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科普 | 美麗的紫花地丁

2021-02-06 STRANDING

上面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它的名字叫紫花地丁,是一種美麗的花,更是一味有名的中藥材。

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屬側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4~14cm,葉片下部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蒴果長圓形,長5~12mm,種子卵球形,長1.8mm,淡黃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紫花地丁的傳說 

從前,有兩位叫花郎,常在一起沿村討飯,兩個人感情漸漸深厚,結拜為兄弟。他倆白天一起討飯,夜間同宿於破古廟中。一天,弟弟手指突發疔瘡,疼痛難忍,紅腫發亮。哥哥焦急如焚,若不及時診治,弟弟的手指有爛掉的危險。

於是,他帶著弟弟前去尋醫。離此不遠的東陽鎮裡有一家「濟生堂」藥鋪,既治病又賣藥,有一種自製治療疔瘡外用藥。老闆見是兩個叫花子,就以先拿五兩銀子再給藥為藉口,將兩人拒之門外。無奈倆弟兄離開東陽鎮,來到一片山坡,弟弟疼痛難忍。這時,太陽快落山了,滿天霞光照在山坡上,有一種開著紫花的草在眼前熠熠生輝。哥哥記起一位老叫花子曾經告訴他,這種野草可以治毒蛇咬傷,也許對於瘡毒也有效果。便順手掐了幾把野草放在嘴裡咀嚼,只覺得苦絲絲的。

此時弟弟的手指頭又開始劇痛,哥哥將剛剛吐出來的草漿按在弟弟的指頭上。過了一會兒,弟弟感到手指頭涼嗖嗖的,比剛才舒坦些了,又過了一晚上,弟弟的手指頭竟不痛了。於是,他們又來採了一些野草帶回廟中搗爛糊在指頭上,並用野草熬了湯,喝下去。就這樣持續幾天,腫痛果然消了。又過了幾天,疔瘡竟然全部好了。後來叫花郎們就根據這種草植株不高,主根粗壯像一枚鐵釘,頂頭開出幾朵紫花的形象取了「紫花地丁」的名字。


【功能主治】

可入藥其性寒味微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

【來源及製法】

紫花地丁(學名:Viola philippica)乾燥全草。春、秋二季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淡黃棕色直徑1-3mm有細縱紋。葉灰綠色展平後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4cm先端鈍先端鈍基部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具印鋸齒兩面被毛葉柄有狹翼。花莖纖細花淡紫色花瓣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裂為三果爿種子多數。氣微味微苦而稍粘。以色綠、根黃者為佳。  

早在遙遠的古代,先賢們就對紫花地丁的藥用價值有了較全面且系統的認識

《本草綱目》:苦辛寒,一切癰疽發背,療腫瘵瘍,無名腫毒惡瘡。

《本草乘雅》:丁為幹火,地在氣中,順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屬,失承天施,為癰,為丁,為瘵,為瘍。使之仍順乎天施,而暢於四肢,美之至者也。

《本草備要》:瀉熱解毒。辛苦而寒。治癰疽發背,療腫瘵瘍,無名腫毒。

《本經逢原》:治療腫惡瘡,兼療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其花紫者莖白,白者莖紫,故可通治療腫。但漫腫無頭,不赤不腫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陰疽也。

《得配本草》:辛、苦,寒。治有名癰疽,無名腫毒,兼治乳癤痘療。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新的研究使這一古老的藥材重新煥發生機

1.紫花地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煎劑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和水提物還能殺鉤端螺旋體作用;其浸劑對堇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

