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玉環市疾控中心在城關中心菜市場豬肉攤位採集的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日常監測樣本中,發現一份巴西進口的冷凍豬後腿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根據省疫情防控辦的消息,目前已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55人,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已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採集城關中心菜市場外環境及重點食品樣本30份,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對城關中心菜市場進行全面清洗消毒,對陽性樣本所在攤位及周邊環境進行終末消毒、封鎖,對儲存過該批次貨物的場所進行終末消毒。
今天(12月4日)上午,小時新聞記者探訪了杭州幾家超市,看看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情況。
中午11點12分
地點:嘉裡中心地下一樓ole超市
這家超市裡,肉類以澳洲進口牛肉為主打,也有部分紐西蘭牛肉。冷藏冷凍肉類總共有四個冰櫃、一排立式冰櫃,以及兩個單獨的展示區。
這些冷櫃裡,有四個冰櫃貼上了四張浙冷鏈碼,分別記錄了澳洲和牛帶骨眼肉M5、澳洲和牛眼肉蓋、澳洲去骨牛小排M3-5和澳洲谷飼270天牛上腦的生產運輸。
記者掃碼後看到,四種牛肉都是2019年生產、2020年7月到達超市。冷櫃裡的牛肉,則是2020年12月包裝的。
掃碼後所見——
程先生的購物車裡裝滿了進口牛肉,他說這都是工作需要:「我們做餐飲的。」
他說:「沒有聽說過浙冷鏈,現在才知道。」
上午10點40分
地點:西湖文化廣場世紀聯華鯨選
記者來到西湖文化廣場世紀聯華鯨選。生鮮區人不多,偶有顧客在鮮肉區駐足。
記者在冷凍區和海鮮區轉了一圈,發現冷凍櫃的魚類、鮮肉區的肉類產地大多來自浙江本地,也有小部分來自外地,但無一例外都是國產。
「鯨壽司」櫃檯的一些三文魚之類的海魚來自進口。這些進口的產品佔所有「鯨壽司」產品比重大概不到五分之一。
「鯨壽司」的工作人員說,這些進口產品有的是冰凍,有的冰鮮,運輸的過程中都是有經過檢測的:「進口產品都有冷鏈碼,用支付寶掃一掃就能看了。」
「其實疫情期開始,這些進口的產品都賣的不太好。而且從上次上海又有確診開始我們就減少進口產品進貨了。以前鮮肉區還有賣進口牛肉的,現在不知道有沒有了。」
記者在生鮮區等了大半個小時,才看見一位顧客戴著口罩在「鯨壽司」前停留了一會兒,沒有用手拿,馬上離開了。「我只是看一看價格,因為家裡已經買了一樣的食材了。」
這位先生稱,自己平時也會購買進口食材。「其實看到材料,第一反應就是怎麼烹飪,怎麼吃。」
隨後,記者嘗試掃冷鏈碼,得到的結果如下——
除了海產品,還有一個「南方大陸」進口牛肉專櫃。最顯眼的地方立著一張核酸檢測報告,部分產品上貼著冷鏈碼。
「換包了以後就會貼冷鏈碼,你掃一下碼就知道他的檢測報告和運輸流程了。」工作人員說。
(原標題:《直播杭州︱杭州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情況如何?小時新聞記者正在各大超市探訪》。編輯 金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