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貧困夫妻深山連生9個娃:生完老十就不生了,會供孩子讀書

2020-12-12 齊魯壹點

90後韋國則、蒙秀麗夫妻倆12年生育9個孩子的事在網上被傳開了,這幾天不斷有陌生人打來電話,還有人半夜敲他家窗戶說要幫忙撫養小孩,各地的記者也湧向了這個廣西都安縣的偏遠山村。

憨厚實在的韋國則從沒經歷過這種場面,甚至有些害怕。來韋家的人太多了,村裡擔心有些人目的不純,鄉親們這幾天都在幫韋國則家「篩選」來客,來路不明的人會被擋在路口,證實正規身份後才能入村。

已六個月身孕的妻子蒙秀麗也在6月11日晚帶著孩子躲起來不見人。再有三個多月,夫妻倆將迎來他們的第十個孩子。

「夠了。」韋國則嘟囔著,等妻子生下肚子裡這個孩子,不生了。

6月12日下午,韋國則向澎湃新聞解釋稱,他是家中獨子,從小在養父母家長大,童年的孤獨讓他逐漸萌生成家後多要孩子的想法。要孩子是和妻子共同的意願,避孕的東西也在用,但懷上了都會生下來。

韋國則家是村子裡的深度貧困戶,全家在2019年10月搬到了150平方米的安置房內,目前每月每人享受350元的A類低保。

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的韋國則長期靠在外打工補貼家用,但他對孩子們充滿期待:「只要他們想讀、能讀到大學,打工供他們。」

十裡八鄉的「名人」

韋國則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村裡人拿著手機給他說:「你火了。」

1991年出生的韋國則目前已是9個孩子的父親。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網際網路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平靜。韋國則一家9個孩子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後,他很快成為十裡八鄉的「名人」。不斷有陌生人來到村裡,向村民打聽韋家的住處。

韋家在廣西中部的都安縣保安鄉上鎮村弄鄧屯,四面環山。

從地圖上看,這裡離都安縣城直線距離近40公裡。但住這的村民到縣城,需要開車在蜿蜒山路上行駛兩個多小時,行程近百公裡。

「好多外地人開著車來。」同村一位村民說,第一次見村裡這麼熱鬧。

但這十幾天,韋國則是「懵」的。1991年出生的韋國則,在2008年和1990年生的妻子蒙秀麗生下第一個孩子,當時韋國則才17歲,蒙秀麗18歲。

接下來的12年裡,二人又生育了8個孩子。現在,妻子又已六個月身孕,第十個孩子即將出生。

前不久,一段韋家的視頻被人上傳到了網絡上,穿著白襯衫的韋國則略帶羞澀地介紹自家情況,「9個(孩子),肚子裡還有一個」。

「你怎麼想到生這麼多孩子?」拍攝者問。

「我也沒有辦法呢。」韋國則苦笑著回答,「慢慢撫養過來」。

深山裡、破木屋、孩子成群、貧困戶,在這些標籤下,這個原本很難引起關注的家庭,迅速在網絡上引發圍觀和討論。

都安縣保安鄉附近的群山。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一波波記者來採訪,不斷有陌生人打來電話,甚至有人半夜敲窗戶,說要幫韋國則撫養小孩。這可把韋國則嚇壞了,在他看來,是有人要「搶」孩子,頓時和妻子有些不知所措。

6月12日下午,在上鎮村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短髮、皮膚黝黑的韋國則剛下工休息。

最近他不斷給來訪的人介紹家裡情況,但面對媒體記者和縣裡工作人員的「大陣勢」,韋國則還是很拘謹,兩隻手搓來搓去。

附近的村民和工友見到又有人來採訪韋國則,也紛紛跑過來圍觀,拿著手機拍攝。

韋國則有些寡言,對個別問題會保持沉默,低頭看著石子路;遇到感興趣的問題,他才用夾雜著方言的普通話多聊上幾句。

村幹部覺得,韋國則從小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山裡,沒見過多少世面,「最近幾天的陣勢太大,已經怕了」。

十幾天村裡來了十幾波人找韋家,最多的一天來三波,村裡擔心有些人目的不純,鄉親們這幾天都在幫韋國則家「篩選」來客,來路不明的人會被擋在路口,證實正規身份後才能入村。

