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料理真不值,吃來吃去就一口醬

2021-01-10 東京阿雞在日本

「韓式經典美食」「韓國街頭小吃」「韓式家庭餐」,最近上網衝浪,韓食的出鏡率突然高了起來。

辣炒小章魚、拌麵、泡菜卷、芝士熱狗、奶酪棒,那些風格或街頭或精緻的視頻,正賣力製造口腹之慾的刺激。

必不可少的流口水錶情,加上「好誘人!」「看餓了...」「真的頂不住!」之類的文案結尾,三五分鐘的時長,高飽和度的特寫封面,視覺誘惑輕鬆量產。

然而,面對這些精心挑選發布時間,試圖故技重施收割流量的「報復社會」視頻,網友們似乎不太買單。

01 不變招數,醬拌萬物

「韓餐的主題永遠是黏糊糊的一坨辣椒醬。」

縱觀留言區,「醬」是共鳴最強烈的槽點。網友的評論看似以偏概全,但刻板印象的形成絕非毫無基礎。

實際上,「醬拌一切」的吐槽其實相當到位。韓食以發酵為基礎,醬是韓式料理的基本材料。

韓國人每年要消耗200萬噸的泡菜,醃製過程中必須要有辣醬的參與;韓國街頭帳篷餐車的例牌小吃辣炒年糕,以苦椒醬作基底;和北京名吃同名的炸醬麵,則要用春醬攪拌;就連下雪天標配的韓式炸雞,也少不了辣醬風味。

生烏賊、梅子、魚卵,那些或常見或古怪的食材經過發酵醃漬,最終呈現為一片濃烈的粘稠。

走進韓國知名度最高的廣藏市場,辣醬調製的食品堆滿街道,紅色隨處可見。如果你要在韓國開餐飲店,醬是一定要備齊的。

「大體上,韓國味道以辣椒醬為主」,英國金融記者兼美食家Daniel Tudor曾旅居韓國七年,他直言,剛到韓國的時候其實並不喜歡當地的食物。

不過韓國「醬壇」廣闊,當然不能只有一味辣。

常年黏糊的韓食世界裡,大醬的存在感同樣不容小覷。這個由黃豆發酵而成的糊狀物體,走鹹的路線,被譽為韓式料理之母,江湖地位和泡菜有得一拼。

大醬原意是「稠醬」,濃鬱是它的標誌性特點。氣味之刺激,連韓國自己的美食評論家都揶揄,「有臭豆腐內味」。

挖一口淺嘗,克制的笑容浮上臉。為了在韓國友人面前保持體面,你只能唱一句,「淚有點甜,有點鹹」。

第一次去韓國,如何裝作很熟的樣子?點餐先來個大醬湯,本地人都直呼內行。這個接地氣的平凡料理,是韓國上班族的外食例牌,普通小餐館一天能賣出幾百碗。

儘管大醬的製作早已走上商業化生產,韓國人對於傳統手工的迷戀仍是分毫不減。

京畿道安城大醬村、江原道旌善大醬村、全羅北道淳昌大醬村,其中的自豪之情從名字就可見一斑。曾幾何時,到村裡看罈子還是赴韓旅遊必走一遭的熱門項目。

村子裡的大媽人均專注做醬50年,用巨大的杵臼搗黃豆。碾壓半小時,成型後放房間裡捂上兩周,然後用稻草掛起來晾上一個月,再然後放進大甕裡,加鹽水泡個一兩年。

△江原道旌善大醬村

更有對醬拉大提琴,用愛薰陶大醬的。製作步驟高達65道,密封時長只多不少。

儀式感做足,大醬也就做好了。

韓國人認為,大醬可以幫助減肥、防癌、降血壓。他們信奉好菌,覺得醬裡的微生物越豐富越好。這種超級豆製品的功用似乎沒有極限。喝大醬水給身體排毒、把熱的大醬裹在肚臍上做瘦身療法,只要你想不到的,沒有大醬做不到的。

