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戾太子事件的前因後果

2020-12-17 騰訊網

戾太子事件也就是武帝時期著名的巫蠱之禍,戾太子是漢武帝的嫡長子,寵姬衛皇后的兒子。

巫蠱之禍

劉據是武帝在二十九歲時出生的,中青年得子,武帝甚是歡喜。為他建祠,請最好的老師,等等。

而隨著劉據年紀越來越大,更加懂事。劉據生性仁厚溫和謹慎,武帝文功武治,指點江山,慢慢的隨著其他妃子生下皇子,武帝便開始嫌棄劉據缺少才能,「不類己」。

衛皇后年老色衰,後宮中更多的新人出現比如李夫人,鉤戈夫人等等,衛夫人不得寵,經常和太子擔心這件事情。而武帝也覺察到他們的不安,於是武帝對衛青說:「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凌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徵伐,天下不安;為此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

而太子每次武帝出徵必勸諫,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簡單來說就是,武帝覺得太子的性格是一個守成之主,自己徵戰沙場,勞民傷財,需要太子這樣的仁厚之人來守家,對於太子的勸諫,武帝都笑著說:「我承擔徵戰的辛苦,打出太平盛世留給你,不好嗎?」

國無二主

武帝喜歡徵戰和出巡,每次都將京城的事情託付給太子,後宮託付給皇后,本來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間隙便出現在這樣的事情上面。

武帝法度嚴明,重用酷吏,遏制地主,世豪的發展。而太子寬厚,經常將武帝酷吏叛的案件平反,雖然獲得了百姓的認同,但是卻得罪了執法大臣。

群臣中寬厚長者都聚集在太子麾下,而嚴苛的官員則對太子多有不滿,後者黨羽眾多,因此說太子好話的少,壞話的多。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新老集團勢力的傾軋,當衛青在時,衛青作為大將軍,勢力強大,能夠很好的保護太子,沒有人敢亂動,但是衛青死後,那些不滿的大臣眼看太子沒有了外戚的依靠,便開始蠢蠢欲動,想設計陷害太子,動搖他的地位,江充便是那個最活躍的人。

武帝晚年,疑心病很重,經常擔心別人詛咒,那個時候後宮也是女巫往來眾多,他們聚集在京城,以旁門左道迷惑人,變換多端,無所不為。武帝重用江充,追查巫蠱案。

江充本也太子有間隙,擔心太子登基後對自己不利,於是趁機各處掘地找偶人,巫蠱案徹底爆發,而百姓間彼此誣告,官吏互相彈劾,因此受牽連的人有數萬之眾,而江充的目標就是太子。

而巫禍之亂暴發,最後的結果是,太子動用長樂宮的衛士抓捕江充,江充被太子問斬。

江充黨羽蘇文逃脫至甘泉宮,稟報武帝太子謀反,而武帝覺得是太子害怕才有這樣的舉動,於是派使者召見太子。使者沒有進長安城,直接回稟武帝:「太子已經造反,要斬臣,臣逃了回來。」

而這個時候作為太子和皇帝之間紐帶的丞相劉屈氂,只是聽說太子叛亂,起身便逃了,導致武帝直接大怒。

太子到北軍,想動用北軍,但是任安閉門不出,太子只能驅使長安百姓數萬人,到長樂宮西門,剛好碰到丞相軍隊,雙方大戰五日,死傷數萬,後來民間傳聞太子要造反,於是百姓都依附丞相。

