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上半年營收大漲市值超過4000億;受疫情影響全球藥企排名或...

2020-12-23 騰訊網

今日看點

2026年銷售收入前15名的製藥公司

隨著製藥行業進入新的十年,全球最大的製藥公司正忙於推出新藥物、重組以專注於創新產品並著眼於新技術。EvaluatePharma預測,受腫瘤、多發性硬化症和血友病新產品推出的推動,羅氏將在2026年引領所有大型製藥公司的銷售。分析人士認為,到2026年,憑藉近620億美元的預期藥品銷售額,羅氏將輕鬆擊敗排名第二的輝瑞(Pfizer),後者的預期銷售額為561億美元。排在輝瑞之後的強生(Johnson & Johnson)、諾華(Novartis)、艾伯維(AbbVie)和默沙東公司(Merck & Co.) 2026年的藥品銷售額都將超過500億美元。這些公司都加入了尋找COVID-19藥物和疫苗的行列。

2026年銷售收入前15名的製藥公司

排名 公司 國家 預計2026年的藥品銷售額 2019年藥品實際銷售額

1、羅氏(Roche) 瑞士 619億美元 482億美元

2、輝瑞(pfizer) 美國 561億美元 461億美元

3、強生(Johnson & Johnson) 美國 546億美元 424億美元

4、諾華(Novartis) 瑞士 542.5億美元 460.8億美元

5、艾伯維(Abbvie) 美國 535.6億美元(包括艾爾建) 323.5億美元

6、默沙東(Merck & Co) 美國 519.6億美元 409億美元

7、賽諾菲(Sanofi) 法國 495億美元 401.7億美元

8、葛蘭素史克(GSK) 英國 475億美元 370.7億美元

9、百時美施貴寶(BMS) 美國 438億美元 251.7億美元

10、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英國 410億美元 232億美元

11、武田(Takeda) 日本 352.6億美元 297.6億美元

12、禮來(Eli Lilly) 美國 298.1億美元 200.9億美元

13、安進(Amgen) 美國 283.7億美元 222億美元

14、諾和諾德(Novo Nordisk) 丹麥 273.2億美元 183億美元

15、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 美國 223億美元 217億美元

邁瑞醫療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

7月14日,邁瑞醫療發布半年度業績公告,預計上半年營業收入為98.47億元-106.67億元,同比增長20%-30%;淨利潤32.69億元-35.06億元,同比增長38%-48%。2020年上半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的暴發,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和醫學影像產線的便攜彩超、移動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其中對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的拉動作用尤為顯著。邁瑞醫療表示,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公司向海外市場出口新冠抗體試劑,彌補了疫情對體外診斷產線造成的部分影響。在資本市場上,截至7月16日12時,邁瑞醫療總市值已超過4000億。

康希諾生物將在科創板上市

中國證監會7月15日發布消息,該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這意味著康希諾生物將正式進入發行階段,公司即將完成「A+H」股的雙資本平臺布局。康希諾生物成立於2009年,最早讓康希諾生物聞名業內的是重組伊波拉病毒病疫苗的成功研製。該疫苗是亞洲第一個獲批准的伊波拉病毒病疫苗。近期,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於國內率先開啟了臨床試驗。6月,康希諾新冠疫苗獲批在中國軍隊內部使用。

醫藥企業動態

日本第一三共社長:用國產疫苗應對新冠變異。日本藥企第一三共加入了將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正在研發的疫苗提供給日本的項目。同時,第一三共自己也在加緊研發日本國產疫苗,預訂於2021年3月開始臨床試驗。第一三共將採用(基於遺傳信息,通過化學合成技術生產的)「mRNA疫苗」這種新技術進行研發。日本第一三共社長稱,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已經取得進展,並且獲得了大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可以儘早引進。阿斯利康將向公司提供原液,由第一三共製成藥劑,並快速提供所需疫苗。雖然沒有大規模設備投資計劃,但需要改建原液接收倉庫並整修設備。

Elanco收購拜耳動保業務的交易有望8月完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周三表示,Elanco Animal Health 收購拜耳(Bayer)動物保健業務的交易已獲得美國反壟斷機構的批准,條件是該公司必須出售資產用於治療三種疾病,其中兩種為狗,一種為牛。該交易在2019年8月宣布時估值為76億美元。Elanco在一份聲明中稱,FTC的行動是反壟斷所需的最終批准,擬議的交易有望在8月初完成。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為了獲得反壟斷的批准,它要求這些公司出售與口服治療狗身上跳蚤、狗內耳炎症和一些可以控制多種昆蟲的牛噴殺蟲劑有關的資產。

華潤醫藥與諾和諾德攜手布局生長發育領域。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與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宣布,基於雙方早前籤訂的合作意向書,華潤醫藥旗下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諾和諾德將在中國大陸地區通過合約銷售模式共同推廣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此次合作將於2020年8月1日正式生效。