發酵作為一種從農業社會沿襲而來的防腐方式,至今在韓國仍受重用。它成為韓食的顯著特色,從小菜,主食,到湯,全方位滲透。

吃韓國料理,醬你是肯定躲不開了。

02 韓國飲食,真的單調

韓國料理當然不是什麼新興起的潮流。

在各式餐廳開遍大街小巷,外賣隨點隨送的今天,吃一頓韓國菜,平常得都不足以發一條朋友圈記錄。但實際上,不同於其他亞洲料理,韓國料理出現在世界各地餐桌上的時間並不長。

「在韓流盛行之前,連韓國人都瞧不起自己的食物」,韓國歷史學者李丞浚如此總結。

△韓國傳統市場

21世紀之初,韓國最成功的外銷產品,是電視連續劇。

2003年,《大長今》在60多個國家進行播映。這部改編自15世紀御膳女故事的古裝劇先是在東南亞走紅,隨後在更多國家流行起來。

那一年,人們記住了李英愛,滿街滿巷都在哼「嗚啦啦嗚啦啦」。藉此,韓國料理進入大眾視野,人們開始對這個新「物種」產生興趣。

△大長今讓韓國料理進入了大眾視野

2009年,探索頻道製作系列紀錄片《飲食亞洲》,其中一集就是聚焦韓國。彼時,韓國剛成為發達國家不久,「漢江奇蹟」的故事仍被談論。

伴隨著大量出產的流行音樂和時尚潮流,一直都沒什麼名氣的韓國料理搭乘韓流便車走出國門,成為研究對象。

雖然受到關注,但外來食客的目光大多還是傾向於獵奇、嘗鮮的角度。因為味道重、氣味濃,對於韓國食物,當時普遍的看法是,要多吃幾次才會喜歡。

△《飲食亞洲》韓國篇

各種韓劇和美食綜藝的持續輸出,把年輕人俘虜「入坑」。但實際上,不論是從種類,抑或是烹製手法上來看,韓國食物都稱不上豐富。

綜藝《姜食堂》,明星在韓國開餐廳,銷售的是菜品炸豬扒、方便麵、炸醬年糕、紫菜包飯;《尹食堂》在印尼和西班牙拍攝,賣的是烤肉粉條、泡菜餅、方便麵、韓式拌飯;

做了五季《三時三餐》,嘗試了各種材料和菜式,但泡菜、辣椒粉、大醬湯、西葫蘆、銀魚以及各種醃製配菜的使用率還是相當高,醬料的製作準備工作佔去大幅時長;

影視劇《請回答1998》,逢提必引迴響,而其中最饞人的名場面,是主角們吃方便麵的鏡頭。

即便是那些認真考究的系列節目和紀錄片,介紹的食物來來回回都是那幾款。

韓國Olive TV電視臺製作的《Tasty Road》,專門邀請青春靚麗的女明星做主持,拍了6季,內容還是逃不出泡菜、烤肉、辣炒年糕;香港亞視的2014年旅遊節目《韓味道》,還是要帶觀眾走訪辣椒醬村;

△《Tasty Road》兩位主持人在吃烤肉

英國主廚兼美食作家Gizzi Erskine,2016年到韓國拍專題,被點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網友嘆其擠出10集時長,相當不容易。

搞笑的綜藝、嚴肅的紀錄片,不管是哪一種,只要多看幾遍,包你成為韓食專家。

看客在評論區肆意嫌棄,留學生在新鮮勁過後面露難色,說韓國飲食單調,真不是仗勢欺人。

03 簡單易操作,用重口味刺激唾液

韓食出圈最初是因為《大長今》,但最終流行的卻不是劇裡的宮廷料理。

真正討好年輕人的,是那些簡單粗暴的快手餐,肉眼可見的高熱量。

對比以前,韓國人吃得是原來越不清淡了。歷史學者李丞浚表示,「現代韓式料理非常辣,口味比較重」。

不難發現,網絡博主挑選的韓料視頻大多都是以烤肉、大醬湯、拌飯等為主角,韓食吃播也總是圍繞炸雞和芝士球。這些以重口味為核心要素的食物,能輕而易舉地挑動觀眾躁動的心。

