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20多歲,還在做這三件事,這輩子都很難成功

2020-12-21 逆向盈利經營學

1 及時止損還是將錯就錯

真的能做好一件事情或者做成一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是極其熱愛和信奉自我行業的人。

至少在他「執行」的過程當中,是喜歡的。

大四實習的時候,我找了一個市場助理的工作,按照招聘要求,負責做整理客戶信息並且協助市場總監的工作。我做好了心理準備,於是第一天面試,第二天上崗。

剛到公司我就懵了:leader給了我一張紙,上面一百個電話號碼。然後對我說,「你是新人,今天沒有客戶要求,你只要熟悉一下話術就可以。」

我有些迷糊地坐在座機面前,這……跟昨天跟我說的崗位職責好像,不太一樣啊。

沒跟我說,協助總監工作,就是打騷擾電話啊!

內心已然產生了牴觸情緒,但本著不想讓別人覺得現在的大學生心煩氣躁、上班第一天就想逃跑的原則,並且自己也沒有嘗試過電話推銷這個過程,於是我——決定堅持一天。

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也堅守試崗的規則。

於是我努力地打電話,推廣著連自己都不願意使用的產品,十分不熟練又「真摯」地懇請客戶體驗一下產品。

終於,中午時分,我受不了了。

打電話跟朋友吐槽,朋友安慰我,「忍一忍,畢竟不能連一天都堅持不到就走吧。」

好,我堅持,我不能魯莽。

終于堅持到了下午下班,leader問我感受如何,我禮貌性回應,「還可以,沒什麼大問題。」

Leader笑著跟我說,「做得很好,態度很認真,也很負責。明天繼續加油。」

我笑笑,放下前三張已然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本,離開。

回到家三個小時後,翻來覆去,我終於忍不住發消息給leader:不好意思,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還是不太適合這份工作,麻煩了。謝謝。

發完消息的一瞬間,忽然覺得整個人都解放了。

原因很簡單:電話銷售不是什麼問題,某些行業起步的必經階段。但,我不喜歡。

你有精準客戶,你有信心通過電話做好基礎建設……然而,這不是我理解的工作內容。

如果早知道,我並不會選擇上崗。

這裡不去評價某些公司hr的招聘說辭,但要提一句,在職場上,不說明,就是在隱瞞。

所以,不喜歡,根本沒辦法做好。及時止損,才是良策。

這大概也是很多企業無法做起來的原因,部分員工完全是因為專業原因做著自己本就不怎麼感興趣的工作,或是因為客觀生計問題按部就班地執行規則,從不會思考如何才能更進一步。

2 不願意,因為沒必要

不想,就是不願意,不願意,因為沒必要。

可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變成了養著一群不願忠諫、只會執行的機器人?

當然不是,除了喜好厭惡的主觀情感,人們還有另一種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美德:負責。

負責的意思就是:無論喜歡與否,一旦我有這個責任,我就會努力工作,承擔義務並為之奉獻。

比如我工作的小組,其實每個同事都在嫌棄公司福利不夠好,成天烏煙瘴氣的氛圍。可是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20個人中只有兩三個是真的在混日子。

也就是說,只有20%左右的人,在真正的擔當工作中,會有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這個數據一點也不官方,可能會會隨著公司規模和整體文化高低有所變化。不可否認的是,也許有人沒那麼喜歡自己的工作,但總不至於全體混水摸魚。

所以,這說明了什麼呢?

做不喜歡的事情,也有可能會有認真負責的態度?

當然不是,別忘了,公司是會給員工工資的,大部分人由於道德風險,會盡職盡責。可是日常生活裡,沒人給你錢,你還會堅持某些,良好的習慣嗎?

3 從別人那裡討來的經驗,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比如,課餘業餘時間的學習,鍛鍊,早睡早起,你喜歡嗎?讓你利用周末早起晨跑,或者去上某種技能培訓課程,甚至晚上自行學習,估計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吧?

不喜歡但是又強迫自己去做的這些事情,應該全部半途而廢了吧?或者,實行計劃的第一天,就「啟動」失敗了吧?

