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2020-12-2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市場上絕大多數商戶已恢復正常經營 新時報記者曹茜 攝

&nbsp&nbsp&nbsp&nbsp卸貨、裝車、砍價、挑選……3月17日上午10點,當記者來到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時,這裡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這個有著1600多家商戶的綜合市場,每天向濟南市民供應近2000噸蔬果糧油。城市裡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莫過於農貿市場。他們的戰疫經歷又何嘗不是這個城市戰疫的縮影。如今,這裡的商戶絕大多數已經恢復正常經營,熟悉的生活也正在回歸。

&nbsp&nbsp&nbsp&nbsp水果店生意恢復八成運輸通行證解決了大難題

&nbsp&nbsp&nbsp&nbsp17日上午10點多,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陳清林的一車水果剛剛到貨,砂糖橘、楊桃、櫻桃、哈密瓜……幾個小夥子正把一箱箱新鮮水果從貨車上搬到陳清林的小店裡。

&nbsp&nbsp&nbsp&nbsp陳清林是福建人,在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經營這家水果店已經有10多年了。今年春節前,他只回老家待了一天就回到了濟南,大年初二就繼續營業了。現在想想,他著實有些慶幸,如果不是提前回來,他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復工。

&nbsp&nbsp&nbsp&nbsp疫情緊張的時候,陳清林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一方面走親訪友的少了,買水果的也少了;另一方面,因為交通管制,從外地進貨的水果進不來。」陳清林說。

&nbsp&nbsp&nbsp&nbsp運輸受阻的不止陳清林一家,得知商戶們的需求後,歷城區市場監管局、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經過多方協調,分5批為商戶辦理了900多個通行證,解決了運輸難題。

&nbsp&nbsp&nbsp&nbsp「最近生意好了很多。」陳清林給濟南不少超市供貨,銷售數據很能說明問題,「一車大概能拉七八噸水果,現在我們一天能賣一車多,銷售額可以到往常的八成。」從買完就走到精挑細選蔬菜攤一天能賣3000斤

&nbsp&nbsp&nbsp&nbsp史志成在市場上有一個蔬菜攤,與陳清林不同,他做的是零售生意。今年大年初四,他就從泰安老家回來了。「我還有一個弟弟,在濟南經營一家餐飲店,年前採購了上萬元的食材,準備春節期間使用,沒想到因為疫情無法營業,我也只好提前開張,幫他把食材賣出去,儘量挽回一些損失。」史志成說。

&nbsp&nbsp&nbsp&nbsp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蔬菜一直是「剛需」。不過市民購買方式的轉變,他一直看在眼裡。「春節期間,市民來買菜,都是一個人買一大堆,買了就趕快走,匆匆忙忙的。」史志成說,「最近能看出來,有些市民開始挑選了,不那麼匆忙了。」目前,史志成每天能賣出大約3000斤蔬菜。

&nbsp&nbsp&nbsp&nbsp「農貿市場向市民供應蔬菜、水果、糧油,不能停業,所以我們在大年初二就開始組織商戶恢復營業了。到大年初五,80%的商戶就已經都回來了。」濟南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郝鵬介紹,七裡堡市場有1600多戶,目前已經基本全部復工。疫情期間,市場6個大門關閉了3個,開放的3個當中,一個是進貨的專用入口,兩個是市民的入口,除了商戶和市民每天測溫登記,市場內每天上下午都要做一次消殺,保證安全。

&nbsp&nbsp&nbsp&nbsp消除客人的擔憂茶葉店專門為客人定製茶杯

&nbsp&nbsp&nbsp&nbsp相比於農貿市場的熱鬧,七裡堡茶城顯得有些冷清。不過,茶城的商戶天乙祥茶業的負責人閆春霞告訴記者,3月份,藉助「3·15」的促銷活動,他們的營業額已經與往年基本持平了。

&nbsp&nbsp&nbsp&nbsp其實,閆春霞的茶葉店正式恢復營業也不過十幾天的時間。「2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開門營業,但我們的工作人員是一直在工作的。」苦心經營12年,閆春霞的茶葉店在濟南小有名氣,積累的固定客戶超過2000人。店鋪雖然沒有營業,但各個工作人員的朋友圈卻是一片火熱。「我們通過微信群向客戶推介產品,效果同樣不錯。」閆春霞說。

&nbsp&nbsp&nbsp&nbsp2月份正是春茶上市的時候,疫情期間不方便運輸,閆春霞的茶葉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影響。不過恢復營業後,銷售額也緊跟著提了上來。「今年是鼠年,我們為此定製了一批鼠年的茶禮,受到很多客戶的歡迎。」開業後,為了讓客人放心到店品茶,閆春霞還購置了一批小茶杯,高溫消毒後提供給客人使用,每位客人到店品茶後可以直接帶走,下次再到店裡來就有了專屬茶杯。

&nbsp&nbsp&nbsp&nbsp「現在正是我們創品牌的時候,接下來我們計劃在濟南開直營店。」說到今後的計劃,閆春霞信心十足。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探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相關焦點

