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啟動 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掃碼登記

2020-12-13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12月10日,安徽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進行掃碼登記。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銅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梁國良) 「亮碼銷售模式非常好,我們買的也放心安心!」12月10日上午,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市民張鑫在超市選購了一袋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柳,並饒有興趣地向記者展示現場掃碼查詢進口冷鏈食品的入關、加工、銷售等信息。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監管,12月9日,銅陵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冷鏈食品監管組及時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單獨存放,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並及時接入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方便消費者查詢。

嚴查「四證」,把好輸入關。通知指出,全市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和冷庫單位購進、運輸、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必須查驗、留存「冷鏈三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安徽冷鏈」溯源憑證。禁止銷售、採購和貯存沒有「冷鏈三證」和溯源憑證的進口冷鏈食品。

專區專櫃,單獨存放。在貯存方面,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餐飲服務、貯存等單位,在進口冷鏈食品入庫時必須單獨存放,不得與其他物品混放,不同批次不得混放,經營銷售環節必須專櫃擺放銷售,不得與其他食品混存混賣,做到進口冷鏈食品專區存儲,專櫃銷售。

實名登記,全程可追溯。通知強調,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貯存等各環節,必須嚴格建立進貨臺帳和批發銷售臺帳。鑑於當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特殊形勢要求,經營者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實名登記、全程可追溯,便於方便精準追蹤、快速採取防控措施,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閉環管理。此外,通知還明確凡是從市外購進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貨到24小時前如實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市場監管部門收到備案信息後,第一時間推送給疾控部門進行採樣和核酸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才能上市銷售和使用。

下一步,銅陵市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聚焦冷鏈食品,強化重點監管和日常監管,推動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超市、冷庫、餐飲企業全面使用追溯平臺,實現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全覆蓋、過程全鏈條、信息全鎖定,做到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追溯。同時,對不按要求落實追溯責任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經營主體,將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相關焦點

  • 「陝冷鏈」 讓人、物皆可查!購買這類食品需掃碼登記
    購買這類食品需掃碼登記 2020-12-12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掃碼可溯源 雲南上線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
    新華社昆明11月30日電(記者林碧鋒)雲南省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雲智溯」11月30日正式上線,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群眾購買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安徽合肥: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實名登記
    新華社合肥12月9日電(記者張紫贇)記者日前從安徽省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鑑於當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特殊形勢,該市要求銷售者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時,對消費者實行實名登記購買制度,確保全程可追溯。根據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貯存等各環節,必須嚴格建立進貨臺帳和批發銷售臺帳;嚴格檢查追溯憑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等「四證」是否齊全,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
  • 市民購買進口冷鏈食品要認準「豫冷鏈」身份證
    新鄉網訊(記者崔敬)1月10日,記者了解到,為推動各縣(市)、區進一步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措施,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情況,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對我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進行了現場調研。
  • 合肥多地排查冷鏈食品 多數進口冷凍食品已經下架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冷鏈食品經營者的進貨索證索票及進銷臺帳登記情況,了解經營戶冷鏈食品進貨和銷售渠道,如果發現沒有檢驗檢疫證明的貨物,將進行封存,由疾控中心進行檢測。自11月份以來,周谷堆市場保持常態化檢測,每周檢測一次,每次60戶左右。兩個月完成整個冷鏈食品市場的全覆蓋。
  • 今起,北京進口冷鏈食品可掃碼追溯!
    從今天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北京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此前報導:進口冷鏈食品打哪兒來?下月起,北京市民可掃碼追溯)想知道進口冷鏈食品的產地是哪裡、是否有核酸證明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在「北京冷鏈」平臺上查詢到。今天上午,記者前往本市部分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超市進行實地探訪,發現不少進口冷鏈食品已附上了追溯二維碼。「三文魚現在能吃嗎?安全嗎?」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 合肥下發緊急通知 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排查和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入庫時必須單獨存放,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
  • 今天起,雲南人購買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
    水產品的追溯管理雲南人購買冷鏈食品請認準「雲智溯」電子追溯碼「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更安全、更放心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11月30日,雲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推廣應用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
  •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近期,「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需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進口冷凍肉類和水產品的相關數據,落實二維碼追溯管理,使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更加放心。
  • 熱點丨昨日起 北京冷鏈食品可「碼上」追溯!
    「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從昨天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想知道進口冷鏈食品的產地是哪裡、是否有核酸證明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在「北京冷鏈」平臺上查詢到。 自此,本市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
  • 浙江率先上線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公眾掃碼可查全程流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6月24日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浙江已率先上線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消費者購買進口和省外的冷鏈食品時,可掃碼獲知輸出地、批號、檢驗檢疫等產品信息。「浙冷鏈」以進口食品經營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進入浙江供應鏈首站,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產品最小包裝從首站到消費環節的閉環追溯管理,分三大節點:首站「進賦碼、出掃碼」,下遊經營者「進出掃碼」,公眾「掃碼查詢」。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一文讀懂
    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哈爾濱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 合肥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有市民戴一次性手套採購
    12月8日,記者獲悉,日前,合肥市市場監管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排查和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入庫時必須單獨存放,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
  • 「健康碼」與食品追溯平臺"綁定"見聞
    「您好,麻煩您再出示一次健康碼。」  「進門時,我已出示過,為何需要再次出示?」  「由於您購買了進口冷鏈商品,我們需要掃碼留存。」  這是發生在和平區南京路某購物中心進口超市結帳處的一幕。如今,不僅進入場所時需要出示健康碼,在某些情境中,走出場所時也同樣需要出示健康碼。
  • 「碼」上安全!松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溯源監管
    自「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啟用以來  松陽積極推進「冷鏈溯源碼」應用  實現冷鏈食品從「人防為主」向「人物並防」  從「末端監管」向「食品溯源」轉變  開展全方位閉環監管  在縣城東菜場,縣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與流通監管科工作人員正在對店內冷鏈食品進行專項檢查。
  • 北京石景山:檢查進口冷鏈食品
    按照北京市嚴格防範輸入型疫情風險的總體要求,近日,北京市面向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全面推廣「北京冷鏈」APP,實現全量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11月10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到轄區物美西黃村二店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管理情況。執法人員現場查驗了進口冷鏈食品的分區存放情況和溯源信息附碼情況,打開「北京冷鏈」APP,通過掃碼查驗了各個品類進口冷鏈食品的溯源信息錄入情況。
  • 戴春益局長督辦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問題
    在安慶安南食品有限公司、安慶市良絲益友食品有限公司、嶽西縣中燕食品廠和安徽廚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進口冷鏈食品生產企業,戴春益局長一行深入原料和成品倉庫、生產車間,查看原料肉製品和成品是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貯存
  • 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武漢發出,掃一掃就能看核酸檢測...
    貼上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的泰國活凍黑虎蝦。  這也意味著,武漢市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實施全覆蓋檢測、全環節消毒、全鏈條管控。從12月10日起,武漢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讓全鏈條管控措施落實更具體,監管更精準更智能,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消費者消費安全。
  • 三門進口冷鏈食品有「身份證」了!~~
    冷鏈安全問題受到市民關注。在我縣,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凍食品之前,可以通過該食品上的「浙冷鏈」溯源碼,來查看食物的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進而確定是否可以放心購買。與該餐飲店一樣,目前我縣123家經營戶的「浙冷鏈」系統帳號均已激活,實際有過進口冷鏈食品經營的68家,累計賦碼1000多個,累計掃碼產品3870多個,重點產品實現賦碼100%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