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0日,安徽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進行掃碼登記。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銅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梁國良) 「亮碼銷售模式非常好,我們買的也放心安心!」12月10日上午,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市民張鑫在超市選購了一袋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柳,並饒有興趣地向記者展示現場掃碼查詢進口冷鏈食品的入關、加工、銷售等信息。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監管,12月9日,銅陵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冷鏈食品監管組及時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單獨存放,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並及時接入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方便消費者查詢。
嚴查「四證」,把好輸入關。通知指出,全市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和冷庫單位購進、運輸、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必須查驗、留存「冷鏈三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安徽冷鏈」溯源憑證。禁止銷售、採購和貯存沒有「冷鏈三證」和溯源憑證的進口冷鏈食品。
專區專櫃,單獨存放。在貯存方面,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餐飲服務、貯存等單位,在進口冷鏈食品入庫時必須單獨存放,不得與其他物品混放,不同批次不得混放,經營銷售環節必須專櫃擺放銷售,不得與其他食品混存混賣,做到進口冷鏈食品專區存儲,專櫃銷售。
實名登記,全程可追溯。通知強調,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貯存等各環節,必須嚴格建立進貨臺帳和批發銷售臺帳。鑑於當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特殊形勢要求,經營者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實名登記、全程可追溯,便於方便精準追蹤、快速採取防控措施,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閉環管理。此外,通知還明確凡是從市外購進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貨到24小時前如實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市場監管部門收到備案信息後,第一時間推送給疾控部門進行採樣和核酸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才能上市銷售和使用。
下一步,銅陵市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聚焦冷鏈食品,強化重點監管和日常監管,推動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超市、冷庫、餐飲企業全面使用追溯平臺,實現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全覆蓋、過程全鏈條、信息全鎖定,做到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追溯。同時,對不按要求落實追溯責任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經營主體,將依法依規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