綜上所述,想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真的喜歡上這件事情。那麼,如何喜歡呢?很簡單,刺激自己。

激勵自己的方法有很多。

向著榜樣靠近或者樹立自己內心的堅定信念。

身邊最為勵志的真實案例,大概就是一位200斤的姑娘,在上大學兩年後,變成了一個只有90斤的一米七大美女。

所有人都在問她成功的秘訣,而她也非常熱心的跟大家分享她的鍛鍊計劃和飲食清單。

說到底,不外乎就是大家老生常談的那幾個字:管住嘴,邁開腿。

即使知道了別人成功的緣由,自己卻也無法做到原因就是沒有恆心。

The End——

所以,如果你才20幾歲,不要做懶惰的人,不要做沒有規劃的人,也不要做,即使看到機會和希望,也在原地踏步的人。

如果永遠都在原地悔恨和在原地仰望,那麼,這輩子和成功或是實現夢想,都只會永遠失之交臂。

因為你辛辛苦苦從別人那裡討來的經驗,永遠無法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如果始終期待著別人的幫忙,帶著別人的經驗生活,無外乎相當於一個舞者戴了枷鎖跳舞。

終其一生,難以找到自我步履的輕盈。

唯有卸下腳鐐,自主地跟隨前人的腳步,同時擁有自己的思考,這樣,你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成功。