而實際上,其實大家根本不必怎麼花費心思,簡單一鍋方便麵,就能吸引八方來客。金色的小奶鍋裡紅湯翻滾,只消一塊麵餅,就能引年輕人垂涎三尺。

越是上火的,越是誘人。

因為易模仿、易操作的特點,韓國料理可謂是正中懶惰青年們的下懷。烹飪難度低,所見即所得,誘惑力反而更強。而鮮豔成色,更是時刻刺激著人們的唾液腺。

辣醬的紅,芝士的黃,炸醬的黑,韓國料理的畫面衝擊總是來得相當直接。

因為韓國料理的流行,相關的醬料和食材銷路一直都不差。四方盒子包裝的進口辣椒醬、韓式拌飯醬是熱銷商品,韓國農心辛拉麵入駐淘寶,一年實現銷量翻倍。

做韓國菜,是廚房小白收穫快樂的重點途徑。而要融入這種時尚,也無需耗費大量成本。

你甚至不需要懂烹飪。韓式料理,上手只需瞬間。

有水,有辣醬,再切點罐裝午餐肉和香腸,泡菜、洋蔥、打糕,放幾塊麵餅,最後鋪上幾片芝士,完成一份部隊鍋,完全沒難度。高脂高鈉,要多正宗有多正宗。

紫菜包飯和韓式拌飯,難度相對「高」一點,你得花點時間分別處理各種配菜。

女明星在綜藝裡優雅攪動豆腐辣湯,在vlog裡給網友演示方便麵做法,甚至在節目裡親手醃泡菜。一到烹飪環節,韓國料理搖身一變成為自證廚藝的救急法寶。

韓國料理到底難不難?答案顯而易見。

食材雜、碗碟多,儀式感給足,成就感加滿,這樣的異域風情料理,拿得出手,又裝得了樣子,不可謂不超值。

△擺得滿滿一桌的韓國料理

韓國料理能成為潮流並滿足年輕人的胃,自然有其獨特之處。但不可否認,單調重口也確實是它不可分割的另一面「獨特」。

耐心看完屏幕裡那些用心良苦要饞人一番的視頻,眾看客最終沒能如對方期許流下口水,卻紛紛不留情面地留下調侃。

為表尊重,人們只好學著大醬村匠人的樣子,手挖一捧大醬,勇猛地生啃一口,而後配合地大聲感嘆,「嗯!就是這個味兒」。

相關焦點

  • 韓國料理真不值,吃來吃去就一口醬?
    發酵作為一種從農業社會沿襲而來的防腐方式,至今在韓國仍受重用。它成為韓食的顯著特色,從小菜,主食,到湯,全方位滲透。吃韓國料理,醬你是肯定躲不開了。韓國飲食,真的單調韓國料理當然不是什麼新興起的潮流。在各式餐廳開遍大街小巷,外賣隨點隨送的今天,吃一頓韓國菜,平常得都不足以發一條朋友圈記錄。但實際上,不同於其他亞洲料理,韓國料理出現在世界各地餐桌上的時間並不長。「在韓流盛行之前,連韓國人都瞧不起自己的食物」,韓國歷史學者李丞浚如此總結。
  • 廣州吃韓國料理不來這條街,你算是白吃了!
    這裡的韓國歐巴很有風度,會主動幫你打開飲料,又會親自幫忙烤肉,就連打包都會主動幫你。走的時候還會90度大鞠躬,讓你覺得自己是上賓一樣。這裡的餐前小菜特別多,是我吃這麼多家韓國料理最多的一家,有16道,吃完了還可以加,簡直吃完小菜都已經飽了,挺正宗的。這裡的烤肉是首要推薦的,五花肉肥而不膩,外焦內嫩,沾著店裡的特製醬汁吃,還有芝士排骨份量挺足,超多芝士,裡面還有年糕,就是有點偏甜,吃幾塊就撐了。
  • 隱藏在小區裡卻聚集超高人氣,一定要去吃的小店,狎鷗亭韓國料理
    在廣州的人都知道,想吃韓國料理的一般都去遠景路。但最近LIER在天河發現一家很不錯的韓國料理,聽人說是一家挺正宗的韓國料理,很多人都去打卡了。這家韓國料理隱藏在天河的六運小區裡,LIER去到的時候已經很多人在拿號排隊了,真的排了好長一段時間。
  • 韓國人納悶:中國人真莫名其妙,突然之間就沒人喜歡吃韓式料理了
    韓國飲食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比較單一的,但是在早些年中國各地的韓式料理店數量卻常多。而且這些韓式料理店的利潤都很高,成本並不算高的食材,在這種店裡往往能夠賣出高價,然而儘管如此還是會有很多中國人喜歡吃韓國料理。
  • 打著專車吃美食,杭州好吃的地道韓國味攻略!