後來太子敗亡,在司直田仁的掩護下逃離,武帝讓執金吾收繳了皇后印璽,衛皇后自殺,太子門客都被誅殺,與太子一起起兵的人滅族,被脅迫的軍士被流放。

而太子妃,史良娣,史皇孫劉進,史皇孫妻王翁須,也被誅殺。

戾太子逃亡到京城附近胡縣,藏在別人家中,那人靠賣鞋子來奉養太子,在派人聯絡故人時被發覺,官吏抓捕時自縊而亡。

戾太子事件是漢朝史上最嚴重的管理層發生的事故,他直接導致武帝培養的接班人敗亡,最後只能立8歲少主劉弗陵為太子。

而這件事情無不在無聲中向人們訴說,國無二主,也就是為何中華幾千年封建社會為何經常出現少帝而上一任皇帝為何不在有生之年直接輔助下任皇帝上位的原因之一。

漫漫歷史長河,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漢高帝劉邦之父劉太公,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未曾為帝王,而被尊為太上皇的人。太上皇還有唐朝的唐高祖李淵、宋朝的宋徽宗趙佶等。最後一位太上皇是清朝乾隆帝。

幾千年歷史太上皇何其少,而戾太子劉據在未登基便開始有行使皇帝權利的嫌疑,當他觸動武帝舊勢力集團的時候,太子之位便開始動搖了。雖然衛皇后時常提醒,但劉據沒有認識到問題所在,最後只能抱憾終身了。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劉據之死,但為何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在對匈奴政策上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逐匈奴於漠北,打通西域之路,由此有著名的絲綢之路。令人遺憾的是,漢武帝晚年喪子,成為漢武朝一大敗筆。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多病,胡巫們說此病系被宮中之人行巫蠱之術詛咒而致,因此漢武帝責令繡衣使者江充負責將下至宮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居所、辦公場所,刨地三尺全都要翻騰一遍,一定要尋找到蠱物。漢武帝的龍椅下都被挖了一遍,最後在太子劉據的東宮發現了桐質木人。
  • 「巫蠱之禍」後的天子之怒,是漢武帝的真情流露,還是欲蓋彌彰?
    今天給大家講一件出自《資治通鑑》的著名歷史事件「巫蠱之禍」。」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幾乎動搖了國本,因這起事件牽扯而死的人多達幾萬人。事件始末:漢武帝後期,宮中興起巫蠱之術,漢武帝對巫蠱之術心存疑懼,受漢武帝寵信的都尉江充就趁武帝生病之機,假稱武帝生病原因是因為巫蠱引起的,漢武帝就命江充去審查此事。江充之前得罪過太子,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指使人誣陷太子,聲稱從太子宮內搜到的木人最多。
  •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為何在晚年誅殺太子,背後原因令人唏噓不已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為何在晚年誅殺太子,背後原因令人唏噓不已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漢武帝的太子劉鋸是漢武帝的長子,也是他最喜愛的一個兒子,他對於這個兒子已經整整培養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雖然在一些政見方面,父子兩人有不同的見解
  • 漢武帝晚年思念太子,為何不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皇帝加以補償?
    論秦說漢(286)漢武帝晚年想念太子,為什麼不立他的孫子劉病為帝?漢武帝晚年想念亡子是很正常的事,人都是長肉的,世世代代都有情。為了自己修了一個思母宮,還在湖縣建了一個「回鄉望思臺」。但是想念並不代表漢武帝接受和寬恕背叛的太子,而下了「罪已詔」也不代表漢武帝內心真正的認錯。
  • 漢武帝的四位皇后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有四位皇后,第一位陳阿嬌,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阿嬌從小就被嬌生慣養,所以在瑜劉徹的相處中十分驕縱,兩個人之間有著非常多的矛盾。當年劉徹以「若得阿嬌為妻,以金屋貯之」,取得長公主好感,迎娶阿嬌為妻。這場政治聯姻,劉徹到底付退出了多少真心?誰也不知道。
