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堡市場要搬到唐王?新時報記者探訪當地:有蔬菜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2020-12-26 濟南時報

11月17日上午,一條「七裡堡批發市場有可能要搬到唐王片區」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新時報記者探訪歷城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該村已張貼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部分功能擬搬遷的消息得到了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工作人員的確認。

唐王將建蔬菜批發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18日上午,大徐家莊村涼亭內的四五名老人都表示,知道村內有土地即將徵收的消息。他們說,在大徐家莊村委會門口見過和網上一模一樣的公告。「聽說是七裡堡批發市場要搬過來,土地凍結了。」村民提到,約10天前,他們見到了前往村裡丈量擬徵收土地的工作人員。

大徐家莊村即將徵收的土地

「七裡堡真搬過來,我們往外賣菜方便,流轉出去的土地準備收回來。」一名村民說,公告明確,擬徵收土地用於建設蔬菜批發市場,這將帶動村裡的產業發展。即將徵收的土地在大徐家莊村的西北角,其中部分土地上近兩年栽了桃樹,部分閒置。

新時報記者在大徐家莊村公示欄見到了《土地徵收啟動公告》和《關於大徐家莊村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落款分別為10月26日和11月13日。公告稱,擬徵土地東至大徐家莊村集體土地、西至濟高高速、南至大徐家莊村集體土地、北至荷花北路,徵收土地總面積9.2998公頃(相當於139.5畝),其中絕大部分是耕地。

此次擬徵收土地用於唐王蔬菜批發市場項目建設,擬於10月27日至11月26日由相關部門勘測界定和清點確認。公告還明確了補償標準和安置意見。一徐姓村民證實,他們了解補償安置的內容,最快本月將收到補償款。

南北走向的老陳路穿過大徐家莊村。多名村民稱,擬徵收土地位於老陳路西側,這條路距離濟高高速約800米。大徐家莊村靠近歷城區與章丘區交界處,該村與白雲湖景區直線距離約4公裡,騎行距離不過5公裡。

大徐家莊村村委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得到的消息是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搬遷至擬徵收土地,「村民不用出遠門打工,村裡的閒置土地也能利用起來。」在工作人員看來,批發市場落地後,將給該村和周邊村莊帶來極大利好。一名工作人員翻看筆記後說,項目或命名「濟南市農產品創新產業園」。目前,網上暫時無法檢索到該產業園的信息。

翻閱近兩年唐王街道籤約的大型項目、歷城區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唐王鎮鄉村振興》規劃,都未提及計劃在大徐家莊村建大型蔬菜批發市場。

七裡堡綜合市場商戶暫未接到搬遷通知

不同於大徐家莊村村民對新項目的期待,對於市場可能搬遷的消息,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的商戶更多是迷茫和觀望。19日上午,新時報記者採訪市場內的4家商戶,他們均表示沒有明確接到市場搬遷的通知,但每個人對市場搬遷後都有不同的計劃。

一名經營茶葉的商戶稱,去年聽鄰近的商戶聊起過市場搬遷,「如果市場真搬了,我不打算搬過去,在市區其他地方也有門店,搬到太遠的地方去,這個店就變得可看可不看,不打算要了。」

另一個在市場上經營蔬菜批發的商戶表示,他在自媒體平臺看到了市場可能搬到唐王的信息,「聽說七裡堡之前也去唐王考察過。一個新市場養起來,至少需要三五年時間,如果只有一兩塊錢的差價,開餐館的客戶可能就在市區進貨了,不願意去那麼遠的地方進貨。」該商戶表示,如果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確認搬往唐王,他不打算跟著搬過去。

大徐家莊村集正在徵收的土地

在地圖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距離大徐家莊村超過36公裡,白天駕車需1小時,騎電動車至少2小時。

業戶陳先生表示,聽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保留一個便民市場,「聽說之前和蓋家溝籤過合同,但沒去成。這次在唐王規劃的一期面積150畝,是個綜合市場。」陳先生說,多年前曾聽說過市場外遷的消息,市場遠離市區會影響進貨、送貨,有一個陣痛期,但他能夠理解,距離遠近對新址的所有商戶來說都是公平的。但他並不認為這次搬遷一定會成功,「畢竟還沒籤約,沒到最後,誰也不好說是不是真的要搬。」

一名經營肉類的商戶表示,多數人都在觀望,市場外遷的事提了一兩年,一直沒有實際行動,「搬過去對生意肯定有影響,小的客戶可能就不過去進貨了。我們在附近安了家,唐王離家太遠。」該商戶表示,如果唐王的新市場建設得好,他也會考慮搬過去。

