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08:57 |樂清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夢夢 通訊員 陳旭拉 黃瓊娜
近期,國內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如何防範新冠病毒趁「冷」而入,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樂清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嚴格執行證明查驗制度,確保冷凍生鮮等食品的安全。
12月8日上午,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跟隨樂清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走訪了樂清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蒲岐海德力冷鏈庫,針對冷鏈食品的核酸採樣、倉儲、運輸等環節進行實地採訪。
冷凍品入庫要過「四關」
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檢查健康碼……9時30分許,在入口處經過一系列的嚴格檢查後,記者一行人進入樂清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只有少量從江蘇、河南批發過來的進口雞、牛、羊肉冷凍生鮮庫存,但目前這些冷凍生鮮已不對外銷售,都存放在冷凍室內。」配合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做好咽拭子採樣工作後,冷凍食品批發商行的老闆娘袁圓戴上一次性手套,動作熟練地從冷凍室內搬出一箱進口冷凍全雞腿。
穿戴嚴密防護裝備的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拿著採樣工具,先對這箱冷凍全雞腿的外包裝進行採樣,後又陸續進行內包裝的表層和內層,以及冷凍生鮮全雞腿的表層進行採樣,前後共是四道工序。若冷凍食品批發商行還有出售零售冷凍生鮮食品給客戶的,還需要進行刀具和案板的採樣。
待這些採樣工作完畢後,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又對冷凍室的門把手、貨櫃架進行採樣。「從人到物,每一個環節嚴密把關,抽到的批次做到應檢盡檢。」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黃金永說。
「從上周開始到現在,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做咽拭子採樣,最近抽查的頻率很高。」王亞輝是市場內另一家冷凍食品批發商行的員工,他覺得這樣嚴格的檢查,無論對從業人員還是上門採購的市民來說都是很好的安全保障,買賣雙方放心交易。
離開市場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還向商戶發放防疫宣傳單,宣傳防疫知識。連日來,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在全市各菜市場、超市、冷凍生鮮批發市場等多地進行嚴格的採樣監測工作,嚴把源頭關。
11時許,一行人又來到蒲岐海德力冷鏈庫。樂清的進口生鮮冷鏈產品第一站先到寧波海關處,第二站便是運輸到蒲岐海德力冷鏈庫,再由此地發往樂清全市各個銷售點。
打開冷庫的大門,氣溫驟然降低,碩大的庫房此刻溫度為零下30度,十餘個十幾米高的貨架上整齊擺放著禽畜肉、速凍食品、冷凍果蔬。在蒲岐海德力冷鏈庫門前,負責人張巖桂告訴記者,由於受疫情影響,幾個月前公司主動將所有剩餘的進口生鮮冷凍食品全部清空,並對該倉庫進行嚴格消殺,用來存放國產生鮮冷凍食品。目前庫存的200多噸貨物都是國產的雞肉、鴨肉、青豆、玉米等,主要來自山東、遼寧等地。
張巖桂說,為做好疫情防控,蒲岐海德力冷鏈庫對所有的入庫產品都要事先經過審批、報檢、落地檢、入庫檢四道「關口」,從上至下,嚴格把控,做到流通環節全程可追溯。並嚴格要求所有人員、車輛做好消毒工作,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戴口罩、測體溫、酒精擦手等清潔消毒措施,每天進出庫的冷凍食品都要做好詳細的信息登記。
「浙冷鏈」追溯「前世今生」
當天,記者一行在樂清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採訪時,巧遇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正上門抽檢商戶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毒實施單位出具的消毒證明,以及「冷鏈食品溯源碼」的附碼情況。
今年6月份,浙江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簡稱「浙冷鏈」)在全國率先上線。該系統以進口食品經營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進入浙江供應鏈首站,利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對進口冷凍食品銷售進行全流程線上監管,實現了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電子化監管。
在現場,記者用支付寶掃碼「浙冷鏈」後,就出現對應生鮮產品的原產地、檢驗檢疫編號、生產時間、進口批號、保質期、經銷商進貨日期等信息。樂清市城東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林愛丹介紹,「浙冷鏈」系統是實現冷鏈食品全鏈條追溯管理的重要抓手。進口冷凍食品都有這種冷鏈碼,食品到達任何一站,入庫時要掃入庫碼,出庫時掃出庫碼,所以食品的每一站信息都能在這個「碼」上體現。
為加強監管力度,全程掌握產品流向,目前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對全市未按規定賦碼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根據有關要求,進入樂清市的所有進口冷凍冷藏水產、畜禽肉等產品,必須持有「三證一碼」,否則一律不得在樂清市貯運、銷售、使用、生產加工。如發現來源可疑、貨證不符、證照不全等情況一律予以查封、扣押;對冷鏈食品經營單位未及時附碼掃碼的,尤其是銷售終端經營者拆零銷售未在「浙冷鏈」系統進行「拆包」附碼的,一律責令限期整改。
非接觸選購冷鏈食品
在此,樂清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倡導廣大市民近期少購少食用或不購不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同時,要增強個人防護意識,如需選購冷凍食品,應該到正規超市或市場,並佩戴口罩。挑選食品時,要戴上手套,或者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食品外包裝。
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時,需要關注海關的食品檢疫信息。對於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購物後,要做好食品外包裝消毒,並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要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烹飪過程中,要注意將生熟食材分開放置,並徹底煮熟煮透。在56℃的條件下,需要30分鐘才能殺滅新冠病毒,而安全的食物加熱溫度為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應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同時一定要做好餐具和臺面的清潔,食品加工處理時所用的案板、刀具、灶具、餐具等用具,要注意生熟分開,不宜混用、混放,用後要徹底清洗消毒,並保持相關環境清潔通風。
嚴格落實「戴口罩、手衛生、一米線」等個人防護措施。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16075618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