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遊遍全山西的日子終於來了!」網友們的呼聲,既是鄭太高鐵沿線民眾對這條新建高鐵線路開通運營的極大期盼,也是希望乘脫貧致富的「最美高鐵」奔向全面小康無比喜悅心情的流露。鄭太高鐵北起山西省會太原,南至河南省會鄭州,線路全長428.9公裡線路設計時速每小時250公裡。高鐵開通「串聯」起的那些美景、美食、民宿風貌,更加吸引遊人的關注。從太原出發,一路向著東南方向,賞如畫風景,領略各地風情,那些旅行清單上的夢想,正等你來!
晉中到鄭州
僅需兩個多小時
比普速列車節省9個多小時
坐著高鐵看晉中美景
隨著鄭太高鐵的開通
讓晉中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同時
也有不少小夥伴問小編
晉中除了各種大院各種古城
還有神馬好玩的地方呀?
俺想說的是
晉中好玩的那真的是多的很呢~
今天就跟隨我坐著高鐵
一同來個晉中深度遊吧~
從太原出發
一路向南
......
歡迎您乘坐鄭太高鐵
本站為:晉中站
晉中站位於晉中市榆次區張慶鄉紅馬營村,西接太原南部新區,東臨晉中市主城區,南依通站街,北靠迎賓西街,地處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大國家級園區交叉輻射的核心地段,緊鄰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距離太原武宿機場近,交通便利。
晉中站的設計以晉商故裡為元素,體現晉商文化與現代理念相結合。站房高53.7米,長350.9米,寬89.6米,站房與站前廣場高差15.3米。建築整體體現端莊穩重,氣勢盎然,渾然天成。在功能上,設計候車大廳約5000平米,售票大廳1600 平米,3000平米出站大廳,另還設有VIP候車廳及客服中心、辦公用房等。
榆次遊玩全攻略
榆次老城
晉中榆次老城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遊覽晉商文化走廊的最佳起點。老城始建於隋開皇二年,為漢城舊址上修築而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城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它集古城牆、古民居、古商鋪、古寺院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瀑等自然景觀為一體,融晉商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官制文化和民俗文化於一爐,形成了獨具晉中特色的古城旅遊區。榆次老城榆次佔地100萬平方米,城內景觀薈萃,有城隍廟、榆次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市樓、思鳳樓、西花園、西門甕城遺址公園、桑芸故居(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大乘寺等眾多歷史古蹟和人文景觀。2003年建造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館園合一,生動的介紹了中國的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不僅如此,古城內的南北大街上至今仍聚集著眾多老字號商鋪,展示著古城商貿久盛不衰的繁華景象。
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是清代晉商巨賈常氏一族的私家莊園,莊園佔地60餘萬平方米、房屋4000餘間、樓房50餘座、園林13處,規模宏大,院內樓廳臺閣,雕梁畫棟,精緻恢宏,蔚為壯觀。
榆次常家莊園位於榆次西南東陽鎮車輞村,經150多年的不斷發展,形成南北、東西兩條大街,園內主要建築和景觀可概括為「一山一閣、兩軒、四園、五院、六水、九堂、八帖、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其中著名的有中國民居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祠堂,山西民居中最大的影壁,以及中國最大的北派私家園林——靜園。
榆次烏金山森林公園及烏金山歡樂谷