    ——喜來護心肉,它在韓國擁有200多家門店,是韓國人平時聚餐非常愛去的一個地方。喜來的裝修並不高大上,也不特別,並且總是聚滿了人還繚繞著煙火,但是大家就是愛去,不為別的,就為那一口肉的純正。後來知道喜來護心肉在杭州也開了分店,中文名叫做「喜來稀肉」。
  • 來廣州最不能錯過的四家韓國料理店,種類繁多,吃播的聚集地
    大家好,我是萌萌蟲,廣州是個盛產美食的地方,人流量的聚集也讓許多人品嘗到廣州各式各樣的美食,在我的觀點裡,我認為去廣州後,韓國料理店是一定要親自去品嘗品嘗的,可能是他們廚師的原因,造成廣州很多地區的韓國料理店比其他地方的更美味,再加上廣州獨特的環境,吃起來更是安逸。
  • 跟著《來自星星的你》全智賢吃韓國料理,原來韓國人喜吃生螃蟹!
    #90後旅行#跟著《來自星星的你》全智賢吃韓國料理看完之後,就迷上了電視劇當中的韓國料理,尤其是電視劇裡面男女主人公津津有味地吃著炸雞、啤酒,那種感覺看著就過癮。而且因為韓劇這幾年在我國比較火,所以很多人們對這個韓國的美食,通常印象都是在泡菜、年糕、泡麵、也或者是石鍋拌飯,甚至都會以為,韓國人的主食通常都是這些,而且,他們好像都特別的喜歡吃辣,可以說是無辣不歡的那種。
  • 人氣料理日式烤肉,原來是從韓國料理中分家來的
    日式烤肉所燒烤的動物內臟,在日文當中內臟稱為「荷爾蒙」,不少學者曾經討論這個詞的來源,有人認為是大阪腔的「丟棄」,因為內臟是以往不吃的東西,後來就成為動物內臟的代稱。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肉類的供應緊縮,開始推廣以往不吃的動物內臟。日本紅十字會曾經組織過好幾次的荷爾蒙演講,推廣荷爾蒙料理,烹煮動物內臟的料理研習會也跟維他命等藥物一起舉辦,可以看到肉食與醫療的傳統仍然維持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魚谷常吉的著作《長壽料理》大篇幅的介紹荷爾蒙料理的烹煮方法,從牛肝臟、腦髓、豬肝、腰子、鵝肝等。
  • 穿齊B小短褲,1折吃韓國料理!
    除了讓人賞心悅目,吸引宇宙的目光,還有福利要來了。,僅限現金和銀行卡支付;4.本次活動規則僅限於成年人(規則不適用於兒童)5.合理用餐,拒絕浪費,僅限堂食,不能打包,最終解釋權為小樸Koear餐吧所有。
  • 去日本10款料理不吃 就白去了!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美食,以下10款必嘗料理,去日本如果錯過了就真的白去了。
  • 韓國阿姨開的料理店,一吃就是十多年
    南山路上的名家院韓國料理,就是家被老客們光顧了十多年的私藏小店。把時間倒回幾年前,懂的人都知道,這裡原先被稱為韓料一條街,如今也就只剩下這幾家韓料店了。 這次碰巧在附近玩,路過不知道要吃什麼,便來名家院打卡了。早就聽人說過店主是一個韓國阿姨,這次一進門她就用韓語打了個招呼。
  • 到韓國必吃!韓國十大必吃傳統美食
    1.韓定食韓定食是源自於朝鮮時代的宮廷料理,有各式菜色擺滿整個桌面,除了有主菜之外,更有多到數不完的各式小菜,用蒸、煮、烤、炸等料理方式來進行烹調,讓菜色豐富無比。從開胃菜到主食,最後還有甜點,雖然每一樣的分量不多,但全部吃下來,可是會讓你飽到說不要再吃了!
  • 第一次吃日本料理,好緊張
    日本旅行,除了拉麵,日式料理也是必不可點的美食,擇一家看似特別幽靜的料理,位於日本新瀉——「鮨割烹 丸伊」(有情懷的刺身料理)然後被美食感動。日本料理是被世界公認的烹調過程最為一絲不苟的國際美食,這也造就了日本料理精緻而健康的飲食理念。我就餐前並沒有深入了解日本料理的起源和講究。我的廚師現場指導我的用餐順序和使用哪種蘸料。我應景點了壺日本米酒,不勝酒力,所以只喝了兩小杯。餐前選了茶和米酒,送的前菜是冷菜,清淡爽口,我想,先喝水,就前菜,應該是為了清理口腔,喚醒味蕾細胞吧。