  • 漢武帝晚年為什麼要殺鉤弋夫人?歷史真相很殘酷
    相傳漢武帝晚年,想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是擔心「太子年幼,母后亂國」,因此先殺了鉤弋夫人,然後才立劉弗陵為太子。但是班固在《漢書》上並沒有明確說,漢武帝殺了鉤弋夫人,只是說鉤弋夫人」有過見譴,以憂死「。
  • 漢武帝為何,最終選擇了幼子劉弗陵,成為太子?
    而年紀增長,一方面劉據生母衛子夫,年老色衰,逐漸失去寵愛,漢武帝轉而寵幸年輕的王夫人等人;另一方面漢武帝開始追求長生,寵信方士,搞得宮內烏煙瘴氣。隨著衛青、霍去病的相繼離世,太子劉據也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支點。受到漢武帝寵信的江充,與太子有隙,擔心漢武帝不久於人世,一旦劉據即位,後果不堪設想,便肆無忌憚地構陷了太子,行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劉據被迫起兵。
  • 漢武帝和衛子夫一往情深,為何會發生巫蠱之禍,讓一切化為悲劇?
    江充本來就是一個小人,過去他已經利用調查巫蠱的事件,陷害了無數人。這一次,有漢武帝的親自指派,他就更加肆無忌憚。他和太子劉據有矛盾,於是就專門把罪名往太子身上引。他在太子宮中挖出很多桐木小人,還有寫有詛咒的布帛,向漢武帝誣告太子。這讓太子十分恐懼,太子向師傅石德求計,石德勸他起兵自衛。太子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衛子夫稟告,發兵捉拿並處死了江充等人。
  • 漢武帝晚年為何要誅殺衛子夫和衛青家人,又為何逼死鉤弋夫人?
    但是漢武帝到了晚年,卻不顧任何感情,像瘋狂了一樣誅殺了衛子夫及其親屬,甚至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都被迫自殺。漢武帝到底為什麼這麼做呢? 《資治通鑑》中記載:「是時,方士及諸神巫多聚京師,率皆左道惑眾,變幻無所不為」,也就是說在漢武帝晚年,行巫蠱之事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風氣,這些人最開始是在民間招搖撞騙,後來就慢慢地深入到皇宮之中——「女巫往來宮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輒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訐,以為祝詛上,無道。」
  • 漢武帝為何要在晚年時誅殺衛子夫和衛青的家人?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人說漢武帝誅殺衛青與衛子夫一家是為了削弱衛家的勢力,另外為新太子剷除異己。其實並不是,這是因為以下幾點: 1.那個時候衛家的勢力已經不行了,衛青已經不是大將軍了,霍去病也已經病死,衛子夫也失寵,朝中已經沒有衛家掌握實權了。
  • 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如果沒發生,劉據當了皇帝,漢朝的下場?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發生的一樁冤案,主要就是把仇人的模樣刻成一個小人,用針扎其心口或者眼睛,然後埋在地下並且禱告神靈希望災禍降在仇人的身上,以達到加害他人的目的。 因為漢代迷信神靈,尤其是漢武帝晚年多病,疑心甚重,為祛病消災當時許多巫師方士都到宮廷去祭祀破災,漢武帝對此深信不疑,加上後宮爭寵,後宮的諸位妃子也時常邀請巫師前去施以蠱術,今天我害旁人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太子劉榮被廢。漢景帝立王夫人為皇后,膠東王劉徹為太子。而陳嬌嫁給了劉徹為太子妃,登基後陳嬌立為皇后。 因為陳嬌的母親對漢武帝登基有功,造就了陳皇后生性驕橫善妒的性格。 雖然陳皇后長時間享受獨寵尊榮,但並沒有給漢武帝劉徹生下一兒半女,時間一長,漢武帝對陳皇后的寵愛漸漸消退。
  •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是漢武帝的最愛,漢武帝為什麼要殺她?
    因為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的無比信任和寵愛,太子劉據大膽的展示自己的仁愛之風,卻也得罪了一大批小人:1、漢武帝喜歡用酷吏,太子劉據就經常為重判的案子平反,雖然很得民心,卻得罪了酷吏群體。2、漢武帝身邊的奸逆太監蘇文、常融、王弼等人,莫名其妙的總是針對太子劉據,常常在漢武帝面前說太子劉據的壞話,他們和太子的矛盾已經是明面上的了,令人疑惑的是不管是太子劉據還是漢武帝劉徹都沒有想過把這群小人斬殺了事,仿佛是刻意留著,等劉據登基後再由劉據處理掉他們。