榆次烏金山森林公園是山西不可多得的綠色天地,又因這裡與佛教聖地五臺山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故而被稱為五臺山下院。烏金山屬於太行山西緣山脈,區內山巒起伏,處處鬱 鬱蔥蔥,擁有大量珍惜動植物資源,其宗教活動和寺廟建設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距今已經有1400餘年的歷史,宏大的建築群也使烏金山顯得更為神聖莊重。罕山時雨、林海日出等 景觀更是烏金山不可錯過的奇景,令人難忘。公園由烏金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脈和明珠湖組成,有天台攬勝、罕山時雨、林海日出、紫氣隕石、藏獅古洞、龍泉映月 、巨石腳印等景觀,建有水晶院寺廟群、龍王廟寺廟群、太清宮寺廟群、大佛臺、九峰塔等眾多寺廟群落,以及一座大型遊樂場——烏金山歡樂谷,有大轉盤、摩天輪等遊樂項目。
歡迎您乘坐鄭太高鐵
本站為:太谷東站
太谷東站,位於素有晉商故裡之稱的晉中市太谷區東北方向,距離太谷區6 公裡。太谷東站立足於「太行金谷、古色古香」的地域文化特徵,建設外形兩側採用大氣質樸的石材,加以錯落有致的線條變化體現太行金谷的意向,中部立柱撐起現代化的鋁板簷口,金屬屋面象徵太行金谷孕育的燦爛文化,展現飛速發展的現代之城風採;水平延展的建築構件體現出高鐵時代的速度感,整體展現出一種端莊、大氣、典雅的氣質,與站前廣場的孟母造型雕像的文化屬性完美融合,體現出站城整合的設計理念。
太谷遊玩全攻略
太谷三多堂
太谷三多堂亦稱曹家大院,是明清晉商巨富曹家的一個堂名。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三多堂始建於明末清初,佔地10600平方米,由內宅、外宅兩部分組成,內含15個小院,3個倒座樓,3個堂廳,3個主樓,共277間房舍。三多堂牆厚樓高,宛如城堡,樓宅大院寬敞宏偉,整座建築沿襲了明代古樸簡潔的風格,是明清建築史上一朵瑰麗的奇葩。曹家從明末到民國26年(1937年),300多年間在國內外開設商號大大小小640餘座,遍及大半個中國,以及東京、倫敦、莫斯科、伊爾庫斯克等地,資產達1200萬兩白銀,僱傭掌柜、夥計達3.7萬人之多,被譽為晉商首富。曹家經商史主要反映了曹家歷代從艱辛的創業到創造輝煌到走向衰落過程。有創業階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輝煌時的「遼奉蒙俄六百座」,「福祿壽喜四合圍」;有衰落時的「白煙一股瞬息間,千年瓦金落紛紛」。從其300多年的盛衰史中可以體味許許多多富貴的商訓。
三多堂博物館展品豐富,明清家具展陳列有1000多件明清家具,用材考究、做工精良、造型獨特、雕琢細膩,極具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珍寶館展出的金火車頭鍾、《清明上河圖》、羽毛鏡等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是三多堂博物館的精華所在;瓷器館陳列有近2000件瓷器,有宋代「裴家花枕」、元代琺花纓絡梅瓶和雍正、乾隆官窯器,令人留連忘返。是山西省十大著名優秀旅遊景區。
太谷古城鼓樓
太谷古城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最早建於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太谷春秋時屬晉,周襄王時,晉侯以陽地賜大夫處父為食邑,始有陽邑。西漢時置陽邑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更名為太谷縣。縣城所在地,原為白塔村。民間有「先有白塔村,後有太谷城」之說。太谷古城街巷整齊,宅院講究。「太谷城真有名,鼓樓蓋在城當中」,鼓樓作為太谷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不僅蘊含了傳統審美觀念的思想,而且客觀上對古城建築規划起著定位的作用。太谷舊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樓為中心,輻射東、南、西三條大街。樓北為舊縣衙,北大街與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礎上,多數街巷橫平豎直,把全城住宅劃分為若干方塊,使得整座古城建築規範齊整,進退有節。雖經四、五百年的歷史變遷,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從古城的整體來看,原有的四街八井七十二巷布局依然清晰。以鼓樓為中心,十字貫通的東、西、南、北街,城市的主要商業街區、錢莊、當鋪、錢號、票號等保存完整。