韋國則說,他和最初拍攝視頻的那個人不認識,當時村裡有人帶過來說是愛心幫扶,他便照著那個人的鏡頭回答了問題。對方還到尚未拆除的老木屋裡裡外外拍了拍,和他聊了近40分鐘,但傳出的視頻中卻沒提他家有低保,已住上了當地政府集中安置的新房。

「彌補童年缺失」

妻子蒙秀萍是鄰縣大化縣雅龍鄉人,2007年,韋國則赴廣東東莞打工時,二人在務工的地方結識相愛,一年後便有了第一個孩子。

「2008年要的娃,2017年領的證。」韋國則說,在他看來,或許是有與妻子從小喪母后缺失母愛這樣的類似經歷,雙方都能理解對方,平時很恩愛。

韋國則從小被從大化縣一個家庭送養到沒有生育能力的上鎮村韋家,養父母待他很好,但因為家裡就他一個孩子,有時候會顯得很孤獨,沒有人一起玩,小時候跟別的小孩打架也沒有幫手,他心裡逐漸萌生出「人多好」的念頭。

「要這麼多孩子也是我們倆人共同的意思。」韋國則說。

雖然也用著避孕的物品,但依舊連續懷上孩子;懷上了,韋國則和妻子都選擇了生下來。

「10個孩子,夠了。」他低頭小聲嘟囔了一句。

鄉裡的工作人員說,平時鄉裡也會在村裡宣傳計生的政策,在韋國則去鄉衛生院時,也給他發了避孕的物品,但誰也沒法保證他用不用。

韋國則的9個孩子中,有3個女兒6個兒子。最大的孩子今年12歲,在附近的大化縣雅龍鄉小學讀四年級,最小的孩子1歲多,妻子蒙秀萍得平時背著照看。

「你等一等,我給你看。」因為家庭成員太多,韋家有兩本戶口簿,在給外人展示家庭成員時,韋國則便會從床鋪底下的紙箱裡翻出這兩個本子。

先前幾個孩子都是養母接生,後面才去的衛生院。山裡情況特殊,除了接生外,孩子都是吃母乳和玉米糊長大,他們也沒給孩子買過奶粉,在1歲前都是妻子用母乳餵養。

孩子平時也會問要「餅乾、玩具、水果」等東西,保安鄉每三天有一次集,缺什麼東西,韋國則就會花半天時間去趕集。

妻子蒙秀萍和韋國則都是瑤族人,平常在家裡也多用瑤語交流。最近見到家裡來了很多陌生人,蒙秀萍也顯得很無措,因為普通話不好,往往要當地人將她說的話轉譯一遍,外人才能聽懂。

矮小清瘦的她穿著格子上衣,挺著大肚子,丈夫和外人講話時,她背著最小的「老九」,左右手牽著已能走路的娃,在屋外的巷道裡玩耍。因為丈夫經常要外出打工掙錢,照顧孩子的任務大部分都由她來完成,平時幾乎都要被孩子圍著。

要照顧的孩子實在過多,四周都是山,蒙秀萍總是前後左右盯著,或者在房裡聽到孩子玩耍的聲音她才放心。一旦看到有孩子跑遠,他便立馬追上去趕緊「控制住」。

在上鎮村附近做建築零工的韋國則。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外出務工時,韋國則一年也就只能回來兩次,一次是年中收作物,一次是年底。自己不在家,妻子都會帶著孩子住在大化縣的娘家,方便有人照顧。

在廣東的建築工地做雜工,韋國則每天有200元的收入。等到工資發了,他便把一半錢打回家裡,如果家裡說錢不夠用,他便再想辦法匯錢回來。

兩地分居,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韋國則夫妻平常會通過電話聯繫。

「問問健康沒,孩子好著沒。」韋國則說,孩子雖然不經常生病,但一旦遇到「著急的病」,他都會坐大巴趕回來。深圳到都安開通有直達的大巴,這成為連接韋國則家與工地的主要通道。

養母2019年4月病重去世後,對韋國則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將養母的身份證照片翻拍列印出來,掛在了牆上。之後便幾乎沒有外出務工。