遠大醫藥加強腫瘤治療領域布局。遠大醫藥發布公告,擬對行深生物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取得其9.7%的股本權益及一個董事席位。以獲得行深生物開發的治療結直腸癌的全球創新水泡性口炎溶瘤病毒產品(VSV-GPM)的全球獨家權益(包括該產品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以及行深生物開發的其他產品的優先合作權等。

建明工業接手美國專利申請。建明已經接手一項美國專利申請,涉及利用Sal CURB液體抗菌劑來控制飼料和飼料原料中的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方法,而Sal CURB液體抗菌劑是由建明製造的一種全球病原體控制產品。Sal CURB是一種抗病毒溶液,除了能夠控制黴菌以外,還能在長達21天的時間裡讓全價飼料和飼料原料保持沙門氏菌陰性狀態。通過利用甲醛和丙酸(以消滅黴菌與病原體而聞名)混合溶液,Sal CURB能夠在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上面,發揮重要作用。

裕利醫藥任命約翰-格雷厄姆為新任執行長。亞洲領先的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裕利醫藥(Zuellig Pharma)宣布任命約翰-格雷厄姆(John Graham)為公司新任執行長。約翰將負責經營這家價值130億美元的公司,並帶領公司團隊在亞洲13個市場開展業務。此前,他曾在安萬特(Genzyme)、健贊(Genzyme)和安永(Ernst & Young)擔任多個全球高級領導職位,並擔任過美納裡尼(Menarini)亞太區(新加坡)執行長。

醫藥新產品

Biocon獲準在印度銷售新冠治療藥物Itolizumab。生物製藥公司Biocon Ltd. 表示,印度藥品管理總局(Drugs Controller General of India)已批准該公司在印度銷售可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藥物Itolizumab。該公司表示,Itolizumab是首個在世界各地獲批的、用於治療中重度2019冠狀病毒病併發症患者的新型生物治療藥物。該藥物將在Biocon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生物製造工廠進行生產和調配,是一種靜脈注射型藥物。DCGI批准Itolizumab上市是基於在孟買和新德裡多家醫院進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成功結論。

亞盛醫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這是APG-2575獲得的首個孤兒藥資格認定,為亞盛醫藥從FDA獲得的第二個孤兒藥資格認定。此前公司第三代BCR-ABL抑制劑HQP1351於今年5月獲得首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被授予的適應症為慢性髓性白血病。