  • 歷史上被冤枉最狠的人,漢武帝為他修思子宮、望思臺,輪臺罪己
    我認為,歷史上被冤枉最狠的人,當屬漢武帝的戾太子劉據,他被冤枉致死,死後天地震怒,百姓震怒,漢武帝震怒,還專門頒布了輪臺罪己詔。劉據的死,值得細品。有的大臣骨子裡就是鷹派,跟漢武帝一樣,喜歡徵戰和嚴刑峻法,可有的大臣卻有私心,為了迎合漢武帝而假裝鷹派。這些大臣,自然是不喜歡仁慈的太子劉據。他們就抓住劉據喜歡結交朋友的事,詆毀太子說他廣樹朋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漢武帝是個鷹派,他的身邊,自然是鷹派的大臣居多,所以,太子劉據明明寬厚仁慈,處事謹慎,嚴於律己,卻被詆毀的聲音掩蓋。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巫蠱之禍前,西漢朝廷一派和諧,太子賢良,雖然沒有武帝之姿,但是仿戰國信陵君魏無忌之心胸寬廣,愛才如命,廣納賢士。如此太子都受到漢武帝之認可,當年衛子夫還怕劉據執政風格與漢武帝截然不同而令漢武帝不滿,但漢武帝都笑著表示:「這天下未來是你的,那麼這些不好的事情讓我來做,你直接繼承我打造的好局面就好了」這可不是說反話,而是漢武帝的確是有心給兒子一個完整的江山。
  • 太子成為高危職業?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為什麼都喜歡廢太子?
    因母親失寵被廢的太子 首先,說一下漢武帝所確立的太子,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就是因為母親失寵,所以才會被廢。在漢武帝這裡,他廢除太子的行為與後宮女人的地位之爭有很大的關係。
  • 劉弗陵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為什麼漢武帝要立年幼的他為太子?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同時也是西漢時期的第八位皇帝。他是漢武帝和趙婕妤,也就是鉤弋夫人唯一的兒子。這是事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劉弗陵非漢武帝親生這種說法。據說漢武帝早年間在一次巡遊狩獵的過程中,正巧路過河間國。當時有佔卜相士告訴漢武帝,此地有奇女子。後來女子趙氏被漢武帝的手下找到,據說當時趙氏雙手緊握,不能伸展開來。漢武帝覺得奇怪就親自動手掰開了趙氏的手。結果輕而易舉就做到了。
  • 漢武帝:明明有三個年長的兒子,為什麼要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
    作為封建歷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劉徹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是劉徹的一生也是有汙點的,那就是因為「巫蠱之禍」害死了自己最愛的太子劉據。這一做法也讓劉徹在晚年痛不欲生,直到臨終前劉徹才確定了太子人選,那就是年僅8歲的劉弗陵。
  • 害死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的奸臣江充的結局如何?
    若是皇帝心思清明或許還能識別臣子的忠奸,可已是昏聵的皇帝往往都會落入奸臣的陷阱;晚年的漢武大帝就是如此。由於年輕的時候殺了太多的人,加之晚年的他又十分渴望長生想再創大漢輝煌;所以漢武帝陷入了爾虞我詐的宮廷。對於巫蠱之術充滿了恐懼,時常懷疑有人詛咒他不能讓他的壽命長久;以至於最後奸臣江充以此為契機掃除異己。
  • 衛太子劉據全家遭誅殺,為何漢武帝還相信劉病已是曾孫,為你揭秘
    之所以會牽涉到那麼多人,完全是因為漢武帝的昏庸、封建皇權的專制,以及漢武帝後期惡劣的官場習氣。當時可以稱得上是群魔亂舞,戾氣橫生。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相繼自殺,一些與太子劉據交惡的大臣,在漢武帝的縱容下,對劉據的後代進行大肆殺戮。劉據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相繼被殺,甚至除了劉病已的父親劉進(史皇孫)我們知道名字外,劉據的其他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搞不清楚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