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近日,在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月6日,記者在南京隨機走訪了幾家售賣肉類的場所發現,進口肉的外包裝上均標有原產地,大部分商戶能及時提供進出口報告和檢測證明。
盒馬鮮生南京華採天地店是建鄴區一個綜合性的超市。在售賣肉類的櫃檯,大部分以國產肉類為主。在國產肉的外包裝上,均貼有生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的標誌。
在盒馬鮮生櫃檯售賣的進口冷鏈食品中,其中一款牛肉上標註的原產地是澳大利亞。當記者向工作人員提出想要看進口的檢測報告和核酸證明時,工作人員從工作檯裡拿出一盒文件,在裡面翻找對應產品的報告。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報告都是和產品同步過來的,放在櫃檯供查看的是複印件,原件在大倉庫裡。」
在店內的海鮮產品區,記者看到來自挪威的三文魚被切好分裝在盒子中。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檢測報告時,工作人員立馬從櫃檯拿出文件供查閱。「現在大家對進口海鮮關注度挺高,我們都把報告放在櫃檯,顧客想看隨時都能看。」工作人員說。
位於新安江街的華潤蘇果購物中心是建鄴區一家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冰櫃內銷售的冷凍肉以國產調理肉類為主,進口原切肉類僅有一款來自紐西蘭的牛肉。記者拿著這款進口肉前往服務中心,向工作人員諮詢是否有檢測報告時。他表示有檢測報告,但是負責同事正在開會,暫時無法提供。截至記者離開,也未能看到相關產品的檢測報告。
菜市場的情況又如何?離華潤蘇果購物中心幾百米處,有一家都市菜園,此時正值下午兩點,菜市場人並不多。一位經營牛羊肉的攤主告訴記者,她只賣本地的新鮮肉,不賣進口凍貨,每天賣完就收攤回家。「顧客都喜歡新鮮的肉,進口凍肉品相不好,放一會就一灘水。」
記者隨後又來到了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在冷凍肉產品銷售區,冰櫃裡擺著不同產地、不同部位的牛羊肉,進口冷凍肉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家。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家商戶是否有檢測報告時,他從櫃檯裡拿出了進出口證明和核酸檢測報告。「我這些產品都要經歷好幾道檢測,入境的時候要檢測,在大連港要檢測,來南京還得檢測。」
延伸閱讀>>>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1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重點口岸城市要落實好集中消毒、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等首站防控措施。
要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字當頭,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
加大對來源不明、相關票據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查處打擊力度,指導生產經營者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最大限度阻擊疫情風險的傳播。
交匯點記者 唐澄 焦賢穎 楊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