相關焦點

  • 股東紛紛減持,邁瑞醫療是否已經高估?
    出品|每日財報作者|黃仲平作為我國醫療行業的市值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邁瑞醫療長期深受市場的關注。截至目前,邁瑞醫療市值在4000億上方運行,在高點回調近20%後落後於恆瑞醫藥,為行業市值第二。然而最近股東卻頻繁減持,這是否預示著股價出現了高估?哪些股東跑了?
  • ...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股東|邁瑞醫療|胡潤|醫療器械
    02醫療器械領域漲幅明顯,大健康行業備受矚目在本次榜單的行業分布上,胡潤研究院表示,由於受新冠疫情疫情,今年大健康產業增長顯著,以93家的數量首次成為500強中分布最多的行業,同比去年增加4成。500強榜單行業分布而在大健康產業中,上榜企業又主要來自於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醫療器械領域裡邁瑞醫療穩居榜首,價值超4000億元,價值漲幅為107%。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營收排名中,多年穩居第一把交椅的輝瑞跌倒了第五名,而諾華則挺進前三。 事實上,上述營收和排名變化,最大衝擊還是非專利藥收入跳水。如:輝瑞成熟藥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7%,直接將輝瑞落下了霸主寶座。
  • 創業板市值第二大公司易主了!
    其中「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漲超6%,金龍魚漲超5%,市值正式超過邁瑞醫療,坐上「創業板二哥」寶座。上市僅兩個月金龍魚躋身「創業板第二」12月21日,創業板指早間高開後持續拉升,全天大漲3.66%。其淨利潤在創業板全體公司中也名列前茅,超越英科醫療、藍思科技等一眾醫療、科技公司,僅次於邁瑞醫療。而從年營收規模看,「油茅」金龍魚遠超去年營收197億的「醬茅」海天味業的同時,相當於兩個2個貴州茅臺,或是蒙牛加伊利之和。
  • 2020上半年全球頂級醫療企業TOP10,耗材的失落、醫療設備的勝利
    商業世界也是這樣, 全球醫療TOP10在Q1、Q2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Q4有望恢復增長。在回到正軌之前,醫趨勢為您帶來最新2020上半年全球醫療世界排名!2020年Q1營收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具體影響體現在2020年Q4財報中雅培:2017年排名上升3位、2018年排名上升1位後,2019年排名再次攀升,由第4上升至第3位。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截至發稿時股價為136.66元/股,上漲170.72%,總市值超過了500億元。 聖湘生物在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中表示,目標發行數量為4000萬股,發行價50.48元/股,擬募資5.57億。
  •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8月6日,隨著BMS半年報的發布,跨國藥企上半年成績單基本都已出爐,從財報可以看出:COVID-19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疫情「黑天鵝」下,2020上半年 跨國藥企Top5排名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華熙生物上半年營收增長17%,疫情下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補位醫療終端
    醫療終端業務受疫情影響收入下滑,化妝品業務補位 與以往華熙生物營收和淨利增速動則高達九成或五成不同,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速17.05%,淨利0.75%。不可避免地,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的確對華熙生物業績造成影響,其中醫療終端業務影響最為明顯。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全球市場平穩發展,國際巨頭進入增長乏力的瓶頸期。比如全球第一的美敦力,營收從2017年的297億增長到2019年的305億元,累計增長僅有2.7%,複合增長極低。再比如排名前2-4的強生、飛利浦、GE醫療,2019年的增長分別僅有1.9%、6.5%、3.1%。
  • 為什麼我國醫療器械能開啟創新大潮?
    國內跨國藥企佔據創新藥主導地位的局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打破。我國這個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已經讓跨國藥企賺的盆滿缽滿。輝瑞普強的中國區收入佔其全球體收入的26%;阿斯利康的中國區業務收入佔其全球收入的21%。並且跨國藥企仍在重押中國市場,安進就曾表示未來1/4的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中國和日本市場的擴張。諾華計劃在2024年在華業務翻番,未來5年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
  • 強生2020半年報:營收$390億 器械-21%
    2020年年初在新冠疫情之下,醫藥行業銷量迎來小高潮,一方面群眾大量囤積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疫苗等藥品需求增強。相比之下:Q1之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Q2跨國藥企將要面臨的壓力可能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大......疫情的海外蔓延,對跨國藥企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強生作為跨國藥企的頭份半年報來了!
  • 疫情防控概念股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業績有高有低,防護耗材公司淨利...
    不過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統計發現,在疫情防控概念企業集中的「WIND醫療保健」板塊中,也有19家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出現虧損,佔比18.63%,這其中還包括15家業績首虧公司。多數出現虧損的公司表示,企業生產經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而即便是上半年業績增長驕人的企業,在下半年也或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 邁瑞醫療2019年淨利46.8億同比增26% 市值超3100億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5月6日報導邁瑞醫療日前公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為1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7.53億元增長20.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8
  • 上市藥企陸續公布 2019財年年報和業績預告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近日,全球大型跨國藥企2019財年年報陸續發布,國內上市藥企也陸續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先看跨國藥企年報。截至2月21日,全球大型跨國藥企2019財年年報基本均已公布。同比增長超過10%的有3家,除了百時美施貴寶外,還有默沙東、葛蘭素史克。
  • 最新全球藥企排名TOP1000出爐 中國佔208家
    恆瑞全球排名第21,也是國內唯一進入全球TOP25的企業。中國已然佔據全球製藥領域重要位置。  恆瑞、豪森、石藥集團突圍  恆瑞估值從2003年的2.79億美元增至如今的690億美元,漲幅250倍,使得其全球排名從去年的30位提升至21位,它也是唯一一家闖入全球前25名的中國藥企。
  • ...福耀玻璃、寧德時代、三棵樹、安踏、敏華控股等多家閩企市值...
    安井食品:速凍食品龍頭 疫情以來,「宅經濟」利好速凍食品行業,2020上半年,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海欣食品等速凍食品上市公司市值大漲,福建老牌食品企業安井食品股價飆升,成為速凍食品板塊市值最高的公司。
  • 行業丨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利潤排行,IVD成最大贏家!
    一、國產器械加速替代進口 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爆發,讓部分醫療設備全球需求大幅增長,全球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等醫療器械訂單量激增,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部分醫療器械持續脫銷
  • 華為,正式殺入醫療器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翻開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成績單,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爆發,部分醫療設備全球需求大幅增長,醫療器械成為急需補給的產品。受此影響,國內71家A股上市醫療器械企業的業績整體上漲。
  • 2020醫藥公司上半年財報紛紛發布 阿斯利康等十大跨國藥企交卷
    臨近九月,各大藥企2020年上半年財報已紛紛公布。記者發現,在此之前, Global Data 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TOP20製藥企業的排名就與2019年發生了變化,強生、羅氏、諾華、默克、輝瑞、禮來、百時美施貴寶、安進、阿斯利康、諾和諾德位列前十。
  • 小學生學術造假;暴漲超1000億,11家藥企集結A股;1356家醫院30天...
    (新浪醫藥)上海萊士:2020上半年預增淨利潤6.95億~7.45億近日,上海萊士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6.95~7.45億元,同比預增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