搬遷的信息讓網友分為兩派,支持者認為,市場搬遷有利於洪家樓片區整體環境提升;反對者認為,市民買菜、商家進貨的便利度降低,最終成本將轉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

採訪中,多數商戶的困惑在於,網上有了市場搬遷的謠言,他們卻難以確認消息真偽。

七裡堡綜合市場或搬遷批發功能

對於七裡堡綜合市場搬遷的消息,主管部門給出了較為明確的答覆。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僅表示「有可能會搬遷」。

新時報記者以七裡堡批發市場商戶身份詢問了洪家樓街道辦事處、唐王街道辦事處和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洪家樓街道辦事城管科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搬、不好說」;唐王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詢問負責人後稱,建議諮詢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貿科工作人員稱,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遷走批發功能,暫定前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地塊目前正在徵地,還要辦規劃、走手續,尚不能確定搬遷時間。「零售區域怎麼安排不好說,七裡堡批發市場現址要提升改造。」

濟南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的職能包括指導「大宗商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與發展」。該處工作人員婉拒了關於七裡堡市場搬遷信息的採訪。

「誰說的(要搬遷)?沒有規劃,最近幾年搬不了。」新時報記者採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唐王是他們的新項目,正在考察的新項目。該工作人員表示,好多人詢問搬遷的事情,實際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不搬」。

19日晚,記者採訪該市場另一工作人員時,對方說,市場有搬遷的可能,目前尚未籤約,具體的搬遷時間要看進度,「不好說,我們這裡沒法正面答覆,最好詢問主管部門。」對方表示,可以確認的是擬搬遷位置發布了徵地公告,100多畝地。市場搬遷涉及許多方面,需成立專門的工作組解決各種問題。徵地面積與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現址面積相仿。

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擬搬遷唐王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歷城區政府官網的信息顯示,今年3月,歷城區工信(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帶隊,召集七裡堡批發市場管理團隊、唐王街道相關負責人等到唐王街道辦事處韓西地塊進行實地考察,「隨著城鎮化推進的進程,七裡堡市場所在位置由城市郊區逐漸發展成為城市中心區域。出於環保、交通等方面的壓力,順應濟南市大型批發市場搬遷至外環路以外的規劃布局,經區委、區政府決策,實施七裡堡市場改造提升暨部分功能外遷,結合消費提檔升級要求,形成打造現代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暨冷鏈物流中心。」

據了解,歷城區在今年3月就已成立七裡堡市場搬遷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集七裡堡市場管理團隊赴董家街道謝家屯村、前二舍村、濟鋼集團翼板公司、唐王街道等多處地塊實地考察選址。此前,一名商戶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市場考察過濟鋼片區。

公開信息顯示,七裡堡市場是輻射整個濟南東部及周邊鄉鎮的大型綜合類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市場佔地八萬平方米,業主約2200多戶,年交易額超過43億元,經營品類三萬餘種,是濟南市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工商信息顯示,濟南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的兩個股東分別為廈門信地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合信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吳迪的大多數房地產公司、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布局在長江以南。

「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搬遷的話,很難。我們也聽說了它要搬的消息,給了土地,但需要投資數億元。」一名長期鑽研濟南專業市場外遷的人士表示,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不算專業的批發市場,任何市場搬遷都需要考慮投資回報比。

