原油的買家。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原油進口量增長9.9%,達到2.69億噸,海關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躍升至531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4%,高於5月創下的1130萬桶/日的歷史新高。

新冠狀病毒對世界需求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油價下跌,之後,中國煉油廠擴大了石油儲備能力,以利用這種低價的優勢,中國買家大量購買戰略石油儲備,不過,他們的購買量超過了實際需求,而且,由於油價下跌,中國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在第一季度翻了一番,路孚特數據顯示,中國已將戰略石油儲備提高到5.03億桶,2020年中國的儲備容量將突破90%。

兩周前,俄媒 RT分析說,就在全球對原油供應爭論不休之時,中國正在贏得海上石油競賽,而且國際影響也在迅速擴大,因為中國的石油巨頭願意有意投資其他國際公司甚至沒有考慮的地區,這一切都促使中國企業在海外開採和獲取原油,外界普遍認為,大部分原油實際上是戰略石油儲備。

更重要的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人民幣原油期貨也將逐步取代部分亞洲市場石油美元的市場份額,這一點在中國正在贏得海上石油競賽的背景下將更加明顯,事實上,作為最大的原油市場,人民幣結算的推行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重要因素,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維持人民幣的高價值,而且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而且,現在對於一些外國儲蓄者來說,也需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因為美元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投資者追求高收益貨幣資產的興趣,而最新的數據正反饋出這種趨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發布的數據,第一季度,美元在國際儲備中所佔的份額從1999年的73%降至目前的61.9%,而人民幣所佔的份額又上升到了2%,盛寶銀行在其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許多產油國現在都很樂意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於爭奪國際主要基準石油的定價權,而且還能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應用。

如今,一些國際原油交易員已經有了選擇新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據上期所2周前向 BWC中文網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目前人民幣原油累計交易量為6568.31萬手,比2019年增加了31%。

投資人方面,截至2019年底,開戶數突破10萬,其中海外客戶達56家,同比增長120%,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民幣原油期貨持倉規模不斷擴大,屢創新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

自然,這會導致美元需求下降,更長遠的意義還在於,美國金融網站 Zerohedge說,石油美元正在不斷地喪失市場份額,而各國又開始對美元失去信心(上次是在美元脫離黃金標準之後),他們需要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從而削弱了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石油美元交易系統——美債。對於這一點,《日經亞洲評論》在幾周前也指出,亞洲國家將原油等能源貿易轉為人民幣和日元的做法會更好。

