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餘||撰稿
小家電,今年以來,成為中國家電產業「當之無愧」的網紅品類。
一是,在家電市場整體下跌的通道中,小家電逆勢上漲;二是,在大家電銷售渠道,還是線上低於線下時,小家電線上已經高達八成;三是,各種資本、企業紛紛搶灘小家電市場,小家電產業投資潮「三十年以來最高」。
特別是在一線市場層面,以小熊電器、新寶股份旗下的摩飛電器,以及美的生活電器、格蘭仕的健康電器,還有九陽、蘇泊爾的大量西式電器,都成為過去半年來,成為眾多家庭爭搶的對象。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小家電市場上卻發生了兩件令不少廠商迷茫的事件:一件是,來自荷蘭皇家品牌飛利浦卻再次明確於今年四季度完成旗下小家電業務的出售,希望可以賣到40億美元;另一件則是,來自韓國日用百貨品牌樂扣樂扣悄悄地宣布在中國推出小家電產品,包括空氣炸鍋、食物攪拌機、電熱鍋、榨汁機、砧板架、殺毒殺菌器等6類產品,個個都是直擊當前中國家庭廚房健康烹飪需求的熱門。
顯然在小家電市場上,飛利浦的退與樂扣樂扣的進,真實地展示出小家電市場當前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從產品品類看,飛利浦此次要清理的小家電業務,並不包括剃鬚刀等個護美容產品,而是以廚房烹飪的西式小家電為主,包括電飯煲、空氣炸鍋、攪拌料理機等等;這也與當前樂扣樂扣進入的小家電品類,大致相當。這一系列的小家電品類正是今年以來,中國家庭消費升級和市場引爆的熱門品類,可以說市場的前景和空間毋庸置疑。
最近十年多以來,整個中國家電市場上,小家電雖然一直存在著「均價低、規模小、門檻低」等問題,且經常會出現批量性的小家電產品質量事件。但是,這並不能阻礙小家電產業的市場發展,以及品類擴張。特別是在消費升級的利好後,大量西式小家電、精品小家電開始呈現出一輪消費新熱潮。同時在大量單身男女青年群體背後,又催生了一批單人食小家電等。這些都在快速催生小家電產業的規模,活躍行業的商業競爭和市場局面。
從企業層面看,飛利浦退出小家電市場早就是其戰略經營調整的結果,並不是飛利浦在小家電市場沒有競爭力,也不是小家電市場沒有前景,而是飛利浦正在成為一家健康醫療企業,其之前就已經退出了電視機、手機、淨水器等諸多大家電品類的自主經營,將品牌對外租賃經營;如今再次退出小家電業務,只是水到渠道。
最近5年間飛利浦小家電營收分別為23億、24億、23億、22億、23億歐元,其中2019年其醫療保健業務佔據總營收66%,而小家電佔比僅為11.8%。這種清理非主業無疑是飛利浦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選擇,並不代表其對小家電產業的看法和判斷。
同樣對於樂扣樂扣來說,作為一家韓國的日用百貨品牌,其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最知名的當屬保鮮盒類的存儲容器,後來又面向廚房場景推了刀具、鍋具等一系列烹飪五金、玻璃、塑料件。可以說,在中國的廚房裡面上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也為其今年推出小家電產品打下好的品牌認知、用戶信任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家電圈相信,樂扣樂扣進軍小家電絕對不是看到今年小家電市場的火爆,而是早在三四年前的戰略落地。
從產業層面來看,小家電市場上目前因為產業門檻低引發的通病:即企業數量眾多,但有實力的品牌數量少。多年以來,美的、九陽、蘇泊爾、格蘭仕基本上成為小家電市場的主角,即便是最近一年多突然崛起的摩飛、SKG也只是「老將新兵」,在市場上深耕多年。而小米係為代表的新軍,雖然擁有平臺、渠道和品牌等資源,也未能成為小家電市場的主導者。可以說,這個行業目前還處在從發展向成熟進軍的賽道之中,各方資本和廠商也正是看到了機會,才會採取紛紛投資布局的策略。
今年以來,整個小家電市場處在一輪因為「意外事件」催生的發展新通道之中。商業機會,一方面來自於市場消費需求,以及品類擴容帶來的「供需對接」,目前供大於求的矛盾還沒有完全出現;另一方面則是各路企業力捧和深挖後,開闢新需求新賽道,特別是西式、精品小家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這也意味著,機會並不是屬於所有人,而是一部分準備好、有實力的企業們。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