  • 七裡堡市場要搬到唐王?新時報記者探訪當地:有蔬菜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11月17日上午,一條「七裡堡批發市場有可能要搬到唐王片區」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新時報記者探訪歷城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該村已張貼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部分功能擬搬遷的消息得到了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工作人員的確認。
  • 武漢首個綜合商貿批發市場開市啦!商戶變身「李佳琦」 花式帶貨
    今天上午,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正式開市,這也是武漢市首個逐步恢復營業的綜合性商貿批發市場。在漢口北品牌服裝城門口,趕來復工的商戶有序排隊,經過出示健康碼、消毒測溫、信息登記等程序後,才能進入大樓。▲60多家配套市場的物流企業領取復工防疫大禮包,並在園區防疫防控責任承諾書上簽字。記者在大樓內看到,蟄伏了兩個多月的680萬方大市場裡,新款上架、訂貨下單、直播帶貨,發貨取貨一切井然有序,逐漸恢復往日生機。
  • 鄭州多家批發市場復工進度時間表出來了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鄭州的批發市場復工節奏正悄然而變。對於鄭州市相關重點市場,經河南商報記者了解,給出以下鄭州各大批發市場復工時間表(截至2月24日18時),不斷更新中,未完待續……西建材大世界(高新區):2月24日已復工,只開放北大門。東門和西門加鎖。市場給每家商戶提供2公斤84消毒液。
  • 農行山東省分行:金融創新助力專業化市場發展「加速跑」
    據介紹,該行藉助「山東農行微銀行」開發「專業市場綜合營銷模塊」,對接全省1500家專業市場進行商戶建檔,制定《服務專業市場十大優惠舉措》,整合28項金融產品,整合4類產品套餐,為專業市場智慧化轉型提供金融科技支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惠及民生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 濟南:豆腐攤主進貨大多不知出處 稱從沒人檢查證件
    近日,有濟南市民來電詢問市場豆製品來源是否可靠。記者探訪發現,市場豆腐主要有三種來源,自產、批發市場進貨及正規廠家進貨,除正規廠家進貨者能提供進貨記錄外,其他來源多難提供相關證照及進貨記錄。但記者調查發現,因無可追溯系統,豆腐來源大多是謎。  7個攤位的豆腐  沒證的佔大多數  近日,記者以酒店進貨員身份,走訪了棋盤社區菜市場和歷下區吉祥苑菜市場的7家豆腐攤位,發現菜市場多數豆腐來源不明,僅1家專賣品牌豆腐者能提供廠家信息,其他6個攤位均有未查看供貨者生產許可證的豆腐。菜市場豆腐有家庭自產、七裡堡批發市場批發、正規廠家送貨3種。
  • 武漢首個綜合商貿批發市場今天開市
    28日上午,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正式開市,這也是武漢市首個逐步恢復營業的綜合性商貿批發市場。上午9點半,漢口北物流園舉行復工復產動員會。60多家配套市場的物流企業領取復工防疫大禮包,並在園區防疫防控責任承諾書上簽字。
  • 專家點評山東三大服裝批發市場濟南慢於即墨臨沂
    原標題:專家點評山東三大服裝批發市場 濟南慢於即墨臨沂濟南服裝批發市場商戶稱,雙十一過後生意艱難。齊魯網12月31日訊(山東臺 王希 張立 劉鵬)批發商連接著生產企業和眾多零售商,那麼山東的服裝批發市場的生存現狀到底如何?未來批發市場該如何轉型呢?請看記者調查報導。
  • 濟南規模最大二手車交易市場復工開市
    在市民企服務隊市中一隊和濟南鼎碩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精心組織、細緻安排,鼎碩公司管理的濟西二手車市場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落實到位,於3月2日上午順利復工開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鼎碩市場管理有限公司認真落實政府部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春節後全面封閉濟西二手車市場,採取休市的方法配合阻斷疫情擴散的防控工作開展。封閉休市以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陷入停頓,但市中一隊的企業服務不停頓,與企業的聯繫反而更加頻繁、更加緊密。
  • 廣州市各服裝批發市場儘管已正式復工
    受疫情影響,廣州市各服裝批發市場儘管已正式復工,但訂單量和人流量跟以往相比還有差距。服裝批發產業為了「自救」開動腦筋尋求出路,而線上直播不需要線下人流聚集,就是一個好的出路。
  • 珠暉區廣東路街道:「復工專員」解決商戶經營「煩惱」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唐蘭榮 記者程聰報導 「今天進行了安全消毒嗎?」「企業復工多少人?」「市場人員進出口還存在一些疏漏,請務必整改到位。」每天,由「街道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衡陽群眾』志願者」組成的衡陽市珠暉區廣東路街道「復工專員」穿梭在街道轄區內各大市場、企業及大小門店中,為各企業、商戶復工復產提供服務。記者了解到,在復工初期,針對門店、企業物資缺乏等問題,廣東路街道「復工專員」多方聯繫,為其聯繫購買體溫槍、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 鄭州小商品批發市場風雲 百家商戶活下來十幾家
