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固定和服,通常兩根,一根固定在胯部位置,一根固定在胸部下位置。
伊達締:固定領口,防止活動中領口變形。通常為稍寬的帶子。
胸紐:固定領口,通常為一根帶子,兩頭有夾子,繞身一周,夾子夾住兩篇領子。
領芯:插在襦袢的領口,增強硬度,使領口形成漂亮的弧度。
帶板:放在帶子前方,防止帶子起皺。
肌襦袢:類似於現代的打底衫,貼身穿,v形領,用細帶固定腰部。通常浴衣只需穿肌襦袢。
長襦袢:正式的和服內衣,可為白色,也可為其他顏色,長度需到腳踝,根據外面的和服款式,長襦袢的袖丈也會不同。長襦袢內可穿肌襦袢,也可不穿。
木屐:便裝鞋,木屐只能配浴衣,一般不穿足袋。
草履:正裝鞋,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腳後跟約在2--8釐米的鞋的總稱。
手提包:通常要有工整外形。
三重假紐:打帶結用,兩頭是布帶,中間是三根有彈性的帶子。
帶枕:製作太鼓的帶山和塑造變化帶結造型時用。
帶揚:長方形的布,製作帶結時能夠固定和包覆帶枕,在裝飾上也嚴格要求,通常與帶締顏色呼應。
帶締:長約1.5米的編織帶,腰帶中間系的那條,起到固定帶結的作用,同時也要求與和服、帶相配。
帶留:穿在帶締上,位於腰部前方的飾物,可有可無。
半衿:縫在長襦袢領口,既能防止領口髒汙,也能使和服更美觀,領芯是插在半衿內的。
重襟:置於半衿外,提升正式感或裝飾用,可多條一起使用。
扇:納涼及裝飾用,留袖必須配金銀雙面扇子,扇骨黑色,插入腰帶左前方,露出少許。
羽織紐:用於固定羽織兩片前襟,繩、玉、象牙均可。
髮飾:裝飾頭部,需與和服顏色相配。
帶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