新時報記者:杜林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點,當記者來到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時,這裡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這個有著1600多家商戶的綜合市場,每天向濟南市民供應近2000噸蔬果糧油。城市裡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莫過於農貿市場。他們的戰疫經歷又何嘗不是這個城市戰疫的縮影。如今,這裡的商戶絕大多數已經恢復正常經營,熟悉的生活也正在回歸。
  • 極寒夜七裡堡菜市場守夜人:只要天上不下刀子,就得來
    「他那貨沒事,一早來了就開著暖風,他年頭久很有經驗。」一旁的菜販子說。柳玉剛確實販菜年頭很久了。凌晨5點多,車上的蘑菇賣了三分之二,顧客漸漸少了,一直「不好意思」的老柳終於願意跟我們多聊幾句。1997年,初中畢業後,20歲的柳玉剛開始從德州往濟南七裡堡市場販菜。「那時候國道還沒那麼寬,七裡堡也沒蓋這些樓,都是露天的。」
  • 記者探訪鄭州市場!
    記者探訪鄭州市場!大象新聞記者 陳靜靜6月21日,百事食品公司8人確診新冠肺炎,已停產停工,百事公司發布聲明,保證新發地疫情後的產品均已封存;涉事工廠全部員工已居家隔離。百事公司在聲明中說,受到影響的工廠只生產小批量的樂事無限罐裝薯片。
  • 記者探訪西紅門土地租賃住房項目
    今天上午,記者探訪了西紅門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除了登記、測溫等措施外,這裡還特別設置了兩個24小時:建材進場後先消殺24小時,蔬菜採購後先靜置24小時。今天上午,在位於高風險地區西紅門鎮的西紅門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工地,建設單位啟用二道門崗進行二次測溫。
  • Costa咖啡要大面積關店?記者實地探訪:有的要改星巴克
    對此,北青-北京頭條實地探訪部分被傳已關門店,發現有的同一園區有多店,有的已經要改為星巴克了。COSTA咖啡方面9月1日回應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稱,確認其確實在多城市關閉部分門店,而此舉是由於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對中國區優化門店以及對業務的調整。同時,其強調關店並不是為了收縮市場,而是為了拓展多元化渠道發展鋪路。
  • 贛州:徵用村民耕地,沒籤補償協議就剷平,記者多方探訪無果
    在贛州瑞金市武陽鎮的206國道旁邊,都市頻道記者見到了這塊已經平整好的空地,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塊空地之前是他們所承包的耕地,種植了臍橙和花生。今年6月份,武陽鎮政府和竹陽居委會通知他們,要對這塊耕地進行徵收。
  • 漢堡要夾3片芝士還是2片?記者探訪濟南漢堡王,有工作人員搞不清
    據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在製作漢堡的過程中,有兩款漢堡經常出現缺料現象,「紅燴牛肉皇堡」出現兩片西紅柿只放一片西紅柿,「三層芝士牛肉堡」本應有3片芝士,但經常出現少放一片芝士的情況。
  • 濟南第8家大潤發門店明天開業,新時報記者探訪
    據新時報記者了解,該門店面積達到15000平方米,商品超過30000種,為大潤發華北區體量最大的門店,也是華北區第一家大潤發新零售店。據該門店工作人員介紹,在線下,「新零售」在動線設計、貨架擺放等方面與以往有了較大提升;在線上,後期將上線「大潤發優鮮「「淘鮮達」等平臺。此前,歷下店已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新零售」的提升。
  • 記者探訪大棚裡的故事 看菇農夫妻如何管理「十萬大菌」
    新時報記者孟天宇 攝秋天是豐收的時節,而槐蔭區玉清湖街道常旗屯村的宋代軍夫婦卻剛開始播種。十餘年來,每逢初秋,夫妻倆都在大棚中打理十萬個平菇菌包,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們要經常勞累到抬不起手來,只為新鮮的蘑菇在深秋寒冬時能擺上市民的餐桌。
  • 探訪沙溝蔬菜批發市場:每天兩次消殺 入內須戴口罩測體溫
    6月18日,記者走進孝感城區沙溝蔬菜批發市場進行了探訪當日上午11時許,天空還飄著小雨,記者走進孝感沙溝蔬菜批發市場,大門口放置著「車輛消毒處」紅色牌子,旁邊擺放著消毒水和登記本。市場工作人員一邊快速對進入市場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一邊對外地來孝貨車進行登記,並對車輛進行消毒殺菌,載著蔬菜的貨車在市場內有序出入。市場負責人介紹,國內部分集貿市場暫時休市,對孝感這邊的市場影響不大。現在市場內商品價格整體平穩,沒有出現斷貨和漲價的現象。
  • 「蔬菜配送」變身「農批市場」?高郵「菜籃子」安全隱患亟待解決
