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夭二夭七】
在最新一期播出的《令人心動的offer2》中,新晉實習生何旻哲在節目播出之後不出意料的成為了大眾討論的話題人物,#何旻哲好尷尬#當晚直接飆升熱搜榜前列,隨之在後的還有#梁律師反矯達人#等話題。
毫無疑問,繼王驍和丁輝之後,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法學碩士何旻哲,成為了第三個話題人物,給這檔綜藝帶來了新一輪的熱度。那麼,為什麼大家對他的行為如此難以接受,連呼尷尬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過這樣的一類大學必修課,他們通常是這樣的形式:聘請著名企業的HR總監給各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上職場新人的第一課,課程的大體內容應該是如何製作一份完美的簡歷?如何與上級以及同事溝通?如何在團隊中展現自己的優勢?諸如此類的分享等等,課程名字是《大學生就業指導課》。
課堂上學到的這些方法或者是套路,教會我們如何在初入職場時,顯得不再是個孩子,不那麼稚嫩,而表現得更像是一個職場人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職業化」。
雖然不能全然否定這些固定方法和套路,但是,要論方法套路用力過猛的後果,何旻哲絕對是那個過猶不及的典型。我們大學就業指導課上教出的,可能是成千上萬個「何旻哲」。那麼,怎麼避免讓自己成為那個職場中的「何旻哲」呢?
1.職場溝通應該掌握好度
在本期節目的開頭,趙南希和何旻哲順利通過項目考核進入君合實習,在與上司梁律師打招呼時,何旻哲對梁律師說「為什麼您每天都穿那麼好看!」,緊接著對梁律師說出了那句讓整個棚內觀察團都尷尬、震驚的「以後你會發現我的甜」,被廣大網友笑稱為腳趾可以原地摳出個三室兩廳的言論。
然而,仔細回想,我們並不難發現,作為斯坦福畢業的王驍,其實也曾在第一期節目時說過「梁律,您的裙子好漂亮啊!」這樣類似的話,為何沒有引來網友們的群嘲,甚至還被撒老師評價為善於溝通,善於打開話題,注意細節的人呢?
這其實就告訴我們,職場溝通,一定要把握好度。
兩種不同反應的出現,主要問題就出在誇完上司穿著後的第二句話上。何旻哲的「以後你會發現我的甜」這句話,讓你仿佛像是看到了網絡上的土味情話,又或者是看到了瘋狂撩妹的海王男友。這樣的表達說給上司聽,實屬不應該。
而與何旻哲說出的那句「以後你會發現我的甜」不同的是,王驍在拍過馬屁說裙子很漂亮後,順勢轉移了話題,詢問梁律的辦公室在哪裡,梁律隨即邀請大家一起參觀她的辦公室,而在辦公室中的交流,王驍也抓住了當下環境的細節,從辦公室內的裝飾擺件打開話題,讓氣氛融洽了起來。
作為職場新人的我們應該要清楚,我們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打開話題,破除尷尬,增進上司或者同事之間的了解,從而能更快的融入集體,而不是一味地拍上司的馬屁來適得其反,更不是突出自以為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
在與同事一起和上司溝通時,如果你本身善於溝通,你可以像王驍一樣,做那個打開話題的人,通過外部環境和各種細節,把話題引到上司擅長或愛好的領域,多聽聽上司的分享,加強與上司之間工作之外的了解,但最最不適宜的就是自己侃侃而談,過度表現,你要知道,最終能否得到上司的認可,通常取決於你的專業能力,而並非你侃侃而談的內容。你的老闆,對你的生活或許沒有那麼感興趣!
可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不善於溝通的人,只需待在一邊,先多傾聽,多多參與大家的談話,聽到贊同的觀點時,偶爾附和即可。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笨拙的表現,只會減分,不會加分。多多在工作中突出自己的業務能力才是最有利的表達。
總的來說就是,不要做以自我為中心的過度表現,而要以顧大局的方式多傾聽了解他人,再適時的找到共同話題介紹自己,單純一方的一味表達不叫溝通,相互的傾聽與表達,才是溝通的意義。
2.職場該主動表現還是低調應對,取決於你當時的處境
在接下來布置的翻譯工作任務中,律師提示需要由一個人來主導完成,何旻哲又一次站了出來,提出大家先各自五分鐘簡單閱讀資料後,再在會議室進行分工的提議。
這句對話要是放在其他的場景中,大家可能感覺不到任何問題,而對資料簡單了解後再分工也確實更為科學,是有道理的。
但這個對話卻偏偏出現在撒老師在開頭所說的,兩個新人,初來乍到,試圖融入集體,但是集體一定認為他們倆的到來,擠走了兩個他們的好朋友,帶著這種懷疑,帶著內心的一種怨恨,而他們倆需要開始破冰之旅的時間點上,就顯得尤為不恰當。
後面的劇情,何旻哲完全主導了整個會議,成為了翻譯任務的主導人,而從前幾期的節目可以得知,翻譯領域恰恰是王驍和李晉曄擅長的領域,其他同事甚至多次提出讓王驍主導,他都猶如沒有聽見一般繼續主導分工,這樣的表現,更是被很多網友評論為情商極低的表現。
作為職場新人的我們,到底該主動,還是低調地做個小透明呢?主動表現呢,害怕被人說是功利心強,好表現,可不主動呢,又害怕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領導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看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我看來呢,選擇主動還是低調,取決於你當時所處的情境和具體的事件。
第一種情況,也就是本期節目中所出現的新入職還未融入集體前,建議應該先通過團隊合作項目來加強合作,融入團隊,在合作中細心觀察,增進與同事間的了解,充分了解各位同事的優點或者說是強項,而不是剛來就一副想掌控全場,獨領風騷的狀態,樹立權威。
第二種情況,可能你已經進入集體一小段時間,開始慢慢融入的階段,這時可以適當的表現自己,主動去承擔一些任務。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單獨的個體永遠沒有團隊的力量來的大,當我們在團隊合作和表現自我之間面臨選擇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整個集體的利益或是整個項目如何能更好地完成這個問題。
項目剛好是我擅長的領域,我能通過自身的能力帶領團隊取得好的成果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在團隊中,有人比我更適合這個位置,他的主導可以為團隊帶來更高的效益時,則應該要學會調整自我,使團隊的利益最大化。
不要一味莽撞地什麼事兒都想著衝到最前面表現自我,在團隊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
最後,或許在初入職場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因為稚嫩,因為用力過猛,成為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個「何旻哲」,但所幸我們都是在一步一步成長的,曾經稚嫩懵懂的大學生,終究會慢慢成長為專業過硬、業務嫻熟的職場人。
針對某一個人的評頭論足,其實大可不必,能夠通過這個節目,看到自己的影子,從他人的行為中,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處事,以此來完善自己,才是最佳的良藥!這或許也是這個節目稱之為職場觀察類綜藝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