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34美元,或4.32%,至每桶29.63美元;美國原油期貨下跌0.60美元,或2.4%,至每桶24.14美元,因全球需求疲軟,但沙特等海灣產油國加大減產力度,限制了跌幅。
五月十一日,沙特能源部宣布,在 OPEC+計劃之外,又自願削減100萬桶石油供應,相當於全球供應的1%,以維持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並重新平衡石油市場的供需關係。由於低油價給國家預算造成了巨大的痛苦,而為遏制新冠病毒疫情而實施的封鎖導致全球需求仍然疲軟。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說,新一輪的減產將使該國6月份的石油產量比4月份減少大約480萬桶。在這個時候,日產量將達到749.2萬桶,是近20年來的最低點,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如果沙特不減產,美國當局就有可能從沙特撤走一部分國防力量。
美國當局上周力勸沙特減產,而幾個星期前,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生產商造成了巨大壓力,美國更是直接向美國當局投訴其經濟盟友沙特的非法競爭,沙特王室在這方面的統治主要依賴於美國實力的支持。
比如,人民幣原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6%,它在推出的第一年,表現就超過了以美元計價的布倫特原油,而在1988年推出的第一年,它就從佔主導地位的 WTI手中獲得了3.1%的市場份額,而人民幣原油期貨很快就成為世界原油交易所前三名。
據美國著名金融博客網站 Zerohedge報導,石油美元體系正在崩潰並被人民幣所取代,而新生的「石油人民幣」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
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歐洲多國為避免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採取了一些現實的措施,與此同時,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在上市兩年多後也表現強勁,據 BWC中文網記者了解,目前已有60家國際投資者開始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日均交易量增加約31%,其中國際投資者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6%,而去年已有45家國際經紀商開始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這些交易者來自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人民幣原油期貨也開始帶動歐美等國際市場夜盤的活躍,據俄衛星通訊記者上周援引 INE數據稱,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原油期貨的興趣急劇上升,在過去12個月內交易額幾乎翻了一番,與此同時,中國客戶在與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而且情況已有改觀。
根據彭博社7月19日的報導,中國已經從自己的油庫向國際市場出售了100萬桶石油,一些貿易公司已經通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購買了將近100桶石油,據悉,這涉及到出售儲備原油,這些原油將供應給將在中東或非洲購買原油的買家。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原油進口量增長9.9%,達到2.69億噸,海關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躍升至531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4%,高於5月創下的1130萬桶/日的歷史新高。
新冠狀病毒對世界需求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油價下跌,之後,中國煉油廠擴大了石油儲備能力,以利用這種低價的優勢,中國買家大量購買戰略石油儲備,不過,他們的購買量超過了實際需求,而且,由於油價下跌,中國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在第一季度翻了一番,路孚特數據顯示,中國已將戰略石油儲備提高到5.03億桶,2020年中國的儲備容量將突破90%。
兩周前,俄媒 RT分析說,就在全球對原油供應爭論不休之時,中國正在贏得海上石油競賽,而且國際影響也在迅速擴大,因為中國的石油巨頭願意有意投資其他國際公司甚至沒有考慮的地區,這一切都促使中國企業在海外開採和獲取原油,外界普遍認為,大部分原油實際上是戰略石油儲備。
更重要的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人民幣原油期貨也將逐步取代部分亞洲市場石油美元的市場份額,這一點在中國正在贏得海上石油競賽的背景下將更加明顯,事實上,作為最大的原油市場,人民幣結算的推行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重要因素,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維持人民幣的高價值,而且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而且,現在對於一些外國儲蓄者來說,也需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因為美元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投資者追求高收益貨幣資產的興趣,而最新的數據正反饋出這種趨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發布的數據,第一季度,美元在國際儲備中所佔的份額從1999年的73%降至目前的61.9%,而人民幣所佔的份額又上升到了2%,盛寶銀行在其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許多產油國現在都很樂意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於爭奪國際主要基準石油的定價權,而且還能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應用。
如今,一些國際原油交易員已經有了選擇新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據上期所2周前向 BWC中文網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目前人民幣原油累計交易量為6568.31萬手,比2019年增加了31%。
投資人方面,截至2019年底,開戶數突破10萬,其中海外客戶達56家,同比增長120%,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民幣原油期貨持倉規模不斷擴大,屢創新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
自然,這會導致美元需求下降,更長遠的意義還在於,美國金融網站 Zerohedge說,石油美元正在不斷地喪失市場份額,而各國又開始對美元失去信心(上次是在美元脫離黃金標準之後),他們需要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從而削弱了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石油美元交易系統——美債。對於這一點,《日經亞洲評論》在幾周前也指出,亞洲國家將原油等能源貿易轉為人民幣和日元的做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