相關焦點

  • 世界多國還在爭論油價之際,外媒:中國售出100萬桶儲備原油
    據彭博社7月19日報導稱,中國已從自己的儲油庫中向國際市場售出100萬桶石油,一些貿易公司已經通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經購買了達100桶石油,據悉,這裡涉及的是儲備原油的銷售,石油被提供給那些會在中東或非洲購買原油的買家。
  • 石油人民幣體系崛起,國際市場佔有率已超過6%,有望打破美元壟斷
    然而,在享受了石油美元體系所帶來的紅利時,美國卻濫用霸權阻礙石油貿易,這導致某些國家(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經濟大受打擊,同時貨幣也跟著貶值。而美國除了利用霸權幹涉他國石油貿易之外,還在利用霸權來促進美國石油出口,讓美國原油成為了優先選擇目標。對於美國的這種舉動,世界多國都深感痛惡,為此一些國家還提出了「去美元化」的計劃,準備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貿易。
  • 2019年我國原油進口每天超過1000萬桶
    油價暴跌,對我國經濟社會和石油行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當下媒體和輿論普遍關注的話題。依據我國國家統計局和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本文將簡要介紹2019年和2020年1-2月份我國原油進口等相關數據,以便對本輪油價暴跌對我國影響的判斷,有一個紮實的數據基礎。
  • 獲超4000萬桶訂單,美國擴大對華原油出口!沙特擬發行人民幣債券
    來源:金十數據此前美媒披露,為履行承諾,中國將在今年增購美國的原油。由於率先從疫情困境走出,中國在經濟上表現一枝獨秀,這促使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激增,美國也獲得了來自中國的巨量訂單。據最新消息,美國有4000萬桶原油正奔赴亞洲而來。
  • 中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伊朗把千萬桶原油存中國後,事情有進展
    ,但11月原油進口量仍遠低於今年1月份的2567萬桶/日。值得一提的是,亞洲11月進口明細表明,增加的大部分需求均來自中國能源買家的需求復甦,數據顯示,中國11月原油進口量或為1156萬桶/日左右,較10月的1006萬桶/日增加15%。比如,沙特再次成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最大供應國,中國買家11月進口沙特原油量約為213萬桶/日,高於10月的140萬桶/日。
  • 中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千萬桶伊朗原油存中國後,發現億噸級稀土...
    ,但11月原油進口量仍遠低於今年1月份的2567萬桶/日。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11月進口明細表明,增加的大部分需求均來自中國能源買家的需求復甦,數據顯示,中國11月原油進口量或為1156萬桶/日左右,較10月的1006萬桶/日增加15%。比如,沙特再次成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最大供應國,中國買家11月進口沙特原油量約為213萬桶/日,高於10月的140萬桶/日。
  • 伊朗將2000萬桶原油存中國,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曾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世界經濟;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這幾乎一語道破了美國經濟過去數十年間,取得現有地位的背後成因。例如,一旦美元通過其主導的SWIFT全球支付體系而限制某一個石油國的交易結算,其石油出口變現的模式可能就會失去流動性。以委內瑞拉為例,事情的一個進展是,據Zerohedge日前報導,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已從2015年之前的320萬桶/日減少至目前的70萬桶/日。在此期間,委國的經濟萎縮了60%,這是由於來自美元相關的金融限制。
  • 石油儲量翻倍!伊朗將2000萬桶原油存放中國,如今又有新發現!
    正如美國經濟對包括伊朗、委內瑞拉等多個石油國的金融制裁就非常明顯。據報導中國買家已經在10月將購買美國原油的數量削減至零後,伊朗為防止因美元限制而失去國外客戶,正將2000多萬桶原油提前儲存在中國大連的的保稅倉庫中,預計將在本月抵達。據消息,中國大陸也獲得購買36萬桶/日伊朗原油、持續180天的臨時豁免。
  • 自願減產100萬桶/天 沙特送上原油「大禮包」
    來源:北京商報在穩油價方面,或許沒人能比沙特更有魄力了:未來兩個月每天自願減產100萬桶,這一意外的舉動也被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直接形容為給市場的「新年禮物」。原油市場應聲大漲,消除了此前關於原油增產分歧帶來的陰霾,利好不言而喻。
  • 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將從2月起單方面日均減產100萬桶原油
    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將從2月起單方面日均減產100萬桶原油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1-01-08 09:02:07 沙烏地阿拉伯
  •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將2000萬桶原油存中國後,意外的事再發生
    以委內瑞拉為例,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Zerohedge1月21日報導,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已從歐巴馬在2015年對該國實施首次制裁之前的320萬桶/日減少至目前的70萬桶/日,委國的經濟萎縮了60%,這是由於來自美元相關的金融限制。而委內瑞拉也僅僅是深受美元限制石油國的一個縮影。
  • 大增逾100萬桶/日 利比亞原油產量還能增?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大增逾100萬桶/日,利比亞原油產量還能增?在歐洲疫情重燃、多國重新實行封鎖措施的背景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正試圖通過減產以推高油價。但飽受戰爭摧殘的利比亞在國內局勢穩定後,石油產量一路飆升,為原油市場復甦帶來進一步的供給衝擊。利比亞石油工業正快速復甦由於戰爭雙方暫時達成和平協議,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的原油日產量已從9月份幾乎停滯的狀態,飆升至近125萬桶。
  • 2000萬桶原油海上「漂浮流浪」油輪日租金一度暴漲600%
    不過路透社22日報導,美國原油研究院認為政府數據相對老舊,事實上截至上周末庫欣可用庫存容量只剩下約1600萬桶。伍德麥肯錫分析已將庫欣剩餘倉儲空間被裝滿的預期時間從5月中下旬提前到5月上半月,高盛甚至認為5月第一周剩餘倉儲空間就會裝滿。
  • 中國原油儲備翻倍,伊朗2000萬桶放在大連後,國內頁巖氣再傳喜訊
    因此,我國早在2018年初,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幾乎全球所有的產油國都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貿易合作。2020年6月26日,根據國外媒體的統計,我國在5月份僅從沙特進口的石油總量就達到了916.5萬噸,每天進口量超過了216萬桶。是2019年同期進口額的2倍,也是歷史以來最大的石油進口量。
  • 中國採購361萬噸美國原油,約每天88萬桶
    雖然在川普上任以來一直不斷加大對華打壓力度,但是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以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背景之下,自然少不了合作。近段時間,我國從美國採購大量原油。根據《聯合早報》本月28日發布消息,11月份中國從美國購買了361萬噸原油,換算下來大約是每天購買88萬桶原油,與同期相比增長1300%。至於在這個關鍵時間點,我國為何會突然間從美國進口這麼多的原油呢?我國大量從美國進口原油根據該媒體報導,我國現如今加大從美國進口原油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一個因為中美貿易協議的推動,我國企業正在加快購買美國原油。
  • 最新,美國2000萬桶原油海上航行!中國會在低價大量買入石油嗎?
    據美媒4月22日報導,大約有30艘巨型油輪裝載著2000萬桶原油,聚集在美國加州海岸處漂浮,數量相當於全球一天耗油量的20%。負責追蹤油輪運輸量的Kpler SAS公司指出,如此多原油漂浮在西海岸,這打破了歷史紀錄。更嚴重的是,美國的石油可能要沒地方放了。
  • 夏季限定利好:沙特原油需求恐增至近100萬桶/日
    這迫使政府除了使用本就用來發電的更加清潔的天然氣之外,還得補充使用原油或燃油。而今年的情況還有兩點不同。一方面,由於疫情,許多沙特人取消了出國遊,待在國內的人更多,沙特國內用電需求增加,石油消耗量恐將激增。
  • ...而沙特將獨自減產100萬桶/天。③ 年初油市開局良好,原油預計將...
    多重利好,布倫特原油突破55美元/桶,創2020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① 國際油價周五延續漲勢,布倫特原油突破每桶55美元,沙特計劃單邊減產,令投資者情緒樂觀,而市場的普遍上揚則 進一步推動樂觀情緒。②受到股市上漲的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55.40美元/桶,為2020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 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受新冠疫情影響,近期石油需求銳減,油價暴跌。而原油生產過剩,又導致貯存空間緊缺。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
  • 石油大國達成共識:每天將減產超900萬桶石油!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經過這快一個月的廝殺,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被打到20多美元一桶了,當然咱們中國老百姓也享受到實惠了,我們的石油價格也是過去幾年最低的。而今這幾大巨頭終於坐到一起了,他們前兩天達成了一個協議,說這樣吧!我們還是要減產,各個國家算一算加起來總共在未來要減產900萬到1000萬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