2.紫花地丁有抗內毒素作用。

3.紫花地丁有清熱、消腫和消炎作用,還有抗蛇毒作用。

文案:Das schickal

排版:Das schickal

編輯:Das schickal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中藥紫花地丁
    中藥紫花地丁為常用中藥材,各大藥房和醫院均有,在2015年《中國藥典》基源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但是在具有權威的《中國植物志》上的紫花地丁拉丁文卻是Viola philippica,而藥典上紫花地丁的拉丁文在植物志卻是陰地堇菜,又名光瓣堇菜。讓人看的一臉懵。
  • 美麗的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多麼好聽的一個名字,小的時候春天一到小路旁,田埂旁到處都是這種紫色的小花,平凡但又美麗,帶來春天的氣息。
  • 美麗的紫花地丁讓人了解它的神秘面紗
    春天來到時我們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紫花地丁。它呼吸著大自然的清香空氣,它自由舒展著自己的枝葉,它那美麗的紫花開在人們的眼中。小小的紫花一朵一朵地綻放。帶著很淺很淺的香味。紫花地丁就是這樣默默地長在大地上,把整個草地都鋪上了紫色的地毯。紫花地丁是一簇簇地生長。它是百草中最不知名的花。
  • 記一味中藥-紫花地丁
    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乾燥全草。本品多皺縮成團。
  • 中藥古今研究: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更勝白花者,亦名蒲公英。蒲公英黃花,非白花。」《本草求原》:"涼血,消腫毒。治血熱筋痿,敷瘡妙。"《滇南本草》:"破血,解癰疽疥癩,九種痔瘡,諸瘡毒症。"藥理:紫花地丁對結核桿菌及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並有清熱、消腫、消炎等作用。
  • 中藥紫花地丁—治腎的「著力」之處
    紫花地丁,在治腎中屬於清熱解毒藥,含有蛋白質、可溶性糖、胺基酸、多種維生素、鐵、錳、銅、鋅、鋇、鍶、鉻、鉬、鈣等,有效成分為生物鹼、香豆素、軟脂酸、對羥基苯甲酸、丁二酸、二十醯對羥基苯乙胺、阿福豆甙、山柰酚—3—0—鼠李糖甙;在腎病治療中,本藥和其它清熱解毒藥或清利溼熱藥為君藥(每半個月交替換一次用藥
  • 紫花地丁的那些事兒
    ▲紫花地丁的花。花後面的尾巴叫「距」,紫花地丁的距比較細,經常下彎。紫花地丁屬於堇菜科,多年生草本,一旦紮下根,年年開花。因為紫花地丁不僅花好看,而且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我對它很有好感。開花才能結果,這是天經地義的,紫花地丁卻有種特異功能,就是不開花也能結果,這就是閉花授粉現象。紫花地丁開兩種花,春天先開的花,紫色迷人,但結實率低,入夏後才形成的花,叫閉鎖花,就是花不開放就自己給自己授粉結果了。
  • 紫花地丁(歷代本草匯言)
    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乾燥全草。我國各地均產。原植物生于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木叢中。喜溫暖或涼爽氣候,忌澇,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粘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寒。歸心、肝經。功效清熱解毒。臨床用名為紫花地丁。【本草匯言】 《本草綱目》:苦辛寒,一切癰疽發背,疔腫瘰癧,無名腫毒惡瘡。
  • 紫花地丁抑菌膏
    對紫花地丁的格物討論《本草便讀》:入包絡與肝經,通營破血。(紫花地丁即地丁草之莖,色紫而開紫花者,故性味主治與蒲公英相同,惟此能入手足厥陰血分,行瘀活血為略異,故紫花地丁治疔瘡毒壅為勝也。)《本草乘雅半偈》:疔為幹火,地在氣中,順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屬,失承天施,為癰,為疔,為瘰……使之仍順乎天施,而暢於四肢,美之至者也。
  • 解毒草——紫花地丁的神話傳說
    在古希臘神話中,河川之神伊兒,生得美麗異常,連美神都向她表達了愛慕之情。伊兒被美神真摯的愛感動了,便經常在草原上與美神嬉戲玩樂。     紫花地丁不僅美麗好看,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傳說,有兩個小乞丐,因經常在一起乞討,便結拜為兄弟。