在家閒著時,韋國則會到附近村裡需要幹活的工地做雜工,一天也有200元的收入。

「會供孩子讀大學」

只上到小學四年級,妻子也沒讀過書,韋國則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只要他們想讀、能讀到大學,打工會供他們。」談到孩子時,一直不多話的韋國則顯得有些興奮。他說,目前讀小學的幾個孩子的成績都在班裡不錯,他雖然也沒多少文化,但知道取得好成績意味著什麼。

「讀到保安中學,再讀到高中,爭取到大學。」11歲便輟學跟隨堂哥到欽州砍甘蔗,韋國則自知打工很苦,他不希望孩子以後也遭受這份罪,知道上大學後能找個好工作。

當地鄉政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對於韋國則這類特殊貧困家庭的孩子,縣裡政策是可以免費讀完高中。孩子穿的衣服、用的文具也經常會有愛心企業捐贈,上大學後也有免息貸款。

在外界最初看到的視頻中,背景是韋國則家的破舊老木屋,這裡是韋國則自小生活的地方。

木屋建在上鎮村弄鄧屯山上一處相對平緩的地方,用木板和木柱圍起搭建而成,因為長期遭受雨刷,外體已泛白、腐朽。

房子周圍堆了些從山上砍下的灌木,屋前一塊不大的平地上種了些玉米、蔬菜。

屋內,透過木板縫隙,亮光可照進昏暗的房間。

都安是廣西極度貧困縣,人均耕地不足0.7畝,素有「九分石頭一分土」之稱。

看著前述情景,很多網友認為韋家是因為超生致貧,依然生活在簡陋甚至原始的環境中。

「純屬誤解。」從廣西自治區發改委派駐到上鎮村當第一書記的郭京已駐村兩年,對韋家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告訴澎湃新聞,其實並不像網友所猜測那樣,兩年前縣裡為韋家這類低保戶蓋了150平方米的新房,竣工後韋國則全家便搬到了新居,木屋只是存放些農具、化肥、種子,平時不住人。

政府和社會愛心力量修建的安置房,韋國則等18股貧困戶可入住15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在韋家被關注後,木屋便被鎮村的工作人員推倒。「主要是防止他還回來住,畢竟年久失修,有危險。」鄉裡駐村幫扶的一名幹部介紹。

韋國則新家的門前牆上掛著的「廣西脫貧攻堅精準幫扶聯繫卡」,這個11口之家將在今年實現脫貧,主要脫貧措施是「種養和低保脫貧」。

韋家這套150平方米安置房是政府和對口幫扶單位出資解決。2019年10月竣工後,韋家便搬了過來,和其他17戶貧困戶統一安置在一起。

郭京介紹,今年韋國則家升格為A類低保,韋國則家11人都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一個月近4000元。此外,他們家還享受養老金、生態林補償、農業補貼、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補助、醫療保險補助等大大小小七八項政策。

除了打工收入和低保保障外,韋國則家還在當地專業合作社寄養了3頭牛5隻羊,從2017年開始,每年還有近4000元的分紅。

韋國則新家門牆上的扶貧收益卡,全家11口人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今後肯定會持續關注。」鄉政府的工作人員說,像韋國則家情況比較特殊,鄉裡各村的生育願望相對旺盛些,但一般也都是一家3到4個孩子。之前計生部門工作人員下鄉後往往找不到韋國則家人,要做工作也沒辦法。

針對外界關心的超生是否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問題,澎湃新聞從當地縣委宣傳部門主要負責人處獲悉,韋家的情況比較特殊,根本無力承擔這筆費用,屬於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澎湃新聞注意到,就在韋國則新家的外牆上掛著「計生服務創千秋基業,人口統籌築萬家和諧」的橫幅,門窗一側則掛著一個「安全套免費發放機」。