鼓樓又稱大觀樓。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萬曆四十三年(1615)重修。清代多次修葺。佔地面積344.1平方米。鼓樓坐北朝南,為二層樓閣式,建於高8米的磚砌基座上,基座正中四向闢門洞,與十字街相通。樓基平面方形,邊長18.5 米。基上沿四面設磚砌花欄牆。樓身為二層三重簷歇山頂磚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下層四面圍廊,面寬五間,每面明間設板門,內為方形大廳,施金柱直達頂層,東北角有木質階梯可達上層,樓身中設腰簷,簷下鬥拱三踩單昂;上層面寬,進深均為三間,四面設四扇六抹隔扇門,四周腰簷設欄杆維護,簷下鬥拱五踩重昂。梁架徹上露明造,七檁無廊式構架,梁枋、鬥拱及拱眼壁內均施彩畫,內容有山水、福祿、文臣朝拜、出行狩獵和太公垂釣等。樓四周廊下存明、清維修及布施碑7通,200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谷美寶山莊
美寶山莊位於有「天然氧吧」之稱的北汪鄉境內,與山西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相毗鄰,距縣城12公裡,南山旅遊區通道貫穿而過,交通便利,功能齊全,配套完善,是一座集休閒、避暑、度假於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莊園。更是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生態、養生場所。 山莊觀光圍繞住窯洞、吃野味、體驗農耕生活等內容展開。
山西中醫藥博物館
山西中醫藥博物館位於太谷縣南山醫藥食品園區,主要建築由山西中醫藥博物館、百草園組成。
博物館總投資2000萬元,建築周期2年,為四層單體建築物,呈外圓內方造型,寓意為「天圓地方」,外觀具有現代時尚特色,內部體現中醫藥文化內涵,力求做到傳統與現代建築藝術高度和諧統一,各展廳雅致、新穎、大氣,充滿傳統中華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氣息,內設醫藥史綜合館,中醫文化館,中藥方劑館,中藥標本陳列館,龜齡集製作技藝館,山西經典炮製技藝館,中藥科普活動館。
百草園為博物館配套項目,由黃芪園、黨參園、西洋參園、三七園、牡丹園、銀花園、菊花園等組成,種植黃芪、黨參、西洋參、三七、金銀花以及杜仲、銀杏、黃皮等近400種藥用植物,佔地面積約30000㎡。
太谷無邊寺、白塔
位於城西南隅的南寺街和鼓樓兩座標誌性建築與太谷師範毗鄰,此塔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平面八邊形,七級樓閣式,因為通體白色,故稱作白塔。聽說塔外那麼多年不褪色的秘密竟是當年初建時在塔身塗抹了大米糊。塔為7級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塔身為樓閣式空心制,塔頂為蓮座瓶式喇嘛剎,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舊貌猶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樓,燕子環飛,令人心馳神往。
無邊寺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寺中的白塔是我國八大白塔之一。現存白塔為北宋元祐五年(1090)續修無邊寺時所建,實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實心過渡形式的實物例證。寺的東西兩側,還建有碑廊、廂房、藏經樓、配殿、禪院等,是太谷縣城的主要旅遊勝地。
歡迎您乘坐鄭太高鐵
本站為:榆社西站
「雲竹湖上、碧波蕩漾」是榆社西站的整體設計理念,山光水色、風景秀麗的雲竹湖是榆社西站的靈魂。榆社西站整體建築外立面通過極富韻律和光影動感的白色「Y」形外柱廊和波浪形簷口相結合的形式,展現雲竹湖水波蕩漾和白雲飄浮的意境,兩側陶土色牆身,以及由兩側向中部漸漸開放的堅向線條,展現出榆社獨有的土林以及化石文化的豐富多彩;候車大廳採用與外裝飾顏色一致的白色和陶土黃色鋁板吊頂,既簡單大方又內外呼應。
榆社遊玩全攻略
雲竹湖
雲竹湖(雲簇湖)旅遊度假區的環境主體--雲竹湖、湖面廣闊,邊緣蜿蜒曲折,大小溝壑水面四面延伸、形態豐富多姿、獨具特色。廣闊多姿的湖面既可為遊湖、泛舟水上觀光遊樂提供廣闊場所,亦為垂釣、休閒、開展各種水上運動提供所需各種空間。黃土山地,土坡平緩,坐北朝南,面向湖面,四周土山環抱,地勢南北有異、各具特色。