  • 食補系列——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叢中。紫花地丁無地上莖,高5~15cm,葉片下部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蒴果長圓形,長5~10mm,種子卵球形,長約2mm,淡黃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最佳採摘期是5至6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全草,洗淨,曬乾。紫花地丁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 博物手繪 | 什麼,你問我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的區別?
    鑑於查看植物志會被各種專業名字繞得更暈,於是便有了不少科普文章供花盲症患者們鑑別參考,譬如有關桃李杏櫻梅梨海棠木瓜的,有關迎春連翹素馨的,有關紫堇夏天無刻葉紫堇胡延索的。然而最近我被問得最多的是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畢竟我身在北方,畢竟帝都的小紫花已經盛開了啊,雖然葫蘆島還要半個月才能看到)可是到底怎麼區分才快準狠?
  • 1種野草比較矮,被稱為「生地」,如今比紫花地丁值錢,請珍惜!
    也有花友很喜歡紫花地丁,因為這種植物同樣低矮,它還可以開出紫色的花朵,特別漂亮,關鍵紫花地丁的生命力還特別頑強,簡單養護就可以成活了,所以種植這種植物也不錯,它還挺值錢的。另外,像下面的1種野草也不錯,植株一樣低矮,被稱為「生地」,如今比紫花地丁還值錢,花友們若是在野外看到生地,請珍惜。可能有不少的花友也不了解生地這種植物,那不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滿身故事的紫色花朵——紫花地丁
    這就是紫花地丁,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它不僅是一種鮮為人知的早春野菜,又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材。紫花地丁葉片濃綠,一株中的紫色花朵會次第開放,花期一個多月,單花可達6天。常被花友們微型盆栽置於窗臺、書桌、陽臺等處。
  • 老鼠布袋,紫花地丁功效與小驗方
    3.各種炎症感染複方紫花地丁注射液:紫花地丁2份,野菊花、連翹各1份製成。治療扁桃體炎、肺炎等96例,療效良好。對支氣管炎及外科感染等症亦有療效。每日1~2次,每次2mL。4.淋巴結核、化膿性感染紫花地丁、蒲公英、半邊蓮各15g,水煎分2次服,並用藥渣搗爛外敷患處。
  • 紫花地丁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紫花地丁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紫花地丁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別名在《中國植物圖鑑》中記載為遼堇菜;在《東北師範大學科學研究通報》中記載為野堇菜;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中記載為光瓣堇菜;在民間常叫犁頭菜和犁頭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
  • 鄉野良藥:「紫花地丁」草的妙用!
    經過數百年的經驗總結之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更是肯定了紫花地丁草的解毒清熱之效,並認為紫花地丁入藥可以消「一切瘡癰、疔毒、瘰癧、惡瘡」。而且在古代人們還稱紫花地丁為「消癰解毒通用之要藥」,對於各種常見的皮膚瘡腫皆有良效。比如當我們的皮膚上面有紅色的腫塊,或者是皮膚上面長瘡,就可以直接挖一些新鮮的紫花地丁,然後搗碎至流出汁液,外敷即可消腫療瘡。
  • 再小的花朵也有春天-紫花地丁
    在樸素的泥土裡,開著樸素的花,沉默的香氣被沉默地傳播去年看到紫花地丁,是在師院第一餐廳門口的一個石凳下,那是3月下旬的一天由於向陽又背風,這株紫花地丁長得很壯實,花也開得早。它開的那天,師院裡的連翹和桃花都還只有花苞。紫花地丁是一種看起來柔弱,實際適應性很強的植物,看起來柔弱,是因為地上沒有莖,直接的就葉柄,花也同樣,從根部生出花柄,直到開出一朵紫堇色的花。
  • 紫花地丁、苦地丁、甜地丁
    ​地「釘」草——紫花地丁有一種野草,頂頭開幾朵紫花,其秸梗筆直,像一根鐵釘扎在土裡
  • 為什麼紫花地丁只開一次花,卻常年結果?
    好像沒人不知道「紫花地丁紫花地丁這就是紫花地丁,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攝於膠南大珠山。其花小而精緻,花冠左右對稱,花瓣5枚。最下方的花瓣通常較大,且基部會向後延伸,形成一個叫做「距」的結構。這個結構在堇菜屬植物中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