韋國則新房牆上掛著的安全套免費發放機。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圖

(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90後貧困夫妻12年生9娃:生完十個不生了,要供娃上大學
    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的韋國則長期靠在外打工補貼家用,但他對孩子們充滿期待:「只要他們想讀、能讀到大學,打工供他們。」90後韋國則、蒙秀麗夫妻倆12年生育9個孩子的事在網上被傳開了,這幾天不斷有陌生人打來電話,還有人半夜敲他家窗戶說要幫忙撫養小孩,各地的記者也湧向了這個廣西都安縣的偏遠山村。憨厚實在的韋國則從沒經歷過這種場面,甚至有些害怕。
  • 「90後夫妻生9個孩子」:大山裡的隱秘角落
    一則「90後夫妻生9個孩子」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將深居大山的韋國則一家的日常生活推向外面的世界。
  • 90後夫妻住在深山,生9個孩子,妻子又懷孕了,丈夫:能養得起
    他們不顧孩子的前途,或者以自己的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讓孩子脫離正常的社會。在廣西河池的一個小村子裡,就有一對普通的90後夫婦,但是他們做出來的事情一點也不普通,甚至還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原來他們夫妻倆住在深山的山林裡,生了9個孩子後,妻子又懷孕了,當問及這麼多孩子怎麼養時,丈夫卻說:能養得起。
  • 90後夫妻生下一群孩子,說起原因,寶爸的話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文|好孕姐最近這幾天,一對90後夫妻上了熱搜。這對夫妻家在廣西一個偏遠的貧困山區,他們已經生下了九個孩子,另外第十個寶寶也在肚子裡,已經六個月了。現在,這一家十二口(加上肚子裡的寶寶),擠在一個很小的房子裡。
  • 90後的人生小目標,沒心沒肺生了9個娃
    他和妻子已經生了9個孩子,3女6男,最大的12歲,再過1個月第10個孩子又將出生,正好湊夠10個。現在的90後,好多還是單身狗,就算結了婚,生一個孩子都很勉強,生二胎簡直難於上青天。可是,這對90後小夫妻卻沒心沒肺地實現了人生的小目標,讓人不得不驚嘆。10個孩子怎麼養?怎麼教育?未來怎麼辦?這些讓人撓頭揪心的事,在人家眼裡都不是事。
  • 生娃前90斤,生娃後胖到120斤,產後為什麼有人變醜,有人更年輕
    蓉蓉和多數女生一樣,對於自己的外貌是非常在意的,並且也管理得很好,一直都保持著苗條的身材,但自從生完孩子後,發福長胖卻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原本只有90斤的她,現在已經達到120斤了,之前的衣服也全部都穿不了。原本她對於懷孕生子,身材會受到影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變化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 90後夫妻剛生完孩子就離婚,判決書瞬間刷爆朋友圈!
    來源:半島都市報(ID:bandaobao)最近一對90後夫妻剛生完孩子就不想過了
  • 「沒錢就不生娃」,九零後的生娃觀念很扎心,網友觀點兩極分化
    「沒錢的話就不生娃」,九零後的生娃觀念很是扎心 有這麼一個街頭採訪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採訪者的問題是「如果沒有任何的限制,你會生幾個娃」,沒想到大家的回答都非常扎心
  • 90後夫妻生完孩子說離就離,法官給出了一個果斷的判決...
    一對90後夫妻剛生完孩子就不想過了。女方說離,男方說離就離。按說可以輕鬆結案了,沒想到法官判決不!準!離!但主審法官李培亮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二人有戀愛兩年的感情基礎,2017年5月生了一個女兒,所有矛盾都是因孩子和家庭瑣事引起的,要說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具體事,還真沒有。
  • 90後夫妻生完孩子說離就離,法官果斷判決不準離?!
    一對90後夫妻剛生完孩子就不想過了。女方說離,男方說離就離。按說可以輕鬆結案了,沒想到法官判決不!準!離!判決書順帶也成了網紅……這起案件中,原告、被告雙方都同意離婚,按說沒啥可聊的了。但主審法官李培亮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二人有戀愛兩年的感情基礎,2017年5月生了一個女兒,所有矛盾都是因孩子和家庭瑣事引起的,要說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具體事,還真沒有。
