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書香 態度 溫度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 關注 童書來了
文章來源:麥子熟了
ID:maizi8090
作者:繪裡
本文轉載已獲授權
現實版樊勝美的事件上了熱搜。
杭漂女生洛洛,短短23歲一生被父母剝削壓榨的經歷,比《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更加逼仄和頭破血流。
洛洛是個漂亮優秀的女生,本科學歷,自學設計,在杭州工作3年,做到了公司總設計師,每月工資一萬多,有自己的團隊,領導希望提拔她,她還有一個男朋友。
可惜,洛洛後天所有的努力和成長,都沒能抵抗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吞噬和黑暗。
2020年10月17日,洛洛凌晨與男友鬧矛盾後去錢塘江邊散步,不幸被漲潮的江水捲走。
朋友透露,去年開始,洛洛總是抱怨父母索要錢財給自己帶來壓力,開朗的洛洛變得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
雖然從監控判斷,洛洛不屬於自殺,是屬於意外。
但是長期的心結難解,才會讓一個女孩深夜自我放逐,江邊止步的地方,成為了她命運的唯一終點。
因為事件發生在半夜,不是工作時間或者上下班路上,公司並無責任,但出於人道主義,還是給了洛洛父母6萬撫恤金。
過了3天,洛洛父母反悔了,堂而皇之要求公司再補35萬:
洛洛爸爸甚至發簡訊威脅女兒領導張總:如果不當面談,就會每天去公司鬧,死也要死在你單位。
張總答應面談後,洛洛父母不想走司法程序,仍然句句不離錢,一直在強調培養女兒花了很多錢,女兒三年在公司也創造了很多價值。
面對這樣的父母,再看看洛洛生前長期用於發洩對家庭不滿的微博,張總也頓時醒悟了:
「這個女孩太可憐了,我再賠,我都感覺我對不起她。」
譴責父母的聲音成了主流,網友們紛紛為女孩感到不值。
老闆像親爹,親爹媽像討債鬼。
把女兒逼死了去訛公司錢,給兒子買房,牛批牛批。
最終,父母看到價碼談不攏,35萬賠償金降到了25萬,未達成調解,可能走向司法程序。
洛洛活著被壓榨,死後還在用不堪的方式為家庭發揮餘熱。
相比電視劇裡活了二三十集的樊勝美,這個在現實裡存在了24年的洛洛,才叫活得令人心疼無奈。
洛洛父母口中所謂的對女兒的培養,是指從3歲就讓她獨立,幼兒園、小學都是讓她自己去上學,每天只用早上往書包塞三塊錢。
從小被訓練得獨立感恩的洛洛,長大了就成為父母掠奪金錢的工具。
日常生活中,洛洛對自己很小氣,買一雙匡威都得思考一個月捨不得按下付款鍵,但對父母弟弟傾其所有。
她給母親買最新款的手機,自己則是用母親淘汰下來的舊iPhone6。
被要求給上大學的弟弟買各種東西,也是家常便飯。
平時父親連洛洛的電話都沒有,2019年底,卻開始不斷向洛洛伸手要錢,開口就是1萬、2萬元,就算洛洛只有7000元,爸爸說那就全給我吧。
洛洛窮極一生,想要博取一點父母天經地義的愛,可父母不關心她的具體工作,不知道她的公司在哪兒。
只知道她每個月賺一萬多元,還是全公司工資最高的。
母親也曾和兒子說過,洛洛有自殺的念頭,可自始至終沒有關心過女兒。
洛洛死後,父母跑到公司領取了女兒的工資和保險金,還要求公司支付41萬為給其弟弟買房。
他們咬準和女兒的關係很好,也否認經常要錢,並強調是工作壓力大導致女兒情緒波動。
結果公司調出了洛洛出事前三個月的考勤表,出事前3月的工作強度並未超過法律規定。
忍著悲痛畫著精緻全妝上電視的媽媽,還拍板大聲宣洩著:
原來,不是女兒沒了才心痛,是提款機沒了,才心痛。
反而是洛洛身邊的朋友同事更加心疼她,她的朋友知道她經常睡眠不好,出事前一天還說,總想起小時候媽媽對她不好的事情。
朋友勸她,家裡的情況可以去報警走民事訴訟,但洛洛很絕望,說報警有什麼用。
男友也是洛洛的同事,他在洛洛出事後,主動提出離職,卡裡僅有12200元願意都給洛洛父母,200塊留作生活費,最後洛洛父母要了10000元。
自私的人不會痛苦,他們的孩子只是對抗世界的工具和籌碼。
沒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為她擋風遮雨,也沒有在孩子獨當一面的時候放過她。
洛洛從來沒有真正得到過父母的關愛,人心也不是一天冷下來的。
她的悲傷痛苦只能對著微博發洩,這些壓抑藏在心中,隨著長大的她一步步負重前行。
生前,她發了許多有厭世情緒的微博:
親情於我而言真的只是負擔,就讓我做一個薄情寡義的婊子
我寧願花錢買斷親情,從此兩不相欠
時常自欺欺人說不被愛也沒關係,其實內心還是渴望被愛
可以看出她有意識掙脫與家庭之間的紐帶,可是卻被繃得更緊,窒息感最後壓垮了這個年輕的生命。
她一個人去做手術,吃抗抑鬱的藥物,努力給自己生活增加活下去的樂趣。
她有過兩次自殺未遂的經歷,割過腕也吞過藥,還給自己選了骨灰盒。
她說,原生家庭是她掙不開的牢籠,想有一個按鈕可以讓人毫無痛苦地死去,她會毫不猶豫地按下去。
後來朋友聲明,事發前幾天,洛洛邊哭邊說她真的沒錢借給爸爸了。
出事當晚,洛洛喝了酒心情不好才去錢塘江散心,已經鼓起勇氣準備繼續面對生活時,卻意外碰上了漲潮事件,沒有逃過悲劇結局。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這樣一個從小受過太多委屈的女孩,本該無憂無慮的生活,卻被一個「孝」字壓的一輩子翻不了身,被吸血多年,卻連一點兒反抗能力都沒有。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洛洛的問題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可惜洛洛死在了治癒自己的路途上。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其實是個最大的謊言。
有些幸運的人站在高處,可以躲避現實潮水衝擊,很難理解樊勝美、洛洛:
因為出身這樣家庭的孩子,只能通過被父母無限索取,才能換取一點愛。
她們大多數人從小被教育,不聽父母的話就是不孝,善良到不可能去傷害或報復父母。
沒有人告訴她們,離開父母過自己的生活是對的。
害怕被指責白眼狼,不想做罪大惡極的人,於是只能犧牲掉真實的自我感受。
難就難在,無法為了周全自己,切斷吞噬自己的黑暗家庭,也無法獨立強大到,撐住要拖垮自己的壓力。
寧願自殺好幾次,也無法跟有相同處境的人交流,無法走出陰影,只能原地踏步被壓榨。
而一個人長大的標誌,是內心獨立於原生家庭之外,客觀評價和對待原生家庭成員。
其實,要相信的不是冠冕堂皇的倫理道德,而是自己心裡的那桿秤,衡量他們是否給予你公平、尊重和心疼。
如果這愛的桿秤從未向你傾斜過,請你自私理性一點,學會拒絕,學會放棄,學會切斷那些不值得的聯繫。
希望洛洛下輩子可以倍受疼愛, 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更值得你繼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maizi8090),一個有溫度有態度、全網最優秀青年聚集地。分享最深刻觀點、見證最精彩人生,麥子與你一同遇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