  • 不去韓國也能吃到正宗的石鍋拌飯,顏色漂亮,美味誘人,做法簡單
    不去韓國也能吃到正宗的石鍋拌飯,顏色漂亮,美味誘人,做法簡單!我對韓國料理的第一次認識來源於7年前大學畢業去韓國玩,朋友帶我去吃了一頓石鍋拌飯,而後來隨著工作的原因,慢慢地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韓國料理。石鍋拌飯,是韓國最樸實、最具特色的平民美食了。
  • 開在北京停車場裡的韓國料理店,很多人慕名去吃,炸雞味道超地道
    哈嘍大家好,我是蜜糖果果兒,昨天呢我去瞭望京一家比較有特色的韓式料理店,老闆是地道的韓國人,卻講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人也超級nice,主要是店裡的每一道菜都很精心準備,也很有異國風味哦!惠園部隊火鍋惠園部隊火鍋炒五花肉泡菜豆腐:這是一道我最最喜歡的菜品之一,豆腐真的很嫩很香,我一個人居然吃了半盤豆腐,這像話嗎?哈哈哈,但是真的是太好吃啦!
  • 讓我們紅塵作伴,去吃非洲料理!
    要說非洲料理,第一印象「黑暗料理」。不得不說,這個名詞本身就具有網紅氣質,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再加上是非洲精神小夥做的非洲菜,對於生在「黑暗料理」大神級螺螄粉創始地的柳州人來說,能激發強烈的獵奇心。據前方消息透露,味道「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雖然知道非洲料理一向用料大膽,但這種被梗住的感覺能急死人。走!
  • 廚藝大比拼,韓國日本的料理讓眾人驚豔,不料中國美味更勝一籌
    我是小宅,大家都喜歡吃料理吧!那今天來聊聊美食。如果說世界上有不需要學習的交流方式,那就是美食,不管是哪個國家,膚色,對美食的感覺和追求都是一樣的,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料理的技巧將成為交流的橋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獨特的烹飪方法,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飲食文化相近的日本,韓國,中國料理的特色吧!
  • 跟著舌尖去旅行 那些年我們在合肥吃過的韓國料理店
    《我是歌手》第四季比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韓國歌手黃致列的人氣暴漲,網友妹子們想去韓國的旅行的心又被鼓動起來了。不如先跟著小編去轉轉在合肥的韓國料理店,先讓舌尖去旅行吧。1、韓宮宴炭火烤肉
  • 打卡網紅韓國料理店,大口大口的吃肉肉才是最幸福的
    打卡網紅韓國料理店,韓客萊,位於海岸城步行街ok mall廣場二樓,離後海地鐵站很近。這家店整體性價比很高,還會提供餐前小食,有藍莓山藥、辣蘿蔔、辣白菜等都是開胃好菜,味道也很贊。不過大口大口的吃肉肉才是最幸福的,店裡店員服務算是熱情耐心,有需求都會積極響應,還不錯。
  • 韓式拌飯的做法——韓國料理
    韓式拌飯的做法——韓國料理2012-08-01 09:42:0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食譜原料:  青椒1個,雞蛋1個,米飯2人份,洋蔥半個,胡蘿蔔2個,綠豆芽1把,西葫蘆1個,泡菜1把,色拉油、香油、辣醬、芝麻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