  • 平潭一對夫妻9年不生娃與父母反目 送套房都不生丨在平潭,丁克這條路太難了!
    無數平潭人一生都要面對2個重大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生娃,還是不生娃?本文主人公,是青梅的鄰居夫婦。在平潭這個相對傳統的地方,他們做了一件超「叛逆」的事,那就是結婚9年,打死不生娃。他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和大多數丁克家庭差不多,老婆害怕生孩子,對生孩子有極大的恐懼,一直做不好心理準備。第二,不是很喜歡小孩,更不想讓帶小孩這件事破壞他們現有舒服的生活,2份工資2個人花,除了工作就是二人世界,自由又簡單,所以一致決定丁克!
  • 夫妻生的娃,DNA檢測卻是「叔叔」的,可爸爸是獨生子,看完目瞪口呆!
    夫妻生的娃,DNA檢測卻是「叔叔」的,可爸爸是獨生子,看完目瞪口呆!BUT爸爸是獨生子沒有兄弟啊而且是試管嬰兒也不可能存在出軌的事情啊到底是怎麼肥事?!!小李和小黃結婚多年,但始終沒有成功懷上寶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最終選擇了做試管嬰兒。可喜的是這次倒是成功了。生下來了個大胖小子,全家也很歡喜。
  • 「生完二胎,我再也不信婆婆的話了」,90後寶媽含淚表示很後悔
    90後寶媽阿林也在婆婆這幾年的催促下生了個二胎寶寶,如今阿林自己全職帶娃、還輔導大寶功課、做家務等等,與人談起二胎,含淚表示:「生了二胎,才發現婆婆的話一點都不靠譜,再也不相信她的話了。」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在生二胎前,阿林和丈夫都很猶豫,想到自己在上海租房住,兩個人工作又不穩定,生個二胎壓力會很大。
  • 95後農村媽媽,19歲生娃,卻在朋友圈發「想死」:後悔沒讀書
    真實事例:在甘肅偏遠山區,有這樣一位95後女性,她現在25歲,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大孩子已經六歲了,小點的兩歲了。算下來,她19歲就已經生了老大。相比現在大城市29歲還單身未婚的女性,她十年前就成家了。
  • 90釐米「袖珍」女孩,不顧醫生勸阻執意生娃,孩子出生後很痛苦
    90釐米「袖珍」女孩,不顧醫生勸阻執意生娃 小玲從2歲開始就沒有再長高了,身高停留在了90釐米,身形也跟正常人不一樣,成年後工作不好找,最後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個小賣鋪
  •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會判若兩人?如果換做男生,也會這樣
    說毫不費勁,那是自我安慰,生第一個時因為太害怕,先生陪產的,不過疼痛並沒有減輕。我記得我當時因為太疼,把手上扎的輸液針都給掙脫了,搞得血液橫飛,生完大寶後發現,連指甲裡都是滿滿的血痂,不知道自己當時自己有多掙扎?多無助?我就記得我當時使勁喊我先生:「趕緊讓我剖吧!我要剖!」
  • 日本夫妻連生12個娃,聲稱20年從來不避孕,一個月要吃30斤大米
    日本夫妻結婚20年從不避孕,一連生12個娃,每月能吃掉30公斤大米前一段時間,有對日本夫妻在網絡走紅,他們走紅的原因非常簡單,也令人非常詫異,那就是「太能生了」這對夫妻稱他們結婚20年,在這20年裡兩人從來沒有避孕,只要懷孕了那就生
  • 同是28歲生娃,生兩娃的孫儷與生一個娃的楊穎,兩人身材雲泥之別
    這不僅與寶媽是否積極鍛鍊有關,還與生幾個娃有很大關係。28歲生娃,生倆娃的孫儷明顯恢復趨緩,甚至身材一度臃腫孫儷和鄧超夫婦一直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他們二人不僅出演過很多優秀的作品,受到大家的認可。生活中。
  • 一會兒不讓生,一會兒催著生,子宮也歸你們管?
    很多年輕群體都認為,單身沒有什麼不好的,不結婚不生娃反而一身輕鬆,也不會有著一大堆棘手的婚姻問題和孩子教育問題。不過,要知道的是,年輕人不願結婚、不願生娃的這兩件事,似乎已經逐漸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了,並且已經嚴重危害到了我國的「人口紅利」……一方面,我國的單身率、結婚率、新生兒出生率都呈現了下降趨勢。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普通小學的數量已經從1990年的76.6萬所,下降到了至今的16.01萬所。
  • 發燒後會生娃?我不敢發燒了
    發燒後會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