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2020-12-22 新京報

湖北、江蘇、浙江等地接連出現涉疫牛肉流入市場,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提出挑戰。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採訪每日優鮮、巴奴火鍋、沃爾瑪超市等相關企業,目前各企業對冷鏈食品嚴格執行日常防控,響應北京相關部門要求已接入「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北京冷鏈」)。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掃一掃」可了解進口冷鏈食品全部信息

12月12日,新京報記者在巴奴火鍋北京冷鏈倉庫探訪時看到,現場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均貼上了一張黃色「北京冷鏈」二維碼標識,標籤上還印著「冷凍去骨牛大米龍」商品稱號。記者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頁面顯示該產品產自澳大利亞,由上海新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入境口岸為上海外高橋。在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上還顯示出入境日期,以及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的照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12月13日,在每日優鮮平臺上,每一款進口冷鏈肉類和水產品均公示了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隨機點開一個生凍黑虎鳳尾蝦仁(200g)銷售頁面,在滾動照片圖左下角有「安心通道-商品食安信息」的綠色標誌,點進去後就會出現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

用手機掃過追溯碼後,出現該產品的商品名稱、生存日期、批次號、上遊採購企業等基礎信息。上述生凍黑虎鳳尾蝦仁的信息顯示在2020年8月3日從寧波北侖港港區入境,同時附有檢疫照片和核酸檢測報告。

圖/每日優鮮APP截圖

在北京沃爾瑪超市建國路店,顧客則可以用手機現場掃描貨架上的追溯二維碼,了解到對應的商品追溯信息。

接入「北京冷鏈」平臺

「我們使用的進口冷鏈產品均接入了『北京冷鏈』,雖然前方顧客見到的已是菜品,但我們後方的工作一點都不馬虎。」巴奴火鍋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在今年10月就啟動了該項目。而國內其他城市的巴奴火鍋也一直根據當地的規定嚴格執行相關食品安全管控。

此外,巴奴火鍋也已於今年11月下發各門店通知,要求各門店嚴格按照當地冷鏈追溯系統進行報備申請、產品核酸檢測、產品出入庫管理等,並在系統中將每件產品生成二維碼標識。

「針對公司經營的所有進口冷鏈食品,每日優鮮嚴格審查每批次商品的核酸檢測報告,不但產品需要核酸檢測,外包裝同樣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北京冷鏈」啟動後,公司迅速接入系統,後續還將推動雙方系統對接,實現更多品類商品的系統追溯。

沃爾瑪、本來生活、叮咚買菜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都表示,進口冷鏈商品已接入「北京冷鏈」。北京沃爾瑪所有門店的進口冷鏈商品均已接入,本來生活所有進口冷鏈商品均已落實「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相關政策。此外,本來生活在配送中使用無病毒一次性物流箱,商品打包後全程冷鏈密封配送。

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其接入「北京冷鏈」平臺的涉及肉類30款、水產品12款,後續公司自建的追溯系統將會更加優化、細化。

專家建議追溯平臺功能擴大化

今年10月底,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告,推廣應用「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按照要求,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11月1日起應使用「北京冷鏈」小程序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對已自建追溯系統的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可採取批量導入或系統接口等方式上傳數據。截至目前,「北京冷鏈」日流通量達2000噸,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新京報記者同時了解到,除北京以外,上海、廣東、陝西、湖北、福建、浙江、四川、河北、安徽、雲南、重慶等地均已上線冷鏈追溯平臺。此外,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也於近日上線,有9個省(市)接入平臺試運行,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

