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如花」,那麼月經就應該是「花期」的標誌了。儘管每個月的那幾天讓女人感覺很麻煩,但月經對於女人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
但是女人來月經,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月經來時小腹隱隱做痛,有的甚至痛不欲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痛經」。有的是來月經時腰酸的直不起來,或者經量很少、每次只來一點點,要麼月經量很大、淋漓不盡。
長此以往,不僅情緒會受到影響,皮膚也可能會出現色斑、暗瘡等問題,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不孕。月經可以說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經常有女性說自己月經過少,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實理論上來說,只要每次經期持續在 3~8 天,月經量在 50~80 mL,就不算月經過少。當然,實際生活中並沒有一個量杯能來測一測。這麼舉例吧,要是你經期持續 3 天,用了七八片衛生巾,只能說是比月經多的人要少,但不能算真正的月經過少。
但有些女性說:每次只有上廁所時滴幾滴,衛生巾幾乎沒有打溼, 就來一兩天,只用兩三片衛生巾,而且只溼一點點,只用護墊就可以了,一天一片都不用換,要拖拖拉拉有個 7~8 天。
如果你是上面說的情況,月經過少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月經是子宮內膜的定期剝脫,決定經量和經期的主要因素有:生殖內分泌調節、子宮內膜、營養狀況等全身情況等。
各種宮腔手術如人工流產、放環取環手術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是最常見的月經過少的病因。很多患者都是在一次流產以後的一段時間,發現月經逐漸變少了。
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結核也是造成內膜損傷的主要原因。一些急、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常常有月經不規律、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的情況。近年來結核病又有抬頭的趨勢,而生殖器結核一開始的症狀可能不會很明顯,月經過少有時可能是首發的症狀。
生殖內分泌調節是異常複雜、相互關聯的系統,簡單來說精神狀態及身體中各種激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生殖內分泌的調節。
常見的原因有:
精神狀態、情緒壓力變化:有些女性面臨考試或工作壓力,或者是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生活中出現重大變故等都可能影響精神狀態,使月經量減少。
生殖內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症候群、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功能減退等,都可以造成月經量少。
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都可能引起月經過少。
有些女孩子過度減肥,營養狀況太差,結果導致月經減少甚至閉經。嚴重的肝病、腎病、嚴重的貧血都可能引起月經過少。
1、血虛型:
經血顏色較淡,無血塊,月經來潮時女性伴有頭暈眼花、心悸無力、面色發黃、下腹出現空墜感等症狀,舌質的顏色比正常人淺淡,脈象細小。
2、腎虛型:
經血顏色淡紅,甚至黯紅,質稀,月經來潮時伴有腰酸膝軟、足跟痛、頭暈耳鳴、夜尿頻多等症狀,舌質的顏色比正常人黯淡,脈象沉弱或沉遲。
3、血瘀型:
經血顏色紫黑,有血塊,常伴有小腹脹痛,當血塊排出後腹痛症狀會緩解。舌質的顏色發紫偏暗,或有小瘀點,脈象細澀或弦澀。
4、痰溼型:
經血顏色淡紅、質粘稠如痰,多發於體形肥胖的女性,常伴有胸悶、噁心欲吐的症狀,舌質淡紅,舌體邊緣見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滑。
常見的月經病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等。現將目前的調理方法總結如下:
艾灸調理月經不調,【主穴】: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配穴如下:
【氣虛】 加灸隱白穴、百會穴
(百會穴配穴視頻示範—更多穴位視頻可關注艾益生科技艾灸公眾號)
【血虛】 加灸足三裡穴
【血熱】 加灸血海穴、膈腧穴
【氣滯】 加灸太衝穴
【肝腎陰虛】 太溪穴、肝俞穴、腎俞穴。
艾灸調理崩漏,艾灸隱白穴及其上方約10釐米處皮膚周圍,至皮膚潮紅烘熱為度,每次20~30分鐘,每天1~2次。
隱白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採用艾灸調理痛經,具體方法:在患者腹部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區域施灸,約 20~30分鐘,然後灸八髎穴至腰陽關穴區域 20分鐘,至皮膚紅暈,感覺有熱度為宜。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施灸,隨經期結束,每天1~2次。
(關元穴配穴視頻示範—更多穴位視頻可關注艾益生科技艾灸公眾號)
採用針刺結合艾灸調理人工流產後繼發性閉經,選穴:【主穴】:歸來穴,關元穴,三陰交穴,血海穴,另外依證型隨證加取。
【腎虛型】加灸太溪穴。
【氣滯血瘀型】加灸太衝穴、氣海穴。
【氣血虧虛型】加灸足三裡穴。
綜上所述,採用艾灸調理婦科疾病尤其是月經不調、痛經,效果較好。但是需要注意幾點問題:
①採用灸法調理時需要以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如果辨證不當或是取穴錯誤,不但對疾病的調理沒有幫助,反而會加重病情。
②如果直接灸或者施灸不當出現的灸瘡,多為無菌性,一般不需要處理,只要保持清潔,防止感染即可。此外,可採用以清熱活血、化腐生肌藥為自製灸瘡膏處理。
猜你想看:
體表青筋:體內痰溼、瘀毒積滯的信號!艾灸祛毒有奇效
腹部是百病之源,腹部贅肉是因為這裡堵了
膀胱經—最大的祛溼排汙通道,秋季不灸虧大了
秋季胃口不好該如何調理?常按這兩個穴(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