    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 實習生 李青彥 趙程/文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 實習生 羅晨晏/圖(提示:本文共計5000字,閱讀共需6分鐘)鄭州火車站商圈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曾經是鄭州的一張名片。河南商報發哥走訪了萬博商城、鄭州國際小商品城、金林商場、中州商場四家市場,探訪市場和商戶的經營情況,為你揭開答案。
  • 電商「逼宮」山東濟南濼口服裝批發市場
    ,在濟南濼口服裝批發市場各個體量巨大的商城之間肆意徜徉。在金牛建材市場附近某酒店的一個寫字間裡,剛剛成立不久的濟南興橋鞋服商會吳姓秘書長嚮導報記者證實,由於電商的興起、經濟不景氣以及同質化競爭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中小鞋服品牌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市場寒冬」。
  • 濟南地鐵2號線:開啟地鐵換乘時代,串起「老濟南味兒」
    12月18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揭開神秘「面紗」,舉行開放日活動,新時報記者「嘗鮮」打卡部分地鐵車站。以「濟脈通衢」為概念主題的2號線地鐵站「新妝容」吸引了前來體驗的市民代表目光,濟南地鐵換乘時代的到來也令泉城市民無比振奮。
  • 濟南「最嚴限塑令」來了!記者探訪:多數奶茶店仍用塑料吸管,大部分...
    26日晚,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個商超、藥店、書店和奶茶店發現,絕大部分奶茶店還在使用普通塑料吸管,目前多數商超不向消費者提供紙袋和布袋。濟南絕大多數奶茶店仍使用普通吸管公開報導顯示,2020年8月1日起,鄭州部分蜜雪冰城門店作為試點,首批上線環保紙吸管,並將陸續推進到全國門店,逐步停用塑料吸管,更換為環保紙吸管。目標在2020年底,環保紙吸管在蜜雪冰城全國門店上線完成。
  • 實探深圳商業街:能忙的已經忙起來了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深圳兩大商業街,以期找到答案。華強北:能忙的已經忙起來了「我這拿出來的都是一些客戶急需的貨,有深圳本地的,也有要快遞到全國各地的。」在華強北電子世界門口,拖著大箱貨品的蔡小姐對記者說。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作者 王堅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現時又熱鬧起來,商戶們在檔口一邊為線下的顧客介紹貨品,一邊給線上的客戶推薦新款
  • 極寒夜七裡堡菜市場守夜人:只要天上不下刀子,就得來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 吳佳早在幾天之前,氣象部門就預報濟南將迎歷史最低溫。「建議大眾減少外出」的日子裡,七裡堡菜市場的凌晨依舊燈火通明、車來人往。1997年,初中畢業後,20歲的柳玉剛開始從德州往濟南七裡堡市場販菜。「那時候國道還沒那麼寬,七裡堡也沒蓋這些樓,都是露天的。」柳玉剛騎著一輛電動三輪,拉著不多的菜兩地往返。用老柳的話說,每次只能掙個5塊10塊的。2003年,他終於攢夠了錢買了貨車,冬天雨天販菜的時候終於有了個遮擋。「一年年地在這路上跑,就看濟南的高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繁華了。」
  • 探訪沙溝蔬菜批發市場:每天兩次消殺 入內須戴口罩測體溫
    6月18日,記者走進孝感城區沙溝蔬菜批發市場進行了探訪當日上午11時許,天空還飄著小雨,記者走進孝感沙溝蔬菜批發市場,大門口放置著「車輛消毒處」紅色牌子,旁邊擺放著消毒水和登記本。市場管理人員每天24小時巡查市場,確保經營區域內乾淨整潔,不得堆放雜物;通過市場內宣傳條幅、大屏幕播放等渠道全天候宣傳防控措施,確保相關措施落實到每個商戶。為了鼓勵經營戶安心經營,沙溝蔬菜批發市場採取減免房租的形式,貼補經營戶,確保市場供應、價格穩定。
  • 遼南最大綜合批發市場多舉措保證市民吃上放心海鮮
    大連疫情發生以後,作為遼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商品交易市場大連金髮地綜合批發市場第一時間下架了所有冷凍海產品,當地活海鮮銷售量也急劇下滑,海鮮攤位也相繼關閉,這讓離不開海鮮的大連人特別不適應。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金髮地批發市場,有不少的市民駐足在海鮮攤位前,海邊長大的新區人還是舍不了這口美味。
  • 銀川新東環綜合批發市場又有新動作!購買一件商品也能享批發價……
    除了面向全區及周邊毗鄰城市的商戶提供商品批發服務,更面向普通市民提供商品零售、美食、娛樂、康體、酒店、宴會、影院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在這裡,購買一件商品也能享受到批發價。說起物美價廉的副食品和日用百貨商品,老東環批發市場是銀川人心目中的性價比之王,但擁擠、老舊的市場環境讓採購體驗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