「冷鏈追溯平臺的建立,可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產品做到『一鍵可查,迅速定位』,可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北京財貿管理幹部學院研究員、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表示,冷鏈追溯平臺的建設是針對疫情防控的,建議可將常規化的食品也納入其中,「例如增加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編輯 王琳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江蘇冷鏈溯源系統即將啟用:消費者可通過支付寶、微信小程序掃碼查詢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為了貫徹落實好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的決策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江蘇省自 2020 年 12 月 30 日起將啟用 「江蘇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下簡稱 「江蘇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禽類
  • 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啟動 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掃碼登記
    摘要:12月10日,安徽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進行掃碼登記。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銅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梁國良) 「亮碼銷售模式非常好,我們買的也放心安心!」12月10日上午,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啟動,市民張鑫在超市選購了一袋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柳,並饒有興趣地向記者展示現場掃碼查詢進口冷鏈食品的入關、加工、銷售等信息。
  • 八鮮過海實地走訪,冷鏈生鮮追溯碼成北京超市防控「標配」!
    選擇「消費者」溯源查詢按鈕,對著冰柜上的二維碼一掃,便可查詢進口冷鏈食品的詳細信息。除了商品名稱、編碼、規格、批次號等信息外小程序內還特別附上了檢驗檢疫證明圖片及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報告單。 那麼北京市內的各大商超是否有所行動?落實得怎麼樣?消費者對此反應又是如何?為此八鮮過海的小編走訪了北京多家商超探尋「北京冷鏈」使用情況。
  • 冷鏈溯源建設該如何藉助物聯網分好「冷鏈」這塊大蛋糕?
    冷鏈溯源成為當下熱詞,越來越多的案例警示,進口食品的冷鏈物流要格外注意,加強冷鏈溯源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冷鏈溯源建設,物品信息和品質溯源是關鍵說到冷鏈溯源,我們可以這麼去理解。物品信息溯源的核心其實就是實現"一物一碼",即每一件物品上,都貼上一個物理標籤,作為物品的"身份證"。就好比能夠記錄個人地域流動情況和當地疫情狀態的健康碼一般。"一物一碼"的溯源深度和廣度取決於粘貼物品範圍的顆粒度,但顆粒度越飽滿的同時,成本也會相應地增加。二維碼標籤因為成本更加低廉受到行業的偏愛。
  •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門小融走進我區的一家超市看到,在存放冷藏肉類的冰柜上,放置著一塊「進口冷凍食品」公示牌,每個商品價籤上都貼著對應的二維碼,市民可以通過掃碼知道食品的批次、產地、核酸檢測等追溯信息。
  • 「碼」上安全!松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溯源監管
    自「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啟用以來  松陽積極推進「冷鏈溯源碼」應用  實現冷鏈食品從「人防為主」向「人物並防」  從「末端監管」向「食品溯源」轉變  開展全方位閉環監管  在縣城東菜場,縣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與流通監管科工作人員正在對店內冷鏈食品進行專項檢查。
  • 今起,北京進口冷鏈食品可掃碼追溯!
    從今天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北京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此前報導:進口冷鏈食品打哪兒來?下月起,北京市民可掃碼追溯)想知道進口冷鏈食品的產地是哪裡、是否有核酸證明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在「北京冷鏈」平臺上查詢到。今天上午,記者前往本市部分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超市進行實地探訪,發現不少進口冷鏈食品已附上了追溯二維碼。「三文魚現在能吃嗎?安全嗎?」
  • 浙江率先上線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公眾掃碼可查全程流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6月24日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浙江已率先上線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消費者購買進口和省外的冷鏈食品時,可掃碼獲知輸出地、批號、檢驗檢疫等產品信息。「浙冷鏈」以進口食品經營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進入浙江供應鏈首站,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產品最小包裝從首站到消費環節的閉環追溯管理,分三大節點:首站「進賦碼、出掃碼」,下遊經營者「進出掃碼」,公眾「掃碼查詢」。
  • 掃碼可溯源 雲南上線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
    新華社昆明11月30日電(記者林碧鋒)雲南省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雲智溯」11月30日正式上線,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群眾購買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全過程溯源、全鏈條閉環管理 重慶這樣阻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8時30分訊(記者 李嫋 邱小雅)當前,重慶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如何?在今(8)日舉行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79場新聞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光回答了記者提問。
  • 三門進口冷鏈食品有「身份證」了!~~
    近日,記者在城區「七欣天」餐飲店內看到,冷凍生鮮櫃邊放置著一本「進口冷凍食品」管理手冊,手冊中張貼著幾張「浙冷鏈」溯源碼,分別對應了不同的商品。市民只要打開支付寶掃描這個二維碼,就能看到這些商品的產品名稱、入境日期、檢疫證明、輸出國家等「身份信息」。
  • 今天起,雲南人購買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
    「雲智溯」實行「首站賦碼」管理—— 從省外採購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並運入的我省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作為首站,在「雲智溯」中上傳相關產品品種、規格、批次、產地、檢驗檢疫、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等追溯數據,並使用「雲智溯」按批次為相關產品進行電子追溯碼賦碼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有些信息「名不副實」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這些問題正在核查整改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
  • ...冷凍海鮮配上「防疫身份證」,你家附近的超市能「掃」了嗎?
    11月23日,家住長沙北辰三角洲的葉女士在逛超市時發現,超市生鮮區售賣的冰鮮及冰凍類水產均掛上了溯源二維碼,拿起手機掃一掃便可獲悉該商品的檢測信息、生產日期等。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家超市看到,進口冷凍生鮮檢疫證明和溯源二維碼正成「標配」。
  • 熱點丨昨日起 北京冷鏈食品可「碼上」追溯!
    「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從昨天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想知道進口冷鏈食品的產地是哪裡、是否有核酸證明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在「北京冷鏈」平臺上查詢到。 自此,本市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
  • 合肥多地排查冷鏈食品 多數進口冷凍食品已經下架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包括安徽在內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合肥多地進行冷凍冷藏食品風險隱患大排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經過近期摸排,合肥大多數商超的進口冷凍肉和水產品基本都已下架。
  • 北京石景山:檢查進口冷鏈食品
    按照北京市嚴格防範輸入型疫情風險的總體要求,近日,北京市面向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全面推廣「北京冷鏈」APP,實現全量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11月10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到轄區物美西黃村二店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管理情況。執法人員現場查驗了進口冷鏈食品的分區存放情況和溯源信息附碼情況,打開「北京冷鏈」APP,通過掃碼查驗了各個品類進口冷鏈食品的溯源信息錄入情況。
  • 杭州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情況如何?記者探訪各大超市
    12月2日,玉環市疾控中心在城關中心菜市場豬肉攤位採集的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日常監測樣本中,發現一份巴西進口的冷凍豬後腿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天(12月4日)上午,小時新聞記者探訪了杭州幾家超市,看看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情況。中午11點12分地點:嘉裡中心地下一樓ole超市這家超市裡,肉類以澳洲進口牛肉為主打,也有部分紐西蘭牛肉。
  • 贛州市市場監管局召開五區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題會議
    會議聽取了五區市場監管局關於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姜建昌強調,目前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形勢,務必要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強化責任落實,增強風險防控意識,確保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姜建昌要求,要採取最嚴的措施,做到「六個要」,將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