相關焦點

  • 女人這輩子要做對三件事
    到了下午五點多就狂奔到家。除了工作和孩子,就沒有其它心思想別的和做別的。也沒有時間去購物買衣服,每天就是那幾件,怎麼舒服怎麼穿。後來考慮到孩子,丹丹就辭職在家做起來全職媽媽,辭職後的丹丹不用每天被動出門見人,整天在家裡帶孩子,所以可以不洗臉不梳頭,穿著睡衣。
  • 男人過了35歲,還沉迷於這4件事,此生將很難再有出息了
    其實,凡事皆有可能,35歲再開始奮鬥,是有點晚。但是,只要努力,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還是有希望的。但是,要是男人過了35歲,還沉迷於這4件事,此生將很難再有出息了!享樂享樂應該是人的一個通病,每個人都想偷懶。都想不勞而獲,小時候我們不想學習,長大後我們不想工作。
  • 這輩子,最值得你去做的八件事!
    一輩子不長,很快就過去了,我們要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無限精彩,去做值得的事,去愛值得人,至於那些不值得的,散了,也算了。這輩子,最值得你去做的八件事,我們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些事上面,那樣,我們才能越活越好,越活越值得。
  • 如果這輩子你沒得罪過人,也說明這輩子你也沒幹成過什麼事
    你還是那個你,你想要成為什麼,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如果這輩子你沒得罪過人,也說明這輩子你也沒幹成過什麼事。我不喜歡想過去,因為我覺得懷舊的人,大多是現實中過的不快樂的人。看見人家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 20歲到30歲這十年,做好這件事會讓你受益終生
    圖片來自網絡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Angie分享了她從20-30歲的故事,在這十年的時間裡,Angie持續行動並去成長,在生活、學習和職場中遊刃有餘,讓人羨慕不已,在Angie這20-30歲十年間的故事裡,我發現她是因為在一開始做對了一件事情,才有了後面的故事,而這件事就是設立人生角色目標。
  • 如果30歲的時候要實現財務自由,20歲的時候一定要做這幾件事
    01前幾天在劉小念公眾號看到一個真實故事,一個男的30多了,存款4萬,和老婆結婚後,因為彩禮,房子,婚禮的事鬧得不可開交。評論裡有一個高贊的回答,30多歲存款才4萬,你也是人才。這句話太扎心,按理說,30歲已經立業多年,應該有不少積蓄。
  • 每個人都嚮往著成功,首先要學會做這三件事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想要成功光靠想是不行的。你看看,鬼谷子那些成功的弟子。例如,蘇秦、張儀、毛遂,哪一個不是經歷了一些挫折才取得成功的?當然,如果這些弟子只經歷挫折,沒有領悟鬼谷子傳授的三件事,那他們走的彎路會更多,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三件事都是什麼內容。
  • 「厚積薄發,韜光養晦」:當你有大把空閒時間,多做這四件事
    所以阿文覺得,當你有大把空閒時間時,一定要學會韜光養晦,多做以下幾件事。多存儲你的精力比較成功的人,都是會管理自己的精力,不讓小事情,經常給自己分神。所以,當你有時間的時候,就要想想,如何存儲自己的精力了。比如說,多鍛鍊身體,合理健康的飲食,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些都可以幫你存儲精力。曾國藩說過,「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一個人沒有了精氣神,那是很難做成事的。
  • 洛克菲勒:還在做這4件事?這是軟弱的表現,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迄今為止,洛克菲勒家族已興盛了2百多年,傳了6代人。每代都各有建樹,有著不菲的成績單。其中,這與洛克菲勒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他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
  • 減肥時這3件事不要做,但這件事要儘量多做,不妨看看你做過幾個
    女孩子要注意減肥時,這3件事不能做,不然就會後悔莫及01、亂吃減肥藥減肥的時候千萬不要亂吃減肥藥,不要覺得自己身體比較健康,就能夠可以亂吃亂吃減肥藥,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著非常大的傷害的,而且減肥藥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要是亂吃減肥藥的話,甚至還會出現反彈的機會。
  • 當你落寞時:少說三句話,少管這三件事,老祖宗的道理能讓你成功
    曾國藩的成功並非偶然,這其中不僅有他不懈的努力,還有他在待人接物以及社會發展中的獨特想法。比如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忠告:「人窮少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離成功不遠」。時至今日,這句忠告依然被很多成功人士奉為金句。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人窮少說三句話,指的是:第一,少說不自信的話。
  • 塔羅佔卜:你最近做的這件事會成功嗎?
    1號:如果你抽到的是一號牌 表示這件事可能對你來說,有一點失望,原因在於你的心裡一直存在所謂的負面能量效應,也就是說你一直覺得你做什麼事情是不太會成功的,對自己常常打了不及格的分數,那就讓你不容易成功了!2號:如果你抽到的是二號 表示你平常可能講話都是比較直接鋒利的人,所以你現在做的事情可能不太可以講話太直接,或是你平常講話就很直接,這時候可能就要收斂一下。
  • 我這輩子做過的最牛的事
    與一個朋友閒聊,說話間他突然問我:你這輩子做過的最牛的事是什麼呢?因為問的突然,我一時犯蒙語塞了。警醒之間我哈哈一笑,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當然是生了一個兒子呀。他一聽也哈哈大笑,說的沒錯呀,除了生兒子這件事,女人的一生還有什麼能稱為最牛的呢?我把這件事和劉閨蜜說了,依我看,她這輩子做的最牛的事,也是生了一個兒子,她別提多贊成我的觀點了。
  • 成功的管理人員都在做這八件事!
    我們總能看到身邊一些人,特別是一些管理人員,他們總能把事情做的很好,把企業辦的很好,但是我們很難知道他們到底是怎樣的把事情或者企業做好的。今天老牛通過總結一批成功的管理人員的工作習慣,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成功的管理人員都在做的八件事。
  • 巴菲特:想要成功富有,先停止做這3件事,否則一切都是「徒勞」
    股神巴菲特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每當有人詢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總會笑著說:「年輕人,我不需要告訴你們該做什麼,因為你們很優秀,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我則來告訴你一生不應該做什麼。」一不做:不做自己不懂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優秀,我們該去做自己懂且擅長的事情,而不是盲目扎進自己不懂的領域,試圖做出一番成就。
  • 如果有一天,你的愛人離開了你,請記住這三件事
    他們的婚姻不管誰是過錯方,都不重要了,選擇寬容,給對方留足的尊嚴。和平分開,對兩個人而言,只是換了一個身份,一種相處方式。以前的美好還在,只是變成了回憶。如果有一天,你的愛人離開了你,你一定要堅持做好這三件事。一、給自己時間接受傷痛。如果真愛過,分手的傷痛就不會輕易癒合,只需要記住一點,一切都會過去的,如果沒有過去,那說明時間還不夠久。
  • 這3件事,成功人士不喜歡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
    這3件事,成功人士不喜歡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我們經常會說,這個老闆格局大,這個老闆格局小。我們有時候可以聽到很多這種話,有的時候,我們看到某個企業的老闆做了一件什麼事情,也會誇對方格局大。因為只有格局大的人,才能夠成為成功人士。因此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個格局大的人,因為只有你的格局變大了,你的目光才能夠變得長遠,才能夠變成一個成功人士。你的目光變得長遠了,才能夠在職場獲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機會。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些成功人士,我們去觀察,就可以發現,這些成功人士都不喜歡幹這三件事,希望你沒有幹過。
  • 59歲倪萍暴瘦20斤,61歲總師跑完珠港澳大橋,大神都在做這件事,你卻還在轉錦鯉?
    在你眼中的無用價值,未必真的無用。不輕一人,不廢一物。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
  • 功名利祿都是天定的,唯有多做這2件事,才能多積累福報
    但這種說法更加靠譜——30歲以前,你還可以靠父母;但是30歲以後,我們只剩下靠自己。 曾國藩人生真正起步也是從30歲開始的,他有一句名言叫:「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走,絲毫不能自主。」
  • 如果你很內向,建議做這三件事,最後一件讓你更完美
    大家好,生活中不乏有內向的人,內向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總是安靜的做著自己的事,在大家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稍微大聲一點都會臉紅。但這樣的人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善於獨立思考,做事會考慮全面,不猶豫、當機立斷等等。如果你是非常內向的人,建議你發揮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弱勢,做這四件事,讓你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