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吃牛排的時候,服務員總會詢問我們牛排要幾成熟,對於愛吃熟肉的中國人來說,八成熟或全熟的比例最高,吃五成熟的人也有,三成熟就已經算是生的肉了。
但吃生牛肉的人多,吃生豬肉的人屈指可數。在偌大的中國,吃生豬肉最出名的地方是雲南。人們把生豬肉稱為「生皮」,將豬皮的毛去掉以後,吃被烤成金色的豬皮和粉色的豬肉。
而在德國,德國人同樣熱愛吃生豬肉。只不過和中國雲南人不太一樣,德國人是把生豬肉放在早餐吃的,而且被大家稱為「德國神級奇葩早餐」和「男人的果醬」。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吃生豬肉。
德國人怎麼吃生豬肉?將新鮮的豬肉打得很細,也就是豬肉糜,加上鹽和黑胡椒等調味料調味,就成了早餐上塗麵包的肉醬。通常為了去豬肉腥味,也為了去膩,會在豬肉糜裡加入洋蔥、香芹、酸黃瓜,然後再加一塊黃油。
這個味道,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腦補一下味道,感覺腥味都要溢出屏幕了。然而,德國人做生豬肉糜麵包還想著讓人更有食慾一點,他們還會把豬肉糜擺出刺蝟的造型。粉色的生豬肉糜是刺蝟的身體,洋蔥削尖做成刺蝟的刺。在德語中,這種生豬肉糜麵包叫Mettigel。
那麼問題來了,吃生豬肉真的不用擔心嗎?在中國雲南,當地人都會提示遊客不要多吃,一是擔心遊客的腸胃不適,二是生豬肉避免不了寄生蟲問題,即使是當地人也有可能「中招」。那麼德國人吃Mettigel,不擔心身體有恙嗎?
其實擔心的德國人還是非常多的,畢竟生豬肉和生牛肉不一樣。大家吃生牛肉,都是吃牛排,只需要把牛排外面那層肉煎熟,牛肉裡面的肉沒有接觸到空氣,不會滋生細菌。但生豬肉不一樣,剁成肉末後,豬肉和空氣接觸,細菌滋生速度快。
德國人在做Mettigel的時候,一般會讓豬肉末保持在半冷凍狀態,減少細菌的繁殖。而且Mettigel買回去當天就吃掉了,如果放的時間長,就會拿來煎成德國肉丸子、肉餅,或是做成其他德國菜,不會放太久,更不會放過夜。
質量最上乘的肉糜,選用的豬火腿肉的上半部分做成。不過由於這部分肉比較貴,所以肉糜的標準沒那麼高,只要達到可生食的標準,無論哪個部分的豬肉都可以拿來生吃。
如果你有到過德國,會在德國超市裡看到這種用來做麵包果醬的豬肉,都是沒有真空包裝的。如果真空包裝起來的豬肉餡,或是肉糜上標明「不可生食」,那這些肉糜都是拿來做丸子或肉餅的。
而且,德國人把Mettigel叫「男人的果醬」,以此證明敢吃生豬肉麵包的人都是勇士。德國人甚至自己做了一個投票,投票的2000多人中,有71%左右的人覺得Mettigel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