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局編外原創
伊朗納坦茲核精煉設施遭破壞的空拍圖。(圖/businessinsider)
現在對伊朗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新冠疫情處於近乎失控的狀態,經濟也處於崩潰的邊緣。
最近幾個星期中,伊朗幾乎每周都有重大事故發生,例如:6月22日發生了飛彈製造設施爆炸事故;6月26日夜,在距德黑蘭東南30公裡的帕爾欽軍事基地的一個儲氣罐發生爆炸;7月2日發生了納坦茲核濃縮設施大爆炸事故;
7月7日夜,位於德黑蘭南部卡赫裡扎克地區的塞帕漢·伯雷什(Sepahan Boresh)工廠發生爆炸,造成2死3傷;7月13日,距離伊朗東北邊陲馬什哈德市30公裡的「Petronaft」公司的「Kavian Fariman 」工業綜合體發生了火災和爆炸;7月16日發生了布希爾港口造船廠失火事故,等等。
這些事故的發生是如何發生的?背後有沒有陰謀?
7月中旬時,《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都曾報導過,以色列的情報部門是伊朗核設施爆炸的原因。頗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雖沒有承認是自己所為,但也沒有否認。以色列外交部長阿什肯納齊在7月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談到伊朗核設施事故時稱:「關於伊朗,我們最好別說自己還沒採取哪些行動。」
據美國《商業內幕》報導,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以色列國防官員、現任歐盟情報官員稱,伊朗發生的這些意外事故不全部都是意外,其中有一些是以色列人所為。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上述受損的都是伊朗的軍事目標或是與軍事目的密切相關的工業設施。
以色列的企圖是希望川普政府能夠跟進,在11月的美國大選之前,能夠像今年1月份狙殺伊朗高級將軍蘇萊曼尼少將那樣,再對伊朗採取一些比較強硬的軍事動作。
以色列人之所以如此激進,主要是擔心要是川普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失利,美國可能重回對伊朗緩和路線。因為在以色列看來,如果下一任總統是拜登,民主黨政府就不太可能再進行這種冒險和秘密任務。而在一月份的蘇萊曼尼事件之後,伊朗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耐心與忍受力,這使以色列感到非常訝異,本來預想伊朗肯定會大規模報復,不過這也使得以色列試圖再對伊朗施以其他更大的壓力。
另外一位同樣匿名的以色列前國防官員告訴《商業內幕》,過去一個月在伊朗發生的諸多事故中,可以肯定至少某些事件與以色列有關。這位前官員聲稱:「我不知道到底哪些是意外,哪些是特殊原因,知道了也不會告訴你,因為重點就在於讓伊朗人感到很大的壓力。」
隨之,他話鋒一轉,提到以色列有意拉動美國一起加入,稱以政府對伊朗的政策是明確的,遵循的是川普政府的伊朗政策,即向伊朗施加「最大壓力」。
以色列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對伊朗極限施壓,是對伊朗具有核材料提煉能力感到擔心,擔心伊朗研發成功核武器。歐巴馬力主通過緩和與伊朗的關係從而阻止其核武器開發進程,因而籤訂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伊朗核協議,但這一進程意外地遭到美國在中東最主要的盟友——以色列的反對。
川普的當選,使以色列看到徹底摧毀伊朗核研發實力的機會,在過去近四年的時間,以色列都堅定支持美國對伊朗的各種制裁手段。
這名前防務官員對本國的這種極端做法持批評態度,他稱:「鑑於世界範圍內的各種危機,比如新冠病毒危機和許多其他因素,在沒有長期戰略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使局勢快速升級的做法是冒險的,我擔心以色列在挑動伊朗的回應(反擊),而他們希望至少在川普還在任期間,演變成軍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