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簡||撰稿
小熊電器效應下的小家電市場資本熱潮,還在持續發酵中。誰能成為下一個小熊電器,成為行業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
最近,有關廣東一小家電企業德爾瑪正式啟動上市輔助的消息,引發了行業內部的關注。作為一家由家電電商經營平臺孵化並打造的小家電企業,德爾瑪在B輪融資結束3個月後,就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10月末在廣東證監局備案,但未透露具體的上市地點。
隨後,家電圈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就在今年10月份德爾瑪剛剛完成公司名稱、註冊資本、經營範圍、企業類型、董事監事等多項變更。其中,企業名稱由佛山市順德區德爾瑪電器有限公司,更名為廣東德爾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則從4千萬增加至1個億。此前的7月,公司法人則由張浙豐變更為蔡鐵強。
短短幾個月,德爾瑪從一家順德區的小家電企業,搖身一變成為廣東省的股份制科技企業,並且開啟了上市輔導的發展新周期。可以說,這正是公司老闆蔡鐵強在家電電商行業浸淫多年後,突然看到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的意外火爆,以及同城企業小熊電器在資本市場的驚豔走勢後,決定拿德爾瑪在小家電資本市場上「闖一下」。
德爾瑪作為蔡鐵強從電商領域發家成立飛魚集團後布局的一個家電產業平臺,並不是唯一一個項目。目前,蔡鐵強還通過德爾瑪投資上海水護盾健康科技公司,以租賃飛利浦品牌經營淨水器業務;同時還通過德爾瑪投資佛山奧茲電器,目前主業並不明確。此外還成立廣東薇妡科技有限公司,進軍美容個護行業;並且還以德爾瑪平臺與小米合作推出蛋先生品牌,布局母嬰小電業務,四處出擊動作頻頻。
事實上,不只是蔡鐵強,包括張近東、劉強東們,從電商、實體店的商業零售行業切入家電行業後,看到了家電整機市場的巨大商業機會,紛紛通過租賃品牌、或產品定製、或直接投資等方式,參與家電整機市場的搶蛋糕。而與京東、蘇寧、國美等零售企業進軍家電整機市場「純屬業餘」布局不同的是,這一次蔡鐵強卻要將德爾瑪這種「業餘布局」的項目通過IPO實現全面轉正。
不過,梳理德爾瑪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這家由電商企業為了更好地掌握產業鏈話語權而打造的小家電公司,雖然在最近2年間踏上了這一輪消費升級帶來的西式、精品小家電市場引爆潮,卻受制於自身的發展基礎不穩、產品布局單薄,以及差異化模式乏力等挑戰,當前不具備在小家電行業「獨檔一面」的實力,更無法成為小家電行業的一張名片。
具體來看,德爾瑪發展多年的小家電主業,並非當前市場最暢銷的西式小家電,而是處在「分化期與混亂期」的清潔小電為主,同時其又看到健康、日雜類小電,以及美容小電的機會,進行了一些小的嘗試與延伸,但現階段產品的整體布局應該說「雜亂無章、缺乏規劃」:從空氣淨化器、加溼器、吸塵器、掛燙機等,到果汁機、養生壺、破壁機,以及噴水拖把、烘鞋器、噴香機、烘手機,以及美容儀等健康、日雜類小電,沒有家庭場景的系統思維,只是跟隨市場熱點行動。
雖然,德爾瑪的所有品類小家電,都以設計為差異化標籤,主打外觀的簡約、簡單設計,但是產品功能本身缺乏賣點而且追求的是極簡、基礎款,加之品牌缺乏知名度和影響力,只是在一些微商、直播電商等小眾渠道,憑藉一些邊緣性的日雜類小電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力。但是,在京東、天貓、蘇寧等大眾零售渠道,德爾瑪在與同行在主流小家電產品的競爭中,普遍缺乏存在感和競爭力。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是德爾瑪小家電整體的企業調性,定位於「剛剛好」,以剛剛好的設計和功能配置,以剛剛好的產品質量標準,以及剛剛好的親民價格,來撬動市場的差異化之路。卻沒有想到,當前整個家電消費,無論是大電還是小電都處在一輪持續的消費升級通道中,用戶追求的不是「剛剛好」,而是「更好更精更優」。
二是德爾瑪小家電的電商基因,將成為制約其未來品類擴張、規模做大的重要瓶頸。眾所周知,電商運營商們一方面是距離用戶近,用戶要什麼就賣什麼、反應速度快;另一方面電商缺乏長期規劃,普遍採取的就是市場投機,什麼熱做什麼,什麼火賣什麼,這種投機性思維並不適合做家電整機的發展和布局。
不要說與美的、蘇泊爾、九陽等一線小家電巨頭相比,德爾瑪即便是與新寶、小熊等同行相比,也還只是一個「新兵蛋子」。當前,在一線市場上缺乏在主流小家電品類上的明星爆款產品的打造(最火的德爾瑪產品是一款毛球修剪器,不屬於小家電而是日雜百貨),同時還缺乏規模化和體系的小家電品類布局,可以說只是完成從0到1的產業布局,距離從1到10,甚至到20的突破,還需要時間的積累,以及資源和實力的投入打造。
所以,當成立不過幾年,發展而剛剛起步,產品品類不過幾十個,市場布局才剛剛開啟的德爾瑪啟動上市輔助消息發布會,迅速引發了行業的熱議。有業內人士告訴家電圈:平臺架構都沒有建立起來,就想藉助當前這一輪的小家電市場資本熱潮火速IPO突破,對於德爾瑪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短期內的「產業投機」行為,即使成功IPO也很難憑藉小家電業務持續引爆。
當前,資本市場的小家電熱雖然還未退燒,但不管是資本,還是市場或用戶,其實早就不是「可以隨意被忽悠」的傻子,而是擁有自己獨立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小家電企業如果只是想借著資本市場熱潮,盲目推進自身的IPO,即便是如願上市了,也不見得就能在小家電市場上收穫成功!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