    近日,政風熱線欄目接到舉報,稱揚州市高郵市有一處非法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食品和安全等多處安全隱患。對此政風熱線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了解,發現被舉報的農貿批發市場屬於臨時過渡點,目前當地職能部門正動員經營者進行搬遷。
  • 新時報記者帶你打開「盲盒」這個吸金神獸
    有盲盒玩家一年狂砸70多萬元,盲盒市場年增速一度高達609%,近年潮玩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也達34.6%。盲盒到底有何魔力?背後有何商業邏輯?潮玩市場的走向如何?魔幻一幕和瘋狂數字近日,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世茂廣場、恒隆廣場、萬象城等多家泡泡瑪特門店發現,這裡全天候集結著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相較於日常較為穩定的客流,有著「特別款」銷售和買贈活動加持的新店開業,更是人氣爆表。
  • 老酒買賣市場水深幾許? 記者探訪老酒市場:曾經幾塊錢一瓶的酒...
    半島記者 關瑛俗話說,「陳年老酒,越老越有」,至今不斷有人加入收藏老酒的行列。曾經幾塊錢一瓶的酒,如今賣到幾十萬。如一瓶1982年的雙洋大曲,看似名不見經傳,但因為是中國優質酒裡面的稀缺品種,如今的市場價現在能達到一萬元。那麼如何才能淘到一瓶真正的老酒?在眾多老酒中,又如何辨別真假呢?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 天榮汽配城、陳砦蔬菜批發市場……鄭州市區老批發市場外遷後,原址...
    它有做農貿市場的優勢,位居蔬菜市場曾強手環伺、扎堆布局的北環。那是個美好年代,多年前,毛莊蔬菜批發市場、陳砦蔬菜批發市場、萬邦新綠地等北環農貿批發「三強爭霸」。距離最近的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曾是中原首個蔬菜批發市場,以近十億元年交易額領軍中部城市同類市場,一度擔當鄭州85%蔬菜的供應。
  • 濟南這五條河道將常年有水,全福河也要美美噠
    5月28日,記者在工業南路和山大南路看到,全福河河道內長著不少水草,沿河是高五六米的垂直擋牆。山大南路向北,河東側用鐵護欄阻隔,河西側有一段幾十米長的圍牆阻隔,繼續向北則變成了鐵護欄。河道兩側有便道,停放著車輛。周邊有百花小區,河道通到華龍路後,就不再出露。此後,在花園路以北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附近露出,繼續向北,在七裡堡批發市場西側,河道變寬至二三十米寬,繼續向北流,下穿膠濟鐵路,最終流向小清河。
  • 農行山東省分行:金融創新助力專業化市場發展「加速跑」
    惠農APP走進蘋果專業市場 線上交易額破億元在山東省煙臺市,位於招遠畢郭鎮有「中國蘋果產地第一市場」之譽的坤發農產品交易市場,果品收購商和果農正在忙著交易。一筐一筐的蘋果經過稱量後,雙方拿著手機,手指一點,就完成了交易。
  • 記者探訪:多數奶茶店仍用塑料吸管,大部分...
    26日晚,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個商超、藥店、書店和奶茶店發現,絕大部分奶茶店還在使用普通塑料吸管,目前多數商超不向消費者提供紙袋和布袋。26日晚,濟南西市場附近3家蜜雪冰城門店吧檯上,都擺放紅色塑料吸管。附近的阿水大杯茶和冰雪時光,都只有塑料吸管。西城一家喜茶門店店員表示,店內有紙質吸管和塑料吸管,若外賣訂單沒有特殊備註,將統一提供塑料吸管。6月30日,麥當勞中國曾宣布,公司將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在槐蔭區的一家麥當勞門店,店內吸管盒內只有塑料吸管。
  • 威立雅:抓住行業變革下的市場機遇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呂江濤) 受到宏觀政策影響,國內環保行業近年來開始進入整合期,國有資本密集入主民營環保生態上市企業,幾乎重新改寫了國內環保產業的市場版圖。與此同時,外資的聲音卻在這輪變革的浪潮中鮮有耳聞。它們是否也受到了行業的影響?又如何看待國內環保市場的變化?
  • 12元的電熱毯熱銷 濟南報業記者調查:不少低價產品是「三無」
    對此,新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濟南部分市場,發現部分低價電熱毯不帶有任何商標,還有些則查詢不到廠商和生產許可證號。「那個電熱毯是我父親用的,家裡有暖氣也有空調,但是老人就喜歡用這個。」趙先生告訴新時報記者,若不是那天家裡有人及時查看,後果不堪設想。「這種需要加熱、充電的東西,質量竟然這麼不過關,實在是太讓人生氣了。」趙先生說,事情發生後他們立馬找售賣電熱毯的超市討要說法,超市方予以了一定賠償,事情才算平息。
  • 記者探訪:「致癌款」馬克杯,濟南宜家未在售
    記者探訪濟南宜家發現,該款杯子並未出現。 19日,記者在濟南宜家賣場看到,陳列貨架上並無此款杯型在售。 針對「問題」產品,宜家敦促擁有標有「印度製造」字樣的TROLIGTVIS 特魯利維斯旅行杯的顧客將產品退回任意宜家商場,並獲得全額退款(無需提供購物憑證)。 新時報記者: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