說到自行車文化,在雲竹湖則佔據重要地位,不論是每年舉辦的山地車自行車賽還是自身規劃的自行車基地,都期待人們參與到運動中來,相約自然秀美風光,在湖畔來一次暢快淋漓的騎行,是現代人生活之外可以嘗試的健康之選。雲竹湖所規劃的自行車基地,由來自瑞士的專業山地車運動員Claudio Caluori世界盃車隊經理團隊負責設計,將鋪設土坡場、跳躍車道、越野車道等專業休閒場地,適合專業級和普通玩家參與。同時大手筆打造的以戶外休閒運動主題景區,於山西可謂首屈一指,水上運動中心、全地形車競技場、兒童運動公園等多元戶外休閒運動為遊客打造全面、好玩的遊樂基礎;自行車驛站、自行車環湖道在內的主題配套,將是人們在此享受健康生活時光的不二之選。
榆社禪山崇聖寺
崇聖寺創建於唐,坐北朝南,由上、下兩座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菩薩殿和大雄寶殿,兩側為配殿、僧舍、廂房及東碑廊。現存大雄寶殿為元代遺構,餘皆為明清建築,其中大殿和南殿,以建築宏偉壯麗、莊嚴大方著稱。其中崇聖寺上寺院的大殿和南殿,以建築宏偉壯麗、莊嚴大方著稱。
禪山寺自然風景很優美,嶂峰重疊,澗壁險峻,長松揚濤,秀柏擁翠。自然景色加上道人泉、仙人洞、利生橋、舍利塔、傘松、鳥兒柏等景物的襯託、點綴、和美麗動人的傳說、不僅使禪山風景如畫,而且富有神奇的色彩。
仙人洞在崇聖寺下院正北牆腳,即上寺院南殿後牆基下傳說有高僧隱於此,所以山名禪隱山,洞名仙人洞。後來一個小和尚進洞以後再沒出來,老和尚怕再出事故,便用石賭塞。
道人泉在崇聖寺冬一個小孤山頭的白龍廟前,山高約七、八米,山頂長寬月十米左右,俗稱八角井。傳說一客僧來自五臺,於此投宿,嘆羨寺小、之形勝,惟汲水困難,天明將行,徘徊於寺左,用柱杖畫地,令人挖掘,挖了還不到一尺。僧遂去,泉水流出。這個客僧乃文殊菩薩顯化、所以名道人泉。泉水清澈、幹冽、傳說飲此大吉。現井已淤涸,內長一株軟棗樹,粗一點七米。
利生橋在寺西南,石砌拱券形。橫跨深澗、架通南北,長二十米。又名七步仙人橋,傳說人過此橋,不管步大步小,只七步便可達彼岸。
睡佛殿,有人傳說即現在崇聖寺大殿,後來睡佛毀廢遂改為釋迦殿。此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結構古樸,工藝精細,整個建築宏偉壯麗,是榆社現存古建築精品之一。
傘松在寺院中,高二十多米,其形如傘故名傘松,陰影面積兩百多平方米。傳說蔽雨其下不論人畜多少,均可受庇,不遭雨淋。一次,有羊工趕羊來蔽雨、見樹下羊已很多,便說「羊那麼多,遮不住吧」,一語未了,已失神驗。
鳥兒柏通身被柏葉裹蓋,不露軀幹,千姿百態,十分美觀。是一種很好的風景樹。榆社惟禪山長此柏。傳說鳥兒柏不下山,所以人們移植,屢不成功,其木紋如鳥,故名鳥兒柏。
禪山多雲,白雲最多,每每藏於山谷、飄於峰巔樹頂,如紗照面,若隱若現,飄渺迷離,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被蔚為奇觀,「禪山雲隱」,名列榆社八景之一。
禪山崇聖寺廟古老,景致眾多,風景優美、傳說神奇、所以歷來便是人們尋聖仿古的遊覽勝地。被譽為一邑之勝景,三晉之名取「,詩人選勝,名列八景,歷代文人墨客遊詠頗多。明代名儒李錦制有詩曰「古剎雲藏卓此山,一經入處淨塵緣;老藤繚繞龍蛇曲,怪石猙獰虎豹關。鶴力松巔潛霧裡,僧行峰外近宵邊;虹橋偃臥泉甘冽,徒以幽人興未闌」。
榆社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榆社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以三疊紀、晚新生代標準地質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地質遺蹟為顯著特色,涵蓋黃土等地貌景觀和雲竹湖溼地等水體景觀等多種地質遺蹟類型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包括桃陽景區、雲竹湖景區、巴掌溝景區、銀郊重點化石產地、任家堖重點化石產地、漚泥凹重點化石產地漚泥凹重點化石產地,郝北重點化石產地。
榆社縣化石博物館
榆社縣化石博物館為綜合類博物館,始建於1983年。博物館主體為二層現代仿古建築,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博物館設有5個陳列展廳,1個臨時展廳,陳列面積1496平方米,共收藏文物2500餘件/套、化石600餘件,其中館藏化石主要為古脊椎哺乳動物化石,是距今大約700—100萬年這一時期的哺乳動物形成的,尤其是530萬年—250萬年間形成的化石,填補了世界古哺乳動物研究中長期尋而不見的空白層位。大唇犀骨架化石,春秋吳季子劍為該 館鎮館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